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8|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灾难之城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43: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莱特镇原本是个安祥和睦的市镇,并以莱特国家银行总裁约翰·莱特为首的家族为中心,直到莱特家族出现了崩毁…… 莱特二女儿诺拉与银行积极上进、独立自主的银行首席出纳员吉姆· 海特有了婚约,约翰特地送给小俩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10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6 22:04:21 | 只看该作者
         给四星是因为看在奎因面子上,对一个奎因谜来说,还是有点失望。
  
         作为一本推理小说,诡计弱到可以忽略不计,我猜出了其中一大半,不知是我侦探小说读多了还是奎因根本就没有好好想,法庭辩论倒是很精彩。作为奎因的转型之作,本书由标志奎因由专注于纯推理转向对人性、对社会、对生活的探索,这是一个作家(两个作家)文学创作走向成熟的标志。然而,本书并没有给人以应有的震撼,新星宣传语”在爱与痛面前,真相是微不足道的”以及所谓“侦探小说由智力游戏升华为哲学思考的里程碑”其实是言过其实了,至少我从中并没有读出多少“爱与痛”的重量,我认为一方面固然是由于作者对文字的驾驭力不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对人物的塑造不够深入、细致,以致给人以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相对于阿加莎对人性和人物心理的绝妙把握,相对于钱德勒的说故事的能力、人物塑造及他笔下那位"有着黄金般色泽心灵的骑士"私家侦探马洛,奎因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了。此时的埃勒里·奎因还未完全成熟吧。不管怎样,还是期待剩下的几本莱特镇系列。
  
         不过,小说开头很有感觉,把一个美国小镇写得风生水起,别有趣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9-1 02:33:28 | 只看该作者
  熟悉奎因的读者都知道,奎因的作品因风格的不同分为四个时期:逻辑至上的第一时期,平衡推理与故事的第二时期,以及把奎因人性化的第三时期。(暂未阅读第四时期作品,在此不做总结)
  
  本书作为第三时期的第一作,同时也是莱特镇系列的第一作,奎因相比前期作品有了显著的变化——从一个解谜侦探变成了一位有血有肉的人。要说哪里最能体现这一改变,那就是奎因恋爱了。但他并没有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奎因的爱很理智——“我现在还是爱她”、“但问题是,帕特西亚,你不爱我”、“你爱的是卡特”——看到这,我不禁为奎因落泪,有些人注定要被卷入爱情的漩涡,有些人也注定要被爱情所伤害。
  
  奎因作品第三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凶手也变得有血有肉了,他们不再像前期那样单纯为了利益而犯罪,正在来特镇系列中尤为突出,而这也常常使得奎因陷入进退两难的困境。在这座小镇上,奎因能够发现真相,但却难以说出真相,因为真相是如此残酷,如此悲伤!
  
  我并没有系统分析过推理小说的类型,不知道本书是否可归入“预告杀人”这一类型,也许只能算打了个擦边球吧。
  
  艾勒里·奎因以艾勒里·史密斯之名入住莱特镇,在这他遇到了莱特家族的接待并入住“凶宅”。故事的高潮从莱特家二女儿诺拉的未婚夫吉姆重回莱特镇开始,吉姆在三年前婚礼的前一天无声无息地离开莱特镇,而这次诺拉终于如愿以偿地与吉姆成婚。但好景不长,奎因发现莱特镇正酝酿着一场谋杀案!果不其然,命案如期发生了,而种种证据都指向了吉姆,就在几乎全镇的人都确信吉姆就是凶手时,故事进入了法庭篇。
  
  我看过的法庭推理并不多,而且几乎都是神作,所以难免对这类小说的要求过高。本书中的法庭推理虽不是出类拔萃,但也精彩万分,其中不乏精彩十足的逆转!这场法庭对决最终以悲剧收场,于是,奎因离开了莱特镇。
  
  做好直面这场悲剧的准备后,奎因重返莱特镇,并向卡特与帕特西亚讲述了他的推理,这场推理扣人心弦,但也充斥着悲伤,奎因用他的逻辑思维重现了这场悲剧,使得罪恶暴露于阳光之下,但也使悲伤填满了众人的心胸。
  
  我很难为本书打分,我曾说过《龙牙》灌水严重,同样的,本书也存在一定量的灌水,但与《龙牙》不同,本书的情节是为了烘托悲剧!如果我以评价第一时期作品的态度来看待本书,那么我一定不会喜欢这本,但我不能这样!我不能单从推理来看本书!也许这就是奎因第三时期的特点,在本书中我听到了亡者的哀嚎!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1 04:18:19 | 只看该作者
      奎因的书我一直觉得可读性颇佳,不管是前期的侦缉档案,还是后期的好莱坞剧本,我都挺喜欢。这一本的风格属于后者,而且是奎因自己出场,老爸不在身边,所以就没办法把警察掺和进来,变成美国版波洛探案了。
      故事发生在一个平凡安静的美国小镇。这种小镇什么样,美剧泛滥的今天不用我多讲了。人少的地方是安静,人际关系也密切,大家平时串串门,打打麻将,哦错了,应该是桥牌,喝喝酒,小日子蛮哈皮。如果你在这儿有点儿地位,大家都捧着你,别提多美了。
      问题是万一出了点丑闻,所有人的八卦热情立刻被120%激发出来,一天之内所有人都朝你吐口水,你再也甭想抬起头了。平时对你有多巴结,现在就对你有多蔑视。多丑恶啊。可是人不就是这样一种把恶意深藏在心,一有机会就疯狂发泄的东西么。比如白夜行,雪穗可以只因为嫉妒,就毫不在意地毁掉一个少女的人生;比如杀人之门,仓持修只因为嫉妒,就把废柴男主角的人生当做弃子,不停地作弄他,最后逼入疯狂。
      所以大家为了掩饰自己不想被人知道的过往,开始杀人灭口。我看到了什么?在隐藏的恶意的威逼之下,一个幸福的家庭分崩离析了,一个少女的人生断送了。也许,还要加上私奔却婚姻失败的洛拉,她为了躲开镇民的眼光,过着隐形人般的生活。
      人这东西,还是保持一定距离好。被看透的结果就是被狠狠伤害。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5 11:06:26 | 只看该作者
  埃勒里认为“妻子”不是指诺拉从而排除诺拉为吉姆谋杀对象是不严谨的。 埃勒里最初的立论来自于信是吉姆在纽约写的,那时诺拉还不是他的妻子,从而得出结论信里的“妻子”指的不是诺拉。这当然是一种可能。但还可以有另外一种合情解释:吉姆写这三封信的时候已经准备回莱特镇向诺拉求婚了,而他求婚的目的就是为了婚后不久即谋害诺拉以谋得她从祖父那里继承的遗产(书里没有明确的说诺拉知道这笔婚后生效遗产的存在,但是帕翠西娅知道(P86),那么还没有结婚迹象的帕翠西娅都知道,没理由曾经第二天要结婚的诺拉会不知道,而吉姆知道这笔钱的存在可能是在他们第一次即将结婚前诺拉展望幸福生活的时候无意中向他透露的)。写这三封信的目可以用埃勒里的解释“他是希望这三封信能表明他是无辜者”(P303)。这时信里的妻子指的当然就是诺拉,而信也是谋害诺拉计划的一部分。如果吉姆向诺拉求婚失败呢,那也没有关系,信不派上用场,计划终止就是。就像在埃勒里的演绎中,吉姆计划中的谋杀前妻也没能执行,信也没用上。
  
  
  这个推理结果的问题在于,如果信是准备作用于诺拉的,那吉姆即使最后不使用,也会对它的去向格外关注,即要么真的寄出,要么彻底销毁,最起码不会那么久没有注意到装信的箱子已经被动过,信已经被拿走(诺拉已知悉)。有一个勉强能自圆其说的说法,由于吉姆固执任性的姐姐罗丝玛丽执意要来莱特镇作客,并且时间早于第一封信的日期,吉姆的信已经用不上了。而他经济情况的恶化(压力也可能来自于他芝加哥的情人专栏作家罗贝塔)已经逼迫他一方面要到处借贷抵押一方面必须抓紧时间下手,心烦意乱的吉姆把信的问题略过了。(信本来倒也算藏的深入)
  
  
  他按原计划在感恩节和圣诞开始下手。而诺拉没有当时举报他是因为她看到信后心里充满痛苦和迷惑。这是什么?可能只是他一时冲动的邪念(也许不是针对她的?)最好是他的某种古怪的行为艺术吧。所以她一定要亲身的经历一下的(当然做了一定的防备,如备下了解毒药),两次之后她确定了吉姆是要慢慢给她下毒以谋害她!所以她装作维护他的样子,让吉姆感觉不到她在怀疑他,让他继续他的行动,让一切都在新年的晚上真相大白。而那晚,连上帝也厚待她,她不用自己去承受身体上的痛苦了,罗丝玛丽把她的掺了砒霜的酒要了过去。。。吉姆害死了自己的姐姐。。。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4 16:28 , Processed in 0.04375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