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全集 - 呐喊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谁要借?我有这个版本全套的——其实主要是看到这个封面激动而已
  不过始终觉得,鲁迅只不过是个愤青而已,甚至是逻辑不够清晰的愤青
  他的书,也就《呐喊》和《故事新编》勉强能看看了
  但也总是透着诡异的气氛,前后矛盾,怕是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
  却为何如此盛名,这便是政治对文人的影响吗?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鲁迅文章被挪出课本这个话题,套用时下的话说已经“out”了。风风火火的讨论,也就死撑了几天,然后,就被互联网上数以亿计的信息淹没了,连头都没有再浮出水面一下,就沉到底了。我为了这条不知道谁发出的新闻,从柜子里重新翻出《呐喊》,就坐在地上,看到天色变暗,雷声与大雨一起泼下来。
  
      年轻的时候,如果没有好好读一读鲁迅,是遗憾的。如果没有被那种满含着深情与痛苦的情感感动过,没有被那种浸满了愤怒与哀伤的笔触震惊过,少年的那种种悲天悯人、那种种桀骜不驯、那种种愤世嫉俗又怎么会找到存放的地方,找到深沉却又凌厉的共鸣?
  
      去年看到《摩托车日记》,看到切格瓦拉迎着太阳与灰尘,在南美洲的大地上奔驰,我想起了一个台湾作家的话,年轻的时候不相信理想,那就不是真的年轻过。我好后悔,在我还充满棱角的时候,错过了切格瓦拉,也就错过了那个可以变得更好的机会。
  
     重读鲁迅的时候,我又想起了《摩托车日记》,想起了片中的切格瓦拉,因为怀揣着理想与世界,闪闪发光。鲁迅不是切格瓦拉,鲁迅从来没有真的“干革命”,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韧性”地在斗争。好多人拿“韧性”做文章,认为机缘巧合之下,甚至是别有用心之下,鲁迅才成为今天的鲁迅。那是不公平的,因为说出这些话的人,没有读过鲁迅,或者说,没有在年轻时读过鲁迅。他们不懂得千斤巨石之下,默默生长,最终破土而出,击碎巨石的那粒种子的力量。
  
      在那个时代,鲁迅没有走在时代之前,不像切格瓦拉,超出了那个时代,甚至超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他站在时代往前走的瞭望台上,看到前面的惊涛骇浪,也看到后面的风起云涌,可是他没有看到,海的另一边,那个彼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切格瓦拉也说不出来真正的彼岸是什么样子的,他只知道那里鲜花盛开、阳光温暖,于是,他按照自己的规划开始雕琢这个世界,一点也不肯妥协,一次次打碎自己的作品,一次次抛弃自己的作品,只为了那个模糊却有着致命诱惑的彼岸。鲁迅好像安分守己一些,既然不知道,他也没有用力去想,他把所有的力气花在了当下,时代是什么样子的,国民是什么状态,为什么会造成这个时代,是什么禁锢了国民,他用手术刀割开那个时代,将所有的脏器血淋淋地拿给大家看。
  
      将鲁迅的文章放到课本里,很大程度上,恐怕是基于鲁迅本身,而不是他的文字。在我们这个时代,回过头去看鲁迅,那些要把世界撕碎、要把自己点燃的文字似乎不那么合乎时宜了,血淋淋、赤裸裸,充满着人性深处最低层的东西。那个时代已经过去了,尽管那个时代急于剔除的东西还遗留在每一个国人的血脉里,恐怕再经过百年仍旧无法摆脱。可是,时代确实过去了,无论怎样纠缠不清,还是过去了。剩下这些文字,乍一看,突兀得让人胆战心惊。
  
      也许,把鲁迅挪出课本是好事,至少传递出了一个信号,那个龇牙咧嘴、让人握紧拳头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是,少了课本的强制性阅读,现在的孩子们又有几个会去读鲁迅呢?在这个以高考作为学习最大动力的时代,太少人会去细想,从课本中剔除,其实意味着绝大多数孩子将失去好好认识鲁迅的机会。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尝一尝人性的酸涩与辛辣,摸一摸属于人性深处的沸腾与冰凉,长大了,面对自己与人生,就会少一点茫然,多一些执着与操守。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看一看那个社会的浮光掠影,闻一闻那个社会的味道,长大后,面对其实没有太多变化的社会,就会少一点愤怒,多一些从容与冷静。
  
       年轻的时候,如果能读一读鲁迅,分享一点亘古不变的真理与错误,跳脱一些时代固有的偏执与激进,长大了,面对这个仍旧喧嚣的时代,就会少一点失望,多一些坚持与力量。
  
      如果能借助鲁迅看到一点那些终极问题的轮廓,或多或少,哪怕仅仅是惊鸿一瞥,就是最最值得的事情。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鲁迅是20世纪伟大的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
  作为一个文学家,他创造了足以与中国传统文学及世界文学的经典作品并肩而立的现代文学经典。他的成就不仅在于小说,更有的是散文;作为一个革命家,他以创作的笔尖直指向腐朽的封建思想,无情地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唤醒亿万受压迫人民起来反抗;作为一个思想家,他的精神深刻地影响着他的读者以至一代又一代的中国现代作家、知识分子,鼓舞了世人对灵魂的拷问。
  但同时,作为一个时代的巨人,他却遭到四面八方的“夹攻”。有人认为:“鲁迅先生除了他的文学作品以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如果说他是‘革命者’,他却躲在战阵的后面;如果说他是‘思想家’,他的脑子却没有思想的筋纹。”更有甚者,不惜大洒笔墨,对鲁迅进行人身攻击及诬陷,而郭沫若的攻击文章则是最锋芒毕露的,无情地宣判鲁迅在中国文坛上的“死刑”。对于此,我认为他们无不是偏激过度的“较真派”、“理想派”,而又却认不清自己的短处及愚昧。
  然而,“鲁迅被众多的人误解和亵渎,不是人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文化问题。巨人出世,开始往往是不被接受的。”  (孙郁《被亵渎的鲁迅》)   尤其是在当时各种思潮不断涌现,不断冲突的一个崭新的时代,当一个异于常规的离经叛道的人横空而降,以不留面子的辛辣笔锋大胆鞭笞社会,这对于那个时候是破坏性十分大的。连鲁迅自己也说,“在现实面前,在真理面前,没有让步的可能。” 而且,他对人生、对社会的透彻认识总是站在时代的前端,见解及思想深度也超过了常人的视野,这遭到很多人的反感甚至是打压。
  无可否认,鲁迅的文章给人一种灰暗麻木的不光明的印象。对此,他的反对者苏雪林曾叹道:“一个人的思想阴暗虚无到这种地步,也可谓叹为观止也。”但正因鲁迅有了这种对现实的冷峻深刻的认识,才能唤起人们的注意,号召大家共同疗救这种病态。如《孔乙己》、《药》、《祝福》以弱势群体为对象,通过写他们的不幸,引起读者与小说在思想上的共鸣,思想忧郁深广。
  再且,鲁迅的文章一向都被认为有“前瞻性”。钱理群也评价说:“半个多世纪以前他所提出的问题到现咱仍然有效,仍然还没有解决”。 的确,《伤逝》中青年男女的爱情矛盾及悲剧命运在当今社会仍屡见不鲜;《狂人日记》吃人的社会是持续到当下任何国家、任何社会都难以避免及治愈的病体;《阿Q正传》更是当代千千万万无知人民的真实写照。
  值得一提的是,鲁迅的文章并非针对某个人,但其文章的真实性、思想性却有极其广泛的深度,渗透到社会的不同层面,牵动了大众的心,让大众与他的小说人物连同他自己一起正视人性的卑污,让他们在苦闷和绝望中看到一丝对社会有批判和反抗作用的力量。而这种力量,无疑是对抗病态社会的集结号及强心针。
  总之,鲁迅作品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揭露了社会的黑暗。而鲁迅则是当代乃至后世亦难以企及的出色的“民族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可以说是无可动摇,是泰山北斗,我在很早之前就读了这本书,我个人觉得他的文章很有内涵,值得一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啥都别说了, 这里每个人都读过吧, 中学课本上就选了好几篇。 自己写东西, 总觉得不自觉地就受到了大先生的影响。 要是能找到这个73版就好了, 看上去很有感觉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从上学生涯开始,每次语文考试,不管大考小考,鲁迅的文章都是必考题,标记上也是重中之重,一篇几百字的文章能分析出密密麻麻几大页的笔记,就连一苗枯树,一只乌鸦,一条路都有了深刻让人警醒的释义,所有的字眼都加上了人为的因素,都有了隐含的深度,都和时代背景扯上了关系。
  因为考试所以才变得重要起来,对他的各种资料牢记在心,可却一直不太喜欢他的文章,内心总在抵制着什么,就像从小到大逼着去接受一件事情一样,当自己有了决定权的时候,就先得把这件事情放在一边,得有点自己喜欢的空间和自由,读他的文章从来就是为了应付考试,例行公事的死记硬背,而不是为了阅读或是增长知识。
  
  并不是说鲁迅的文章不好,只是说不上来,所有的一切都被教科书打了上烙印,没有了发表自己观点的地方,即使说出来也全是错,就应该牢牢记着书上说的就全是对的,老师讲过的就全是重点,参考书上的答案才是正确的,就连鲁迅自造的字也是不能有质疑的,怎么说都有点教条主义了。
  
  有一次上物理课,对其中一个定理提出的质疑,物理老师说:“这不就和你们学鲁迅一样吗,难道所有的解释都是他事先加上去的?”他是给了一个模子,可无数的后人在往上面不停的加东西,做解释,做批注,可能再想看到原型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简单的物理公式一样,都是经过了后人无数次的验证和批注,系统性的东西还能一步步的推敲证明,可文学性的呢?
  
  我为鲁迅感到自豪,作为文学巨匠,他站在了不可企即的位置,我也为鲁迅感到悲哀,当初弃医从文是为了唤醒无知的国人,如今却成了考试的法宝,我们记住了文章的深刻内涵,可在答完试卷的那一秒,却又忘记了。阿Q太多,阿Q精神也还未过时,不知道还会不会出现下一个鲁迅?
  http://www.xiaoshuo.com/jsp/shuping/index.jsp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孔乙己:据说是鲁迅自己最喜欢小说。刚刚上现当代文学欣赏课被老师点要回答对孔乙己的理解,当时自己在看小白文(实在很幽默的),一下子懵了:不记得了。课本学过,自己上个月也看过,一点都不记得...老师说得对,没有用心。读好书就像读教材这个明白,可是自己就是对这类文章不上心。老师针对某同学的回答“讽刺科举制”说,只为这个这篇小说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范进中举写得多好。老师后来说是反映了人性的冷漠。孔乙己是个需要被同情的人。该文写得最出彩的地方是三处笑声。
  
  回到宿舍心里难受,在文学课上吃瘪,内心羞愧难当,决定认真重读。
  一直认为最好的文章是用最少的字表达最准确的意思。真正的好文章读着愉悦,又或者是值得句斟字酌,每每看来回味无穷——很多古文就是如此,野草里面几篇算是吧,不过目前印象最深的是浮士德。
  
  不记得上个月看时的心情了,现在重看完,内心点点悲伤,这样,记忆中的难过感觉才重新浮现——当时看时,自己是难过了的,怎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部忘了?
  每每看书独到一个人的一生结束时,内心一阵凄然。这样一辈子就过去了。自己分析,字数不到3000的作品里,对笑声的描写的确很是突兀。作品视觉“我”这个小酒保的形象也难以往人忘怀。冷,冷静也冷淡,但因为他感觉的到孔乙己一些细微情绪的变化感觉到孔乙己的不堪,因为他看出来但没有特意加大讽刺留给读着自己评论,我觉得他还是暖的。写着想到,这样的酒保,是鲁迅本人吧?“样子太傻”、因为技术不高不能羼水只能做温水、有着大情面的荐头——鲁迅先生喜欢,是不是其实这些和鲁迅还是有点像的?(内心的叛逆因子作怪+对鲁迅的一知半解)。至今仍然记得孔乙己是他能给生活平淡中日面对冷脸掌柜的“我”带来笑声——这里,鲁迅的形象又脱离了酒保了。到这里,“我”对孔乙己的直接负面评价就只有“好吃懒做”,但“我i”感慨于孔乙己的“品行好,从不拖欠”;“我附和着笑”,但我感觉这笑和其他观众的笑不一样,这笑似乎只是因为生活中没有笑的机会,大家笑了,纵然 心里不舒服,“我”也会,也可以笑了吧。接着对孔乙己评价“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头去不再理会”。“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回答”,“不回答,努着嘴走远”这里就有五十步的清高了——现实生活中有多少暴发户瞧不起穷秀才?。“我i”还是识些字的,但看见孔乙己的样子也不觉的认识太多的字有多大好处,鲁迅心里是不是也是这么想?"孔乙己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这么过”,每人都是这样吧?
  到孔乙己被打断腿回来后,“我”没有任何评价——“我到现在终于没看见,大约的确是死了”,看起来似乎很冷,总觉得“我”还是有点悲伤。这分析这个“我”的时候,终觉得自己和“我”也是有点像的,是因为即使自己觉得自己不堪,但还是希望自己是这样的人,还是因为自己本来就是那样的人?暂时不得而知。
  
  掌柜也有意思。也是冷漠看客之一吧,但不是最冷的,做生意会羼水,没什么;唯一欣赏他的是在最后没有对孔乙己落井下石,还给酒水吃。面对“我”的笑,绝不责备,平时冷着脸;孔乙己被打折腿了,“哦”,没有下文。孔乙己的命运是大家都可预知的吧?“后来怎么样”“后来呢”“打折了怎样呢”。。最后不再问,继续算账,其实掌柜对孔乙己还是抱有同情的。个人觉得。孔乙己回来后,掌柜仍和平常一样,笑着对他说“xxx”,笑着是因为看到孔乙己回来了吧?"取笑?要是不偷,怎么会被打断腿》?”这样是希望孔乙己能够改过自新吗?后来掌柜对孔乙己欠钱的念叨我觉得像是对他的怀念,到最后不提也是因为猜到了结局吧,只是时间不清楚而已。年纪比“我”大,比我世故,但内心还是有温暖因子的。
  
  看客们。小老百姓吧。没有观察到孔乙己可怜的人,他们也是自顾不暇啊。我没有想责怪他们的意思,也没有觉得他们怎么悲哀,反而觉得只要他们家里没什么大变故(特别是生病),他们站着喝酒的日子也挺好的。
  
  孔乙己。好书的人多数有那么点“好吃懒做”,因为可以边看书边吃啊。有知识分子的清高与得意,有仕途不畅的抑郁,有作为读书人的原则——不管什么原则,有原则总比没有原则好。有被指责偷书的尴尬“涨红了脸,脸上青筋条条绽出”;看着问他是否识字的人,“不屑置辩的神气”,被点出心中的同,立刻颓唐不安;渴望与人交流,也算好为人师吧,学问无用武之地,自觉自己是废物,自己偷东西的行径又是很多读书人所不齿的,但。。。和孩子抢食,悲凉;最后,即使撑着手也来到酒馆喝酒的神色,让人心痛。即使某日他不偷不盗了,也会被某些人欺负了去,被打死 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提起鲁迅想到的是文思革。
  
  我以为他是将文学工具论发扬至极的代表,在他的文字里充满了思潮奔涌,充满了对旧社会的鞭笞。
  
  但今天我更想把他比作黑暗中的舞者,孤独的在舞台一侧打转,等待着光明等待着希望。黑暗中的舞蹈是疯狂的,开场更是是疯狂的。
  
  他一页页地揭开了那本写满麻木与落后的狂人日记,面无表情最后嘴角流下一丝狰狞的笑。人们会惊呼,然而这惊呼却逐渐变成了一种彼此心照不宣的认可。写满“吃人”的日记,社会的写照。
  
  恐怖的封建压迫,毫不留情地扭曲了一条条亡灵,在仁义道德的面具下掩盖的是吃人的本质。狂人说:“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在那样的吃人社会里,人亦或是明哲保身,亦或是当一个吃人者,在哪里还有纯白的灵魂?那是发自内心的狂呼。任一个被压迫,被礼教呀得喘不过气的人都会自然而然的发出这样的呐喊。可是,最为可悲的是,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与束缚下,人们却没有勇气发出这样的呐喊!狂人却是幸福的,因为他的疯,使他摆脱了封建礼教对心灵的摧残和压迫,也只有疯子才有权利触及到纯净的灵魂。
  
  舞台中央始终没有灯光始终黑暗,但台下的嗤笑声却不绝于耳。他们以为台上的人是可笑的。也仅仅是可笑的。
  
  如果说之前是在演绎社会,现在他开始演绎自己。舞台依然是黑暗的,但这黑暗却在此时真正的沁透内心。他不停地在舞台中央打转,越来越快。
  
  突然停止。没有一句话,没有一个动作或是手势。
  
  他变了?也许他只是想换一种方式演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鲁迅仿佛炼金术士,原本平淡无奇的文字,一经他的点染,立即发出异样的光彩,《呐喊序言》中的铁屋意象,独特而诡异,一旦过目,就很难忘。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呐喊〉自序》一九二二年十二月三日)
  意象的原创是非常艰难的,往往是移用或者化用而来,于是便生疑问,铁屋意象,可有渊源?
  
  莫非是来自贾谊?《过秦论》有这样一段: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贾谊描述秦始皇一统天下,“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坚固而万难破毁,与铁屋完全一致。而鲁迅对贾谊深有研究,1926年,在厦门大学讲授中国文学史课程,作讲义十篇,即后来收入全集的《汉文学史纲要》,其中《贾谊与鼂错》专列一篇,他认为贾谊“有文采而颇疏阔”,一语中的。
  两者都极具象地画出旧的传统专制,以及不受任何限制的权力的可怕;反过来也比照出被奴役者的艰于呼吸,动物一般的,只知默默忍受——君王的家天下,正是人们的国之牢,这种绝望的无可遁逃感,暗中传承,非常相似。然而,一者形容国家城池,一者只是一间屋子,毕竟还是不同。
  
  得见哈迎飞教授《论鲁迅与佛教文化的关系》一文,言“铁屋”由佛经中“火宅”意象演化而来,出处在《法华经》卷二《譬喻品》:
  “国邑聚落,有大长者、其年衰迈,财富无量,多有田宅,及诸僮仆。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周匝俱时,欻然火起,焚烧舍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比较此二者,有三点相同——都属危险困境,不可安居久留,此其一;有人(呐喊者/老者)发现险情,而大部分人浑然不知(昏睡者/嬉戏的幼童),此其二;其中人员,必须立即离开,否则将会死去,此其三。
  然而也有不尽吻合的地方。
  第一,屋小而宅大,屋只一间,宅则要大得多,《法华经》中的宅更大,可以容几百人,“其家广大,唯有一门,多诸人众,一百、二百、乃至五百人、止住其中”。
  第二,铁屋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的人,根本出不去;宅则有出口,“是舍唯有一门,而复狭小”,只不过幼童贪恋嬉戏,不知道火烧眉毛,不想出去而已。
  第三,屋不透风不通气,使人昏睡直至闷死,并未着火;宅则有大火从四面起,形势更危急。
  第四,屋坚固不可摧;宅则破败不堪,“堂阁朽故,墙壁隤落,柱根腐败,梁栋倾危”,即将倾侧。
  
  哈迎飞教授认为:“不同处在于,‘火宅’中悟者为长者,迷者为其子,而在‘铁屋子’中觉醒者是接受了现代文明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熟睡的是大众。”其实这里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同样是觉醒者,火宅长者,乃在宅外;而铁屋醒呐喊者,身在屋内。
  
  再去翻检资料,忽然发现,铁屋还有更直接的出处——同样来自佛经,但并非取自如来的人世间比喻,而是源于地藏的地狱描述:
  “地藏白言:仁者,铁围之内,有如是等地狱,其数无限。更有叫唤地狱,拔舌地狱,粪尿地狱,铜锁地狱,火象地狱,火狗地狱,火马地狱,火牛地狱,火山地狱,火石地狱,火床地狱,火梁地狱,火鹰地狱,锯牙地狱,剥皮地狱,饮血地狱,烧手地狱,烧脚地狱,倒刺地狱,火屋地狱,铁屋地狱,火狼地狱。如是等地狱。”(《地藏菩萨本愿经卷中地狱名号品第五》)
  按照经中注释,火屋地狱与铁屋地狱,差别似乎不大,都是将罪人关在铁屋之内,烈焰焚烧,无处可逃。只是根据造业因时的轻重,两个地狱苦报也有区别:火屋稍轻,铁屋更重。铁屋中一片火海,何得闪避?
  
      鲁迅移来铁屋,灭去火焰飞腾得惨烈之状,却更显出黑暗、阴冷、窒息——火宅尚属人间,铁屋来自地狱!
  之后作品中,鲁迅屡屡提到地狱。
  1925年《失掉的好地狱》,借地狱说明,军阀统治固然糟糕,好歹还有点自由空间,能够生长几丛惨白可怜的小花;预言接下来是更糟糕的极权统治,甚至使人怀念先前那个地狱的美好。
  1926年《记念刘和珍君》中,更直接地写道:“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并非人间”是哪里?地狱而已!“似人非人”是什么?无非鬼众!
  
  炼金术士,往往就是预言家。接着果然地狱来到!地狱中人,或受尽煎熬,无暇谈地狱感想;或出于恐惧,不敢论地狱暴政。于是公开的文字记录中,找不到炽铁炮烙,只剩下金光大道。倒是隔岸的香港,六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中,承继了铁屋意象:
  “众人自然而然地抬起头来,但见那厅竟无一扇窗子,前后铁门一闭,关得密不通风,连苍蝇也飞不出去。
  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省悟,原来商家堡这座大厅建造之时已是别具用心,门用铁铸,不设窗户,瞧来墙壁也是极其坚厚,非铁即石了……用刀接连撬起几块青砖,果然下面连成一片,整个厅底乃是一块大钢铁……过得片刻,头顶也见到了热气,原来厅顶也是铁板,上面显然也堆了柴炭,正在焚烧。”(金庸《飞狐外传》第四章)
  金庸名此章为“铁厅烈火”,保留了铁屋坚固密闭的特征,也完全恢复了地藏经中的烈火焚烧——从吕小妹向陈禹复仇,到赵半山指点胡斐钻出狗洞救出大家,直至最后“商老太怀抱紫金八卦刀,脸露笑容,端坐在火焰之中,全身衣服头发均已着火,却竟似不觉痛苦”—— 一路读下来,如入火聚,只觉热气扑面,不得喘息,找不到清凉门。
  鲁迅在铁屋呐喊,金庸让铁屋焚烧,哭喊声求救声,与火声风声遥相呼应。地藏菩萨有闻,顿生慈悲心,叹道此乃尔等业报,不知何日往生天国?
  
  
  2006.3.14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鲁迅·自嘲)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鲁迅·自题小像)
  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鲁迅·无题)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鲁迅·无题)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鲁迅.)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鲁迅)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鲁迅题三义塔)
  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鲁迅·悼杨铨)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评《史记》)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4:59 , Processed in 0.056104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