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书迷可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君主论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1#
发表于 2014-2-14 03:13:57 | 只看该作者
  一、重利的社会,结果才是标准
  
  在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中,要是想去占有并且保有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话,最好的对策就是在那个国家要害之地派遣殖民,因为这样做是必要的,而不是派遣官员去管理。而且马基雅维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给出了更加稳妥的办法,“对人们应当加以爱抚,要不然就应当把他们消灭掉,他们受到轻微的侵害反而能够进行报复,但是对毁灭性的打击就没有能力进行报复了。因此,我们如果要侵害一个人的利益,就应该是无需害怕他报复的那一种”。在我看来,说得简单一些,首先就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底,要狠。以马基雅维利的观点来解读的话,即如果我们对他人进行侵害已经形成了的话,而没有对其产生足以让其毁灭的结果,那么日后需要不时提防其对我们的报复,当然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因此,我们要谨慎地对待他人,避免对他们进行伤害,否则会经常提心吊胆地过日子,很有可能在没有等到别人来报复自己,自己就先每天忧心忧虑,先患上疾病了,最终郁郁而终了。其次,在关于毁灭性打击的方面,倘若无法做到的话,以我的想法,还不如相互尊重、互利共赢。因此有个很直白的结论,别以为自己是老大就可以为所欲为,就算你是老大,想做点坏事。最好一次做完
  
  翻看《君主论》,我们可能会觉得马基雅维利是一个凶残的无情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但是在马基雅维利的时代,法国人、西班牙人和日耳曼人不断入侵,意大利经济上衰退、政治上分裂,人民渴望祖国统一,所以他不这么做,意大利就会毁灭,如果从国家主权的角度去看他这些内容的话,他的这些想法就不会再是能以简单的道德来评价, 而应当以国家的最高利益安全和稳定为标准。用这种立场看待这本书,我们可以更理性更客观的看待马基雅维利的绝情的观点。
  
  若以现在的观点再来看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个人觉得概括为为了利益不择手段更贴切一些。毕竟在现在的社会,多数情况下还是一个人为单位,而个人的一个量化标准,即使贫富程度。有了贫富不均,自然也就会衍生出人对名利的追求。名利虽然不能作为最终的评价标准,但完全是社会上相互标榜的一种手段。无论是在学校还是社会,我们越来越多的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因此我们在踏上社会前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被商业化了,重名求利。由此,我们一再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有的甚至道德开始沦丧,有可能为了获得成功不择手段。就像马克思说的,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 …而且并不夸大其词,有例为证,比如为了利抛弃“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千年古训,“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有的人为了名利可以在鸭蛋里加苏丹红,可以往饲料和奶粉中加三聚氰胺,等等,虽然只是一些例子而已,但是也反映出这个社会的一些问题。在此由运用马基雅维利的观点,加上现实的情况,在套用一句中国的老话“要让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三者合一,一个符合实际的观点就是要不不做,要做就要做得干净、漂亮,过程的内容、好坏自己心里有数即可,完美的结果呈献给世人为最终标准。这么说可能会被冠以功利主义的名头,但个人觉得确实符合现在的行事与形式标准。
  
  一、     以势定谋,掌握主动才能控制形式
  
  在《君主论》的第六章----论依靠自己的武力和能力获得的新君主国里面,论证了几个道理,首先,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其次,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为将来担当重任打好基础,最后,果敢——该出手时要快、准、狠,不要犹豫不决。
  
  在马基雅维利的观点中,能成为新君主国的主子的人,就是以能力或者幸运为其前提条件的,并且在这些人中,最不倚靠幸运的人却是保持自己的地位最稳固的人,之所以这么所的原因,显而易见,能力是我们可以改变的硬件配置,当我们有了具体的实施目标时,分析目标和自身的特性是首要的,尽快找出自身和目标最优的结合路线,然后就要开始不断的改造自身。无论好坏,只是为了更易抵达目标的手段。细微的运气应该是被忽略的,只有当运气的变化量达到足以影响进程的时刻,再来进行针对性的改造所以最不倚靠幸运的人是最能保持稳固地位的人,能打到他们的因素越来越少。
  
  谈到那些倚靠本人能力而不是依靠幸运崛起成为君主的人们,马基雅维利举了几个人物,并且其认为他们是最出类拔萃的,这些人有摩西、居鲁士、罗慕洛、提修斯以及如此之类的人们。马基雅维利在此引用的人物,除居鲁士一人之外,其他都是传说中的人物,西方学者对此有各种评论,但是这些传说中的某些人物及其事迹并不能肯定全部都是没有历史根据的。特别是从西欧文化的历史背景与传说中和宗教上的人物在人们精神生活中占有的地位,马基雅维利的例式与分析显然会产生吸引人的效果和特殊的说服力.因为在人的思想的惯式中,我们后来人的大多数行为都可以在前人的行事方式中找出模板,如果我们走在前辈们走过的道路上,并且效仿前辈们的事迹,即使我们不能够完完全全地沿着别人的道路或者不能够能够像前辈们那样取得我们所效法的人的功效,但是这样在人民大众的眼中,至少这些效仿前辈的人会带有几分气派。所以有句话放到这还是比较合适的,好的模仿是成功的开始。
  
  在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中,摩西有资格同上帝谈话使他受到人们的赞叹,使得他比常人更有机会去带领以色列人民独立;罗慕洛在出生时被遗弃,日后才能成为罗马的国王和祖国的奠基者等等,这些机会使得这些人走了运,同时由于他们卓越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洞察这种机会,从而利用这些机会给他们的祖国增光并且为国造福.
  
  同样,在古代中国也有这样类似的智慧《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胜可擅也。敌虽众,可使无斗。”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胜利是可以由自己掌握的,敌人兵力虽然众多,也可以让他丧失战斗力。除此之外,例如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农民出身。当过乞丐,和尚,但凭其过人的胆识以及对天下形势的正确把握,击败了一个又一个强大的敌人,一统江山。陈平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不事生产,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隐忍不发,随着大嫂的变本加厉,终于忍无可忍,出走离家,欲浪迹天涯,被哥哥追回后,又不计前嫌,阻兄休嫂,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着,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霸业。因此,想成为赢家,必须追逐全局的主动权,必须得势。以此观点再来看现在的一些事情,个人觉得以国家为单位来看更明显一些。美国现在的地位即使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还是保持着一超多强的局面。而且美国并非仅在经济实力上强悍,而是在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场合上有独特的“势”,始终能掌控全局的主动。而且当今国家的较量更多的集中于软实力上,美国在此也占有主动,拥有国际货币发行权,以及最发达的高技术制造业,有此两个主动,保证了美国拥有游戏规则的制定权,使规则总是有利于自己,而不是有利于对手,甚至是限制对手。一国如此,反过来说,单个的人也是如此。每个人之间的较量,武器只是工具,策略也只是手段,背后的势的高低才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大世之争,争于实力,想要握有主动,就必须提高根本实力。实力一到,强弱逆转,再加上一定城府的谋虑、有效的手段,怎么能没作为?
  二、     真人不露相,看人定行为
  在《君主论》第十八章“论君王应当如何守信”中说道:君王必须是一头能认识陷阱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他也说:事实上,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根本做不到守信不渝吗、忠诚不二,因此你也可以同样地无须对它们守信。但是君王必须深知如何去掩饰这种兽性,而且必须仿效狐狸的所为,做一个出色的伪装者和假好人。因此,对于一位君王来说,根本就没有必要具备我前面文章列举的全部德行,但是表面上则很有必要显得具备这一切的德行。君王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要懂得如何见风使舵、察言观色,随时顺应命运的风向和事物的变幻情况而转变。
    在这个看似十分矛盾的思想里,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他主张一个人在一切事情上都要用善良的态度,但是妄想要解决一切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只能苟且偷生于许多心怀怪胎的人里,也定会遭到毁灭,所以君主要想保持地位和权势的时候,必须学会怎么不做好的事情甚至作秀,也要学会在情况需要与否,采取相应的措施。在我们看来一个正直的人可以守信、立身作则、光明磊落,这才是应该去宣扬的德行。作恶与为善升到君主统治国家的层次上,竟然可以这样做,那么这个就是纯粹为君主的利益了。既然是为自己的利益,君主就何必“守信”?但是事实上,这种作恶也是有限度的,是不能随意去做的,因为君王所采取的措施恰恰为的是不过于招引别人的憎恨和仇视,让自己的统治是稳定的有序的,这才是根本的所在。在当下,个人拥有自我的意愿去追求利益,无可厚非。
    其实对于个人,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不可能是完全的善人,但是这个社会也容不下那些“十恶不赦”的人。这就好比马基雅维利在这里说到的:君王必须是一头能认识陷阱的狐狸,同时又必须是一头能使豺狼惊骇的狮子。在利与情中取个平衡,这才是明智的选择,到了两个极端,不过就是“自取灭亡”。尤其对于一个现代人而言,兼具智谋和威望,亲和待人,适时强硬,做事谨慎,就是我们很多人要想成功一直寻找的技巧,然而,试问现在如此浮躁的人们,有多少人可以真正做到?很多人都可以随时看到了道理,并且有着很好的实践导向,但是成功依然属于少数的人;我们作为后来者也许真的该好好深思了。
  
  由此还是想到了中国的老话,中国的老话虽然有一些很直白,并无给人文雅之感觉,但确实是精华。现在我们不可能再从君主的角度来体验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当中的观点了,但是作为个人的话,还是能有一些运用到现在的思想。从人性需求看,想和某人搞好关系,好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避其所厌,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与商人谈利,与官员谈权,与女人谈衣服,与男人谈女人,至少不会招其厌恶。总的来说,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总说对方愿意听的,在一定程度上会相对的更受欢迎,否则就会很难进入对方的核心交际圈。好在精于心理揣摩的鬼谷子先生给我们总结出了一些方法,和聪明的人说话,要见识广博;和见闻广博的人说话,要有辨析能力;与地位高的人说话,态度要轩昂;与有钱的人说话,言语要豪爽;与穷人说话,要动之以情;与地位低下的人说话,要有礼;与好斗的人说话要态度谦逊;与勇敢的人说话,不能稍显怯懦;与愚笨的人说话,可以锋芒毕露;与上司说话,须用奇特的事打动他;与下属说话,要用切身利益说服他。不同的场景有不同的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等级.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特点.只有选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更好的去周旋,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12#
发表于 2014-2-15 17:13:14 | 只看该作者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自面世以来,饱受诟病,许多人认为它建立起来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是在教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目的总是为手段服务的”思想。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也把它看做是一部教导君主如何玩弄权术,尔虞我诈的作品。而当我真正开始阅读,却发现这是一部蕴含着伟大哲学思想的著作,并被它深深吸引。他被称作臭名昭著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太真实、太理性了。而没有一件真实的东西,不被人们轻易践踏的。在过去,这是一本教导君主保住江山,兴邦安国的书;而现在,也不乏是一本教人成功,长盛不衰的书。每一个内心充满野心和渴望成功的人看了这本书之后都无不兴奋不已。
    这是一本了体现了政治绝对理性的书,它的理性和真实让人害怕,也让人为之痴狂。书中完全抛弃了世俗的宗教 、道德、教义的条条框框,从人的本性和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探讨君主的成功之道。我认为此书的成功之道就在于完全抛弃了政治以外的其他一切因素,单纯的为了政治而政治。马基雅维利摒弃了道德、信仰这些不稳定因素对人的影响,在他眼里,人性本恶,人是利己的。他们是善变而残忍的,可以轻易的为了自己的生存抛弃道德和信仰的约束。很多人认为这样过于偏激,但是难道道德、信仰、教条不都是统治者统治人民的工具吗?人为了生存必须像野兽一样思考。
    书中的一些论调初看起来有悖常理,细想起来却不禁寒颤,它们是如此的可怕又真实。当提到征服人们时“由此我们应该记住,君主对人要么安抚,要么就将它们杀掉,因为他们会为小小的伤害而进行报复,而对于严重的伤害,他们就无法报复了。因此,伤害人就必须要上到不用担心他会报复这种程度”。当提到“慷慨”时,它的涵义转变成了少索取,而不是多施予。当提到君主是应该受人爱戴还是被人畏惧时“君主最好是既受人尊重,又被人畏惧,但如果必须二者择一,那么被人畏惧就要好些,因为人们在于己有了时就爱戴君主,而在于君主有利时就畏惧君主”。它提出的“世界上的事情,一半是由命运支配,另一半由人支配。他把命运比作洪水泛滥的大河,但可以用提防和水坝来抵御”的思想和中国最早的这些著作《易经》中对“命运”的诠释不谋而合,一半是命,天生无法改变;另一半是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它还告诫君主“谁要是为了应该做的事情而把实际做的事情丢开不管,那他就是学会自取灭亡,而不是自我保护。因为谁想立誓最一个完全正直的人,在那么多不善良的其他人中间,失败就不可避免。”如此种种,以当代的道德价值观看来是大逆不道的观点却也是最真实的,因为在残酷的战争中,没有道德和信用可言,人们只会不择手段的保护自己的利益。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以政治的理性角度客观看待人和事物的发展,是一部教会你在最残酷的环境中生存的求生手册。政治的绝对理性指导那个时代的君主做出在排除了个人感情之外最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同时也引导当代的我们如何冷静和理智的思考。你认为它好或者恶,是因为它的真实和理性。总而言之,这是一本教会我们如何理性思考的好书。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发表于 2014-2-16 12:33:50 | 只看该作者
  写于11.1.20前后
  品味《君主论》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无疑是一册极具争议的政治学经典,有“邪恶的圣经”之称[1],其影响力可见一斑。该书的篇幅,较之其所背负的巨大名声,实在可以说是短小精悍。惟其影响之大、篇幅之小,对它的讨论已经比较充分,其在政治学、乃至社会科学发展过程中所占据的地位也比较明确、成为共识,尽管对它的道德评判似无达到一致的可能。所以,对于这样的经典,限于能力,我能做的,只是通过对原著的品读,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加深评论家们对它所作分析的理解。
  
  一、  为什么是君主国?
  
  这本书的书名是《君主论》,马基雅维利也在书的一开头就表明,“我想撇开共和国不予讨论,因为我在别的地方已经详细地论述过了”。[2](P4)这里的别的地方指的是马基雅维利同一时期的著作《李维史论》。毫无疑问,君主论论述的中心是一个有着霸术的君主,希望一个强有力的君主能给意大利带来独立、统一和强大。那么,为什么马氏会选择君主、选择君主国这样的体制呢?有意思的是,马基雅维利在《李维史论》中似乎对共和国表示了很大程度的好感。(我还没有来得及读该书,只是通过一些资料获得一些了解)那么,是不是说这是马氏思想上的一个愚蠢至极的矛盾呢?我想,不然。
  
  首先,应然层面和实然层面、理想和现实不可等而视之。马氏虽然可能对共和国心向往之,但是在当时意大利的历史条件下,似乎依靠君主更靠谱些、更加现实可行。其次,历史也一再以雄辩的事实告诉我们,在分裂国家的统一过程中,拥有一个强有力的君主是多么难能可贵。对历史经验无比重视的马氏,不可能没有看到这一点。
  
  历史学者胡其柱,也为马基雅维利的这种“矛盾”提供了一种可能的解释。他认为:“马基雅维里的政治关注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如何建立脱离教会的统一国家,另一部分是如何维系和巩固建立起来的国家。”[3]在胡看来,《君主论》和《李维史论》分别是马基雅维利的两种关注的体现。这样一来,马氏的思想上的冲突似乎得到了不错的解释。但是,胡其柱也指出了马氏的新的矛盾之处,君主国是如何向共和国转化的呢?这似乎并没有引起马基雅维利的注意。事实上,我们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看到马基雅维利思想上不少独断论的、想当然和一厢情愿的地方,但是,作为“一只脚在现代的门槛里、一只脚在门槛外”(这个提法不是我的,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了)的马氏我们不能过于苛求什么了。
  
  二、作为一门经验的和人的科学的社会学之思想先驱
  
  社会学在初创之时,打着实证的经验科学的旗号。事实上,在这之前几百年的马基雅维利就做出了类似的努力与尝试。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基本没有形而上学的思考,他没有像古代先贤一样去做类似“善是什么”这种本体论的探讨。他没有去规定政体等“当是什么”,而是切实地对“是什么”进行考察。他说:“许多人曾经幻想那些从来没有人见过或者知道在实际上存在过的共和国和君主国。可是人们实际上怎样生活同人们应当怎样生活,其距离是如此之大,以致一个人要是为了应该怎样办而把实际上是怎么回事置诸脑后,那么他不但不能保存自己,反而会导致自我毁灭。”[2](P73)在他的论证过程中,完全由历史的、经验的事实来说话,这些历史有较早的、也有眼前发生的。他对历史的熟识和运用的驾轻就熟实在不能不让我们感叹。另外,在我看来,他的分析也多是归纳的,很少演绎的。比如,他对君主国的分类就多少显得粗糙。分为世袭的、新的以及混合的。以及他根据不同的获得方式,对君主国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经验色彩很浓厚。他的分类纯粹是出于分析君主国各自保有难度的不同和保有方式的各异做出的,为了自己分析的便利,对其逻辑性则不十分考究。从这个意义上,《君主论》甚至不像一本学术著作,当然马氏自己或者也没有把他作为学术作品来写作。
  
  另外,他以一种符合当时历史潮流的人文主义的精神,以人的眼光来看待政治和社会问题。在《君主论》里,他对神、对教权的态度不说反对,至少也是漠然的。在题为《论教会的君主国》一章里,他说道:“这些国家(指教会的君主国——引者)是依靠人类智力所不能达到的更高的力量支持的,我就不再谈论它了:因为这种国家显然是由上帝所树立,与维护的,如果议论它,就是僭妄的冒失鬼的行为。”[2](P53)言辞中不乏调侃的色彩。另外,他还注重对人的心理、情感和性格等的分析,这在全书的重点,讨论君主的霸术的时候,体现地尤为明显,这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法家的“术”、“势”的思想。值得捎带提及的是,他在论述国家之间的和战关系等时还让人想到中国的《孙子兵法》(当然他自己就有一部名为《兵法》的著作),这些都已有人讨论过,恕不赘述。
  
  三、把目的作为证明手段合法性充分条件的唯目的论的伦理观
  
  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把“政治学从伦理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不讲伦理?在我看来,没有伦理就是马基雅维利的伦理观。当然,说他没有伦理是指他没有采取传统的,对“善”、“好”以及“正义”等所作的规定。持目的论的伦理学者认为,目的是证明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而目的本身的善与否似是无解的。在马基雅维利这里,目的成了证明手段合法性的充分条件,这是一种唯目的论的伦理观点。(“唯目的论”的概念是我胡诌的)
  
  马基雅维利的这种伦理观无疑是立基于他的人性论之上的。他在第一次谈到狐狸和狮子时说道:“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的时候,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不能够,也不应当遵守信义。假如人们全都是善良的话,这条箴言就不合适了。但是因为人们是恶劣的,而且对你并不是守信不渝的,因此你也同样地无需对他们守信。”[2](P84)有趣的是,他又提醒统治者做一个“伪装者和假好人”,多少显得可爱而天真,当然这也是其伦理观的直接体现。在后面,按照他的习惯,依旧给出了不少经验的材料来支持他的观点。
  
  马基雅维利,在伦理和道德上为人诟病最多。我以为,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把政治原本光鲜的外衣撕破了,使其丑陋的一面赤裸裸地暴露在了人们的面前,这极大的挫伤了自认为是万物之灵的文明人的自尊心!其实,即使在以自由和民主自诩的当代西方国家,“政客”也多少是个贬义词,在欧美的影视作品中不乏对其虚伪的揶揄和讽刺。说马氏是一个爱国主义者,不知有多少人会反对。其实,在他的论述中可以看到,他并不是一味地强调暴力,他的眼里也并不只是君主。他会从社会整体的利益考虑问题[2](P79),他对法律的重要性、[2](P83)以及人民的力量[2](P103)也有清醒的认识。
  
  综上所述,我以为,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谈论所谓的“马基雅维利主义”对马基雅维利是不公平的,同时也是对他的政治理论的一种歪曲。他给出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霸术,只不过是一个忧心忡忡的爱国者,对实现国家独立统一的热切心情的过于激烈、过于极端、过于露骨的表达。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词条“君主论”,http://baike.baidu.com/view/17830.htm,2011年1月 19日访问
  
  [2][意]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君主论
  
  .潘汉典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3]胡其柱.马基雅维里《论李维》读后感.豆丁网文档http://www.docin.com/p-49611775.html#.2011年1月19日访问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5 02:30 , Processed in 0.074509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