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理智与情感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理智与情感》虽是简·奥斯汀的第一部小说,但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故事中的每一个情节,经作者的巧妙构思,表面的因果关系与隐藏在幕后的本质缘故均自然合理。女主人公根据表面现象产生合情合理的推测和判断,细心的读者虽然不时产生种种疑惑,但思绪会自然而然随着好的观察而发展,等着最后结果出现时,与表面现象截然不同,造成了出乎意料的喜剧效果。如果反过来重读一遍,会发现导致必然结果的因素早见于字里行间。
      小说的情节围绕着两位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小说中的女主角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在当时的英国,这几乎无异于反抗的呐喊。
      如同书名里所体现的那样,故事集中表现了“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冲突。以玛丽安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感情有余;以约翰·达什伍德夫妇为代表的人物是理智有余而感情不足;而以威洛比为代表的人物在感情上又是十分虚伪,表面上似乎很有情感,实际上却冷漠无情,自私透顶。作者在故事里对珍重感情的人报以赞扬,尽管对这些人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时加以讽刺,然而对缺少感情仅有理智或是在感情上虚伪的人,却表现出了鄙夷的态度。作者最终赞赏的是女主人公埃莉诺,因为她即重感情又有理智。这里表现了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理想,即是人不能没有感情,但感情应受理智的制约。

    作者简介
      奥斯丁,1775年12月16日生于斯蒂文顿乡一教区牧师家庭。受到较好的家庭教育,主要教材就是父亲的文学藏书。奥斯丁一家爱读流行小说,多半是庸俗的消遣品。她少女时期的习作就是对这类流行小说的滑稽模仿,这样就形成了她作品中嘲讽的基调。她的六部小说《理智与感伤》(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斐尔德花园》(1814)《爱玛》(1815)以及作者逝世以后出版的《诺桑觉修道院》(1818)和《劝导》(1818),大半以乡镇上的中产阶级日常生活为题材,通过爱情婚姻等方面的矛盾冲突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风貌。作品中往往通过喜剧性的场面嘲讽人们的愚蠢、自私、势利和盲目自信等可鄙可笑的弱点。奥斯丁的小说出现在19世纪初叶,一扫风行一时的假浪漫主义潮流,继承和发展了英国18世纪优秀的现实主义传统,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高潮做了准备,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最新书评    共 4 条

    BrianL     既然作者吧书名由之前的《玛丽安与埃莉诺》改为《理智与情感》即sense and sensibility 我们就可以多少看出奥斯丁的写作用意了。    之所以评为还行是因为自己看得也是囫囵吞枣,很快的扫过一遍,然后突然之间玛丽安就和那个上校在一起了,艾诺莉和爱德华就在一起了,感觉没什么快感。    看来自己现在还是比较喜欢现在相对小清新的文字,能够得到即时的快感,或是高心抑或是愤怒,选择看一些名著的原因是它们是经典的存在,必然有很不一样的地方,而每每却让人失望,看完,扔在一旁,就像没看过这本书一样,毫无感觉。    也许是自己的阅历远远不够,之前看的书太少,也许是阅读的方法和习惯问题。也许是翻译的版本不过瘾,借了本她的英文版《傲慢与偏见》,希望能够不小的惊喜,因为就电影来说是无可挑剔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02:40
    圆皮球    简·奥斯汀《情感与理智》在我手中合上整个读本的最后一页的时候,心里思绪万千,思索着每个人在书中所表现的特性,犹如自己生如其中,透过书中的文字让我不断的联想到周围类似的人或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又或者看到在每个女主人公的身上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尽管有好有坏,这些折射在我身上的影子让我开始有所思考,思考自己的德行,思考自己在面对情感时又是如何去理智的对待,最后得出的结果全部否定,不得不承认,这么多年一直没有特别理智的对待过感情,从身边走过的那么的异性,每次都犹如玛丽安在遇到威罗宾时的那种兴奋、草率、莽撞的奋不顾身的全身心投入,缺乏对对方的了解,缺乏女孩子应有矜持,更缺乏去思考如何去对待感情,所以伤了,痛了,依旧这么孤独的行走于人生的旅途,情感少有克制,假如,我只说假如,若像艾丽诺那样在面对情感的时候,还可以理智的思考,思考这个人的德行,思考这个人的个性,思考这个人是否是在精神层面上与自己真正的相匹配,而不是仅限于那浮华的外表,深厚的家底,体面的工作,俏皮的言语,这些肤浅的东西,我想,我的感情便不会这么的曲折。前男友曾经对我说:你太小,太肤浅,或许这是我们最大的差别。其实最大的差别不仅仅是肤浅,肤浅的背后更是缺乏对理智的理解,对精神生活的亵渎,所以我们最后只能不欢而散,而我也得到了一次成长,成长的过程所付出的代价,除了失恋的伤心,失意的痛苦,更是对贫乏精神的践踏。在即将步入30岁的人生轨迹中,在不断对书本的深入理解中,不断的接触身边形形色色的比自己优秀的人群中,曾经的那些痛苦,那些无所事事的生活,那些让人难捱的孤独的日子,开始慢慢离我远去,我不会再因为某个人突然的离开而伤心自责,不会再因为单身感到孤独无助,更不会去想念那些曾经让我念念不忘的人,快30岁的我,第一次感觉有了自己的生活,第一次感觉生活竟如此充实,第一次自信满满,第一次……只是这个成长的过程太过漫长,让我欣慰的是我可以在繁华世界中最终找到了属于自己未曾拥有过的一片宁静,我可以在这样的宁静的世界中不断思考,不断的进行思想的升华,自己的生活也由此变得充实,并且从心里上夜开始淡然的对待周遭的一切,喜欢现在的自己,喜欢现在的生活,曾经那个自卑的魔鬼已经开始慢慢离我远去,而迎接到的却是那个充满自信的天使,这一切应该都归功于自己开始学会理智的看待问题,开始对自己的情感有所克制,所以……相信自己的未来人生正如达希伍德姐妹俩真正过上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详情 发表于 2013-8-3 14:05
    卉卉儿    该小说主要以艾莉洛和玛丽安两姐妹的爱情婚姻为线索,以女性特有的眼光去敏锐的审视当时的世界。从该书的标题可以看出,该书是探讨理智与感情的话题。理智的姐姐艾莉洛和感性的妹妹玛丽安,虽然对待爱情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但两人都在爱情的旅途中走得很艰辛,不过结局是圆满的,也算是众望所归。      艾莉洛是一个非常理智的女性,但是她的理性绝不是冷漠与严肃,她的理智中透露的是智慧、庄重、可亲。她具有远见卓识,既能当母亲的顾问,又能在自己感情受到巨大挫折的时候去安慰受伤的妹妹。如此美好的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玛丽安也是个不错的女孩,她的才能和姐姐不相上下,聪明又富有朝气,大方而又可爱,只是她伤心或者快乐都毫无节制。如果说玛丽安类的人物是理智不足而情感有余,那么艾莉洛则是理智与情感兼具,而这类人物正是作者所称颂的。      如果只有理智,那么这个人就显得冷漠,无情。如果人人都如此,那这个世界就缺乏人情味,显得过于教条,整个世界如同一坛死水。反之,一个人如果只有情感,那他做事情就缺乏控制,没有节制,也无法分清大是大非,最后做出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他人乃至社会的事情来。      郁达夫曾说:“没有情感的理智,是无光彩的金块,而无理智的情感,是无鞍镫的野马。”综上所述,理智很重要,情感也是一件珍贵的宝物。只有将二者完美的结合起来,既康德所认为的“介于感性与理性间的一种认知能力”,我们才能做一个“知性”的女子。  详情 发表于 2013-8-7 11:58
    驿站     当读书的年纪接近尾声的时候,也许就慢慢发现人的理智与情感就会随着年龄和阅历而转换。还记得每个十七八岁孩子的心里都似乎像玛丽安一样充满了浪漫,诗歌,忧花伤时包括梦想的强烈情感,可终究随着经历的变换,一切都会慢慢变了模样。    的确,从简 奥斯丁的故事里,理智和克制是最终保持幸福的基石,从主人公艾丽诺的适度的克制和有分寸的举止中,保证了自己,家人和爱人的幸福,其中的毅力与坚强是不可小觑的。我曾一度怀疑理智的控制和感情的流露是完全两种能力,有时候冲动是因为感情上的过分强烈,因而可以得以爱人,但是也可以毁灭人。理性的控制感情,可能让自身失去很多情绪上的感受,其中包括极度的快乐和极度的失落,但是终究它只是让人停留在一个相对平衡的临界点,一个中庸的状态。感性的人也许会说,当我们回顾似水年华的时候,我们的青春是平淡的,竟然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没有肝肠寸断的故事,那样岂不是枉费了青春。简奥斯汀,用她的视角阐释了这一观点,尽管十八世纪的英国离我们甚远,同样处于一个男权社会里,女子的地位要依附于丈夫,没有绝对的自由和开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所有的人都会依于传统的世俗去衡量人的地位,而在此,简奥斯汀所表现出的追求,理性地对待爱情,正义,道德品行也是超凡的。    对于如今的社会其实本质上也无太大变化,对于爱情,人们也都有自己的方式,但是幸福来源于心灵,如果是真正的爱,无论理智还是感性都可以回归一点。  详情 发表于 2013-8-13 02:0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06:55 , Processed in 0.392334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