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零点出发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基辛格 《大外交》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0:3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传统学派(又称“古典派”) 强调社会科学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研究对象存在着根本差异,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界线无法截然分开,价值中立是很困难的。

    传统主义者崇奉的历史—政治描述方法来源于哲学、历史和法律学等传统学科,其主要特点是明显依赖研究者个人的判断。他们
    一般对单个事件感兴趣,力图对涉及该事件的所有变量进行考察,深入理解其细节的微妙之处,借此来获得对事物的整体“感觉”。当然,传统主义者也经常把不同的事例放在一处进行对照和比较;他们偶尔也运用定量数据来说明一个论点,以省去推论的麻烦。但是,他们根本反对那种无视被测量数字(即事例) 在质上的差别的做法。比如,在有关战争的统计中,大国间的一场冲突与小国间的一场冲突可能同样被当成一个统计数字来处理,而实际上两者对国际关系的影响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传统主义者嘲笑科学论者迷信计量方法,往往通过煞费苦心的统计分析来论证在通情达理的人们看来是显而易见的结论。他们坚信,社会科学的精髓在于发现事物质的差别,这种精细和微妙的差别只能用一字一句来表达,而不能靠同一化的数量统计来说明。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1:0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行为主义者的特点是在众多的不同事例中找出相同的变量,并通过统计分析来考察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依靠对统计学规律的探索,他们确实发现了一些事物间新的因果关系。《大外交》完全采用了传统方法,它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的是深入细微的政治—历史描述,追求的是对事物本质的直觉把握。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1:4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第三,在风格上,这是一本揉和了理论演绎和个人实践经验总结的书。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著作多数是学者的产品,纯理论色彩较强,往往力求通过演绎思维过程推导出概括性的结论。另有一大类则是著名政界人物的回忆录,其特点是对个人的从政实践进行经验性、归纳性的总结。而《大外交》的作者既曾是在哈佛大学的“象牙塔”中面壁苦修20 年的“学术隐士”,又曾是70 年代叱咤国际外交舞台风云的政界高手,于是人们自然可以在阅读这本著作的过程中,既领悟到逻辑的缜密,又体会到来自第一手实践的“灵感”。

    第四,从材料运用上看,这本书依据的事实主要是欧美的历史经验,非西方世界外交实践的经验没有在其中得到应有的反映,这与一般的西方国际关系著作并无不同。但是,与其他美国作者相比《, 大外交》显然有更多的“欧洲特征”。这不仅表现在书中论述欧洲外交的篇幅远大于美国外交,而且表现在作者对欧洲外交传统的认同上。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2:2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大外交》是基辛格的又一部个人著作,它的全部特征从根本上讲来源于本书作者的个人特征。因此,对基辛格这个人物的了解有助于对《大外交》这部论著的理解。

    我国读者都知道,基辛格曾在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此后又一直与中国政府和各界有关人士保持经常往来与良好的关系,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一些著作在中国也曾得到广泛传播,比如世界知识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过他的《核武器与外交政策》(1957 年) 、《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1962 年) 和《白宫岁月》(1980 年) 。关于他的传记,三联书店曾翻译出版过马文·卡尔布和伯纳德·卡尔布兄弟所著的《基辛格》一书(1975 年) ,而世界知识出版社则出版过陈有为撰写的《基辛格评传》(1980 年)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3:2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大外交》是基辛格的又一部个人著作,它的全部特征从根本上讲来源于本书作者的个人特征。因此,对基辛格这个人物的了解有助于对《大外交》这部论著的理解。

    我国读者都知道,基辛格曾在70 年代初中美关系缓和的进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此后又一直与中国政府和各界有关人士保持经常往来与良好的关系,堪称“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他的一些著作在中国也曾得到广泛传播,比如世界知识出版社曾先后出版过他的《核武器与外交政策》(1957 年) 、《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1962 年) 和《白宫岁月》(1980 年) 。关于他的传记,三联书店曾翻译出版过马文·卡尔布和伯纳德·卡尔布兄弟所著的《基辛格》一书(1975 年) ,而世界知识出版社则出版过陈有为撰写的《基辛格评传》(1980 年)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3:50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总的来说,作为局势动荡多变的70 年代中美国的头号外交家,基辛格是美国外交史上一个独特的人物,其外交思想与美国外交界的主流思想有很大差异。从观念和从政作风看,他更像一个“欧洲人”,而不是典型的美国人。正是这位“欧洲型”的美国人成为了“多极化”理论的首倡者之一,并据此为美国设计了一套“均势”外交政策,于是有了70 年代的中美和解、美国从越南撤退、与苏联缓和等等一系列步骤。如果没有这位亨利,或者没有他在美国政坛的奇异擢升,中美两国领导人跨越太平洋的“伟大握手”可能要推迟发
    生。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5:2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基辛格的生活经历富有传奇性,并对其思想形成有重大影响。他于《大外交》与基辛格1923 年5 月27 日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附近费尔特市的一个犹太人家庭,原名为海因茨·艾尔弗雷德·基辛格,“亨利”是移民美国之后才改的名字。

    基辛格成长的年代是德国历史上极为动荡不安的时期。整个20 年代,德国社会都不断交织着民族危机、社会危机、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在此期间,以希特勒为代表的法西斯势力也像霉菌一样迅速滋生起来。到了30年代,基辛格一家也像其他德国犹太人一样,开始被纳粹的排犹主义魔影所笼罩,生活陷于恐惧和苦难之中。童年心理上的巨大阴影使他对人性的本质和人生的痛苦有着比常人更悲观的认识,因而更倾向于接受现实主义对世界的描述。

    为逃避纳粹带来的失业、贫困和死亡的威胁,1938 年,在基辛格15 岁的时候,他们全家移民到美国纽约。初到纽约乔治·华盛顿高中念书的基辛格,当时最大的抱负是投考纽约市立大学,毕业后“当一个会计师”。但是随着美国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亨利在1943 年加入美军并奔赴欧洲的德国战场。1947 年9 月,他在退伍后,根据美国战时的“士兵权利法案”,获奖学金进入了哈佛大学。经过寒窗苦读,基辛格以优异成绩从哈佛大学政治系毕业,并立即转入研究生课程。1952 年获文学硕士学位,1954 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7 年任讲师,1959 年升为副教授,1962 年任教授,直至1969 年离开哈佛进入尼克松政府任职。

    在哈佛期间,他完成了自己的思想建构,共发表了5 部著作,分别是:《核武器与外交政策》(1957 年) ;《选择的必要:美国外交政策的前景》(1961 年) 《; 重建的世界———拿破仑之后的欧洲:革命时代的保守主义政治》(1964 年,此书是他的博士论文) ;《麻烦的伙伴:对大西洋联盟的重新评价》(1965 年) 《; 美国对外政策,论文三篇》(1969 年) 。

    这些著作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作者深受欧洲哲学和历史经验的影响。在哲学和历史观上,他尊崇施宾格勒、汤因比和康德;而在政治理念上,他成了梅特涅的信徒。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6:08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1969 年1 月,基辛格出任尼克松总统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后直到1977 年初福特总统下台为止,在长达8 年的两届总统任期内,基辛格作为白宫的外交智囊和国务院首脑(1973 年9 月22 日起兼任国务卿) ,参与制订美国外交政策,执掌外交大权,穿梭于世界各地,权倾朝野,名噪一时,全面推行以现实主义权力观为基调的、“均势”与“实力”相呼应的外交战略。

    退出公职之后,他成立了以本人名字命名的咨询公司,一面经商赚钱,一面纵论时政。既创造了个人年收入800 万美元的高效益,又出版了6 本新美国研究著,其中最新的一本就是《大外交》。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17:0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大外交》一书的内容极为丰富,每位读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而阐释出不同的意义来。比如,对于笔者而言,该书的这样两个观点特别有价值:一是指出黎塞留和俾斯麦这类现实政治大师的成功本身,往往蕴涵着反效果;

    二是论证了威尔逊的理想主义是怎样激发出美国民众的道德热情,使一个孤立主义的美国一步步卷入世界大战,而老罗斯福的现实主义政策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样两个方面,首先是《大外交》在人物分析方面有独到之处,应该多加品味;其次是基辛格对权力关系的考察,主要不在于资源的配置,而是在于具体人物对事件和结果的控制,这有其值得借鉴之处。

    总之《, 大外交》是当今信息泛滥时代里的值得深思静览的“精品”。相信读者在掩卷之后不会感到失望。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7-30 12:3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8-2 14:24:46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目录:
    第一章 世界新秩序
    第二章 关键人物:西奥多.罗斯福或是伍德罗.威尔逊
    第三章 由大一统到势均力敌
    第四章 欧洲协调
    第五章 两大革命家
    第六章 现实政治自食其果
    第七章 步向毁灭德政治机制: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外交
    第八章 卷入战争旋涡
    第九章 外交新面貌
    第十章 胜利者的困惑
    第十一章 史特瑞斯曼与战败国的复兴
    第十二章 假象破灭
    第十三章 斯大林待价而沽
    第十四章 苏德协议
    第十五章 美国重回战场
    第十六章 三种和平途径
    第十七章 冷战开始
    第十八章 遏制政策德成功与苦痛
    第十九章 遏制政策的困境:朝鲜战争
    第二十章 与共产党人的谈判:阿斐纳,丘吉尔与艾森豪威尔
    第二十一章 避开遏制政策:共伊士运河危机
    第二十二章 匈牙利事件:欧洲的剧变
    第二十三章 赫鲁晓夫的最后通牒:析林危机
    第二十四章 西方联盟的概念:麦克米伦、戴高乐、艾森豪威尔与肯尼迪
    第二十五章 越南:陷入泥淖,杜鲁门与艾森豪威尔
    第二十六章 越南:走向绝望,肯尼迪与约翰逊
    第二十七章 越南:解脱,尼克松
    第二十八章 地缘政治的外交政策:尼克松的三角外交
    第二十九章 国际紧张关系的缓和与不满缓和者
    第三十章 冷战的结束:里根与戈尔巴乔夫
    第三十一章 关于界新秩序的重新思考
    致谢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4 10:40 , Processed in 0.05101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