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小书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鲁迅全集 - 呐喊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上学时对鲁迅的文章很感头疼,觉得文字拗口,情节无聊。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鲁迅文章比例太高,又多须背诵而产生的逆反心理。
    机缘巧合,又重读了《故乡》,一发不可收拾,就把《呐喊》全书都读了。这回体会到了浓浓的乡情,人物的微妙心理,和以前未曾察觉的鲁迅的幽默感。
    其他收录于教科书里的文章大家都耳熟能详,可能也就我全忘了,重读起来才特别感动,就不说了。有一篇《兔和猫》,说那一对兔“像飞起了一团雪”,我读到这一句,小兔子的轻盈、可爱顿时浮现眼前,感动得没话说。后来黑猫吃了两只小兔崽,作者最后说“于是又不由的一瞥那藏在书箱里的一瓶青酸钾”,要毒死黑猫。读到这里,我哈哈大笑,“不由的一撇”、“青酸钾”(暨砒霜)是多么的搞笑的描写呀,莫非鲁迅日本留学时候日文侦探小说看多了,冷面笑将!
    过了近九十年,这经典的小说集丝毫也未褪色。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一直想读却没读,6月份杭州西湖划船时,一眼就看到了‘三月潭’和‘雷锋塔。’想起鲁迅有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划桨的船夫正巧为绍兴人,攀谈了一番。讲的最多的就是 孔乙己酒楼 和 绍兴米酒。不知当时是游西湖还是参加绍兴宣传总动员了。后来,阅了《呐喊》后,早知鲁迅和老舍是一个时代的,但鲁迅习惯于用思想来写文章,俗称‘思想巨人’。文中孔乙己,阿Q受到伤害时总能以思想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我觉得鲁迅的文章往往能给人以很大的精神力量,无论你怎么低等,下贱,思想是永远都不会被击垮的。他的作品真实的描绘了从辛亥革命至“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对封建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剖析和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的忧患意识。生于那个年代的人是不幸的但同样也是荣幸的,荣幸的是能拥有鲁迅这位同甘苦,共命运的精神食粮。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发表于 2012-8-12 21:36:55 | 只看该作者
  初中高中的时候,书架子上翻得最烂的就是鲁迅的《呐喊》与《朝花夕拾》,每天只能翻过来到过去看,可就是百看不厌,呵呵。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呐喊都能8.7分?给跪了
  这种被捧出来的作品最多也就8分吧,原来豆瓣上也有一群跟风的
  如果只是比较内涵和时代意义,那同时代很多作品也不逊色
  只不过受TG影响大力捧鲁迅罢了,还真能有8.5分,给跪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提到鲁迅,年轻人对这个话题总有一种莫名的恐惧。在中学阶段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正是由于这样的情绪,我们的一些专家边站出来建议中学课本删除一些鲁迅的文章,这样一来学生们学习轻松了,不必再为周树人搞得焦头烂额了。
      诚然,鲁迅离我们越来越遥远,再加上现在教科书中鲁迅的文章也越来越少,我们对鲁迅的感情也越来越淡,或许鲁迅揭露的那个人吃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故而我们不必再过多的研究鲁迅了。又或许是因为某位伟人曾经赞扬鲁迅是我们的民族魂,所以鲁迅还不至于从我们的视野中完全消失。然而当我们再次看到鲁迅笔下的人物,诸如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的时候,我们莫不嗤之以鼻,嘲笑这些愚昧麻木的人,但是并不会引起我们过多的思考,我们仅仅认为他们是活在“万恶的”旧社会的鲁迅笔下虚构的人物。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如今这个时代,屌丝们搬了一天的砖回到家中,对着自己心目中的女神意淫,从此生活便有了动力,明天搬砖便更加卖力,这与阿Q的精神胜利法又什么区别呢?阿Q总是用精神胜利法战胜了一次有一次困难,在挫折与嘲讽中仍然顽强地生存者,可以说阿Q就是那个时代屌丝最好的代表。当我们嘲笑鲁迅笔下的阿Q愚昧的可爱时,我们何尝有不是自嘲呢?
      当小月月被撞到后,被前前后后18来个路人漠视,我们在为此感到触目尽心时,我们难道不曾想到这些冷漠路人不正是对应鲁迅大部分小说中都出现的看客吗?他们贯穿整个鲁迅先生小说,他们几乎成了旧中国人民的代名词,一方面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驱使着他们去发现生活中各种能打破平淡生活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的麻木冷漠让他们注定只会做一个旁观者,冷眼看待这个世界不愿意卷入麻烦中。
      让我们诧异的是,鲁迅笔下的人物似乎穿越了时代,竟然出现在我们眼前。其实,我们翻开历史不难发现,鲁迅生活的那个时代和我们现在的时代,除了生活水平不同以外,有什么区别呢?那个时代并不是真如教科书所说的那么黑暗肮脏,除了科技落后于现在以外,整个社会的风貌和现在没有太多的区别。鲁迅先生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所揭露的不仅仅是一个人吃人的旧社会,吃人只是一个表象,鲁迅先生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我们这种吃人的精神已经深入民族性,而且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继续持续下去。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病人,这种病是我们文化的通病,至于这是不是封建社会造成的这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病还在持续下去。
      如今社会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着,但抛去这一切物质成就我们社会的文化风貌和旧社会有什么区别呢。鲁迅不应该离我们远去,它所表达的忧虑已经超越了他那个时代,直指今天的社会,他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思考。我们还有什么理由要抛弃鲁迅呢呢?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偶然的原因重拾《呐喊》,如今书以读完了十之八九。若是前几天前看到今夜的情景,必会觉得自己是疯掉了。
  
  从识字至今一直对鲁迅没有什么好感。原因有二,一是行文细碎,读起来费力;二是上学时几乎遇鲁迅就要背诵,考试也要考,这真的让懵懂的我感到万分痛苦。
  
  谁知如今已离开学校的我再碰到这本书,竟似生铁遇到磁石,如胶似漆地再也放不下。好久没一本书能让人如此热血沸腾,辗转反侧——完成于80年前的文章对如今现实的解读竟如此的一针见血。当下不知多少大人物在鲁迅先生笔下变得赤身露体,多少蝼蚁在看到这样的文字时自惭形秽。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无非是请鲁迅离开人们的视野或是为他的离去叫好。
  
  当一个社会开始称赞阿Q精神,当人们变成活生生的孔乙己而浑然不觉,当妥协自己的成长与闰土一般无异,每天唯唯诺诺的嚼着滴血的馒头时。我们可曾记得仲夏水畔凉爽的河风,醉人的笛声,温婉的笑语和那喷香的罗汉豆?
  
  我们不曾忘记,只是许久不曾想起。愤怒的种子已经萌发,疯狂的人们还要继续疯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重读《呐喊》,令我感兴趣的是其中那些未收入中小学课本的非“名篇”。《明天》里的酒鬼老拱,《头发的故事》与《风波》里纠缠不清的辫子,《端午节》和《白光》里百无一用的书生,《呐喊》就是一幅人间风情画,当然这幅画是灰暗而沉重的。在这片灰暗与沉重中,唯一的亮点是最后一篇《社戏》,一个市镇里的孩子在乡村渡过的短暂的快乐时光。然而,过去的快乐更反衬出现实的痛苦,因为,“那夜似的好戏”是再也见不到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一半聪明给了一个现当代文学作品的书目,大半没有阅读过。下定决心从头再看。这个书单,第一名就《呐喊》。周五逃了无聊的上班时间,在电脑上一口气看完。其中大部分篇目已经读过,《明天》、《端午节》、《兔和猫》、《鸭的喜剧》等四篇是第一次看到。《明天》讲一个寡妇单四嫂深夜丧子,《端午节》说一官僚清高而不参加索薪,都是色彩阴沉的小故事;其实,迅哥儿放下那个深沉的怪蜀黍面孔,也偶尔会卖萌,《兔和猫》、《鸭的喜剧》都是清新小品,前者两只兔子安家生殖,后者主人无聊中养鸭取乐。可能是自己浅薄,反正我《兔和猫》、《鸭的喜剧》中从看不出什么微言大义,只是觉得十分可喜,读着也轻松。
        说起《狂人日记》、《阿Q正传》这等名篇,自然是有文学史意义。不过,还是最爱《社戏》和这两小动物的故事。
        P.S.:周树人自己说,读别人小说读多了,就自然会做小说。不知道有没有人研究,他都读了谁的小说,从模仿什么作品开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7.23事件过去快三个月了,目前网上基本上没有什么声音了,即使有声音也可能没有多少人愿意听了,一个接一个的事故或故事不断稀释当时的剧痛,当初愤怒的人群可能在积极地寻找着的下一个可以愤怒的对象或事故,只要媒体敢于披露,他们的想法是很容易实现的。前一段时间是上·海·地·铁·追尾,让7.23事件又回光返照了一次,接下来全世界人们悼念乔布斯,最近几天呢,没有那么大规模的热点了,十月七日的宾保高速车祸造成的35人特大事故在乔布斯逝世面前都不值一提,甚至都不如韩国影星吴仁惠的露奶与韩彩媛的自杀引起的关注多。这就是事实,在新闻零距离的当下,任何新闻事件都是人们关注度的俘虏,不管是悲是喜,不管有没有价值。人们的情绪可以在瞬间被大面积地的点燃或引爆,人们的价值观迅速被关注度与点击率量化,过后,除了留下上亿兆字节的信息垃圾之外,剩下的就是媒体和搜索引擎的巨量财富了,除此还有什么?越是零距离,越是同质化,越是没有思考力,越是失去判断力,越是无建设性,越是无意义。
  不过,与一个世纪之前的“人血馒头”相比,我们还是有了进步,我们不再是麻木的看客,而是升级成为了“义愤填膺”的围观者,究竟能否称得上进步还值得商榷,因为,我们连现场愤怒的权利都没有,没有游行示威,也没有罢工罢课,我们只是在虚拟的空间里,用文字表达我们的愤怒,同时带着口诛笔伐的快意与精英般的忧国忧民意识,我们充当了一次又一次的鲁迅。
  问题是,我们现在还需要鲁迅式的批判与唤醒吗?
  需要指出的是,和一个世纪之前相比,受惠于教育水平的提高与物质水平的发展,民众整体已经不再像是当年那般麻木了,特别是在信息扁平化的当今,一个呼声瞬间就可以传遍整个网络,因此也不需要哪个去拿所谓的铁锤去打破铁屋纳喊了。像前几前经常由一些小事演变成的民族主义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现在的问题在于,不是不觉醒,到处都是醒着的人,关键是醒了之后能做什么?就在原地喊破嗓子?
  很明显,我们现在更需要的是萨特式的奔走与抗争,而不仅仅是批判与唤醒。就这一层面是讲,其难度远大于后者。
  必须看到一点,随着民众素质的提高,觉醒者和围观者已经由越来越多的有产者(在中国目前还不能称之为中产阶级)构成,对于这个群体,他们更关注是自己的利益链,这点毋庸置疑。
  可以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最多发些口舌之怨罢了,谁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利益去和体制对抗。换句话说,只有你一无所有时,才会抗争,而目前大家无论贫富贵贱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田,尤其是中产 阶级,其实是最懦弱的群体,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充满正义感,但却是最没行动力的,因为他们时时刻刻不忘的自己的利益基础,根本没法办丢掉这些争取所谓的正义。因此,在后觉醒时代,仍然需要真正的“无产者”才能对既有体制产生革命性的对抗。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作为一个不是靠制度运行,而是靠问题和事故推动前进的国家,小的频发事故反倒成了她的调节阀,而不至于积累到一定程度产生革命性的冲突,同时,也使其制度或多或少地得到改进。而最大的问题在于,她的人民不可避免地成为制度改进的牺牲品,而争取不成为被牺牲的那一部分只能靠祈福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发表于 2012-8-12 21:38:10 | 只看该作者
  顺手复制作业--------------------------------------------------------------------
  
  《呐喊》和《彷徨》是鲁迅的两部小说集,以其对社会和下层人士的深刻揭露与批判闻名.笔者将试从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与异化两方面来阐述其”吃人”的本质.
  《呐喊》和《彷徨》并没有对上层的赵太爷,鲁四老爷着太多笔墨,粗浅的以此批判,而是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在社会底层受尽压迫的贫苦农民,如祥林嫂等人;另一类则是命运悲惨,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例如孔乙己.他们代表了中国的最大多数人,通过对他们的同情与批判,揭露了他们的痛苦和执迷.以此来唤醒"在铁屋里熟睡的人"(〈呐喊〉自序)
  论及封建礼教之吃人,鲁迅不仅看到了其对人民的压迫和毒害,还敏锐洞察到封建礼教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可怕的渗透到了每一个人的血液中.它不仅"吃人",还将人异化,让人不自觉地适应并维护它,这才是它吃人"最大的本质"!
  鲁迅一则通过描写封建黑暗制度,来表达出对下层人民的同情,用他们的口控诉"吃人的礼教",此之谓"呐喊".二则通过描写制度对人的异化,来社会表达对大众愚昧麻木的批判,此之谓"彷徨"双管齐下,深刻揭露了社会的本质.
  鲁迅在《灯下漫笔》中写道:“我们自己是早已布置妥贴了,有贵贱,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别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别人。一级一级的制驭着,不能动弹,也不想动弹了。”  这便是制度对人压迫的根源,在一个尊卑已定的社会中,下层人是毫无地位可言的,一切出路被堵死,人民困苦无望,只能奴隶般残喘.
  因此,在制度创造的无望中滋生出了普遍存在的麻木.他们安于贫贱,只求"坐稳了奴隶"便心满意足.单四嫂子做了寡妇,受人欺侮,儿子被庸医治死.祥林嫂在鲁四老爷家做工,生活穷苦,只要能作稳了奴隶,她们都没想过不满或反抗.眼界狭小,不关心社会, 华老栓一家只想治儿子病,完全不关心革命. 杨二嫂、阿Q和孔乙己都是一种安分麻木的态度对待封建礼教,从不想过不满与反抗.在封建时代,不抗争就是对其某种角度的支持.
  在革命意识高涨的历史大背景中,鲁迅却深刻的看到了更加悲哀的实质:封建礼教对人的异化不仅仅是让其麻木,更是让他们不自觉地继续维持着旧制度,在血液里继承着"吃人"的血统.
  封建宗法制下的尊卑关系链,必然导致一种把社会等级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上上下下尊尊卑卑,使人惧上欺下,怕硬欺软.对弱者强硬,对强者立刻露出奴才相.
  阿Q的精神胜利法对于被人打的解释是"儿子打老子",这看似是一种自我麻醉,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一种想要高人一等的情感显露.被人吃者竟也在一边吃人,甚至只要给他机会,他便马上就去吃人.这就陷入了一种恐怖的轮回怪圈,礼教对人的异化可见一斑!
  "受压迫――麻木――异化――压迫其他人".封建礼教创造的这个怪圈使得不知个人被牺牲,整个社会都被一种"吃人的文化"牢牢束缚,停滞不前.这便是鲁迅给我们亮出的最锋利匕首.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2-26 02:09 , Processed in 0.06821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