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二战结束前夜,一个日本外交官的生死挣扎。
  ★为您一刀刀剖析日本人看待二战的真实心态:矛盾、冲突、纠结与反思。
  ★读松本,懂日本。
  ★卖扫帚的日本悬疑小说宗师松本清张,出身底层,小学学历,二战老兵,40岁以前一直以沿街叫卖为生;正因为如此,他洞察到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秘密。
  ★松本的小说以情节紧张、高潮迭起、结局意外而闻名,但真正让他成为一代巨匠的,则是他的小说对日本社会入木三分的剖析与批判;笔下的每一个悬疑故事,都像是在撕开日本社会层层包裹的和服,让您窥见真实日本的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1945年春,二战末期,败局已定的日本军政府制定了疯狂的“一亿玉碎本土决战计划”,准备牺牲一亿国民来保卫天皇,将同盟国拖入两败俱伤的混局;在整个日本为此陷入狂乱之际,一等外交官野上显一郎被悄悄推上了决定历史走向的转折点。
  爱国家还是爱和平?爱天皇还是爱人民?野上显一郎用自己的死来回答了这个问题,并一举扭转战局。
  多年以后,日本朝野关于二战的斗争并未停息,甚至愈演愈烈,神秘的袭击与杀人事件接连发生,人们仍在为早已过去的战争流血、丧命;一个偶然的机会让记者添田彰一发现了历史真相的踪迹,好奇心与正义感促使他冒着生命危险不断挖掘,随着一个个小人物、大人物戏剧性地浮出水面,日本国民性中的险恶与善良、卑鄙与崇高、武士精神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在他面前缓缓展开……
  翻开本书,让日本悬疑宗师松本清张,用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精彩故事,带您进入日本民族的灵魂深处,真正了解日本人看待二战的矛盾、冲突、纠结与反思。

作者简介
  松本清张(1909-1992)
  读松本,懂日本。卖扫帚的日本悬疑小说宗师松本清张,出身底层,小学学历,二战老兵,40岁以前一直以沿街叫卖为生;正因为如此,他洞察到日本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层、每一个秘密。
  松本的小说以情节紧张、高潮迭起、结局意外而闻名,但真正让他成为一代巨匠的,则是他的小说对日本社会入木三分的剖析与批判;笔下的每一个悬疑故事,都像是在撕开日本社会层层包裹的和服,让您窥见真实日本的千姿百态,令人叹为观止。

最新书评    共 13 条

stella    只关乎小说,不关日本真实历史。   如果不是野上与丘吉尔“勾结”往日本扔下两颗原子弹,这场战争不知道还要打多少年,还要牺牲多少人。在伊东武官之类的陆军强硬派眼里,野上自然是叛徒,可是从热爱和平热爱生命的人眼里,野上不惜抛妻弃女把自己从这个世界上存在的痕迹抹杀掉,他才是使战争停止,拯救了日本的英雄。   但是有一点不知道算不算是松本清张的刻意。野上1944年宣布死亡,开篇就说野上病死17年,死亡时久美子6岁。书上没有显示节子与久美子的年龄差,也没有显示节子与亮一的年龄差,但是野上17年前就认识亮一。而且亮一在1961年时还没有孩子,年纪应该不会太大,17年前应该还没有结婚,应该还是个孩子。在这点上,我觉得是作者的刻意,因为野上不能见久美子、孝子、节子当中的任何一个人,所以刻意写出了野上与亮一在17年前就认识,反而觉得有点牵强。   另外,该书的原名《球形的荒野》更能突出野上的心境,但是不看完整本书是完全找不但名字与小说的结合点。而中文译名《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则带有主观意识,容易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感觉,但却能从大概上知道小说想要说的内容。当然,这都是在读完了整本书之后才得出的体会,如果让我说哪个名字更贴切,我还是愿意选择《球形的荒野》。  详情 发表于 2013-8-28 16:04
无敌小     为了国家的生死存亡抛弃妻子,对于一个心系国家的人来说,这个决定还算情有可原,可是已经过去十七年了,就算回来会招致杀生之祸又如何?自己在抱着新妻子的时候,有没有想过结发之妻在家的痛不欲生?固然他离开家乡是痛苦的,可这也是他自作自受,难道他的亲人就不痛苦吗?他的妻子没有再嫁,女儿、侄女也都心心念念这个父亲、舅舅。既然已经选择了离开,干嘛还要假惺惺的回来?就算因为种种原因,他不能和孝子见上一面,说几句话,但是怎么就不向女儿详细的问问曾经的妻子的事情呢?只问了一句“令堂可好?”,一句“令堂可好”就能代替这近二十年的岁月了吗?他的几个朋友还各种维护他,帮他想尽方法和女儿见上一面。    伊本就是典型的日本狂热分子了。坚信日本陆军能重新站起来,不到黄河心不死,不签投降书就不信日本会输。野上的行为在我们看来是正义的,可是在伊本这群人眼里,就是叛国贼。都过去十七年了还想置人于死地。    话虽如此,纵然觉得野上不该抛弃妻子,不该决绝的让一家几口人都承受痛苦,但最后野上和女儿交谈时,还是有被感动到。抛开对野上的偏见,他当时见到女儿时的心情一定异常激动,但还要努力掩饰自己,不让女儿发现。问女儿对自己看法如何的时候,想象出他是一个可爱的老头儿,女儿回答说,想起了一个很想念的亲人,应该是对野上最好的安慰了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9-2 18:50
另类琪     第一次读松本大师的书,对于看了众多推理悬疑类书籍的我来说,这一本书并没有那么多的悬念和惊心动魄,却更多了一些思考和回味。    作者细腻的笔触显示了深厚的文学功底、历史积累和人文情怀,单是字里行间的文字享受就让我有一气呵成的冲动。    故事吸引人之处不在于多么复杂的情节和多么紧张的氛围,而在于巧妙的衔接和人物间若隐若现、千丝万缕的联系。    很是喜欢这样温情而平实的行文风格,其实称“风格”还有点言之过早,等我多看几部大师的名作再细细品味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9-10 21:10
极端主     本身就非常喜欢日式推理,大名鼎鼎的松本清张也读过不少。之前看过根据这本书改编的日剧SP,加上饰演野上显一郎的是十分喜欢的田村正和,对这个故事的印象十分深刻。    只就本人看过和接触过的而言,一直觉得每当日本的文学影视作品中出现关于太平洋战争这个话题的时候,大家表现的基本都是无法接受“大日本帝国”的投降,或者避重就轻不提及有关中国的方面。这个时候作为一个中国人心里自然不舒服,但是考虑到这些作品更多的是面向日本国内,也不是无法理解。    所以当时在看SP的时候,感觉自己第一次接触到了日本人关于这个问题的另一种思想与看法,感触良深。    偶尔在书店看见这本印着斗大名字的书,出于好奇拿起来一看发现作者是松本清张,看了背面的简介立刻反应过来这不就是”球形的荒野“嘛。    以至于当时的自己一直以为“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是对于这本书的一句话介绍,还在想干嘛把介绍印的这么大,找了半天才在封面的右下角发现球形の荒野一行小字,又想怎么把真正的名字印的这么小。直到买回家才明白过来原来自己以为的那行巨大的介绍就是这本书的标题。于是坐在家里满脑袋黑线。    对于野上显一郎来说,十多年来因为无法回到真正的家,无论自己的足迹踏过世界的哪一个角落,地球对于他来说只不过就是一个球形的荒野而已。尤其读到最后再回味球形的荒野这个名字,更能体会到战争对于加害者与被害者来说,同样都是残酷与悲哀的,以及松本清张这个原作者取名字的别具用心。    所以对于这个哗众取宠的绕口令似的译名,非常无法接受。    也许仅仅对于一个译名来说,我的反应有点强烈。但是让读者们读过之后自己去回味与感受其中的意义,比起这个容易挑起民族仇恨名字要好太多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9-11 05:09
不安分     可以说是被书名吸引才去看的,以为会把日本当时的政治社会作为主要内容。但是读下来才发现完全是在讲述如何发现一个“已死”日本外交官被人发现任然活着的事时。       这本书我花了很长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并非它需要很长的时间是研究。相反,我反而不是很有兴趣只是想读完它而已。          总觉得有种被骗的感觉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06:58
毛毛65    自己是在图书馆新书区看到的这本书,毫无疑问,这本书的版面设计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令我十分想把这书看下去。作者从一个轻松悬疑的开头写下这篇文章,而后揭露了一个关于二战时期日本外交官的背后故事,故事情节倒是一环接一环,不过情节波动性完全不如基督山那么跌宕,文章围绕的也是两代人之间的探索,最终真相大白。其实说实话,自己当初看这本书是出于某种爱国心的,想了解下一个日本人是怎么背叛日本人的,可内容不是很令我满意。一个二战中立国的外交国被一部分日本人冠以“卖国贼”,实在是不很妥当。结尾也弄得不清不楚的,牵连着外交官与他对立派的斗争也没有确实地展开,搞得我读完仍在构思他们之后的结局。小说有这样的悬念固然好,可太仓促的结局反而影响了整体效果。确实,有种被封面骗了的感觉。  详情 发表于 2013-9-20 20:29
醉卧长    平时关注日本历史多是在非虚构类文学中了解,很少涉猎小说。能有幸拜读本书,说实话还是拜本书的书名和那触目的封面所赐。   个人认为,本书对日本陆军的军国主义的剖析不够,感觉俞天任先生著的《有一类战犯叫参谋》对日本的陆军参谋们到有深刻分析。对野上书记官为什么做出这种选择,以及他当时的内心活动着墨过少,对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日本所处国际环境交代的也显简略。不过本书能从日本人角度去分析战争、责任以及人性已属不易,我一直认为应当把日本人民同日本军国主义加以区分。毕竟,底层日本的老百姓,也是军国主义的牺牲品,特别是在本书结尾野上父女在一起唱儿歌时的画面令人动容。总之,感觉内容精彩不够,但情节可以触动心灵。     详情 发表于 2013-10-31 23:53
不列颠    又是一本营销噱头大过内容的书,把书名改成这样吸引读者的没节操行为我会到处乱说吗?导致现在看见有个熊猫logo的书就各种不想看。书的悬疑性一般,节奏是日式惯有的拖沓。封面设计的实在太夸张了亲,是为了吸引爱国FQ们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11-19 10:32
一棵树    我们在日常生活里打转,发愁房价油钱,咒骂节节攀升的物价。二战?想起来,似乎和赤壁之战一样遥远。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公然宣称:““南京大屠杀不存在”,并再三拒绝道歉。愤怒才让二战的记忆拉回我们眼前。   羞耻地发现,我只能记起卢沟桥事变,只知道大屠杀中丧失的人有30万,历史的细节早已模糊。在度娘的帮助下,才确认日本无条件投降是一九四五年八月十四日,距今不足七十年。恰在此时此境,在书店偶然被一本叫做《背叛日本的日本人》击中了民族心,吸引我翻开一读。日本人写二战,就够让读者耐下心翻一翻;没想到居然是日本悬疑宗师松本清张老爷子的作品,这位日本国民级作家一生著作等身,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并称为推理小说三大宗师。如此背景之下的推理小说,兼有趣味和严肃的期待,读起来真有一种迫不及待的感觉。   故事是从一片古寺的幽静安宁中开始的,节子深受已过世的外交官舅舅熏陶,懂得欣赏古寺之静美,节子流连美景,忍不住怀念舅舅,却在访客名册上意外发现酷似舅舅独特笔迹的签名,悬疑由此展开;这不可思议的巧合给节子舅母侄女一家带来了看不见的波澜,像被暗涌的潮水一般裹挟进重重迷雾之中;侄女久美子的男友作为一名敏锐的记者开始追索,抽丝剥茧,引出行事诡异、态度奇怪的关系人,并遭遇重重调查阻力;与此同时,久美子身边接二连三发生看似平常却又充满玄妙的事件,按照推理小说的惯性,读者难免担忧久美子性命安危,但即时先后发生两起命案和枪击案件,迷雾却始终未丝毫伤害到久美子。作为看惯了名侦探柯南和悬疑小说的人,总是习惯于最后时刻才指认真凶,并正义宣称:“真相只有一个!”松本这部作品却极令人意外,在故事未完结之时,作者就自行揭出谜底,谜底揭晓,真相却没有大白于天下,真相上落满更厚的历史尘埃,抖落真相将惊动太多秘密,正如文中人物所言:想知道答案,“去问温斯顿丘吉尔吧!”松本清张在这部作品中巧妙地将一个看似普通的日本家庭和日本天皇、丘吉尔为点缀的二战宏大背景缝接起来,在家的语境下,暗中讲述“国”的动荡。松本清张是日本社会派小说的开创者,赋予推理小说以社会批判的现实主义的内容,在这本小说中得以深刻体现,在推理小说的趣味性可读性之外,又有深刻的社会反思意义。      阅读时,我在松本清张的文字丛林里像敏捷多疑的猎狗四处搜寻,发现作者有意无意丢下的面包屑或小石子,峰回路转花明柳暗、跌宕起伏,被情节推着疾走,悬着一颗心、提着一口气,恨不得屏住呼吸,一气儿读完。在小说的后半部分,作者揭露谜底时,作为推理小说读者,我是有些失望的,仓促急切的悬疑收尾似乎失掉了布局时的沉稳节奏,凶嫌自己跳出来大段大段地解释自己的动机、由来,仿佛是《名侦探柯南》中千篇一律的处理手法。重重铺陈后的草草了结,难免会给人一种虎头蛇尾、转折生硬的感觉,跃跃欲试挑战破案智力的读者也许会感到隐隐的失落感,但是社会派推理小说的长处就是摆脱了侦探小说单一趣味推理取胜的特点。它秉承“社会批判,描写人性”的宗旨,因此,在社会派推理小说中,读者们常常感受不到那种快意恩仇般的畅快,也看不到破解答案后的豁然开朗,松本清张更多的是用推理的方法,探索追究犯罪的社会根源,揭露社会的矛盾和恶习,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高层的统治集团。这部小说就用人物命运的关切表达了对日本军国主义和战争巨大伤害的批判,也隐含了对领导集团为私利而牺牲他人的否定。   松本清张在作品中对被二战改变命运的人给予深沉的同情,以至于整部作品都笼罩了淡淡忧伤的气氛,以优美的文笔来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展现了他们的痛苦、困惑与挣扎。这部小说的封面是一把武士刀将日本国旗血淋淋的刺穿,但实际上,整部小说并非视觉上如此血腥,相反,松本清张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文风,常常让读者感受到小说中所带来的一股清新之风,文中苔寺等古寺景色的描摹,读之就像是从城市走入乡野,站在葱翠的山间感受到扑面而来的清风。所以,在谜底揭穿后有点耐心,作者为读者创造了一个令人惊艳又忍不住回味再三的结尾。沙滩、海浪、灯塔,伴随着一老一少应和的儿歌声,仿佛进入了一个深情而内敛的意境中,这种感觉是看推理小说不常有的,其中浸润着松本清张的深沉的功底和深深的同情。   日本有剖腹谢罪的文化,其中“介错”是为切腹者担当补刀行为之人的称谓,让切腹者更快死亡,免除痛苦折磨。说实在的,我不太认同书名的翻译,总觉得整本书灵魂深处是对外交官老无所归、茫如荒野的孤寂命运的同情,小说原名《球形的荒野》似乎更加贴切;同时,与清新平实的文风相比,武士刀刺穿日本国旗的封面,似乎也血腥有余。但想来,也行这样的书名和封面在书店中可能能吸引更多读者翻一翻,总比各种成功学的叫嚣书更有意思吧。也许就像封面的隐喻,我们不妨YY下,将这部作品看做为战败日本充当了一次介错,为军国主义切腹谢罪后补上一刀,助其尽快死亡。小说中的日本外交官在二战尾声做出了关乎个人生死和国家胜负的抉择,而整个后续的悬疑发展,也像是在历史尘埃落定后,给他无望的人生补上人道主义的一刀,减轻他背叛与隐忍的撕扯,免除他的长久苦痛挣扎。     详情 发表于 2013-12-2 11:37
离歌笑    此书快翻至结尾处,有一注释说“在日本,这本书叫做《球形的荒野》。” 一个对祖国所作所为悲凉至极点的人,放弃自己的国籍,那么地球上所踏之地,不过是一片荒野而已。相比之下,《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固然直接表达出故事的梗概,但还是更爱注释里的翻译方法。   作为并列为三大推理大师之一的松本清张,也是社会派的开创者。后起之秀的东野圭吾,题材更加广泛,可追本溯源的祖师爷不能忘。看多了推理类的书,以前追阿婆,后因迷你剧追起的柯南道尔,在社会写实派面前,都逊色了。语言翻译的功力,年代的远近,现在还是成了社会派的拥趸。   关于日本与中国的历史问题,历来已久都是争论的焦点。无论是夕爷还是道长,都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因为一小群人的错一棒子打死一大群人,实在太不应该。真正需搞清楚的反对对象是背后浮现的日本问题,再直白一点,应是罪恶本身。不少残忍杀老弱妇孺的士兵,真实生活里其实是相反的一面,甚至风度翩翩 ,诗词歌赋都信手拈来,小津安二郎便是一典例。大多数士兵在特定环境下,成了一枚螺丝钉而已,所做的一切不过是为了遵从命令。   偏偏是有些螺丝钉不甘做螺丝钉,毕竟都是人,忍到不能再忍,便选择逃避。   国家与家庭,孰轻孰重?自己逃避了,的确可终止战争,但所谓的代价是不能和妻子女儿再见面,不能眼睁睁看着后者长大,明明是活人,非得以“死人”的名义存于公告上。   是你,会怎样?   代价太大,所有牵连的人都离开原有的岗位,为避免疑心。可偏偏这爱国主义教育出来的,除了国际主义精神的,还有拼死护着军国主义的另一批。   错了吗?好说吗?   都难。   人不过是有很多面相罢了,这世上并没有绝对的坏人。只是好人与好人在一起,却可成为彼此的敌人,这大抵是所怀的世界观,价值观不同,效忠的对象不同。   命运的无奈之处,却是让不想发生的事,不想遇见的人,都在同一时空里相遇。  详情 发表于 2013-12-9 11:3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6:35 , Processed in 0.397818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