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0
|
竞逐富强-西方军事的现代化历程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Eisern
政治与宗教分裂为欧洲国家的冲突与竞争准备了火种。商业货币关系的扩散为战争机器的运行和升级提供了燃料与驱动力,同时也为这部机器的前进方向设定了路线——带回尽可能多的战利品。一部分战利品充实并扩大了商业及后来的工业资本,从而为下一次扩张蓄积了能量。失败者则要么退出竞争,要么试图研发新技术来重新武装,以夺回竞争者的“资格”。于是,竞逐富强的运动不断盘旋上升。最后,欧洲列强似乎“不自觉”地作为一个群体在19世纪获得了世界的主宰权。只占世界人口很小比例的人口最后竟然奴役或征服了其他地区的绝大多数人口,并不同程度地——有时是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社会体制和生活方式。一场持续数个世纪的集体崛起和全球扩张,也许使古代任何一个帝国的宏业都显得相形见绌。
文明的前进都似乎毫无例外伴随着牺牲与代价,而无论这种牺牲和代价是来自外部还是内部。火绳枪的硝烟与青铜炮的巨响的确推动了欧洲具有浓厚理性主义与科学主义的世俗文明发展,为其创造了无与伦比丰富的物质生活。而伴随着其殖民、商贸乃至征服,欧洲也将所谓“现代文明”带到了世界几乎每一个角落,从而扫除了所谓“蒙昧”和“停滞”。但是,不可否认,有意抑或无意,无论通过战争、种族灭绝、传染病传播和奴隶贸易还是其他任何方式,这一过程也吞噬了大量欧洲和其他地区的人口与财富。资本驱动枪炮,枪炮则为资本寻找下一处财源,两者的相互援助一方面催化了战争技术和民族竞争力的提升,另一方面,正如两次世界大战与核武器的出现那样,它让一个社会的精力永无止境地投入到扩张、冲突、复仇的激流而无法自拔——直到成本和代价达到无以复加以致无法承受的地步。事实是:知识的巨量积累、技术的精密复杂以及对科学理性的过度崇拜——无论是军事战争还是更高层次的宏观社会管理——在让欧洲乃至西方文明快意驰骋的同时迷失了人类社会本身的价值方向。作为一个整体,直到20世纪,西方的智慧、知识和技术似乎达到了叹为观止的高度——“知道”的更多了,但实际上,社会分工的细密与精致也使整体内部的各个群体更加“无知”和“盲目”。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因此,“跨行业”的宏观决策——例如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战略与军备决策——部分出现了“技术精英”垄断现象。由于无法理解庞杂而高深的技术细节,本来需要对全局和长远利益负责的政治家有时候被迫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接受“某个行业”技术专家的“建议”。而这些“专家”也由于自身业务视野的限制,除了执着于自身技术目标的实现以外,就较少关心整体事务的方向、后果与意义。因而,在最后的决策者面前摊放的是无数精细的数据、测量、评估以及相互矛盾、冲突的“报告”、“提议”和“方案”。这样的混乱使做出所谓“合理”的决策都显得难上加难。人类被自己发明的技术与知识遮蔽了双眼,甚至被其所操纵,却仍然准备将对手打倒在地——这就是“竞逐富强”发展到20世纪的可悲后果。以各种公共名义,大量预算与金钱被投入了那些谁也不敢发射的战略武器,结果就是人类的时间在一种微妙的 “恐怖平衡”中悄悄滑过——这就是几千年人类文明演化的高级形式?过了几千年,原来人类进步的结果就是在每个人的头上悬上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麦克尼尔也认识到了这一点,“社会的各个部分变得更加合理,更加便于管理和预计,但是……整个人类社会却变得更加混乱,更加无法管理”。并且,“只要人类之间彼此憎恨、相爱和惧怕,而且组成集团,这些集团的内聚力和存在表现为相互竞争,并靠竞争来维持,那么武装冲突就不会结束”。也许,这句话恰恰点出了“竞逐富强”的限度。因为竞争而变得愈发强大,愈发具有致命杀伤性,也许就指示着走下“总体灭亡”的阶梯。
另外,正如马克斯布特在《战争改变历史》中所阐述的那样,冷战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控制力的退化而出现的那些低技术、非国家武装群体——如恐怖分子、种族和宗教民兵、海盗——的威胁与日俱增。价值数十亿数百亿美元的高级武器也许根本奈何不了这些游移不定、来去无踪、却又极其致命的力量因素。一枚简易爆炸装置(IED)或许可以让一台无坚不摧的艾布拉姆斯坦克即可爆炸横飞。价值不菲而看似精密无缺的国土安全体系也许仍然不能100%确保极端分子无法渗入西方发达社会实施恐怖攻击。这也许是一种“技术差距”所导致的“非对称优势”。然而,应对这种新的威胁需要的是什么?一场新科技和产业革命?更多高精尖的单兵装备和更加灵敏的探测系统?在被“科学与技术迷信”蒙蔽了多达一个世纪之后,西方的反思是必要的:威胁何以出现?安全何以受损?为什么被仇恨?技术是为了推动人类整体发展还是为了在同类中制造敌人并予以消灭?我们是在竞逐“富强”还是在竞逐“野蛮”?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7:37 , Processed in 0.394475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