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第三卷 思考與選擇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5-30 16:59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在共和國的歷史上,1956-1957年被稱為「多事之秋」。作者充分利用十幾個省市的檔案、俄國解密檔案、當時的報刊雜誌、當事人的口述記錄和回憶錄,以及現有的研究成果,對中共中央知識分子會議的目標和結果、蘇共二十大在中國的反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的提出和推行,中共八大的作用和局限,中國在波匈事件中的角色和影響,整風反右運動的起因、轉變和結局等一系列重大歷史過程,作出翔實的描述和分析。

    作者简介
      沈志華,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北京大學兼職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名譽研究員。研究興趣為蘇聯史、冷戰國際史,對中蘇關係史和朝鮮戰爭史有專門研究,代表著作有《新經濟政策與蘇聯農業社會化道路》、《蘇聯專家在中國》、《毛澤東、史達林與朝鮮戰爭》和論文多篇。

    最新书评    共 3 条

    带泥巴     此书胜在严谨、详实。体例结构无甚突破,议论少而呈现的材料多,从整风到反右梳理的很清楚,很见功力,着实是好书。书中前面关于苏共二十大的相关章节,最后一章关于苏联对中国的技术援助尤其是核援助以及莫斯科共产党工人党的部分,若看过沈的论文集或者《中苏关系史纲》等书,都会有似曾相识之感,一些研究的比较清楚的问题,干脆原文照录。全书的中心部分是整风反右,知识分子的角色贯穿全书。       讲座的沈志华与著书立说的沈志华判若两人,对这样一本内力深厚的书,评论它实在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如录些印象深刻的地方:   1 57年夏的选择令人失望,纵观全书,“转折”说并不确切,正如沈言,“稍有停顿和观望”,便走上了老路。   2 “多快好省”的“好”和“省”,沈书认为是周等人用来限制另外二字的,不过形势逼人,此四字也早就一起成了狂热运动的代名词。   3 只有2%的右派实在57“夏季攻势”被打为右派的,绝大多数人乃是一波一波运动的卷入者。   4 58年四月后新划右派25万人是何时,以及怎么划成右派的,现在还不知道。      不久前重温了高华的那本著作,高著有很多值得说可以说的,而我以为高著最大的特点与长处就是议论,现在的许多历史学著作喜欢铺陈材料,让结果自明,让读者自己判断。这不失为特殊时期的方法,当然不排除治学者本身就是此种风格。然而,读者依然需要历史学家的评论论述,而此种论述又出自对此问题极有研究之人,则论述应是最为精妙,对读者最为有启发。举《呼唤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王实味言论中的意义》一例,无论多少次重读,都为之击节叹赏,而高著的一些议论,恰恰跳出了整风之范围,站在更高的角度为之议论,读者自然有新看法。而沈著恰恰缺少这一点,沈著当然有议论,然寥寥数笔。比如谈到反右是一场以“文字狱”为特征的阶级斗争,也谈到了反右时的“逼供信”、发动工农群众,亲朋好友的“背叛”等等,那是不是也可以更多的谈谈这样一场运动与几次其他运动的不同,对知识分子造成了多大的伤害,此种伤害在他们身上留下的印记,进而直入80年代时期冰心签名之作为,像这样的论述如果谈的更多一点,则此书是可以更上一层楼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23:27
    言必稱    This one is the best of the whole series. Well documented, great command of primary sources.  详情 发表于 2013-7-29 02:12
    wikifo    如果你是听了他的讲座来看这本著作的话,那你一定会不无遗憾地发现,这本花费不菲、重量不轻的大部头完全没有沈老师讲课时的那种汪洋恣肆和大开大合。沈志华老师留在一般学生中的印象莫过于像说书人一般的叙史能力以及经常惹人发笑的历史幽默,但这些,似乎都与这本著作绝缘。如果你期待这本书是他在港大讲座的延续,那你一定要做好严谨求证的心理准备。      准确的来讲,这本著作可以用一板一眼到艰涩来形容。但对于真正的历史爱好者和追究史实的人来说,这本绝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的不二选择。事实上作为一本严谨治学的学术著作,这种一板一眼正体现出沈志华老师过硬的治学态度和学术水准。      人们时常会用各种各样的评判标准来评价大学教授或讲师,我们不无遗憾地发现,这些老师要么讲课犀利,但学术能力欠缺(在中国很多情况下是资历),要么是学术功力深厚,讲课水平一般,在我看来,今天的中国大学,能将讲学和学术都达到一定水准和高度的,史学界莫过于沈老。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01:5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7 00:43 , Processed in 0.102573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