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3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3 19:45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2:46:2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书原名《失去的胜利》,1955年出版。曼施泰因在书中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法西斯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059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5 03:26:13 | 只看该作者
      书中基本可以算是他一人的牢骚了,他也算是传统参谋体系下出来的比较厉害的角色,只是人品不太好
      关于在法国的作战,的确有他能力的贡献,到了苏联打得也算不错,哈尔科夫算是力挽狂澜了
      但是从城堡作战开始,这货就各种固执,至死不悟,44年初切尔卡瑟都一败涂地了还非要强调那个时候德国人还是可以获得全面胜利,其实他的防线早就被打得千疮百孔了,城堡作战更是不负责任,只知道自己手头的精锐还有余力进攻,根本就考虑不到北面的莫德尔已经被三面围攻,而且北面的苏军要比南面更多,所以只能说他是个局部拼杀的高手,却算不上什么“一流的战略天才”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8 11:24:12 | 只看该作者
          本书不同于很多其他的关于战争的回忆录,他不但有作者亲身的经历,还有作者对各个战役决策思考的过程分析与研判。是军事爱好者了解战争艺术的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二战中,德国人的几个重大胜利,几乎都与曼斯坦因有关。
          1939年的波兰战役,曼斯坦因作为主攻的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长,是战役的主要策划与执行者。特别是在战役过程中,第八集团军遭到波兰走廊退下来的波军主力的困兽之斗,而出现危机的时候,曼帅的随机应变和果敢处理,把危机变成战机,迅速变更部署,围歼了波军的主力。是其才华的初次显露。
          西线的法国战役,就是著名的《曼斯坦因计划》。《曼斯坦因计划》的过人之处在于,有正确而清晰的目标——取得法国战役的全胜。(原先计划只是为了夺取更多的港口,从后来的不列颠之战可以预想,那是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胜利的。)被誉为“施利芬学派”最后一位大师的曼斯坦因,与德国历史上的那些伟大统帅——老毛奇,施利芬等一样,有着更深远而敏锐思想,在希特勒和他的一班参谋在谋划如何突破法军和比利时防线的时候,曼帅却抓住了问题的本质,并牢牢不放。仅仅突破防线是不够的,全歼在法的盟军才是目标,与当年那个伟大的《施利芬计划》 可谓 异曲同工。所不同的是施利芬计划是一个右勾拳,而《曼斯坦因计划》是一记左勾拳。历史惊人的巧合,施利芬和曼斯坦因都没能亲自指挥他们的伟大计划。指挥一战的小毛奇和二战的指挥希特勒如出一辙的不具备一个伟大统帅的能力和技巧。小毛奇在一开战,就违背了施利芬的临终遗言“不要削弱我的右翼”。为保证各条战线保险,将原先右翼和左翼7:1的兵力配比,折中成5:3,以至于德军在突破第一道防线之后,缺乏继续的冲击力,而未能完成预想的合围。比施利芬幸运的是,虽然曼斯坦因也没能亲自指挥他的作战计划,并且希特勒在马斯河决定性的时刻灾难式的干预。但是他遇到了坦克大师古德里安将军。这个倔犟的装甲兵统帅从一开始便深刻理解了曼斯坦因计划的精髓,并矢志不渝的坚决执行,甚至不惜抗命。当接到上级停止前进的命令,古德里安以辞职向威胁,最终惊险的换来上级“可以继续执行武力侦查”的许诺。古德里安充分利用了这个“武力侦查”,一直推进到英吉利海峡。英国著名的军史专家李德.哈特说,法国战役实际是在曼斯坦因的伟大计划下,整个德国军队被古德里安一个人拖着走向的胜利。
          而我个人认为,曼斯坦因最淋漓精致的才华展示,是其接手顿河集团军群之后,在1942年末到1943年哈尔科夫反击战结束,这一段时间所取得的军事成就。这也是曼斯坦因比施利芬幸运的地方,他终于有机会在战场上充分施展其才华与抱负,虽然他没能最终换来德国的胜利。但其在哈尔科夫所取得的军事成就,却可以不折不扣的成为现代战争中“坎尼之战”式的辉煌胜利。曼斯坦因接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时,德军在整个苏德战线的南方已经严重恶化。那时顿河集团军群的组成第六集团军已经被包围在斯大林格勒。其余的都是在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军团崩溃之后,如潮水般撤退下来的德军残余。而A集团军群还被牢牢的钉在遥远的高加索。曼斯坦因在这种复杂的局面下,需要同时面对三个难题,解救第六集团军,保障高加索A集团军的后方不被切断。保障南方集团军群自身不被苏军合围于黑海边。结果是,他奇迹般的打到了斯大林格勒30公里外,只是由于希特勒的固执,以及罗马尼亚集团军和意大利集团军的崩溃,拯救集团军的后防已经无法继续维持,遂被迫撤退,而功败垂成。由此可以看见,曼帅对于整个战场态势的判断是非常精准的,他可以准确的拿捏危机与灾难的临界点,并以此把对态势的驾驭和对战场形势利用发挥到极致。在拯救第六集团军无望之后,德军南方战线处于奔溃的边缘,尽管有希特勒灾难式的干预指挥,但是曼帅最终还是成功驾驭了这种形势,并在整个防线退到哈尔科夫附近时,准确的抓住苏军补给线过长,部队超过负荷的时机,利用精锐的党卫军三个师,打出了一记漂亮的反击。而这也是德国在二战中的最后一场胜利。并且是在近乎绝望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虽然曼帅是个天才,他也有吃败仗的时候。切尔卡瑟之败,是曼帅指挥下的南方集团军群在1944年吃的一个大败仗。虽然这次败仗的主因是由于希特勒坚持固守第聂伯河上最后的桥头阵地切尔卡瑟突出部而使德军在战略上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其在1944年还在幻想来年通过这里德军能够重新向东进攻。(1943年后的希特勒已经完全活在自己的梦幻里,失去了对现实的正常判断。)从战役开始德第8集团军就处于3面被围的不利态势,等到苏军从突出部两侧发起强大的钳形攻势,大约一周后,第8集团军即被合围。
          此时第8集团军提出立即突围,南方集团军群的参谋们则建议立即将南方集团军群的所有机动部队集中,组织一个强大的解围集群从距离合围圈最近的一点突击,解救被围部队。但是这两个建议均被曼帅否决了。此时曼帅采用了一个看起来更具风险的方案。他一方面命令被围第8集团军固守,另一方面他将南方集团军的快速机动部队分为两只快速解围集群从南北两个方向同时向包围圈突击。可以看出,曼帅此时想的不仅仅是救出被围的德军部队,他仍然想通过一个两侧的突击,救出解围部队的同时,合围突入德军防线的苏军突击集群。如果此目的达到,德军将重创苏军的装甲突击力量,那将大大减轻1944年德军在南方防线的巨大压力。此战也将成为德军自1943年哈尔科夫反击战之后德军又一次反败为胜的奇迹。
          但是事与愿违。分为两股的解围部队分散了原本就已经严重削弱的德军突击力量。并且由于天气的原因,泥泞的道路也使德军的行动被大大的延缓。另一个原因,当时德军状况最好的第22装甲师,按曼帅的指令(瞒着希特勒,因为其不愿意调动22装甲师,担心此调动会使南方集团军群最南端的防线无法维持,从而失去克里米亚半岛)向突击集群的集结地开进。当第22装甲师终于克服泥泞到到达集结地,却接到希特勒要其立刻返回的命令。这个灾难的命令使得22装甲师没能参与到性命攸关的解围行动,而其实力也完全消耗在了泥泞的道路上。结果,两个解围集群均未能到达合围圈。实力稍强一些的位于北面的解围集群,突击到了距离合围圈18公里处。而南面的解围集群距离合围圈则更远。第8集团军的命运只能靠他们自己了,曼帅不得已下达了第8集团军突围的命令。虽然第8集团军大约2/3的人员突出了包围圈,但是他们丢去了几乎所有的装备和物资,这些是1944年的德军无法承受的损失,并且此役也消耗了德军实际上最后的突击力量。
          虽然从事后诸葛的角度分析,此战曼帅的指挥有其失误的地方,但仍然可以看出其指挥的特点——战略优先。当第8集团军被围之后,他的思想并没有被苏军的行动完全牵扯。在如此紧急的情况下,他也没有丢弃他的战略目标——如何稳定整个南方防线的态势。他知道仅仅救出被围部队是不够的,必须消灭苏军的主要突击力量,否则对于德军来说,仅仅只是拖延死亡的时间。但是,1944年的德军已经没有实力来实现曼帅宏大抱负,更何况还有希特勒灾难的干预。也许希特勒在解职曼帅时的理由也可以让我们窥其一二,“东线特别适合你的大规模作战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要做的仅仅就是防守。”
          防御战相对于进攻战,特别是那种非预有准备的防御战,心理上的劣势可能更甚于实际的战场态势。(看看法国的崩溃就是典型的例证)这种极端复杂而恶劣的情况下,要求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指挥,还要有大胆的创造性的应对,并且要对胜利怀有不可动摇的信心,对指挥者的神经、胆量以及意志都是一个极其严峻的考验。这种挑战要远大于进攻战役。
          曼帅的过人之处在于,优势时不轻敌,慎密的计划,果断的出击;劣势时,不被动消极,利用机动和灵活巧妙周旋,在不可能中创造胜机,永远保持对胜利的渴望和信心。具有钢铁般的神经,处变不惊,善于在变化中捕捉稍纵即逝的战机。不愧为一代名将。
          曼斯坦因有句名言:“不论在何种困难的状况下,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职责,胜利!”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8 16:16:48 | 只看该作者
      纵贯曼斯坦因回忆录的一条主线,是他和希特勒关于德军战略方向与策略的争论。
      
      曼斯坦因主张在大规模的机动战中,歼灭苏军的有生力量,无论是在进攻阶段,还是防御阶段,都不应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听上去很像毛在第二次国共内战中的策略)。
      
      而希特勒始终强调战略物资的供应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北方瑞典的铁矿,南线罗马尼亚的油田(占领与死守克里木半岛,就是为了让罗马尼亚油田处于苏军轰炸机的作战半径之外),南线乌克兰的锰矿与煤矿,以及粮食和马,乃至高加索的油田。为了控制这些资源产地,他放弃了古德里安在中线战场的一路猛进,止步于莫斯科外围,分兵加强北线列宁格勒和南线基辅(古德里安)至克里木(曼斯坦因)的进攻节奏。在后期防守阶段,始终不肯接受曼斯坦因的建议,收缩南部乌克兰的战线,死守打消耗战,最终东线全线溃败。
      
      我的问题是,乌克兰等地的战略资源,对于第三帝国到底有多重要? 是否没有这些资源,希特勒的战争机器就真的完全无法运转?曼斯坦因的先消灭苏军主力,然后自然而然占有资源的策略,能行得通吗?曼斯坦因称,他也无法确定到底谁的战略更正确,毕竟他只是前线的将军,而不能纵览经济与军事的全局。
      不知道有没有专门研究第三帝国战争经济的著作?有知晓的豆油请赐教。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10 14:49:57 | 只看该作者
      堡垒行动---库尔斯克战役,曼斯坦因与朱可夫的回忆录给出的数据,差异太大,都有胡说八道的嫌疑。
      
      关于德军坦克。
      曼斯坦因自称,中央与南方2个集团军群共有1,080辆。朱可夫书中给出的估计是2,500-2,700辆,整个战役消灭了1,500辆------怪不得曼斯坦因说,苏方宣称的战果比德军的拥有量还多!
      
      再看苏军坦克。
      朱可夫称苏军装备了3400辆上下。而曼斯坦因声称,在战役的第一阶段即德军进攻期间,就“缴获”了苏军坦克1,800辆!天哪!按照曼的数字,德军接下来,只要用缴获的苏军坦克,就可以取得战场上的坦克数量优势了。显然是胡说了。
      
      至于双方的飞机,恐怕更无可信度了。朱可夫的回忆录中,先是称德军投入了2,000架战机,可在战役总结部分又称德军损失了3,700余架,自己的数据都前后矛盾,还有什么可信度呢。
      
      在德军的人员损失方面,曼斯坦因与朱可夫的数据相差一个数量级!呜呼哀哉。。。。。。
      
      英文版维基上的数据,与双方的说法都有出入。
      
      另外,对于战役结果,朱可夫自然是宣称苏军取得了绝对的胜利。而曼斯坦因则称作“终止”,似乎视为平局;并且把他不能取胜的原因,归结于希特勒开战时机的错误,以及为应付地中海战局而抽调其兵力所致。
      
      这场号称有史以来最大的坦克大战,真相到底是什么?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11 01:38:05 | 只看该作者
      陕西师大的“德军观点” ⅠⅡⅢ系列都不错
      
      
      德军观点Ⅰ 闪击英雄:古德里安大战回忆录
      
      德军观点 Ⅱ 隆美尔战时文件:沙漠之狐作战理念的完美体现
      
      德军观点 Ⅲ 失去的胜利:曼斯坦因元帅回忆录
      
      ------ⅠⅡ都出了,Ⅲ一直没出,国家图书馆也没有。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16 17:46:27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通篇,我只能说,曼施泰因你很有才,但你脑袋真的秀逗了。
      
      一边在那里感叹战争的残酷,牺牲的高贵,一边毫不犹豫地发出会导致上百万人死亡的命令,这就是曼施泰因。
      
      正如皆杀王田中借杨威利之口说出来的那句话:名将和愚将的唯一区别在意,名将杀害了一百万的敌人,而愚将杀害了一百万的同胞。
      
      通篇都在为自己和自己的组织洗白——我们打波兰因为波兰要进攻,我们打苏联因为苏联有军队——我是服从命令忠于国家的军人,我爱好艺术,热爱家人,敬爱同事,爱好一切美好的事物——然后把自己的杀人工作讲解得如同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一般——确实是艺术,不过你并不是导演,上帝才是。而作为凡人,你必须付出代价,接受审判。
      
      不过抛开脑残的立场之外,这部作品对于了解当时的很多战争、政治和人物细节,确实是相当有用的。
      
      
      
      ————过了这几年之后再看自己当初的评论就能明白自己那时是何等轻率和肤浅,分析观察事物何等缺乏深度,这篇愚笨的评论恰可存证于此,让我时刻铭记自己随时可能再度因为无知而变得同样愚蠢。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19 18:48:58 | 只看该作者
      如果你是一个对二战历史感兴趣的人,一定不能错过这本书。大众对于二战的了解似乎主要集中在西线。但是,真正的较量绝对发生在东线德苏这两个死敌之间。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朱可夫,巴顿,蒙哥马里,隆美尔的名气都比曼施泰因大,但曼帅无疑是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杰出的军事家。他的回忆录《失去的胜利》是我所看过二战将领回忆录中最精彩的。流畅的笔锋,严谨的逻辑让战场上,政坛里的风云变换跃然纸上。回忆录里讲了很多细节和见解,都极具说服力。
      
      看了这本书,又读了相当数量的有关东线的书籍,我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希特勒任命曼施泰因为东线总指挥,同时又给他足够的指挥空间的话,那么历史会被重写。战争很有可能在德国与美国之间的核攻击中结束。曼施泰因很清楚德国无法在兵力与物资上和苏联抗衡,但是德军的战斗力是苏联无法比拟的。德军只有利用较强的机动性,在局部,集中兵力,以最大限度去消灭苏军的作战力量为目标,才有可能取得最终的胜利。而决不是希特勒那种寸土比挣的打法。
      
      因为这本书我才意识到了如果不是曼施泰因所指挥的顿河方面军群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期所做的一系列努力,苏联早在1943年初就可能彻底击败德国。当时德军的凶险是无法想像的。位于高加索的A集团军群完全有可能被切断交通线,被苏军来个瓮中捉鳖。那损失可就不只是第6集团军的20万人了。当时失去第6集团军的B集团军群实力极为薄弱,而中央集团军群刚刚接受了苏军“火星”作战的洗礼(苏军在这个战役上投入的兵力甚至大于斯大林格勒),战斗力大大下降。苏军完全有能力从南方包抄德军,让德军全线崩溃。就在这时,出现了曼施泰因来力挽狂澜,以著名的反手打击(Backhand Blow)消灭或重创了来自苏军4个方面军的部队,其中至少两个方面军彻底失去了战斗能力。不但稳主了战线,也从战略上夺回了一定的主动权,为夏季攻势奠定了基础。一句话,打得太漂亮了!但同时,这长战争被延长了两年,战争的痛苦也被延长了。
      
      在军事战略上,我绝对崇拜曼帅,可惜他为纳粹德国服务。如果,希特勒赢得了战争,那么会有更多无辜的人死去,更多的人在纳粹蹂躏下痛苦生活,人间更多的苦难。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胜利还是让他失去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22 12:42:33 | 只看该作者
      为论述本书的优秀之处,现摘选如下:
      
      本书解释了诸多德国战略转移的一些基本依据。当然,曼施坦因主要是从军事角度来阐述这些问题,对于希特勒的政治考虑并不是十分清晰。
      包括:1939年入侵波兰的军事原因。波兰对德国的军事威胁和德国解除西部战线的后顾之忧。
      1940年发动西欧攻势的原因。首先解释了英法长期坚持奇怪战争,一直在西线采取守势的原因。
      第67页-68页
      这个思想的有力证据可以在盟军最高司令甘末林将军制定的“战争计划”中找到,后来这份计划落入德军之手。该计划的主要思想如下:
      1941年春季前,同盟国军队的物质力量尚不能达到在西线对德国发动攻势的水平。地面部队在数量上的优势,取决于争取更多的同盟国。
      英国尚未做好在1941年前参加大规模攻势的准备;这不包括德国部分崩溃这一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显然是希望德国发生一场变革;它说明我们如果真的发生一场政变,结果将如何)
      1940年西方国家的任务是,确保法国领土的完整;但在比利时和荷兰遭到德国攻击时,自然要去支援这些国家。
      此外,要努力开辟其他消耗德国的战场,即北欧诸国和巴尔干。
      ……
      从这份“战争计划”可以十分清楚的看出,西方国家打算尽量在其他战场进行一场消耗战,直到其力量达到能在西线发动一场攻势的绝对优势——但绝对不会在1941年之前。
      
      评论:事实上,曼施坦因关注的是军事上盟军的准备不足。但事实上,英法绥靖政策的继续才是根源。这既是军事上准备不充分的根源,也是政治上表现软弱的根源。英法总在希望避免战争,希望利用他国力量避免战争,从结果来看,浪费整整一年的时间是相当愚蠢的,没有十足的把握便不敢冒险,本来就是错误的战略。
      
      
      对于登陆英国和入侵苏联的选择
      第137页-138页
      
      面对在英国登陆的问题,希特勒深知这一行动所包含的极大冒险性。如果登陆不成功,那么投入的路、海军兵力 将化为乌有;空军也将受到致命的削弱。从纯军事角度看,登陆英国的失败虽然并不意味着德国军事力量的彻底毁灭,但所造成的政治后果肯定十分严重。更重要的是,这一军事上的巨大失败,会使独裁者在德国以及全世界的威望一落千丈,威风扫地。
      
      然而,由于害怕在军事、政治上冒巨大风险希特勒采取了一个大错而特错的决断。因为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希特勒害怕在对他最为有利的时刻进行对英作战,那么德国或迟或早必然陷入一种无法维计的境况。对英战争拖延得时间越长,德国在东方面临的危险也就越大。
      
      这样,事实上希特勒在登陆英国这一冒险面前退缩的同时,迎来了一个更大的冒险——两面战争。同时由于他拖延了登陆英国的计划,使他白白浪费了一年的时间。在这一年中,本可以取得决定性的战果。对德国来说,这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损失。
      
      评论:从军事角度来说,海狮计划的放弃是个错误。但如果从希特勒的角度来说,放弃对英国的进攻是一种风险规避。在两场赌局之间,他宁可选择苏联。尽管需要冒着两面作战的风险,但他似乎更有信心对付苏联。何况苏联的军事力量威胁正在加强,德国的优势正在消减。
      
      另外,在本书的第十一章,曼施坦因还专门用一章书论述了希特勒的军事才能,其中不乏客观和独特的观点。作为研究希特勒的军事指挥有很重要的价值。
      
      作为高级军官,曼施坦因的记录角度很独特,记录了很多德国军队的文化传统和作为高级指挥官的生活与作风。
      
      第193页-194页
      身为一个集团军司令,同时也是集团军的最高法官。对于最高法官而言,最难的就是对死刑的判决的批准。一方面,维护部队的纪律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部队的利益他必须对作战中的违纪者严加制裁;另一方面,他的大笔一挥便了结了一条性命,难啊!当然,在战争中会有成百上千人付出生命;每个军人都懂得做好随时牺牲准备的必要。但是,在疆场上意外中弹英勇倒下,在站在战友的枪口前并以骂名离开人世,完全是两回事。
      当处理一项死刑判决时,我从不轻信其他优秀的集团军法官的报告,而是亲自仔细查阅有关卷宗。在战争之初,我的军有两个士兵因强奸一位老妇被判处死刑,后来被枪决,这是合情合理的。但是,还有另外的例子。于是每逢这种例子,我便与团长磋商将死刑的判决延迟4周。如果此人4周之内在战斗中经受住了考验,我便将判决撤销。如果他仍是屡教不改,便执行判决。这些戴罪立功的人在考验期内只有一个人投敌,其他人均有良好的表现,有的人则在艰苦的战斗中忠于职守,战死疆场。
      
      评论:德国军的尚武精神突出的表现在这段文字中。对于死刑的考虑,曼施坦因考虑更多的是军人的荣誉感,而并非一味的突出法律至上。富有人性化的管理,对军队的作战积极性有极大的帮助。在保证军纪的同时又激发了作战的潜能。
      
      关于政治委员命令
      
      第142页至143页
      
      在叙述第56装甲军的作战之前,首先需谈一谈军人和政治领导在观点上的截然不同。因为这要比实际意义上的一场装甲兵突袭重要的多。
      在发起进攻前几日,我收到国防军统帅部的一份命令,即后来为众人所熟知的“政治委员命令”。它的主要内容是,所有被俘的红军政治委员均应当做布尔什维思想工作者,予以枪决。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是非常值得怀疑的,他们的确不能算作军人。譬如,对于排到我身边作为政治监督人的德国省党部头目,我也很少把他们看成是军人。同样,也不能承认这些政治委员具有像医务人员、随军牧师或战地新闻记者那样的非战斗人员身份。他们是狂热的战士,而且从广义的角度来说,他们的活动是非法的。他们的任务不仅是对苏军指挥官在政治上进行监督。而且使战斗变得极端残酷,与传统的军事斗争观念迥然不同。事实上,那些严重违背海牙陆战公约的作战方法和对待俘虏的方式,首先应归咎于这些政治委员。
      但是,不管如何看待政治委员的国际法地位,在其被俘后不问青红皂白就地枪决的做法,也与军人的一是和感受不符。像“政治委员命令”这样的命令,从根本上说不能算是军事命令。军队一旦奉命执行,不仅玷污了军队的荣誉,也将挫伤军队的士气。因此,我们不得不向上司报告,在我所属范围内将不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在这一点上,我与我下属指挥官们一拍即合,并在本军的行动中保持一致。我的上司也完全赞同我的观点。很长时间以后,大家才清楚的意识到,“政治委员命令”带来的唯一后果就是促使政治委员们用嘴野蛮的手段强迫其军队战斗到最后一个人;只是到了此时,撤销这一命令的努力才终于见到成效。
      
      注释:当我调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我的这一观点已在陆军中得到普遍传播。在担任该集团军司令后,我也没有执行“政治委员命令”。少数被击毙的政治委员不是在战斗中、而是在后方被俘的,或是作为游击队的指挥官和组织者被移交部队的。他们都按照战争法规受到相应的处置。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5-1-24 08:45 , Processed in 0.05430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