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不大能看出来陶渊明的诗究竟好在哪里,偶尔吃了豹子胆觉得是不是真的没有那么好呢?不过一般藏着掖着的,默默地归因于自己欣赏水平差。最近又想起来,就找叶奶奶的书来看,硬着头皮看完,产生了深深的挫败感,因为叶奶奶总是说这里好那里也好,我却感受不到。要知道,读诗、说诗的好处感受不到,就是麻木不仁了。
我只好给自己找心理安慰。
叶奶奶说:“陶渊明的诗很难讲,它不仅给你一种感动,而且在感动中引起你思考;不仅引起你思考,而且在思考中给你一种回味。一般来说年轻人不容易欣赏陶渊明的诗,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很多人生的考验,没有很多困难的人生问题需要他们去面对,去解决。更有的人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喝玩乐,从来不会用头脑去思想,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欣赏陶诗。”
然后我想:哦,原来是这样,欣赏不了说明我还年轻!啊哈哈。
不过转念一想,又有点不服气。我虽然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也没全吃喝玩乐,多多少少还是面对了一些问题的吧,也多多少少想过一些事情吧,为什么还是欣赏不了呢?
于是又看到叶奶奶说:“唐朝人为什么不懂得接受陶渊明?宋朝人才懂。因为唐朝人是比较直感的,是直觉的那种感发,比如说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直接的、直觉的一种感发,那感发的力量非常强大,但是它不是思想性的。所以陶渊明之被接受,是在宋朝以后,因为宋朝以后就是比较有思想性,而且喜欢在诗里面放进思想性。”
按叶奶奶的意思,原来唐朝人也不能欣赏,因为唐朝人写诗不喜欢放进思想性。
恩,那这样说,我的诗歌欣赏趣味就是由唐诗塑造的喽,所以欣赏不了陶渊明也是情有可原了。
不过又转念一想,举的都是李白的例子,杜甫呢?杜甫的诗里面有没有思想性呢?或者说理趣呢?中晚唐的那些诗里有没有呢?为什么他们也欣赏不了呢?
所以叶奶奶总结欣赏不了陶渊明的原因,一是因为年龄,二是因为思想层次,归根结底是后者,你不到一定年龄就不会有自己的思想,你没有思想,怎么理解呢?以宋朝人来说,有一个很好的例子,陈善在《扪虱新话》里就说:“乍读陶渊明诗,颇似枯淡,久久有味。东坡晚年酷好之,谓李、杜不及也。”我很感谢陈善把自己的真实体验讲出来了,我至今读陶诗也是种淡如白水的感觉,虽不至于说索然寡味,但是总让我想起来“理过其辞”的评语。遗憾的是,陈善没有讲他由以为陶诗枯淡到觉其有味的过程是怎样的,他所感觉到的味又是怎样的。这正像苏东坡说“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说“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呈现的都是完成了的体验和感受,是只绣成了的鸳鸯。
如果我不怀好意揣度的话,也许很多人说陶诗好,就是因为苏大胡子说好。苏东坡的影响力实在是太大了,一有什么说法,天下翕然从之,哪里敢提出什么不同意见呢?自然,东坡说陶诗好,自然有他的理由,不过在自己体会到之前,我还是宁愿觉着自己是欣赏水平低下而不愿意如矮人看戏,随人道短长。
又想到说诗的问题。
叶奶奶我是很尊敬的,且不说她说诗说词还是有独到之处的,就看她八十多岁还四处奔波作宣传普及,就足够了。叶奶奶书里面讲到报纸参访她女儿,她女儿说:“她就是爱她的诗词。”诗词对于叶奶奶来说已经成了她的生命支柱,伴她渡过艰难岁月,如果知道叶奶奶的经历,大概都不会不心生感慨。
另一方面,叶奶奶对老师顾随先生可以说是顶礼膜拜,在顾先生身后不遗余力地搜集遗稿、整理笔记、光大学说,提携顾先生的儿女,我一直想如果没有叶奶奶,顾先生大概真的要被历史隐藏了。顾先生的学生里,周汝昌也是每每颂扬无已,不过论起实事来,大概都是叶奶奶在一力操持吧。叶奶奶对于老师的感念,也让我动容。我想,如果顾先生泉下有知,也一定会庆幸自己遇到这么一个好学生吧。
不过,在说诗上,顾先生并不满足要一个好学生,他曾写过一封信给叶奶奶吗,也是常被提起的:“年来足下听不佞讲文最勤, 所得亦最多。然不佞却并不希望足下能为苦水传法弟 子而已。假使苦水有法可传,则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此语在不佞为非夸, 而对足下亦非过誉。不佞之望于足下者, 在于不佞法外,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不愿足下成为孔门之曾参也。”
禅宗说:“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乃勘传授。”也是一样的道理。
可惜,以我的感受,叶奶奶终其一生仍然只是孔门曾参,而未能跳出如来佛祖的五指山外。
因为读陶诗,又找来顾先生论陶的片言只语看。真是慨叹不已。比如叶奶奶说到陶诗是一种智慧而不是聪明:“比别人想得快、计算得精明,那是聪明;而对人生看得透彻,有一种超出人生的觉悟,那才是智慧。”
顾先生说:“陶诗耐读耐看,即能将经验变为智慧。”“陶诗如铁炼钢,真是智慧。”
又比如多处说陶诗所写有不是实际的形象而是带有理念的色彩。
顾先生说:“陶之田园诗是本之于心灵经验写出其最高理想。”
直接引顾先生的说法:“故陶诗之冲淡,其白如日光七色,合而为白,简单而神秘。”
当年读叶奶奶讲大晏词人生境界的一篇长文,精彩绝伦,反过去看顾先生的书,大概不起眼的两三百字就把叶奶奶的意思概括无遗了。今天仍然是这样的感受。
一面觉得叶奶奶真是得顾先生真传,阐发说明都仿佛可以见到顾先生的意见重现,一面又觉得读完叶奶奶的书,再重新看《驼庵诗话》,就好像由泛滥无归到精深简约,对顾先生愈加佩服得五体投地,或者说,叶奶奶所做的更多是搭建起我们通向顾先生的一座桥梁。
再想起顾先生当年写的那封信,或许他当年就已预见到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