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5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星图之谜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工地上,在卧牛峰与狮子峰之间,青年潜水员杨继先发现了一座古墓。发掘表明,墓主人叫吕迁,是一位天文学家,晚年担任过江陵县令,葬于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九月。在这座被定名为“西陵峡七号汉墓”的墓葬中,还出土了一批竹简。省考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任思宏对这些竹简进行了清理和释读。
  在这些竹简上,记载了一桩令人震惊的轶事:
  汉武帝元光元年,天文学家吕迁任江陵县令。
  六月初四,吕迁偕子吕不茂与同窗好友邓可,自江陵城南门乘客船赴西陵游玩。
  初五夜,吕迁在客船上观天象,发现房宿中有一客星, 大如钱,五光十色。
  初六,船抵夷陵码头。吕迁三人登岸投宿。
  几日后游至一处,但见群峰叠错,飞泉似雪,苍松碧翠。吕不茂取出笔、帛,吕迁、邓可吟诗作画,兴致极浓。
  吕迁忽闻一声自地下传出,便俯首细听。邓可、吕不茂见状,亦来倾听。此声初如蛇行草中,后如闷雷滚滚。突然一小丘自足下鼓起,吕近三人摔倒在地。三人爬起急退之。
  吕迁往小丘山定睛一看,缕缕青烟咝咝作响,道道红光、金光直冲云霄。随后,有带瓣之铜球出于土。钢球直径约三尺余,其上有星八百余颗,金光四射,状如浑象。吕迁细观之,球上有参宿七星,形似一鼎。
  吕迁与邓可欲将铜球取出,用尽平生之力,分毫未动。
  盖因铜球紧固于瓣壳,瓣壳深置于土中之故。吕迁怕铜球复入土,急唤其子取来笔、帛等物,速将铜球上诸星―一临摹绘制于帛上。
  吕迁绘毕,铜球果复入土不见……
  与竹简记载相呼应,随葬品中还有一幅2100多年前绘制的帛书星图。但这幅古星图与现代星图相去甚远,例如在大犬座里就缺失了天狼星。对天文学略知一二的任思宏,在这幅古星图面前一筹莫展。任思宏非常希望能把他中学时代的挚友、南山天文台自学成才的青年天文工作者徐振宇调来一同开展研究,但未能获准。

最新书评    共 4 条

科技文    八十年代中旬,在中国科幻出版低潮期中,黑龙江作家程嘉梓的《古星图之谜》得以出版。这是那个时代篇幅最长,结构最完整,艺术水平最高的长篇科幻小说。在中国科幻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如今,程嘉梓先生仍然活跃在科幻创作的第一线。我们对这位常年坚持科幻创作的老兵进行了采访。         http://www.zgkehuan.com/more.php?i=395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19:33
風的旱    第一次看是小学时在图书馆,封面只剩下一半了,看不懂,长大后忽然在网上旧书店看到了这本书,于是买下,细细再看。这才看出了味道,时隔20年,真是像科幻一样。程嘉梓以这部作品毫无争议地进入中国著名科幻作家行列(貌似也只有这一部作品),作品里用历史考古揭示了铜球(外星星图载体)的来历,又充分发挥现在科技的力量,逐步揭开了古星图之谜,着力刻画了一群执著的科学工作者(以徐振宇为代表)的光辉形象,故事情节紧张,引人入胜,文字朴实,毫无花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中国特色的科幻力作!强烈推荐!!!!!  详情 发表于 2013-7-28 07:16
白如黑    无意中看到的“老古董”,看完以后实在很惊讶,八十年代的人居然会后那么超前的思想和想象力,实在不比现在的美国大片差。书中的历史无论是真是假,都让我很感兴趣。很佩服作者。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17:00
firstr    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小学时候。当时只觉得情节非常神奇。并不知道这就是一本标准的硬科幻小说      后来读了不少科幻,但是有时仍然会回想起那颗神奇的铜球      很幸运,前两年居然无意买到此书。再次细读,发现即使是在今天,这本书的内容也绝不落后      当然,书中关于外星球的描述在今天看来有些过时,而且也有点说教的意味。但是关于铜球的发现、研究等情节却一点也不输给一些大师经典。      此书在CX可以找到  详情 发表于 2013-9-2 18:3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8:01 , Processed in 0.233211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