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单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一个深藏内心的秘密究竟有多大杀伤力?
      哲朗与美月久别重逢,十年前的一夜缱绻如在昨日,但眼前一切恍若隔世:昔日风姿曼妙的她,如今形容举止竟全如男子!更令哲朗震惊的是,她自称刚杀过人,并爆出一个更大的秘密。
      哲朗身不由己地卷入了一个越来越大的旋涡,越卷越深。他猛然发现,美月及那起命案的真相早已超出所有人的想象……
      本书从一起命案切入,草蛇灰线伏脉千里,复杂心理纤毫毕现,将一批多被世人忽视的边缘人的惨烈挣扎刻写得惊心动魄,悲凉命运令人神伤,曲折情节一唱三叹……
      现在的我,会尽量写出即使不爱推理小说甚至不喜欢阅读的人看了都会觉得有趣的作品。——东野圭吾

    作者简介
      东野圭吾
      日本著名作家,1958年生于大阪,直木奖、推理作家协会奖、江户川乱步奖、本格推理小说大奖等日本重要文学奖项得主,出道20余年来作品逾60部。
      早期作品多为精巧细致的本格推理,随着写作功底浸润日深,涉及领域也不断延伸,对社会现象的剖析日渐精微。后期笔锋越发老辣,文字鲜加雕琢,叙述简练凶狠,情节跌宕诡异,故事架构几至匪夷所思的地步,擅长从极不合理处写出极合理的故事,功力之深令人瞠目骇然。
      1985年,《放学后》夺得第31届江户川乱步奖,开始专职写作。
      1997年,《名侦探的守则》入围第18届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
      1999年,《秘密》获第52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入围第120届直木奖。
      2000年,《白夜行》入围第122届直木奖。
      2001年,《单恋》入围第125届直木奖。
      2003年,《信》入围第129届直木奖。
      2004年,《幻夜》入围第131届直木奖。
      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创造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将第134届直木奖、第6届本格推理小说大奖及当年度日本三大推理小说排行榜(“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本格推理小说 BEST10”)第1名一并收入囊中。
      2008年,《流星之绊》荣获第43届新风奖。
      2009年,《新参者》获“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周刊文春推理小说BEST10”年度第1名。
      2009年,当选“年度日本最受欢迎男作家”。

    最新书评    共 4 条

    喝咖啡    又一本东野圭吾的小说,感觉与其说是推理小说倒不如归到爱情小说或者心理学里。   这本书的感觉明显是不喜欢,相较于《白夜行》,这本书前半部分太过冗长和琐碎,整个情节上的节奏太拖沓,留给读者想象推测的线索也太少了,基本就是白水般的平铺叙述。所以在阅读上也没有另一本那种欲罢不能的感觉,反而几次想放弃。   到后半部分,故事渐渐浮出水面,线索也逐渐清楚起来,不过逻辑感上明显差了一些,美月的言行前后矛盾的情况很多,比如:美月到底想不想让哲朗他们知道案件的事情?如果不想让他们知道,为什么无缘无故出现,还承认是自己杀了人?如果想让他们知道自己究竟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自己总是在大半夜的从家里跑出去到后面甚至玩失踪?难道就是为了增强哲朗他们的好奇心吗?再如美月如果在中尾面前是女性,在理沙子面前是男性,那么如果同时在中尾、理沙子和哲朗面前会是男是女?美月如何处理在三个人面前心理性别的转换?总感觉后半部分很牵强的将前面的故事串联起来;另外一点就是人跟人之间的感情纠纷,很复杂也比较悲哀。   关于小说里主题的分析还是比较喜欢的,就是男女性别的区分到底是由什么来决定?是由XX/XY染色体还是由心里对自己本身的认知来判断?那些真正在心里对自己性别上的认知与外表上冲突的人,他们是怎样生活的?他们会不会在内外冲突上饱受内心的折磨外,会不会因为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扭曲了自己的心灵,比如会变得谨慎、胆小或者仇视社会?他们跟“人妖”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还有自己性别角色的转换:是不是大部分人在某个时刻都会看到或者渴望成为自己像异性化的那一面,但前提是我们都不会排斥自身的性别?比如我,在初中的时候有段时间是很想自己下辈子成为男孩子的,那样可以肆无忌惮地玩各种游戏、穿很帅气的衣服,但是自己并不排斥自己的女性身份;还有的男生,他们也会觉得女孩子的衣服很漂亮,有时候也会想如果自己是女孩也好。这种心理上对异性种类的渴求属于一种心理互补还是人类单纯的欲望?   “人以群聚”这句话真的是亘古不变,在现实生活中自己看不到或者辨别不出来的人,他们其实一直都存在。如果你不走近他们的圈子就不会明白他们的心理变化和种种跟常人不同的行为。这是这本小说展示给我的更多的是社会性,虽然对性别的分类会多一些疑惑,但是会让人辩证的看待社会现象。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17:20
    kamen    可能我看这本书的时间过于碎片了?反正,我对于这本书的推理不是很激动。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东野圭吾先生讲故事的能力实在是太碉堡了。从性别认知障碍这个特点为基础,以一个谋杀案为引子,然后勾引出一整个的关于有这个特点的群体的活动。对于我来说,我肯定想不出这样的故事的。当然,这是废话:我要是能跟东野先生比,那实在是自取其辱了。   但是说真的,如果从推理小说来看的,或者说,以推理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话,他实在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推理小说,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对于这本书的看法不是很多,要说最心底的想法的话,其实是:没意思。   好吧,就这样吧。   PS:书中描述的关于橄榄球的部分挺有意思的,尤其是里面的什么王牌四分卫,什么什么的,让我不禁想起了灌篮高手,王牌!这种字眼听起来就让人荡气回肠。只可惜我虽然踢球,但是实在称不上王牌的地步。只能意淫下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9-1 16:56
    蠢了又    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这麦比乌斯环上,不存在完全的女人,也不存在完全的男人。如果你只看到我身为女人的一面而忽略我男人的一面,那么你爱的是我,还是我这个女人?看不到完整的我的你,永远只是在单恋我性别中的某一部分而已。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6:32
    灵魂伴    岛国人扭曲的思想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东野在这本书中又关注了一个普遍存在的丑陋的社会问题--性别歧视和性别认同障碍,这又是一个典型的披着推理小说外衣,实则探讨深层社会现象和人性的作品。不过,对于书中的某些观点不是十分认同。。。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03:11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4:53 , Processed in 0.40411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