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七子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美国总统被一个四岁男孩刺杀身亡!举国上下陷入混乱和悲痛之际。七个男人被劫持到地下四千米深处。他们互不相识,却吃惊地发现彼此的容貌和体形几乎完全相同,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的童年记忆也毫无二致!
      真相是如此难以接受:他们原来不是自然生育出来的,而是科学试验品——克隆人:他们的克隆母体,约翰·阿尔法,总统命案和一连串离奇凶杀案的真正祸首,正一步步把世界引向无底深渊!
      阿尔法究竟怀有什么惊天阴谋呢?他是怎么从一个健康向上的少年变成杀人魔王的呢?直面对他们的历史、性格和禀赋了如指掌的对手,七个克隆人能取得最终的胜利吗?他们还能重返往日的生活轨道吗?

    作者简介
      哈钦斯(J.C.Hutchins):因创作著名的播客小说《第七子》系列三部曲成为了颇负盛名的小说家。《第七子》刚一面世便以令人惊讶的速度成为史上最流行的有声小说之一,超过200万人下载并收听。
      他与美国拟真游戏之父乔丹维斯曼合作的《私人物品:黑暗艺术》(Personal Effects:Dark Art)是纸皮书与在线网络游戏的完美联姻,在惊悚小说系列排行榜的头把交椅上逗留许久;随书附送与小说主人公相关的银行存根、照片、精神病诊断书、出生和死亡证明以及其他重要的私人号码和网址,带领读者进入了一个具有突破性的多媒体世界,被誉为“一部划时代的杰作!”“标示着现代小说的光明未来!”
      这个新锐作家的专访已经多次出现在众多著名媒体上,包括《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时代网站(TIME.com)、《博客和播客杂志》(Blogger & Podcaster Magazine)、英国广播公司(BBC)等。
      译者朱振武,文学博士,外国文学与翻译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翻译研究会理事,上海市翻译家协会理事。发表专题论文一百多篇,著作有《美国小说本土化的多元因素》和《解密丹布朗》等十种,编著近三十种,译著二十种,主持译介的《达芬奇密码》、《数字城堡》、《天使与魔鬼》、《骗局》和《失落的秘符》等丹布朗的文化悬疑小说及相关研究书籍在国内引起轰动。

    最新书评    共 2 条

    mulpna     《第七子:血缘》虽然在作品题材与叙事手法上都称不上新潮,但故事中颇具活力的奇思妙想背后却隐含了作者对后工业时代人类生活现状的反思。    在科幻小说的领域里,“克隆人”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20世纪30年代,英国作家阿尔杜斯·赫胥黎(Aldous Huxley)在《美丽的新世界》(Brave New World, 1932)里,就构想出了利用克隆技术批量制造工人的未来社会。1976年,美国科幻作家伊拉·莱文(Ira Levin)的小说《来自巴西的男孩》(The Boys from Brazil)更以奇特想象讲述了狂热的纳粹医生克隆了96个小希特勒以图再度复活元首的故事。    而在《第七子:血缘》里,哈钦斯除了对无性繁殖技术做了更进一步的写实性描述,还大胆地构想出了对人类记忆的“克隆”。第七子计划团队里的科学家们不仅可以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在生物箱里加速育成一个成年人,还可将一个人的全部记忆随意“上传”和“下载”,甚至还可以将人的记忆转移至他人的身体里,实现灵魂的控制和转化。而这种对记忆的“复制”,不仅为情节发展提供了矛盾冲突,为克隆人的内心自省提供了极具戏剧性的故事背景,也引发出对生命本质和社会伦常的思考。面对这种异类生命,人们是否能真正将之纳入到“人”的理念之中?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若是可以照既定程序来执行构造,那个人的存在意义又在何处?若灵魂可以在不同个体间自由转移,那个人又何以为“我”。这些疑问虽附带幻想,却是超越性视角的现实存在,也是当前人类社会面对的伦理学命题。      自西方科幻小说产生以来,科幻小说家们就已经开始借助科学幻想将科技时代人类生活的预见、疑问、希望、忧虑进行另类重现,供人思考。儒勒·凡尔纳小说是对科学发明为人类社会带来进步的欢欣礼赞,H.G.威尔斯的作品则是对科技进步之下人类生活前景的深沉忧思。此后科幻小说家们的创作似乎也都是这两种主题的协奏与变调。近二十年来,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早已超越了人们的想象和掌控,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和型塑力也愈加强大,科幻小说的创作由此也变得更加现实和真切。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太空小说”系列、美国恐怖小说家斯蒂芬·金的科幻小说,都深刻展现了后现代科技文明之下人类生存状况的困境和忧思。仔细审视西方科幻小说的发展,便会发现科幻小说的叙事已由最初乐观主义主导的科学至上,逐渐转变成了悲观主义浸润的“反科学”。科幻小说中所盛行的“反科学”思潮,并不是意味着真的反对科学,更多的则是对科学自身弊病的理性思考,是对科技恶性膨胀之下人类社会和人性本身的批判性观照。    两个世纪以来,西方的科幻小说已从最初的发生时期和“黄金时代”走到了最近的“新浪潮”和“赛博朋克”(科幻小说的一个分支,以计算机或信息技术为主题,小说中通常有社会秩序受破坏的情节),其关注的主题也从最初的科技崇拜,转移到了对人类社会与个人前途命运的反思。其创作所围绕的科技、社会与人的三者关系,也越来越聚焦到后者。也许对于外部世界发展无比强大的现代社会而言,个人的内部世界才是当前急需关怀的对象。    如此想来,这部小说所提供的乐趣和价值,也许并不在于对原本为“一”的7种人生裂变的幻境体验,而是“我”作为一个独特社会存在的生命沉思。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16:58
    keensh        书中夹杂了相当的北美文化概念,如果没有注释,理解起来确实难度很大。       类似但超越于Switchback, 场面更宏大。具有欺骗性质的换脑行为,在Switchback中只能复制了一两个人。但是在7th Son中,正反双方充分利用各自的技术优势复制了一个大型兵团。       如果谈到其中的科技成分,无疑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仅仅复制一个John, 就建设了三个足球场大的存储空间,然后还利用了十年的时间进行人模复制。可是Alpha的记忆消载技术仅仅利用一个小盒子,几十分钟的小盒子就可以把完整的德夫临复制下来,至于上载,也就在进行人体检查的十多分钟内就可以完成,效率惊人。       再从复制的主体来看,7子本身也就是一个普通的克隆肉体,然后依照不同的人模进行十多年的塑造完成。说起来也都是钢铁战士而已。可是alpha不仅复制了一个大型兵团,还复制出了副总统凯恩。alpha和俄罗斯国防部长萨文.alpha等握有重兵的实权人物。       作为Dan Brown的专有译者朱振武,将这样一本本土文化气氛十足的书翻译的非常到位,特别是一条条脚注,更是出彩。          美中不足的是第7子三部曲, 这才是出版的第一本。看完第一本,就迫切期待后续2部曲的出版。     详情 发表于 2013-9-15 05:53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4 06:29 , Processed in 0.07127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