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75| 0
|
鸦片战争中的中英船炮比较研究 |
最新书评 共 1 条
tradit
清军总兵力为80万人,在鸦片战争中调集先后投入战争的约10万左右,英军最初派出大约7000人,后来增加至两万人
总结清军伤亡情况,战死约3100人,受伤约4000人。死伤人数占投入兵力总数的7%,死亡人数约占投入兵力的3.1%。总结英军伤亡情况,战斗死亡为71人,伤400余人。包括疾病和船只失事造就的非战斗死亡约为2000人,英军总计伤亡约2500人。英军死伤人数占投入兵力总数的12.5%,死亡人数占投入兵力总数的10.5%。
清军陆军战术用鸟枪三叠阵,英军采用纵队战术。双方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战术又和双方的武器效力有关。清军装枪单发,装弹慢,射速慢,准确率机动率低等特点导致了起战术的落后和战场的失败
然清军的武器装备是否和当时的英军所言有否天壤之别?(如不懂军事技术的愤青所言),其实也不是,从时代上来说,清军的火炮和舰船都属于同一时代层次的东西,双方主导火炮都是前膛装滑膛加农炮,军舰双方都未进入铁甲时代,英军舰船主力也是木质风帆。实际上,无论杜普伊的军事居著,恩格斯的炮兵还是剑桥世界近代史。都提到从16世纪到19世纪中期,西方火炮和军事技术都未发生质的变化,进步同样是缓慢的(这样也可以理解被愤青所嘲笑的太平军挖出明末清初时期的火炮打败清军的事情,因为几百年来火炮技术并未发生质变)
然为何战争结果如此悬殊呢?同样的技术层次在细节上面的悬殊同样可以造就悬殊的战果和巨大的差距。西欧火器技术源于科学理论,实验和技术循环促进,自15世纪末以后,火器科学理论和实验加速,技术于18世纪开始起飞。
工业革命对铸炮有加速进步的作用,科特的搅拌法和瓦特的蒸汽机。生产熟铁以用于海军和军器用途,维尔金森的1774年发明的车床加工大炮法,将火炮工艺水平提高了数十年。
清代火炮如同愤青所言是否相对与明代是否没有进步并且落后?完全不是如此。清人运用传统建造方法的创新也发明了复合金属炮和铁模铸造火炮技术(然膛口小),但这只是中国手工生产方式背景的提高,传统技术的改良。由于缺乏科学理论体系的指引,这种进步必然是有限的,远远不能和西方的工业革命的三位一体产生的巨变可以相提并论
事实上,在鸦片战争前乃至后,清人一大批官员和火器专家,开始仿造西洋战船,购买蒸汽船,加强火炮技术。事实上英国人对中国人的仿造能力,比如炮架炮台上的一系列进步非常佩服,然为何最终搞不成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
学习固然后,然要树立掌握达到预期目的,显然需要一定技术体系支撑。由于清朝缺乏物质基础,如材料,技术人员等,无法快速发展船炮工业认识。则这种孤立的尝试必然失败
中国人试图建造蒸汽船,也知道中西之间的巨大差距,然而因中国的火器专家缺乏物理化学只是,解决不了火轮动力问题。不懂热能动力学及流体力学,特定强度刚材等方面的知识,所以他们仿造不出英国的舰船,尝试必然失败
中国古代没有科学体系,虽然有所谓“君臣佐使”等学说,虽然对许多现象观察描绘的非常详细细微,却没有对产生这种现象的本质进行探索的传统,所以王阳明对这竹子格了半天也格不出什么东西来,不懂物理化学始终只能停留在古代的纯技术层次,而根本进入不了近代社会
英国人的胜利是建立在近代体系上,比如重商主义,比如近代社会的专业化,比如科学理论实验技术的三合一促进,中国传统社会没有这些环境和传统,所以只有全面改造才是唯一的出路。然国人虽然被打的惨败,长期的意淫使得他们虽然实际上已师夷,思想上却对西人抱有非常轻视之态度,把西方人的进步说成都是来自于中国老祖宗,比如太监大航海如何威风,比如古代超越西方多多年,如何如何,这也是清末的所谓西学中源说的缘起,无论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还是技术,都要首先把这些说成中国古代老祖宗早就有之,我们不是学西方而是学老祖宗。于是古代民本被意淫成了古代儒家民主,于是古代的手工业技术被意淫成了中国科学自古超前,这种愚昧发生在清末可以理解,然而直到今天还有些所谓新儒家主义者如同当年的徐师傅之流,真是难以想象,可见一百多年了,中国的思想在某些人脑里丝毫没有进步
这本书是研究鸦片战争必读的好书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相关帖子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5:44 , Processed in 0.536607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