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对面的杀戮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在这本非凡的著作中,乔安娜伯克女士要我们重新审视在战争中的每个人。
      几乎所有研究战争的作者都认为打仗是一件可怕的事,战士上阵冲锋实在是迫不得已。在经历战争的恐怖后,他们会变得更清醒、持重一点,然而更多的却是身心疲惫。伯克女士通过两次世界大战以及越南战争期间大量的战士书信、日记、回忆录、新闻报道等,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画面。
      她认为日常生活中温和善良的人之所以成为激越的杀手,乃是战争的结构使然。人们从战争的混乱中寻找构建意义的方式,其中一种就是以之为乐尤其是通过杀死一个有血有肉的人这种“原始”的方式。
      伯克女士要我们直面这个动辄发动战争的社会的一些令人不安的现实。她告诉我们,许多士兵认为他们从事的是合法的杀戮,并大量材料向我们证明,战争在二十世纪可以轻松转变为暴力游戏。

    作者简介
      乔安娜伯克
      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高级历史讲师,作品包括:《肢解男性:男人的身体、英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从男人当家到女人当家》、《英国工人阶级文化》、《他们的杀戮经历》等。后者获1998年当代史学弗兰凯尔奖。

    最新书评    共 3 条

    King      什么是战争?各有各的理解与定义,但对于一线的士兵来说,那就是杀戳。是在国家“合法”命令下的屠杀。杀得越多越光荣。可是对于杀戮本身来说,人们并没有太多的了解。这本书便可以让人略见一斑。     人们总认为杀戳是丑恶的,士兵们深受其害,痛恨它,只是国家与上级的逼迫或者是出于某些“正义”的原因而上战场。书中告诉我们,其实不然。有许多人是出于“爱好”才去参军的。而且他们“爱好”杀戳。甚至当他们发现现代战争不需要面对面的杀戮时,还而更容易患上精神疾病。这是为什么呢?本书做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作者从两次大战以及越战为切入点,以美、英、澳大利亚士兵为研究对象。     其实现代文明的国度,由于过于文明,反而压抑了人们。而国家与军队又通过各种手段(电影、文学等),在和平时期宣扬战争的美好。使得普通人向往战场,崇尚英雄(以一杀百)。当战争来临之时,志愿者络绎不绝,可战争毕竟不电影。于是士兵们“失望”了。于是心理产生了变化。杀戳也就诞生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那么多杀俘、屠杀平民以及战场综合症的产生。     作者从各个角度分析了这些,读完之后再次证明,战争是可耻的。但士兵们是可怜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5:23
    石头    历史专业的书,看到一个新的视角,如此而已      非常之晦涩,可读性很差      翻一翻就够了,如果不做研究,劝大家就不要买来看了   李零老儿的推荐,也不要当真了,呵呵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8:50
    向西     刚开始读,不过已经被翻译倒了胃口……想想,当我们看到一名一战士兵的家书被译为“某日,终日瓢泼,枯坐帐中”是什么感觉?引言满篇子乎者也,不是不流畅,不是不到位,只是联想到原作者所写的人物与历史背景,其风格的差异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样的语言风格呢?这叫“入乡随俗”吗?即使是为了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也不应该选择半文言的方式吧。可惜了一本精彩的好书,实在舍不得放弃,只好伴着一阵阵的不适继续阅读……  详情 发表于 2013-7-30 19:5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2 12:32 , Processed in 0.240664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