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家在紫禁城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3:07: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紫禁城为目前世界上保存完整、规模最大的帝王宫殿建筑群。它不仅是研究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明清宫廷典章制度及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由何鸿毅家族基金赞助,北京故宫博物院支持,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制作的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77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8 14:26:38 | 只看该作者
      “这套书定价696元,真的可以吗?”
      当《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的价格确定后,这样的疑问纷至沓来。多数是基于国内书市(特别是童书市场)的价格策略和导向所表现的担忧,当然这其中必然夹杂着“这套书到底贵在哪里?”的困惑。其实这些疑问和彷徨起初也一直萦绕于我们脑间,于是我们在出版过程中针对各个环节不断讨论不断计划不断核算,但方法永远不会出现在口头和心间——只有去做,唯有每一步不断实践细节,踏实来过,才可抵御心中的不确定,直到书拿到手的那一刻,回想这样的全程到结果,皆是对自己的奖励,也是对眼明心亮的读者一个较完满的交代,从而恳切无愧:这套书的“本分”,就该是这样。
      说到“本分”,它似乎像一个前工业时代的语汇,总让人联想到那些匠人成天专注于陶瓷的拉坯,木料的榫接,金玉的雕琢,惟愿有朝一日于他手中诞生得心应手之器,而涓细润泽生活日常。这就是本分,精细而专业,基本而无名。却是这样的本分,构筑了泱泱大国文化之基,而恰恰也是这样的本分,现在实现起来却如此之难。
      书是出版的本分,那是否做出版,首先是要将书做好?好的标准?以什么为标准?这样层层嵌套的问题有如出版的终极命题般可能值得每个做书人一辈子去追问,因为它们也随着社会与人,时代与空间的转变而发展——扯远了,但似乎恰恰要正视的,就是发展的不同步和断层,让本分在出版与阅读观念里的位置也变得逼仄。
      
      如果时间是奢侈的
      几乎所有精品行业,不论是文化悠久的,还是突飞猛进的,在涉及讨论商品与品牌价值时,无一例外,他们都会诉诸于时间:我们的工匠花400个工时将这些棉质衬里和珠片手工缝制到裙子上;也许要等上几年才会有一张适合制作这个手提包的皮革;我们的设计师花半年时间游历南亚次大陆获得这一季的灵感……这样有关时间的故事烘托着整个造梦的行业。出版业不同于精品业,而从付出的时间和劳动的角度,我们同样有无数这样的故事。这套书的主编及作者赵广超老师,在筹划整套书的过程中,曾经不下百次拜访故宫博物院,看建筑和空间、收集并研究史料、看红墙金瓦蓝天……大家熟悉的《大紫禁城》、《一章木椅》、《十二美人》所呈现的赵广超独有的解读设计文化的语汇和方式,这次要转由给小朋友娓娓道来故宫这一中国文化集大成之所在的趣味和玄妙,那么形式必须是生动活泼的,于是就有了设计及文化研究工作室专门打造的一系列卡通形象出现在《一起建前朝 一起看后宫》、《故宫三字经》、《皇帝先生您好吗?》书里;于是就有了谢立文和麦家碧夫妇贡献的两本让麦兜给小朋友们讲故宫的房子和器物的《小动物起宫殿》、《幸福的碗》;若还不过瘾,就再有充满东方水墨意蕴的全新创作尝试《中国建筑自然组曲》,和延续以往风格,这次却让一只猫咪带我们游故宫的经折长卷《在紫禁城》。这么大大小小参差多态的一套书,如何让它成系列?问题留给了陆智昌老师,有香港版在先,理应轻车熟路得心应手,而了解陆老师的人都会知,面对不一样的市场、不一样的定位、不一样的组合,若敷衍照搬,于他来讲是极不负责任的,按他自己的话讲:“我过不了自己这一关。”于是整套7本书,全部重新设定开本尺寸,将原来的开本和内容整合成四本170*170的特型小书,两本280*280的特型大书,一本160*228的普通开本中式翻身的书。这才刚刚开始,在定下来开本后,距离最后的出版时间不足三个月,我们开始满世界找合适的纸张。好内容是一本书的灵魂,而恰当的纸张是一本书的血肉,它决定了一本书的手感、气息、品相,端不端正,合不合适,全在这张纸上。所以,找纸,经常是我在处理各项编辑工作之外一项非常重要而耗时的事情,不断询问搜罗、不断打样比较……规格合适不浪费、颜色合适呈色对、顺纹的话手感服帖,这些是基本,除此之外仍有很多结合内容与“专业感觉”的判断,如这本书的用纸该是韧还是脆,该是滑还是糙,该是松还是实……为一本书选纸,经常是众里寻他、踏破铁鞋,是缘分、运气加直觉。而由于出版进度及其他各类原因,以上要求通常情况下是无法全部满足的(这是正常,如果全部满足那是完美,除非反过来为一款纸造一本书)。比如这套书,陆老师和我在经过几个阶段的打样后,仍然觉得最合适的,是一款日本的纸张。这种纸可以说是设计馆的常备用纸,《设计中的设计|全本》、《直到长出青苔》、《迈向另一个国度》……不少广受好评的图书都采用了此种纸,它色相柔和、涂层均匀、手感温而韧,可谓不可多得,唯一遗憾就是库存规格有限,无法根据现有开本短时间内批量生产,若使用它,造成的纸边成本消耗是超出常规想象的,而时间不等人,发布会越来越近,若心里笃定非它莫属,那顾全局的代价就是物料成本的攀升,诚如几张好皮革才能制出一个Birkin,若保证品质而不向材料成本妥协亦是制作精品的态度,那这个起步,我们用时间和诚意守住了本分。在装帧上,这套书虽然没有一些儿童书般漫布各种模切及折纸,但是几乎每本都有拉页和关门折页,最考验装帧技术的是两本280*280的大书,全书经折装,每三页一个拼合接头,要求对接误差必须在1mm以内,而且只能是纯手工操作,折痕手工固定,拼接手工上胶,且涂胶的量必须控制好,每本书都有十几个这样的接头,这样的活儿,只有凝神定气,慢工而出,若相对于机器时代的批量生产,这样做书的过程确实是古早味的工匠手艺,凭的是耐心和技术,一天做不出几套,而这样的美好和尊敬,也是我们最想传达给孩子的。
      
      如果文化是有尊严的
      我们无可否认文化的尊严,而作为文化本分的出版,作为出版本分的书的尊严,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人们对书的态度反映着国家对文化的态度,太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狡黠的多重标准和功利主义,从而让图书市场生存于夹缝中苟延残喘。有时候想,真不要等到将来无好书读时再来缅怀美好,也许埋葬美好阅读体验的塚上,有我们亲手撒下的一抔土。这不是危言耸听,作为一名编辑,日常遭遇的此种观念前设比比皆是,比如某些引进版图书在繁体版已推出,简体版制作完成即将上市的当口,总会有读者在不可能看到实体书的前提下反映:简体版太差了,根本没法儿和繁体版比,有钱的果断买繁体版吧;一本共版(co-edition)的图书,英文版和中文版在大陆的同一个印厂印刷,所有设计、用料、制作标准相同,按照当时的定价,英文版是25英镑(相对此书的体量,在英国已经算很便宜),折合人民币300元左右,中文版定价168元,原想引进翻译这本好书,以绝对合理的价格让大家读到和国外品质完全相当的作品该是美事一桩,而不出意外地,还是会有读者叫苦连天:中文版都那么贵,还不如买英文版呢!一声叹息。书在国内遭到这样的待遇和偏见,有时真让人哭笑不得。回头想想,也许国内的出版物在过去给人根深蒂固的印象就是粗制滥造、价格低廉,从而才有未见实体书时就可盖棺定论,才有中国书价就该比别国便宜好多的偏见。有前因才得此恶果,也许也正是因为这样恼人的现状才激励着执著的一群人要做出个局面和样子来扭转,因为再不去面对和解决,就无从谈文化的尊严和出版的未来。在这里,需要厘清的逻辑是:不是书卖贵了就有尊严,而是在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将书做到恰如其分,让好内容有所依,得其所,对得起精神财富的创造,而这样的得体,也许是重拾文化尊严的跬步,也是阅读观念和文化素养提升的途径。物美价廉当然是消费者做选择的前提,只是这“价廉”的判断标准和导向不该再扭曲下去。有什么样的土壤就能滋生什么样的欲望和观念,正所谓读者养成,我们的努力,正是要用比市场普遍水准高出一些的图书产品让大家知道并认同何为“好”的标准,再渐渐让“好”成为常态,才有希望更好。值得欣慰的是,我们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尽着文化的本分,而得到越来越多的你们的理解和支持。
      
      如果孩子是应该善待的
      都说孩子是大家的未来,我们总想着把最好的精华的送给孩子,这也是教育的初心。如果从小接触的都是美好:美好的文化、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故事,我们看世界的方式、角度和观念是否也会变得美好?归根结底,无论是我们投入再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出版这套书,还是对文化尊严的反思与捍卫,它的出发点还是回到对孩子的关照,诚如赵广超老师在此书后记“写给将来的您”中所表达的,我们也希望,将来的“您”在回望自己的成长历程时,能够记得有这样一套美好的书给您留下来了深刻的印象,甚至您还一直保留,将里面的故事和文化讲给您的孩子,孩子的孩子……让文化成为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让这样的美好被全家共享和传递,让孩子们能阅读到、感受到、体会到美好,这是唯一不可妥协的,如果“理想国”是我们对阅读的一种坚持和态度,那么,从出版这套书伊始,我们也期望为孩子构建一个“小小理想国”。于是,如前面说的,我们放弃使用光滑、冰冷、锋利的铜版纸,而选择更为温暖柔和的日本纸,让孩子在看到丰富内容的同时,也能触摸到材质的美好;我们将容易磨损并可能造成伤害的精装书脊用最好的樱花布裱起来,一方面,相同材质和设计的书脊让整套书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原本一板一眼的精装书,也因为这一抹亮黄而瞬间变得柔软可亲;我们用调频印刷工艺来印刷故宫的城墙、屋顶、器物和草木,这样的工艺对于寻常大众书来讲近乎不可能去用,但谁不想看到当孩子翻阅如此细致描绘并呈现的故宫时那惊叹、好奇而可爱的表情呢?其实我们每一处的着力都是本应该就如此为之的本分,只是泛滥的敷衍和妥协让它变得不寻常而已,而真诚地去坚持,是我们善待孩子的开始。
      
      由始至终,我们做到的,其实并不多,也许只是尽到出版的本分——将书做好,这个好的标准,有时候都在各自的心中形成共识,如果非要道明,可能也就是那句玄妙的“过得了自己这关”,而谁都知道,这一关并不那么容易过。做书有时也讲缘分,毕竟这样的好内容和好团队不是每套书都能具备,缘分到了,好书总能“磨”出来。实不相瞒,当物料成本、印刷成本、工艺成本在这套书的制作过程中齐刷刷上涨时,我们当然也担心过动摇过怀疑过,我们翻来覆去讨论更好的概念营销突破点,媒体整合的契机,更吸引人的图书宣传文案……而越辩越明,那些都只是锦上添花,无法雪中送炭。于是,我们在保证全部物料、印刷、工艺都实现的前提下,将印量调整到2000套,不再赶,不再纠结,慢下来,将每套书、每本书做精。于是,就有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套装。
      696元,是三罐进口奶粉的价格;是一套中端品牌童装的价格;是一套乐高组合玩具的价格;是4节兴趣辅导班的价格;是带孩子去一次游乐园的价格;是周大福一个两克重的金吊坠的价格;是一台玩具遥控飞机的价格……但,似乎以上任何一样礼物的意义,都不及一套好书。价格总是相对的,而此中饱含的心意,才是最特别的。2000套,说少,倒还不好意思说成限量,所以也不想给每套书编号了;说多,也确实有限得很,每天几十套的制作速度,说不上高级定制,也算是诚意手作,没准儿你现在买到的,就是前几天刚刚装订完的几十套中的一套。
      当《我的家在紫禁城》系列出版后,总觉有话萦绕心头希望一吐为快,于是得闲写下一些故事和感想,这其中,没有概念也没有机心。只是告诉大家,我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才觉完满。也许以后有这样的缘分,我们还会做这样的事情。希望因为这套书,与全国2000个也这样认为的你相遇。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2 04:22 , Processed in 0.04399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