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类书,就好比摆在你面前的是嚼过的食物,容易消化,但是……你要学会独立思考。毕竟,你想啊,让我去读托克维尔,洛克,卢梭etc那该多头疼。可你去读这些所谓的公知,就容易了,但是精华也在这中间丢掉了。
1年前我读刘瑜、周濂的时候,彬哥问我,有没有觉得刘瑜的《民》有什么问题?我说,没啊,他说,你去网上搜搜,有人批判刘瑜写东西喜欢先摆论点,然后再论证。从那时起,我特别注意这一问题,绝不做被人牵着鼻子走的人。
总结看完此书的想法,就是想去读罗曼·罗兰的《约翰》,想去法瑞交界线,想看柏林墙,想读托克维尔。
1年前参加TED,听到一句话很喜欢,大意就是,你怎样,中国就怎样。与书里一句算是不谋而合吧:“先问你要去哪里,而不是时代去哪里,国家去哪里,世界去哪里。你需要一个怎样的时代,你就是怎样的时代;你热爱怎样的国家,你便拥有怎样的国家;你走到哪里,你的世界就在哪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国民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利弊究竟是谁大呢?的确,微博拓宽了表达渠道,各种攻击谩骂也随之产生。发言不动脑,闭着眼睛分享转载者比比皆是。所以刘瑜几年前退出了微博。不是在鼓励这种行为,因为如药家鑫案后,熊觉得遗憾or后悔自己当时的拂袖而去云云。
再说微博删帖对错。刘瑜在《民》说过一句,一个自由的国家首先是一个有责任的国家。我也始终坚信Day的那句“秩序是自由的先决条件”。所谓左右,就算是左坚持平等,右坚持自由,但二者绝对是辩证而不是割裂的。自由决不是没有底线的自由,突破了底线后的自由反而人人不平等;反之,突破了平等的底线,人人也皆失去自由,变成了奴隶。所以,不要用主义二字来标榜自己,不妨说自己是一个有底线的人。若是人人恪守这一点倒也好了。
我突然想起高中做的一篇阅读理解:鲁迅的《看客》。拿到今天依然很适用。你说,小悦悦事件的发生折射了什么。人性的冷漠么。遇到老人摔倒你扶不扶?如果法律健全没有漏洞,你不用担心自己的权益在助人为乐的过程中受到损害你做不做。你说中国已经改了很多,你看微博上的爱心接力,都体现出了进步。是。但从另一角度讲,如药家鑫案,舆论的压力最后产生了什么样的结果。司法有没有从中受到干预?事情过去了,如鸟兽散。中国国民自古的看客心理,某件舆论热点话题在今天还吵得不可开交,过几天也就云淡风轻了。乔治·奥威尔好像说过,媒介即隐喻,我倒觉得媒介即力量。媒体的作用在于引导民众,而不是盲目迎合民众而背离事件真相。
高中时我的语文老师曾告诉我们一句这样的话:围观就是力量。如今想来,某种情况下,舆论压力的作用真是功不可没,但同时,若每个人都沉默着不说话,任由不良事件的发生,集体纵容又该是何等得悲哀!高中时和同学谈到中国未来的影响力时,他说:当我们的力量足够强大时,就可以影响世界。所以,尝试着去表达,从不说到说,你就已经在慢慢开始改变这个世界了。
大一思修论文我很认真地写了一篇论公民民主参与诉求渠道,在里面我提到了政府应该采取的态度与行动。决不是盲目地打压删帖,而是理性地引导。有个比喻很生动,就好比一壶沸水,你非要用盖子拼命地压,能压那么一会,等时间一到,水温高到一定程度就会冲破盖子一发不可收拾。而你若是早早地打开盖子,便不会酿成悲剧。一个合格的政府,应该是走在黑暗里,掏出手电筒为你指亮前方的路,而不是将手电筒对着你,霎那间,光明也变成了黑暗。古话是“以天下为己任”,若是人人能做到“以己任为天下”,哪怕是自私主义、消极自由也够了。
封面上有句话:darkness cannot drive out darkness only light do that; hate cannot drive out hate only love can do that. 还有一句卢梭说的:爱是无法治疗的,除了更深的爱。
胡乱扯了一大堆,如果不是熊培云有过留法的经历,里面有一些关于法国的小故事,可能我也不会想到读他的东西。还是觉得,这种二次消化,谨慎之。有个题目很好玩,只移动一个数字,使101-102=1。果然是自由在高处,当所有的人都趴着而你站起来了,那么你就已经在高处了。还有书里用开玩笑的口吻提到,中国是世界上最自由的国家,愿有一天这句话不是反讽而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