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极地探险,无论在任何时候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词。猿人形态就萌发的探险趋性被注入DNA一代代遗传下来。古往今来,人类就像飞蛾扑火般踏上一个个未被开垦的神秘之地。即使前方横亘着累累白骨,飘荡着缕缕幽魂。刻在美国肯尼迪航天中心的 “只要我们能梦想到的,我们就能实现”代表了人类共同的宣言。历代探险家中,约翰富兰克林是一个绝对不能被忽视的名字,1845年,他指挥【幽冥号】和【惊恐号】两艘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探险船,率领129名船员,带着三年的口粮,浩浩荡荡朝北冰洋开拔,寻找传说中的西北航道。而这本【极地恶灵】就是发生在此次探险“临近悲剧性尾声”时的故事。
首先,我要提一下此书的英文原名—《The Terror》(n. 恐怖, 恐怖时期, 可怕的人),难怪要被出版商贴上恐怖小说的标签。作者塑造了一个和《LOST》中的黑烟颇为相似的怪物,虽然同样神出鬼没,可它毕竟伤人无数拥有了一定数量的目击证人,在他们眼中这头白色生物四肢极度发达,体型至少是北极熊的三倍,三角形的头上嵌着一双比煤球还要漆黑的眼睛。显然比无形的黑烟具象多了。其次,这是一本很厚的书,上下册加起来有786页。参考丹西蒙斯的简介,猜想他和岛国的京极夏彦属于同一类型的作家:知识广博才华横溢,写作速度奇快无比。从不吝啬篇幅,算准了读者会心甘情愿被牵着鼻子一路往下走。最后,这是一个悲剧,彻头彻尾的悲剧。并且几乎没有悬念,在被上帝遗忘的白色地狱,一百多号人铁定逃脱不掉无人生还的命运。
历史的真相早已无从探寻,没有人确认知道这段致命航程的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以真实事件为蓝本结合前人考证留下的各种资料,再辅以出自传说的大胆想象。极地恶灵的故事抖落掉历史的尘埃以纪实文学的姿态呈现在读者眼前。我们没有理由不去相信,一百多年前,有一批上帝的子民,遭遇了难以置信的天灾人祸,被困在地球上环境最为恶劣的角落。忍受寒冷,饥饿,黑暗,不明生物持续的侵袭。以最虐心的方式结束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一次极地探险。
灾难起源于一个自负的领导作出的一个愚蠢的决定。当约翰富兰克林拒绝弃船的明智提议,命令【幽冥号】继续破冰前行时,这支探险队的丧钟已然敲响。温度急遽下降,两艘伤痕累累的探险船已经追不上海水冻结的脚步。终于被冰封在一个未知的海域。北极圈的冬季没有留下任何谈判的余地。船体遭受着堆冰没日没夜的疯狂挤压,不时的发出痛苦的呜咽。全体人员只能等待夏天的来临...冰雪之神的魔力却并未如期而逝,船下的浮冰没有一丝消融的迹象。放眼望去,冰原上的冰塔,冰脊,冰山构成了一幅被白色占领和覆盖的末世景象。船上的人误以为回到了冰河世纪,彻底陷入绝望。
零下60°是一个什么概念,呼出的二氧化碳瞬间结成冰晶掉落的程度,还是将裸露的皮肤与金属接触不到半分钟就赔上一大块肌肉的恐怖?对于一个零上5°就屈服的人来说根本无从想象。船员怎么入睡又是如何强迫自己从好不容易用体温勉强加热的冰冷棉被里爬起来更像是未解之谜。燃烧煤而产生的暖气只是限时供应;一天仅有三顿经过严苛分配的食物及酒精补充一下岌岌可危的热量;新陈代谢减缓到堪堪维持心脏跳动和血液输送的速度。这种残忍的考验普通人是不可能承受的。更致命的是漫漫长夜,一点一滴的瓦解人们对诸神的信仰。在阳光成为奢侈品而极光沦为常象的不毛之地,又怎么分得清真实和幻想?
除了彻骨的寒冷,害怕被外头的怪物不明不白的夺取性命,牙龈流血,累到担心自己随时会昏倒以外。探险队员最直接的危机来自食物短缺。卑劣的葛纳德(食物承包商)接下了英国海军历史上最大的一笔订单,却将焊接技术不合格,注满未经充分烹煮的肉和蔬菜的罐头装上了船。仅仅出发了两个年头,探险队就陷入了剩下的食物一半以上都无法食用的绝境。真是令人震惊得说不话的完美谋杀!谁能想到探险队加速走向死亡的帮凶居然会是大英帝国一个见钱眼开的无良商人。上册中,这个危机还未迫在眉睫,暂且被当作定时炸弹刻意掩盖。一旦爆发,压抑的人性必将经历最疯狂的挣扎。
生命在北极显得异常脆弱。作者采用多视点写法,通过不同身份,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物视角呈现他们所经历的极地噩梦,由点到面形成极地全景图。读者一会儿以上帝视角纵观全局,一会儿又代入某个角色去体味灵魂深处的深深绝望。船医古德瑟,冰雪专家布兰吉,前桅台班长培格勒…每一个人都在与命运之神无情的设置抗争。人类也许是地球有史以来适应能力最强的动物,可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这种无奈的悲情多年以前我曾从《记忆的证明》感受过。
年轻的第三中尉厄文一定想不到67后有一个名叫杰克的年轻人会重蹈他的覆辙。弥留之际,他会不会后悔当初自愿登船的莽撞,会不会后悔爱上失去舌头的爱斯基摩女人。我预感他得不到善终,尤其是他无意间撞破希吉的秘密后。作为目前唯一真正意义上的反派,脸型如貂的希吉在鞭刑中展现了不屈不饶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力,这是古今中外所有成大业者共有的素质。极端的环境黑暗的掩护,实在有太多下手的机会。干掉厄文不过是他近期的计划之一,叛变并夺取控制权恐怕才是他最终的企图...
一再(文学作品中)重演的可悲历史。只有前任做出了一个前功尽弃的决策,并且不那么体面的牺牲后,怀才不遇的主角才能掌控全局,收拾他遗留的烂摊子。【惊恐号】船长,探险队第二任总指挥—克罗兹长年累月散发着酒精的味道,在威士忌告罄后受尽折磨,差点跟随富兰克林上了天堂。多数时刻,这个嗜酒如命的爱尔兰人是值得信赖的Captain。他冷静,坚韧,富有卓越的领导才华,一直试图挽救残局。不久之后,他恐怕就要面临生命旅途中最大也是最后一个挑战。
两艘被封印在世界尽头的探险船,一百多个注定回不到家的船员。这不是一本用来消暑的惊悚小说,当然如果有人坚持此乃本书最主要的功能我也不会反对。我更愿意摘录《华盛顿邮报》煽情的评价:读完它之后,我们会把平常吃的每一顿饭,都当成是“温暖之神”赏赐给我们的宝贵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