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29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艰难一日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02: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艰难一日:海豹六队击毙本拉登行动亲历》内容简介:在这部史无前例的作品中,一位前美国海军海豹六队队员化名为“马克欧文”,详述了其全程参与击毙本拉登的“海王星之矛”行动。
      本书让读者置身于欧文以及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28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11 11:09:58 | 只看该作者
      作者是参与击毙本拉登的海豹特种部队成员,他写书介绍自己参与这场伟大行动的前前后后,以及在特种部队内的军旅生涯观察。这场漂亮、利索的特战行动,成为年度的世界重磅新闻,也可以说具有改变世界局势的象征意义,因为本拉登是基地组织的最高精神领袖,也是全世界的头号恐怖分子。此战之后,基地组织何去何从,美国的反恐战争将面临什么样的新挑战……都是一个未知数。
      作者的从军经历极富美国特色。他在阿拉斯加州长大,从小玩枪。在高中毕业后,急切要入伍的他被父亲劝阻,父亲让他先读一年大学试试,觉得不合适再选择入伍。结果,四年的大学生涯一晃过去了,他想成为一名海军军官,但友人告诉他:做军官的机会将来总会有,但是以士兵的身份入伍意味着会有更多时间亲历战斗。军人荣誉感驱使他体验一线战斗经历,他加入了海军的海豹特种部队。由此可见军队在社会中享有声誉之高。
      因军事保密,入伍后的很多事被他写得较模糊,或者直接回避了。但特种部队的高科技、高素质、高组织性展现,随便举个例子就能让人瞪目结舌。索马里海域出事后,作者所在的分队马上搭乘喷气式运输机从本土飞到印度洋上空,连人带装备及小艇空投到浩瀚无际的海上,人员在落水后立即搭乘小艇登上早已部署完毕的军舰,完成对海盗的战斗准备。从军经历的重头戏,便是击毙本拉登行动。作者著述详叙了这段全世界民众都翘首以待的秘闻,让自己一夜成名,客观上有抢功的诟病。海豹的突击只是整场行动的最后一环,关键在于长年的情报搜集,平庸乏味的幕后工作让众多参与者一直默默无名。
      备战、战绩虽然都是如此辉煌,但很多环节上折射出美军在阿富汗作战的尴尬,包括作者参与的多次行动。部队在打死恐怖分子后,必须要执行敏感现场勘查程序,主要内容是给死者拍照,集中所有武器和爆炸物,收集闪存盘、电脑及文件。之所以增加这一程序,是因为塔利班在不断失利的战斗中学会了宣传手段,他们会驱使村落里的长老去北约基地控诉联军滥杀无辜。尤其是奥巴马上台后,文官政府对军方的干涉日益加重,这使得在前线拼命的战斗人员很恼火,却无计可施。清规戒律之荒诞,如美军包围建筑物后不能径直开火,而是让翻译用喇叭呼喊要求武装分子乖乖举起双手走出房门;抓了放,放了抓,反复逮捕成为家常便饭;当美军抓人回营地后,至少要花三小时写报告,还要问嫌疑人是否受虐待,若是,则将开始写更麻烦复杂的调查报告。战友们一致认为,这样很接近美国警察的做法,但对手是轻武器配备齐全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
      可见,对手已经认清打赢阿富汗战争的关键在于战场之外,以营造舆论来对美国社会进行公关战,消耗选民的耐心,最终影响美国总统大选。此方法不是塔利班首创,追溯历史,越战是此观念成功实践的最佳例子,苏东阵营不顾长久以来军事失利的巨大代价去击中美国的阿喀琉斯之踵。悲观的观察者们相信,阿富汗战争正在重蹈越战的陷阱。对美国而言,跌入越战深坑的主观原因最主要是作战目的不明确,阿富汗战争亦然,分不清到底是维和行动还是军事行动。如果是维和行动,就通过最低限度使用武力来争取民心;如果是军事行动,就要在最短时间里消灭敌人,建立安全稳定的局面。奥巴马政府划定的2014年撤军时间,就像尼克松政府决定在1969年开始撤军,塔利班深谙越共之道,只需要保存实力苦撑到美军撤离之日以后。
      更复杂的是,塔利班是一个带宗教色彩的传统军阀组织,行动范围局限在国内、巴基斯坦边境,其危害性远不如基地组织。后者是一种新兴的集团组织模式,网络遍布全世界,成员不限民族和国家,其对手基本上是全世界的政府。在阿富汗战争的最近几年里,美国已经摸索出、并熟练掌握了无人机战术,用无人机监控战场,对有价值的目标进行轰炸,通常是敌人要员,即斩首。本拉登在死之前已经失去指挥中枢的作用,他的住处没有多少通讯设备,选择使用突击队是出于政治原因,表明美国反恐决心坚强。要打赢反恐战争,美国需要建立全球反恐联盟,在全世界压缩基地组织的生存空间,这是一场更为艰难、大型的战争。
      
      《艰难一日:海豹六队击毙本拉登行动亲历》
      马克欧文 凯文莫勒
      中信出版社
      2012年12月版
      
      
      成稿于2013-01-1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1 11:55:38 | 只看该作者
      《艰难一日》,中信出版。原版名称《No Easy Day》。
      
      如果还不知道这本书,中文版本副标题言简意赅–前海豹六队击毙本拉登行动亲历。
      
      不知道这本书也没什么,美国人根据本书改编的两个电影都能看到了,《Zero Dark Thirty》和《SEAL Team 6》,虽然我只看了一个。
      
      我推崇的:
      
      专业
      1、 兵器武器的专业,我是外行,但完全拜服(恕我无知)
      2、 海豹突击队训练的专业
      2.1 基本战术技能的训练,千挑万选
      2.2 模拟实战的训练,在基本掌握本拉登住宅情况下,搭建了1:1实战模型,反复训练
      2.3 当地间谍的密切监控
      2.4 当地“伪军”资源的利用,从事发之前的确认、打马虎眼,到事发时现场情况的把握
      3、卫星的作用
      4、 数据分析
      4.1 确认本拉登本人(可疑情况下)
      4.2 最终确认本拉登日常使用的很多设备都是猜对了
      
      中国人是看故事的,为什么美国人把故事给所有人看
      
      美国推崇的:
      
      能力
      1、 卫星、数据分析能力
      2、 准备和应变能力,即便一架直升机到拉登家门口坠毁了,还能完成任务全身而退,对比当年的伊朗人质事件和黑鹰坠落,赚回了很多自信
      2.1 从阿富汗(美国控制),飞到巴基斯坦(实际上还是一个中立国家),神不知鬼不觉的完成任务,叹为观止
      3、挑战真理的权力和决策机构,这个《SEAL Team 6》的情节交代的更清楚
      3.1 CIA一个数据分析师(女)挑战决策权力机构,电话会议中,“根据现有数据分析,还有什么疑问确认那就是本拉登?”(大意如此)
      3.2 白宫方面回复,“你是哪颗葱?”,“就算你的意见是对的,你要知道,总统压上了他的全部政治生命”(大意如此)
      3.3 上述环节可能大多数人觉得没什么,但对我感触很深,对比《No Easy Day》书中那个CIA数据分析师的泪水,我无法分辨哪个更真实(这个环节原书和电影交代的不太一样)
      
      似乎可以设想一下,美国人公布这本书,拍摄这个系列电影,其实是想告诉地球人,在任何区域,任何国家,只要你不听话,斩首行动随时随刻都可以发生。
      
      我不知道是应该害怕还是应该警醒,估计还是害怕多一些,但害怕的同时,只要我们能更专业,而不是更爱国,恐怕才能不害怕,这也是我推崇这本书的主要原因吧。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7 16: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书文采说不上有多好,技巧也不怎么样,读这么本书主要是了解美国的兵是怎样的兵,是怎样生活、工作的。也许作者是在宣扬他们的价值观,是不是刻意为之,我没看出来,但我相信应该不是,因为没必要,他们没想着要出中文版,要面对中国读者。          以前认为美国人当兵也是为了高工资。在本书中没提到金钱,是为了国家献身。这也正如作者所说的,他们做出了多少努力,多少牺牲才能参加这样一个令人振奋的行动中的。书中也是着重描写作者所面临的压力。          我相信作者参军最大的原因是兴趣,作者有机会当教练不必上前线,但他禁不住那个诱惑。这也是他最终退出现役的原因之一。并且作者大学毕业之后并没有以军官的身份参军,就是为了获得更多亲临战场的机会。这里的作者指主人公。          使我佩服的是主人公的毅力。面对困难的坚持,他在做他喜欢的事情,不单单是为了糊口。还有他的“大男孩原则”自己的事情自己解决。专注当下的工作,不胡思乱想,决定自己能决定的事。          最后,感觉这像官方作家的书,为军队宣传。他们主流的价值观真是如此,深得人心?为了国家?在咱们这里更多的是为了个人,爬得越高,自己得到的越多。国家,人民,他们想过没?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8-19 18:24:21 | 只看该作者
      相对于拿笔杆子的作家,拿过枪杆子的作者更令人尊敬。
      原来当兵的也要和失眠做斗争,也要吃安眠药才能入睡。
      不过海豹突击对的战术是看不到的哈哈!
      还是能看到新闻上没有的情节。
      
      轻松之日,唯有昨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8-21 00:54:00 | 只看该作者
      能被选为刺杀本拉登的队员,真正算得上是精英中的精英。通过本书第一人称的描写,可以切身感受海豹突击队不愧为地面小股特种作战部队食物链上的顶层,真正能做到以一敌百。对于任何一支地面部队,遭遇海豹突击队绝对是一个噩梦。训练有素,配合默契,战术意识强悍、射击准确,装备先进,总能出其不意,速战速决。本书作者是士兵出身,一名资深的队员,他的视角和《亡命排》作者的视角不一样,但是和《亡命排》一样值得推荐。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8-24 03:02:42 | 只看该作者
      发现开头把MH53翻译成了小鸟
        
        说20多个人挤在机舱,我就奇了怪了小鸟怎么可能挤得开。。。。。。
      
      后面又出现了50毫米机关枪,瞬间让我想起CF里的50英寸炮阻。。。。。。
      
      好吧我就是无聊吐个槽秀优越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8-26 07:12:50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由现年36岁的前海豹突击队员马特比索内特以马克欧文的笔名撰写。它以第一人称的叙事手法,详细讲述了美国击毙本拉登作战行动的全部情况,并对作者成为一名特种部队成员的成长经历和海豹突击队员训练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中有许多情况都是首次披露。本书描述拉登被击毙时没有任何武器,并未对美军士兵构成威胁的说法,与白宫此前声明截然不同,引起了国际舆论的密切关注。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网站评论称,一些媒体披露了“欧文”的真实姓名,他因此已经成为可能受到攻击的人,“或许他的余生都在躲藏中度过”。
      感觉还是有很多的东西值得大家去思考吧,比如说他去训练,舍小家为大家,他去阿富汗,伊拉克,时时刻刻都有死的可能,但是那些人还是坚持下来了   抛开本书的背景,这本书还是真实的,值得去看的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5:43 , Processed in 0.05846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