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语:第一,这篇读书笔记基本上包括了所有非此领域的外行需要知道的内容。第二,作者的观点和我个人的评论都混在一起,由于是一篇面向大众的读物,在此我不作标注。第三,豆瓣的书评好像不能加图,也不能在文字上加链接,看足本请到munhokim.blogbus.com
这本书想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是借作者在New Guinea做田野调查时遇到的一个政治人物之口提出来的,即为什么新几内亚在殖民者到来之前没有发展出复杂的高级社会。作者将这个问题推而广之,表述为:为什么世界上不同大陆上的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存在差异?换言之,为什么是欧洲白人首先发展出了传染病、枪炮与钢铁去征服美洲、非洲、大洋洲而不是相反(一定要记住,在这个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陆地都是或者曾经是殖民地)?
在序言部分,作者首先批评了一种比较流行的错误观点,即认为这些差异是由智力上的差异带来的。简言之就是种族论,欧洲人在公元1500年前后开始海外殖民的时候,所到之处发现的各大洲人类社会还处于采集狩猎状态,于是就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因为这些土著人笨(美洲是个例外,美洲历史上存在过中美的阿兹特克和南美的印加帝国,但也都轻而易举的被西班牙人灭掉了)。作者肯定是反对这种基于遗传学的观点的,倒不是因为这种观点“政治不正确”,而是基于观察和推测得出的理由(具体不讲了)。
之后,作者又反对了另外一种基于气候的解释,就是说很多人认为寒冷的地区更容易发展出复杂的社会,因为生存条件比较恶劣,人们为了生存而激发自己的创造才能。而热带地区的人因为气候炎热就不需要造什么保暖的房子,植物疯长所以也用不着愁没吃的,结果是容易生存导致了没有创造力。作者反对这种观点的理由是:1。北欧民族没有对亚欧大陆文明作出非常重要的贡献,相反,更多的是在接受亚欧大陆上其他比较温暖的地区上发展出的东西(农业、文字、轮子、冶金)。2。美洲的三大文明(玛雅、印加、阿兹特克)都是在更加温暖的中美地区。我个人印象里,在东北老家冬天农闲的时候基本上大家都没什么事儿干,大老爷们儿们就只能坐在炕头上喝酒扯淡,看不出来要比炎热地带的人更有创造力,所以很难说气候作为一个单独的变量可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最后,作者列举了第三种错误的解释,即有河的地方容易孕育文明。比如两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流域孕育的两河文明,尼罗河孕育的埃及文明,长江黄河孕育的中国文明、恒河印度河孕育的印度文明。因为中国自封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种观点在中国好像至今都特别流行,连我都信过一段时间。它的错误跟“民主国家利于发展经济”的错误是一样的,在没有考查经济不发达的民主国家、经济发达的不民主国家和经济不发达的不民主国家之前,不能得出这种结论。同理,大型水利灌溉跟复杂的高级社会二者关系也很复杂。作者给出的反对理由是:大型水利灌溉系统是在出现了集权政府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出现的(大型公共设施的兴建一定要依赖于集权政府,比如长城、运河等)。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农业是在丘陵和山地兴起的,只是在出现了复杂的集权政府之后才转移到低地河谷;而居住在澳洲东南部河谷地区的土著仍然没有发展出农业生产。
于是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是本书提出的核心问题的答案:不同民族的历史遵循不同的道路前进,其原因是各民族外部条件的差异。本书之后所有的章节,五百多页的篇幅都是围绕这一个论点展开的。
第一章:Up to the Starting Line
正如标题所示,作者本章想界定一个起始点,即大约从何时开始人类社会发展的速度开始产生较大差别。为此作者先介绍了猿人到现代人的演化史和迁移史。在数据上,基本都采取了考古学界比较主流的观点,如图所示:
你可以看到,从公元前七百万年前我们的直系祖先从非洲猿分化开始,绝大部分时间里人类的活动范围都只局限于非洲大陆,而人类在大约200万年前走出非洲以后,绝大部分时间里活动范围又仅限与亚欧大陆。太平洋诸岛、澳洲和美洲一直到很晚近才有人类存在。这里值得分别补充地质学和气象学的两点知识:1.在大约1500万年以前世界就已经跟上图所示的样子很相似了(点击这里),所以不需要考虑板块漂移对人类迁移的影响。2.但大约250万年前开始,地球进入了第四纪冰河时期,而在一个冰河时期里,冰期和间冰期是交替出现的,只不过总体趋势是全球变冷(比如现在地球就处于一个间冰期,全球暂时变暖,但只是变冷趋势下的一个小反复)。这导致海平面升降交替,下降的时候亚欧大陆和阿拉斯加之前就有大陆桥连接,东南亚边缘比现在的位置要往东一千多公里,这些使得人类向美洲、澳洲、新几内亚迁移成为可能。但除了地理上的便利,原始人是在学会制造针从而可以缝制御寒的衣服,或者学会学会制造船只之后才从西伯利亚和东南亚到达美洲和太平洋诸岛的。
这一切发生在考古学家认为的大跃进时期,从考古遗址可以判断出公元前五万年前后开始,世界上各个地区的人类都开始学会使用骨器和石器制造出功能明确、形制标准的工具,也开始有了审美上的追求。这给学者留了两个问题:第一,促使这种突变的原因是什么?第二,这种大跃进是发生在某一个地方,然后在扩张中取代了其他人种?还是说现代人是由不同地区的原始人平行演化而来的?或是二者都有?
但无论是什么原因,到公元前一万一千年左右,原始人已经在地球上除了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陆上开始定居了。而人类对岛屿的征服一直持续到公元800年左右才结束(占领冰岛)。那么各个大陆上人类定居年代的先后对之后的历史是否有影响呢?从图上看,似乎是居住年代越久远的大陆后来变成越先进的地区。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如果是真是如此,那么非洲大陆上的原始人最应该取得领先优势,因为非洲大陆上出现原始人比其他任何大陆都要早至少500万年。但是从考古学的发现来看,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人是世界上最早发展除水运工具的人,他们创作的洞穴壁画的年代跟欧洲的Cro-Magnons一样早。换句话说,定居时间的长短似乎对社会的发展先后没有直接影响。但作者指出人类在某个大陆定居时间的长短其实是有重大影响的。因为在那些晚近的开拓地里,当地原来存在的大型哺乳动物在原始人的捕杀下都灭绝了。有没有可供驯养的处于食物链低端的食草动物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如果没有畜力,就不可能发展出大型的农耕社会。单纯凭借人力的话,单位面积的耕地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是很有限的,也不可能出现社会分工,也不可能突破人口数量的上限(以采集狩猎方式或是农耕方式作为生存方式,每平方英里的土地可以养活的人口数量是有上限的)。今天的亚欧大陆和非洲有众多大型哺乳动物,而考古学的发现告诉我们,澳洲和美洲曾经也拥有过众多的大型哺乳动物(比如骆驼,野马,地懒,石山羊),只是今天全都灭绝了,而灭绝的时间在澳洲大概是三万年前,在美洲大约是17000到12000年间,跟人类到达的时间吻合。
那么为什么非洲和亚欧大陆上的大型哺乳动物活了下来了呢?(其实这种灭绝在亚欧大陆和非洲可能也出现过,比如作者认为掌握了缝纫技术和制造保暖的住所的原始人向西伯利亚迁移很可能是造成长毛象消失的原因。)因为这些动物跟没有发展出更为先进的狩猎方式的原始人是共同进化的,所以他们有时间进化出防御机制和天敌意识。我用一个不十分恰当的例子来说明,原始人如果用跟猎豹一样的方式捕食羚羊的话,羚羊不会因此灭绝,但是如果哪天原始人突然学会了用枪来猎杀羚羊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真实的例子包括毛里求斯的渡渡鸟,新西兰的恐鸟,马达加斯加的狐猴和夏威夷的不能飞翔的野鹅,由于这些动物是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进化的,所以没有发展出对人类的天敌意识,人们就很容易走到他们身边杀死他们。企鹅至今也不怕人,想要杀死企鹅那也是轻而易举的,只不过因为栖息在南极而幸存下来了 。
另外一种观点则认为这些动物的灭绝是由于气候原因(请记住我们处在冰河期),作者不同意这种观点的原因是,这些动物已经熬过了之前的二十二次冰期,那为什么要选择在人类到达的二十三次冰期内一起灭绝呢?单无论原因是什么,从结果上看,这些动物的灭绝对澳洲和美洲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作者在后文中用了一整个章节(chapter nine)解释了这个问题,包括为什么非洲有大型哺乳动物但没有发展出复杂社会。
Note: 1. 原始人为什么要冒着被淹死或者冻死的危险去美洲或者澳洲?作者没有提过这个问题,很可疑。2. 人作为一个物种的身份经常被现代人忽略,而是被放在人/自然的dichotomy。那些有 Frenkenstein情节的人会以为原始人/古人过的生活是多么的环保多么的低碳,尤其是在很多西方发达国家(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也有这个势头),有很 多所谓环保人士打着环保的旗号反对现代的生活方式。实际上如果按照人均来算,原始人对自然界的破坏要比现代人要大得多。他们所到之处刀耕火种破坏森林,灭 绝各种动物,造成了不可逆的物种入侵。如果这个岛上的原住民数量在在几百年前就跟现在一样,那么三文鱼会在洄游的季节会被人类一网打尽。3.更多物种入侵的补充知识可以看这里。
第二章:A Natural Experiment of History
本文开头先讲了一个故事:1835年,500个毛利人从新西兰乘船到达新西兰以东900公里处的Chatham Islands上,把岛上人数二倍于自己的Moriori人全部杀死或俘虏。毛利人胜利的原因跟西班牙人对美洲人的征服道理类似,毛利人来自已经发展出了农业的社会,有集中统治的组织形式,掌握着更先进的武器装备。相反,Moriori人还处于采集狩猎社会,社会结构松散,装备落后。这次冲突的重要意义在于,这两个族群是在不到1000前从由同一支polynesian人分化而来的。在公元1000年前,polynesian的农民来到新西兰之后,有一批人移居到Chatham,在今后的800年里,他们朝着相反方向演化。一个发展出了农业社会,而Moriori人回复到了采集狩猎社会。于是这就是一个小规模的自然实验,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类学家钟爱到pacific islands上做田野调查的原因。南太平洋星罗密布的岛屿在气候,孤立程度,生物资源等等方面千差万别, 在造船数发明后短短的几百年时间里 ,他们的祖先从东南亚迁移到了太平洋里每一块能住人的岛屿上,随后发展出形态各异的社会。于是环境似乎是唯一的变量了,作者在本章列出了六个差异:
气候方面,这个区域包含了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南极地区。降雨量最高最低有十倍之差。
地质方面,这些岛有珊瑚岛,火山岛,陆地块,石灰岩地貌,以及它们的混合类型。最小的珊瑚岛上没有可以用来发展农业的土壤,由于没有高山和盆地,也就无法形成河流和湖泊,也就没有长年的淡水资源。而最大的岛屿新西兰是具有地质多样性的陆地块。
海洋资源方面,大部分岛屿的海岸都是由浅入深,有的地方有沙滩。但是包括复活节岛在内的其它某些岛屿大多是石滩和峭壁,周围缺少珊瑚礁,于是海产就很有限。
面积和地形方面,从0.37平方公里的Anuta到27万平方公里的新西兰都有。有些岛呗山脊分隔成一些山谷,如Marquesas Islands,而Tonga和复活节岛则由起伏平缓的地形构成,这些因素影响了岛内的交通往来。
隔离程度方面:复活节岛和Chatham Islands与其它岛屿隔离程度最高,基本上无法往来。而Tonga跟斐济,Samoa,Wallis都很近,有定期的航行。最终Tonga征服了斐济。
为了让大家有直观的认识,上两张图,一张来自原书插图 :
一张来自wikipedia,南太平洋上的三个文化圈都很清楚:
随后作者开始考查这些岛上的粮食生产。这些polynesian的祖先从东南亚曾经带来三种驯化过的动物:猪,鸡,狗。从此以后,在这些岛上就没有驯化过其它动物。原因包括人口迁移造成的物种入侵以及岛上没有可供驯化的动物。 许多岛上仍然有这三种动物,但是一些较为孤立的岛屿则不全。比如新西兰只有狗,复活节岛和tikopia上只有鸡。其中复活节岛因为前面提过海洋资源有限,所以发展出了集约化的家禽饲养。农业方面,因为来自东南亚的早期移民带来的都是热带作物。所以位于亚南极地带的Chatham和新西兰南岛上poly放弃了祖先的农业遗产,重新回到采集狩猎社会。其它岛屿上的人从事或刀耕火种或集约型的农业生产,作物包括旱地作物,灌溉作物和木本作物(取决于土地是否肥沃,有没有高山和常年有水的溪流等因素) 。在利用大规模劳动力养殖水产方面,夏威夷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修建了大型鱼塘。由于生存方面和环境的这些差异,在人口密度上,最低的是每平房英里5人(Chatham),最高的是从事集约型农业生产的Anuta,每平方英里达到1100人,超过了今天的荷兰。
地形因素(尤其是隔离程度)决定这些人口组成多大的行政单位。从几十个人的单独岛屿,到40000人的汤加群岛。而一个行政单位人口的多少,又决定了社会经济政治制度。比如,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技术和组织更复杂,专业化程度就越高(才有可能出现农民养活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有能力组织公共设施(如灌溉系统);人口密度大的地方才有等级(Chatham的首领跟平民一样需要自己从事生产,穿着跟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决定是经过全体讨论产生。而夏威夷群岛的首领与平民有血统之分,汤加群岛的首领有陵墓)。
这些差异给我们看到只是全世界的地理性差异带来的后果的小小剖面,之后的章节作者还会继续分析这些差异产生的后果是什么。
Note: 说起自然实验,我记得杰拉德戴蒙在他的另一本书《崩溃》里说过一段话:在西方这些现代科学史比较长的国家,由于实验科学很发达,结果导致老百姓把科学实验当成了科学本身。我觉得这跟中国这种现代科学史短的国家差别并不大。按照这种标准,这个世界没有几个学科能称作科学。就连香烟跟肺癌、二氧化碳和全球变暖的关系在科学界是尚无定论的,因为这个世界上那种能够进行重复实验的学科很少。
第三章:Collision at Cajamarca
这章作者基本上就讲了一件Battle of Cajamarca,1532年11月16日, 来自西班牙的征服者Francisco Pizarro率领168个西班牙士兵俘虏了拥有八万士兵的印加帝国的最后一个皇帝Atahualpa。具体情节大家可以自行去维基百科了解。在关押了Atahualpa八个月之后,Francisco Pizarro处死了Atahualpa,印加帝国随之灭亡。作者总结了几个因素:
1. 军事优势。西班牙人拥有钢刀大炮护甲和马匹。Atahualpa的军队的武器是石头、青铜棍和木棒,没有可供指挥的牲口。其中需要指出的是,这些优势里,马匹的作用比枪支要大得多。马匹改变战争是从6000年前在黑海背面的大草原上对马的驯化开始的,这种武器在6000多年里左右军用武器的一直是举足轻重的。直到一战的时候,骑兵在军事上的地位才最终结束。
2. 病菌。据统计,早在1492年以前,95%的美洲土著是被欧洲人带来的病菌杀死的,包括Smallpox (天花), measles(麻疹), influenza(流行感冒), typhus(斑疹伤寒), bubonic plague (腺鼠疫),病菌的传播速度远远超过了殖民者的步伐。在美洲以外的类似例子还包括:1713年欧洲移民把天花带到了南非,1788年英国人带来的传染病杀死了大批的澳洲土著。需要注意的是,疾病的传递不是单向的,热带地区的疟疾和黄热病也曾经是欧洲人殖民非洲,印度和东南亚的最大障碍。但是作者会在之后的章节解释病菌起作用的先决条件:人口密度和是否有可供驯化的动物,暂且按下不表。
3. 集中统一的行政组织。行政组织的统一使得航海这种需要资金、技术、人员、装备的活动成为可能(这跟修长城道理类似)。
4. 文字。文字传播信息比口头传播要广泛,准确,详细。西班牙人懂文字,而印加帝国没有。西班牙人对巴拿马的征服开始于1510年,但Pizarro在1527年达到秘鲁之前,似乎没有任何关于西班牙人出现的消息到达印加帝国,巴拿巴距离印加帝国北部边界不过600英里。相反,Pizarro在处死Atahualpa之后仅仅9个月之后,欧洲大陆上已经出版发行了关于Pizarro的事迹报告成为畅销书,把一批又一批的西班牙移民送到了南美。
这本书的书名就是对这些近似因素的简略表达,作者在之后的章节里会详细论述。
第四章: Farmer Power
本章论述了能够产生病菌、枪炮和钢铁的终极原因:粮食生产。地球上的所有人类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靠采集狩猎来获得食物,只是在过去的11000年里,人类才开始转向粮食生产。有的人,比如澳大利亚的土著,从来没学会过粮食生产。而在懂得粮食生产的族群里,有的是自己独立发展出的粮食生产(如中国),而另外一些地区是靠其他地方传播而来(古埃及)。在不同大陆的民族能否或者什么时候变成农民和牧民方面的地理差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以后的命运。从4到9章里,作者研究了这些终极因素中的因果关系。
第一个因果关系是,能获得更多食物即意味着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野生的动植物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可以供人类驯化。先说植物驯化,相比较于采集狩猎方式,农业的兴起导致了定居的生活方式,这使得孩子不成为机动生活的累赘。而采集狩猎生活方式下,一个妈妈很难照顾一个以上的婴儿,所以孩子出生的间隔安排是大约4年一个。定居的部落可以多生多样,生育间隔是两年左右。定居的另一个结果是使粮食的贮藏成为可能,而不是现找现吃,这使得社会可以出现一批不从事粮食生产的专业人士,从而才有等级社会。而有行政体系的社会比平等主义的猎人群体可以更有效的发动战争,最重要的是可以养活常备军。这是英国人打败新西兰毛利人的重要因素。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有些采集狩猎部落由于生活在资源特别富足的环境里,的确也产生了粮食储备和等级,但并没有在通往王国的道路上更近一步(如日本海岸和厄瓜多尔海岸)。
再说动物驯化。在饲养动物的人类社会中,牲畜的作用包括:提供食物,提供肥料,提供畜力。提供食物包括提供肉和奶两部分。人类驯化了的产奶的哺乳动物有牛,绵羊,山羊,马,驯鹿,水牛,牦牛,阿拉伯单峰骆驼,中亚双峰骆驼。利用奶脂比杀死他们直接吃肉带来更多的热量。动物的驯化在提供畜力上作用也很大。北美土著农民也在河谷种地,但一直等到19世纪,欧洲人才把犁带到了美洲。
以上是动植物驯化的最重要价值,其他的价值还包括:农作物和家畜的天然纤维可以用来做衣物和生产工具。大多数植物驯化中心不仅生产粮食,也培育纤维作物(棉,麻,亚麻)。驯养的动物也可以生产动物纤维(绵羊,山羊,美洲鸵,羊驼,蚕),动物的骨头可以用来制作工具(如骨针),皮用来制革。动物驯化也使得大量货物的洲际运输成为可能(如军事远征)。在军事上,尽管还没有发明出马鞍和马镫,马早在6000年前就可能成为了重要的军事要素,而4000年前左右发明出的马拉战车又一次改变了战争。动物驯化的最后一个影响是出现了天花,麻疹,流行性感冒这类源自动物而后专属人类的病菌。
第五章:History's Haves and Have-nots
作者提出了四个问题。
问题1:为什么生态条件十分适宜的地区在现代以前一直没能出现粮食生产,而在今天成为世界上最富足的农牧中心(如加州,阿根廷草原,澳洲西南部和东南部,南非好望角)?相反,很多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在今天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态退化(如伊拉克、伊朗、中国的部分地区、墨西哥、安第斯山脉、非洲的萨赫勒地带)。
问题2:有些地方的粮食生产是独立发展出来的。那为什么那些引进粮食生产的地区无法自己发展出粮食生产呢?
问题3:在独立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为什么时间的时间差别这么大(东亚比美国东部早几千年)?在引进粮食生产的地区,引进的时间差别为什么也这么大(欧洲西南部比美洲西南部早几千年)?
问题4:在引进粮食生产的地区,为什么有些采纳了粮食生产转而成为农民,另一些则被外来的农民/牧民灭绝。
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弄清粮食生产的发源地和出现的时间。由于驯化后的物种跟野生的祖先在形态上是有差异的,所以考古学家首先要找到驯化后动植物的遗体,之后再用碳14法来测定年代。(碳14法存在两个在技术上问题,略带一提:1.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技术需要的碳量较多,没法测一个小小的种子的年代,于是科学家们不得不在同一遗址附近找其他含碳物质,假定它们是同一时代的,由此产生了误差。2. 由于碳14和碳12在大气中的比例并不是严格不变的,也会产生误差。校正的方法是利用树龄足够的树的年轮进行分析,以估计大气中的碳比例波动情况。)至于如何确定这个驯化物种是原产还是引进的,有两种办法。1.先确定其野生祖先,再看遗址是否与野生祖先出现的地区吻合。比如,鹰嘴豆的野生祖先只出现在土耳其东南部,而在8000年前的同一区域也发现了驯化了的鹰嘴豆,那就比别的地方发现的驯化的鹰嘴豆更有说服力。2.在地图上标出驯化物种出现的年代,出现年代最早的地区也许就是驯化最早的地点。比如,人工栽培的二粒小麦的最早遗址在8500年前的新月沃地,其他发现地还有6500年前的希腊和5000年前的德国,这也说明了传播方向。另外一种比较复杂的情况是同一物种在不同地区独立驯化。比如现代印度牛(Zebu)和欧洲的家牛(Cattle)是在印度河亚欧大陆从同一组先分化出的亚种独立驯化的。
完全独立地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证据确凿的有以下五个:新月沃地,中国,墨西哥中南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美国东部。当然有些地区可能本身还包括几个小区域,比如中国就包括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都可能是独立出现了粮食生产。另外还有四个地区是可能独立出现了粮食生产:非洲的萨赫勒,热带西非,埃塞俄比亚,新几内亚。
这一章剩下的部分作者纠结于两个问题:1.某些粮食生产中心是驯化物种的独立发源地,还是受了外族带来的驯化物种的影响。比如野生罂粟可以确定是在欧洲西部驯化的,但是欧洲从来没有发现过西南亚作物的野生祖先,也就是说,欧洲西部的粮食生产是在引进了外地作物而引发的,随后才成为农业社会,然后把罂粟向东传播。类似的例子还有印度河河谷地区和埃塞俄比亚。2. 在引进租代作物发展出农业的地区,是采集狩猎族群吸纳了这些作物成为农民,还是直接被杀死和取代了?埃及、欧洲大西洋沿岸、南非好望角的Khoi人、美国西南部的印第安人可能是前者,因为几乎没有人口更替的证据。而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的原住民则被从华南来的南岛人所取代,非洲赤道以南地区的Pygmies人和Bushmen人被Bantu人取代。
第六章:To Farm or not to Farm
这一章试图解释粮食生产是如何出现并淘汰了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我们今天当然会理所当然的认为农业的土地利用率和生产率要远远高于畜牧业或者采集狩猎的方式,但问题是,在见到他人驯化植物和从事农业之前,人类很难对农业做出有意识的选择。更进一步说,一个没见过农业生产的人是很难想到每天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打点一块庄稼,而这块土地在风调雨顺的情况下也至少要花上几个月才能生产出粮食。更何况有事实证明,有一些采集狩猎族群的确看见他们的邻居进行粮食生产,但仍然选择原有的生存方式(比如澳洲北部土著、加利福尼亚的印第安人)。有一些采集狩猎族群的确受到邻居的影响最后变成了农民,但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比如德国北部的近海族群在Linear Pottery culture把农业引进距离他们125英里的德国内陆1300年之后才吸纳了粮食生产),那他们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呢?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农业是在一段很长时间内发展起来的,而这段时间里,粮食生产和采集狩猎是掺杂在一起作为两种可以选择的生存方式同时存在的。换句话说,流浪的采集狩猎族群和定居的农民在这段时间里并不是界线分明的。比如,在巴勒斯坦、秘鲁和日本近海的采集狩猎族群很早就转变为定居的生活方式;新几内亚平原的一些现代游牧民族在丛林中开垦土地种植香蕉和番木瓜树,离开几个月后会重新回来看他们的作物,如果发现有收成就会在此定居一段时间;新几内亚还有一些土著,在没有驯化过Sago palm和Mountain pandanus的情况下,知道怎么增加这些野生食物的产量;澳大利亚土著在采集Wild yam时,会把食用部分的大部分切下来,但把茎和根块重新埋到土里让它重新生长(有点像《舌尖上的中国》里提到的广西人挖笋子)。而且这两种生活方式也有可能交替占上风,比如公元前3000年左右,瑞典难不倒采集狩猎族群受到邻居的影响采纳了农业,但300之后又放弃了农业重新成为采集狩猎者,又过了400年才又一次采纳了农业。那么到底是什么导致农业更具有竞争优势,而使得人们无意识地选择了农业的呢?作者列出了四个主要因素:
1. 采集狩猎族群的资源(尤其是动物资源)越来越少了,比如之前提到的人类灭绝北美和澳洲的大型哺乳动物。其他的例子还包括:波利尼西亚人移居到新西兰后灭绝了恐鸟和大批的海豹,后来不得不加强了粮食生产;波利尼西亚人移居复活节岛时带去了已经驯化的鸡,但是知道野鸟和海豚不再容易捕捉之后鸡才变成主要食物。
2. 发展农业的好处越来越明显了。新月沃地的气候变化大大增加了野生谷物的面积,从而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收获。
3. 对野生粮食的收集、加工和贮藏的技术逐渐成熟起来,不再成为发展农业的障碍了。
4. 第四个因素至今还没有定论,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即人口密度的增加和粮食生产的关系。作者认为这是一个正反馈循环中自身催化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一旦开始,速度就越来越快。粮食生产一方面增加了单位土地面积产生的热量,一方面又使人们开始定居并缩短生育间隔、增加了胎数,从而需要更多粮食,俗称人地矛盾。
第七章:How to Make an Almond
这一章以杏仁为题的原因是杏仁的野生祖先有毒,借此话题引出最初的农民是以什么理由选择野生植物并把他们驯化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呢。对动植物的培育在今天是袁隆平这些生物学家的工作,他们种下许多种子,选出最好的后代,用遗传学知识来繁殖优良品种。
作者先告诉大家,驯化并不专属于人类,而是广泛地存在于自然界,是自然选择的一部分:植物跟动物一样,都需要把基因传递下去。在此过程种它们采取了不同的策略,有的植物的种子便于随风传播(蒲公英),有的植物把种子包在好吃的果实里让动物吃掉,最后随动物的粪便排出(绝大部分的水果的种子是无法被动物的肠胃消化的),有的种子甚至必须通过动物的肠胃才能发芽(比如非洲的一种melon)。需要靠特定动物散播种子的其他例子还包括:松鼠/橡实,狐蝠/芒果,某些莎草/蚂蚁。人类跟其他动物一样,最初对野生植物的驯化是无意识的,第一步就是采集可以吃的种子,第二步才是有选择的收获哪些最大的种子,这一步开始才可以称得上农业。这种筛选使得作物得后代越来越大,比如野生豌豆只有今天豌豆的十分之一。
但是杏仁在这里提供了一个特殊的例子。大多数的杏仁的种子里都含有一种叫amygdalin的东西,这种东西在分解时会产生氰化物(剧毒)。那人类对杏仁驯化的第一步时如何开始的呢?作者给了个很无厘头的解释,他说这棵产生了突变的无毒杏仁被人类偶然发现了……其他这种无厘头的作物包括:利马豆,西瓜,马铃薯,茄子,卷心菜。它们的祖先要么有毒,要么很苦。
大小和味道是采集狩猎族群选择野生植物最重要的两个标准,其他的还包括是否多肉(香蕉,南瓜),种子是否含油(橄榄,芝麻,芥菜,罂粟,亚麻),能否提取纤维(亚麻,大麻,棉花)
另外还有至少三种变异并不是早期的采集者有意识选择的。
第一种是种子传播机制,许多植物的传播机制是想要使得它们的种子不易于采集,比如野生的豌豆。野生豌豆成熟后豆荚会自动爆裂,豌豆就弹到地上。但是偶然产生了一种变异使得某一颗豌豆缺乏这种蹦豆的基因,这种豌豆就会被人类采集到并种植下去,随后人类会选择子代中不蹦豆的继续栽培,最终驯化好的豌豆就都不会蹦豆了。其他类似的例子还有野生的大麦和小麦麦秆是自动脱落的,驯化过的则不会。
第二种是很多一年生植物发芽时间的改变。很多一年生野生植物为了避免在某一次大的自然灾害下全体牺牲而演化出了发芽抑制剂,使种子可以休眠从而分批发芽。而早期的农民只会选择那些迅速发芽的突变体,从而改变演化方向。
第三种是植物繁殖方式的变化。偶尔产生的对人类有利的变异是如何保留下来的呢?对于无性繁殖或者自花传粉的雌雄同株植物来说很好办,但很多植物不是。他们要么是不能自花授粉的雌雄同株植物(就是一朵花或者同一棵树开的花上又有雄蕊又有雌蕊但是不能自交),要么是雌雄异株(就是跟人一样分单独的雄树和雌树)。对于后两者来说,它们中的一些突变成了可以自交的植物(比如桃树,苹果树,杏和樱桃,你不需要给他们配种,自己就能结果),从而得以把变异继续传下去。
这些看得见的(大小啊肉多少啊)或者看不见的特点(发芽时间,繁殖方式)促使早期的农民对他们进行了驯化,结果是不同的植物由于不同的甚至相反的特点得到了选择。有的因为种子大得到选择(向日葵),有的因为种子小(香蕉)。甚至同一种野生植物被选择培育成了不同的作物,比如祖先同样都是野生卷心菜,为了吃叶子培育成了cabbage和kale,为了吃茎培育成了kohlrabi,为了芽培育成了brussel sprout,为了花芽培育成了cauliflower和broccoli。
下面作者进一步讨论了为什么这些植物的驯化时间存在巨大差异,也就是驯化难易的问题。公元前一万年左右,最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植物具有如下优势:野生状态下产量高;生长迅速,几个月就可以收获;便于保存;自花传粉;野生祖先需要产生的变异很少,如小麦只需要变异出麦粒不脱落和迅速一致的发芽时间即可。
第二批是公元前4000年左右驯化的果树和坚果树(如橄榄树,无花果,枣树,石榴树,葡萄)。同之前的作物相比,他们的缺点是种植至少三年后才结果,盛产期要10年之后,所以必须要等到人们过上完全的定居生活才可能出现。
第三阶段就是比较难驯化的果树(如苹果,梨,李,樱桃)。跟之前提到的果树相比,他们不能靠插秧来种植,要靠嫁接,而嫁接是要通过有意识的实验发现的,难度跟之前的比要大很多。
到了罗马时代,几乎所有的你今天能看到的作物都已经被驯化了,跟古代的主要作物相比,新驯化的现代植物(比如猕猴桃,越橘,腰果)的作用在人类的饮食中都没有特别的重要性。最重要的作物是两种,一种提供碳水化合物/能量,也就是所谓的主食,通常是谷类,但也有少数其他作物,比如薯类(土豆,地瓜)还有一些树生植物(香蕉,面包果)。另外一种是豆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谷类和豆类的的组合驯化通常标志着农业的开始。
最后作者解释了一下为什么橡树直到今天也没有被驯化。橡树的驯化有三个不利条件:1.橡树生长缓慢。杏仁种下去三四年后即可成树,一颗橡实要10年或者更长时间。2.每一只松鼠每年都要把数以百计的橡实传播出去,所以人类无法对需要的基因进行选择。3.橡实跟杏仁的差别是,杏仁的苦味由单一优势基因控制(类似人类的单眼皮),但是橡实的苦味可能是许多基因控制的。简单来说,偶然产生不苦的突变的杏树上的果实可能一半都是不苦的,但是即使是产生某一个突变,橡树结的绝大部分果实仍然会是苦的,而这会让农民失去驯化的兴趣。顺带一提草莓,跟橡实一样,也有很多喜欢吃浆果的鸟类会像松鼠一样对人类的驯化起到不利作用,所以草莓是随着保护网和温室的发展才最终变成人类喜欢的大浆果的。
第八章:Apples or Indians
之前的章节里,作者已经解释了早期的农民是怎么开始培育野生植物的,但是并没有回答为什么一些条件很好的地区没有发展出农业,还有为什么农业出现的地区里一些地区比另一些地区早。对此有两种解释,一种是问题出在“苹果”,另一种是问题出在“印第安人”。
这个世界上光是会开花的野生植物就有20万种,但问题是,其中的大部分都是木本植物,产生不出可食用的果实,根和叶子也不能吃。只有几千种可供人类食用,其中的几百种获得了或多或少的驯化。其中仅仅十几种作物的产量占了现代世界作物产量的80%以上,五种谷物占全世界人口消费的热量的一半以上。这些作物都是几千年前驯化的,而现代人没能驯化任何重要的植物,有也只是作为人类食物次要补充的作物。所以作者的推测是:也许我们的祖先真的试了所有的可能性。
但这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一种植物在一个地方被驯化而在其他地方没有,典型例子是高粱。高粱是在非洲的Sahel地带被驯化的,但一直到非洲南部也都有野生高粱。但除了Sahel以外的地方一直没人种高粱,直到班图族的农民从赤道以北引进了一批作物。同样的例子还有,人们没能驯化西欧和北非的野生亚麻,巴尔干半岛南部的野生单粒小麦,但这两种植物是新月沃地最早的八种植物之一,按理说是最容易驯化的;橄榄,葡萄,无花果很可能是在意大利,西班牙,西北非驯化的,在新月沃地也有分布,但新月沃地的农民是在这些作物从地中海方向传入之后才种植它们的;野苹果是在亚欧大陆驯化的,但在北美的野苹果的近亲却没有被印第安人驯化。
这种推理其实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野生植物的驯化并不是以单一种类进行的。除非还有其他可以驯化的动植物也成为条件,使农业生产的生存方式比采集狩猎方式出现明显优势,北美土著是不会放弃原有生活方式的。
为了评估某地区整个植物群驯化的可能性,作者比较了三个独立出现植物驯化的地区:新月沃地,新几内亚,美国东部。新月沃地的第一个有利条件是气候。它处于地中海气候带,夏季漫长炎热干燥,所以植物适应了环境以后变成一年生。一年生植物必然是矮小的草本植物,主要能量用在生产可以在旱季冬眠的种子而不是像乔木或者灌木一样生长木质部。新月沃地的第二个有利条件是,这些野生祖先本身就繁茂高产,对于采集狩猎族群来说比较容易看到它们的价值。比如,采集野生谷物只要消耗一个大卡就可以产生五十大卡的热量,优势非常明显,以至于人工栽培后的品种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小麦和大麦的野生祖先跟作物在外观上非常相像)。新月沃地的第三个有利条件是雌雄同株自花传粉的植物比例很高(日,这一段落的解释完全看不通什么逻辑,大家看原文去吧)。而新几内亚和美国东部就没有这些条件,比如第二条,新大陆的主要谷物玉米的祖先可能是一种墨西哥蜀黍,它的野生产量不如野生小麦,种子也比今天的玉米小和少得多。由于今天的玉米跟这种蜀黍的差异是如此之大,直到今天科学家们还在争论它是否是玉米的祖先(这里作者没有交代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玉米的野生祖先也许已经灭绝了,不知道是不是故意的)。
但是世界上至少还有四个类似地中海气候地区:加州,智利,澳洲西南部,南非。所以作者又特地拿新月沃地跟这四个地区比较了一下,总结出五个优势:1.新月沃地的面积是最大的,而智利和澳洲西南类似地中海气候地区的面积很小。2. 新月沃地的地中海气候特征最明显,气候变化量最大,有利于植物向一年生植物演化。这里作者引用了Mark Blunder的博士论文,Mark Blunder统计了野生禾本科植物的分布情况,结果是种子最大的56种禾本科植物里,新月沃地有32种,智利只有2种,加州和南非各只有1种。3.新月沃地在高度和地形上富于变化,保证了生物多样性。高度变化意味着收获季节可以错开(高的话收获会晚一些),而一马平川的植物同时成熟的话会难以招架。4. 植物生物多样性导致动物多样性。山羊,绵羊,猪,牛是最早在新月沃地被驯化的。作物和牲畜配合在一起才能为人类的经济需求提供条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衣物,畜力,运输 。别的地方比如中美洲是鸡和狗的驯化地,但这两种动物提供的肉和畜力远少于前面说的几种。5. 采集狩猎生存方式的优势不明显。比如,西南亚没有大江大河,水产资源少。
接下来作者继续拿新月沃地跟其他两个自发产生的粮食生产系统的地区(美国东部和新几内亚)做比较。新几内亚的农业起源于大约公元前7000年,在这里被驯化的植物包括甘蔗、一种香蕉、一种坚果树,etc.但新几内亚的动植物系统有三个缺陷:1. 没有可以驯化的谷物。2. 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哺乳动物,只有从东南亚传进来的猪,鸡,狗。作者说这也导致了新几内亚的蛋白质缺乏和canibalism在当地流行的原因,这跟我听到的一种解释广东人什么肉都吃的原因内在逻辑一致。3. 新几内亚原产的根用作物热量低。直到西班牙人把甘薯引进菲律宾后新几内亚人口才激增。再说美国东部,在美东驯化的最早的四种植物都是种子作物:一种南瓜、向日葵、sumpweed、goosefoot,驯化时间是前2500年至前1500年。但它们远远无法让当地人可以放弃采集狩猎,直到前500至前200年knotweed, maygrass, 一种大麦成功栽培后,农业才成为当地人食物的主要来源。但这七种植物也有缺陷,比如体积小等。直到公元1100年,从墨西哥引进的玉米适应了北美的气候,豆类也引进之后,美东的农业才大大集约化,人口出现较大增长。另外美洲也没有任何家畜,除了狗。至此作者就回答了标题,问题出在苹果还是印第安人。
但作者认为有必要澄清两点:1. 作者的一般性的结论是,从长期来看,当地族群会认识和利用所有能够利用的当地或者引进的植物。但是这并不是说不存在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禁忌。确实有很多的例子证明,在短期内,一些社会拒绝了优势明显的动植物和其他新事物。2. 虽然受到当地资源的限制,但作者并不认为那些没出现粮食生产的地区无论经过多久也不可能发展出农业。比如作者认为澳洲东南部的部落在最近几千年里一直缓慢的朝着最终可能导致农业的发展轨迹演化。
第九章: Zebras, Unhappy Marriages, and the Anna Karenina Principle: Why were most big wild mammal species never domesticated?
上一章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是在解释问题出在苹果还是印第安人,那么这章就是解释问题出在斑马还是非洲人。标题里的安娜卡列尼娜原则的意思是说,动物的驯化跟植物一样,需要很多条件都同时满足才可以:可驯化的动物都是相似的,不可驯化的动物则各有各的无法驯化的理由(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第四章里作者已经提到驯养大型哺乳动物的好处:提供热量(肉、奶),肥料,陆地运输,皮革,畜力,军事用途,病菌。当然,小型哺乳动物、鸟类、昆虫也有被驯化的,比如鸡(中国)、火鸡(中美)、珍珠鸡(非洲)、猫(北非和西南亚)、狗(欧亚大陆和北美)、兔子、仓鼠、豚鼠、蚕、蜜蜂等。但他们没有一种可以供人乘骑(除了狗拉雪橇)或用于战争用途,所以这章只讨论大型哺乳类。
跟植物比起来,能够供人类驯化的大型哺乳类是如此得少。以100磅以上的食草或杂食哺乳动物为标准的话(肉食动物处在生物链的高端因此没有驯化意义,你养一只老虎天天吃十几斤肉养它干嘛),20世纪以前只有十四种大型哺乳动物被驯化。最主要的五种是:绵羊、山羊、牛、猪、马;次要的九种是:阿拉伯单峰驼、中亚双峰驼、美洲驼和羊驼(可能由同一个野生祖先得到)、驴、驯鹿、水牛、牦牛、巴厘牛、白肢野牛。(想知道更多驯化地点、年代、野生祖先的信息,可以对照英文自行google: Sheep; Goat; Cow, alias ox or cattle; Pig; Horse; Arabian (one-humped) camel; Bactrian (two-humped) camel; Llama and alpaca; Donkey; Reindeer; Water buffalo; Yak; Bali cattle; Mithan. 对于这个名单,作者澄清了一点:有些动物可能看起来被人类利用和驯养了(比如马戏团里的大象),但是构不成生物意义上的驯化。跟植物的驯化的一样,动物的驯化需要人为改变其野生祖先的性状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而圈养的大象是不交配的。这十四个野生祖先有十三种在欧亚大陆(跟大部分科学家一样,作者把北非也算做欧亚大陆),剩下一种在南美。这是亚欧大陆上的人先发展出病菌枪炮钢铁的重要原因。
那怎么解释十四种驯化动物里十三种在欧亚大陆的原因呢?1. 欧亚大陆本身拥有数量众多的候选动物,如果按照之前说的100磅以上食草或杂食的哺乳动物为标准的话,欧亚大陆上有72种。刚才说了其中13种被驯化,比例为18%。相比而言,撒哈拉以南地区有51种,没有一种被驯化。美洲24种,只有1种被驯化。澳洲1种,即红袋鼠,没有被驯化(四个地区加起来共148种)。作者之前的章节里提过,美洲原来也有很多候选动物,但由于前13000年左右时原始人的到来灭绝了很多,只剩下24种。
下一个问题作者自然要解释,为什么欧亚大陆的马、猪、野牛、摩弗伦羊(绵羊的祖先)能驯化,非洲的斑马、非洲野牛、美洲野牛、大角羊都不没有被驯化?对此的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非洲的大型野生动物太多,所以狩猎采集者不用特意饲养家畜。作者马上反驳了这种说法:
1. 亚欧大陆的五种驯化动物传播到非洲撒哈拉以内地区时,只要有条件,当地族群就会学习,并由此获得了对其他采集狩猎族群的优势,然后侵略和取代了后者。比如Bantu人,在获得了驯化的牛和绵羊之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向西和向南扩张。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也有同样的例子,比如欧洲人在17世纪晚期把马匹带到美洲后,美洲土著迅速成为了马背上的战士;Navajo的印第安人在从西班牙人手里获得绵羊之后编织出了著名的羊毛毯;Tasmania岛上的岛民在欧洲人把狗带来之后就开始用狗打猎。这说明没有任何普遍的文化禁忌妨碍土著驯化动物。
2. 把野生动物当宠物养是驯化的第一步,而各个大陆上的社会都有很多把动物拿来养的历史记录,基本上都走出了这一步。有些宠物甚至闻所未闻,比如长颈鹿、仙鹤、棕熊。
3. 绝大部分被驯化的动物的驯化年代都很早,考古证据表明绝大部分动物是前8000年到前2500年之间驯化的,这也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就试过了所有的可能性,剩下的确实很难驯化了。之后驯化的动物只有兔子(中世纪),宠物仓鼠(1930s),实验用的白鼠(二十世纪)。
4. 这十四种被驯化的动物,有很多是在不同地方被独立驯化的。比如欧洲牛和印度牛的祖先是同一种野牛分化出的两个品种在欧洲和印度被驯化的;狗的驯化地点有美洲,可能还有中国和其他几个地区; 猪的驯化地点有中国,亚欧大陆西部。这说明了,能被驯化的动物是会被所有人注意到的。
5. 从19世纪以来,即使是现代的遗传学家和育种专家在对于这十四种之外的动物所做的驯化尝试也只取得了非常有限的成果。
作者接下来解释的是,为什么这148种候选动物里只有14种通过了试验,那剩下的134种怎么了?作者给了六个原因:
1. 食物来源。驯化的动物大部分都是素食动物,勉强的例外是狗,但狗不是严格的食肉动物,而是杂食的,跟猪一样也可以吃人吃剩的下脚。即使是食草动物,也可能因为过于挑食而难以圈养,比如树袋熊。
2. 生长速度。大猩猩和大象因此被排除了,虽然它们都吃素而且不挑食。等它们长到成年那么大需要至少十五年。
3. 圈养的繁殖问题。人类不喜欢在别人的注视下性交,有的动物也一样,比如猎豹(这个地方作者的例子其实不恰当,猎豹是肉食的)。南美小羊驼也有类似问题,它们交配前要经过复杂的求偶程序,在圈养条件下无法满足。
4. 性情的危险程度。如灰熊(出乎我意料的是,熊确实以素食为主)。日本的Ainu人有过尝试,但是在灰熊一岁大的时候就要杀掉它们吃掉,长大了会很危险。同样危险的还有非洲野牛和河马(别看河马长的好像很憨很萌,在非洲河马每年杀死的人比任何其他动物杀死的都多)。同属这种情况的还有8种野生的马科动物,包括斑马。斑马咬了人就不松口了,也根本不让你给它装上鞍子(即便对于马匹,虽然驯化后的马现在是人的好朋友了,但看过布拉德皮特演的《燃情岁月》的人应该不会忘记驯化野马仍然是很危险的工作)。
5. 是否容易受惊吓。有些哺乳动物在受到攻击时会立刻逃走(除了驯鹿以外的大多数鹿和羚羊),而有的不到必要时不会逃走(绵羊和山羊)。
6. 群居习性。换句话说,群体成员之间要有严格的等级,有首领,比如狼,马,绵羊,所以在圈养条件下可以彼此接受。反观地盘性的独居动物,只有猫和雪貂两种独居动物被人类驯化了,但猫和雪貂的驯化不是为了把它们当做食物而是独居的宠物和猎兽。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群居动物都能被驯化。首先,有些动物虽然群居,但在群居状态下仍然保持互不重叠的生活范围。其次一些动物到了交配季节就变成地盘行的了,雄性会互相打斗。这是所有群居的羚羊都无法被驯化的原因。 最后,有些群居动物不像狼,马,绵羊一样绝对的服从群体中的等级。
总之结果就是,欧亚大陆上的民族碰巧就有了这些可以被驯化的动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