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7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合肥四姊妹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0:44: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合肥四姊妹》讲述了张家元和、允和、兆和、充和四姐妹的传奇故事和集体记忆,让我们有幸与中国历史进行近距离的接触。借由信件、日记、家谱、诗歌、杂志和访谈,作者为这个家族撰写了一部引人入胜的编年史。对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2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3 03:40:33 | 只看该作者
      四姐妹的生活正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从才气来讲,四姐妹里大约是兆和稍逊,可沈从文的情书家书在整本书中却有点宣兵夺了主之感,有好多处不禁让人莞尔一笑。近来因着繁琐的工作,燥气日生,每每抽闲暇读四姐妹的故事却得以让人心静,同时却也惋惜一个时代的逝去,国学、旧礼、精神不再。有机会倒想读一读英文的原版。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3 05:21:43 | 只看该作者
      有时不得不感慨历史时间的神奇,有时上百年裹足不前,有时一眨眼间却已是沧海桑田。也许,传奇就是这样产生的,在历史的断裂处尚能望见斯人的背影,但是那背影却显得如此不真实,仿佛不是出自记忆,而是出自想象,我想这恐怕这就是历史的虚构吧。历史是最伟大的小说家。阅读金安平女士所著的《合肥四姐妹》,就令人时时发出这样的感叹,原来传奇的时代距离我们是如此之近,或许正因为如此,我们的失落才是如此之重。
        
      如果说宋氏三姐妹集中体现了民国政治的风云激荡,那么张氏四姐妹所体现的便是生活细节中的文化变迁与命运选择。历史上有关女性的传奇,落脚点都在感情上,合肥四姐妹也不例外,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她们分别嫁给了昆曲演员顾传玠、语言学家周有光、作家沈从文和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看起来的确蔚为壮观,拥有了文史“八卦”的一切因素。但,仅仅是“八卦”似的猎奇吗?难道不应该在她们身上挖掘出更多的特质,来作为对这个贫乏时代的提醒吗?作者金安平女士没有让我们失望,掩卷之后,深深觉得此书写出了历史深流下的女性人生,不止是这四姐妹的人生,而是刻画出了许多平凡女性的群像。像是书中浓墨重彩的一章:“保姆们”,当地人叫作“干干”,她们操持家务,粗鲁却又可爱,直率却又守旧,是大家族不可或缺的成员,更是广大劳动阶层的写照,在四姐妹的故事中不可或缺,就像《红楼梦》怎么能少了袭人、晴雯与刘姥姥?金安平女士台湾出生,美籍华裔,执教于耶鲁大学,夫君乃是汉学名家史景迁,因此,她具备优秀的史学背景,更有独特的女性视角,的确是写此书的最佳人选。
        
      此书从一九〇六年的一场婚礼写起,“扬州人陆英嫁给了合肥人张武龄,给她送嫁妆的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陆英的母亲为了准备这些嫁妆,花了十年的时间。当一切打点完毕,女儿出阁不久,她也因操劳过度而离开人世。”打开书的读者一定会震惊了,这完全是一部长篇小说的经典开头,阅读的欲望一下子就被吊起来了。这场婚礼的重大意义在其后的叙述中才显露了出来,原来,这是四姐妹生命的起点,那场婚礼的主角正是她们的父母亲。实际上,叙述还要回溯得更远,从她们的曾祖父张树声写起,写他如何在清末镇压天平军的战功中发家,然后“重新修订家谱,彻底美化自己的家世;雇佣专家来替他们收集书籍、古玩和字画”,才奠定了张氏大家族的地位。在写四姐妹之前,书的前几章分别是婚礼、生育、择居、合肥精神、祖母、母亲、父亲、学校、保姆,占据了此书整整一半的篇幅,就好像是为了研究四朵金花,而不得不研究了根须、种子、土壤、水文与气候。的确,大家族是中国最为典型和最为丰富的社会关系集合体,它在时代中的沉浮宛如浮标精准地反映了水流的变化。
        
      她们的父亲武龄,深受“五四”新思潮的影响,崇尚人格独立,自由平等。他无意于军队和仕途,酷爱读书,一生最大的愿望就是兴办一所自己的学校,让年轻的女性能免费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以一己之力,创办了苏州乐益女中,书中的“学校”一章详述了这个过程的艰辛与不易。大姐元和是张家长女,才貌出众,是当年大夏大学的“校花”。她痴迷昆曲,置众多追求者不顾,竟与“传”字辈著名的昆曲演员顾传玠相爱并成婚,成为当年惊世骇俗之举。在旧社会,再有名的“名角”也是所谓“下九流”,被蔑称为戏子,元和能破除陋见,与之自由相爱,不能不念及家庭的开明之风。二姐允和与周有光的结合可能是四姐妹中最平和的了,但是他们的结合也是以自由恋爱的方式,在当时亦是难能可贵。她性格风风火火,是四姐妹中精力最充沛、最活跃的,她写过《最后的闺秀》《张家旧事》《多情人不老》等书,都是写自己家族旧事的,为此书的写作提供了很多的生动细节。允和长期在北京昆曲研习社工作,忙忙碌碌,勤勤恳恳,却从没领过单位一分钱,因为她的工作完全是自愿的。三姐兆和是四姐妹中最出名的,因为她嫁给了著名作家沈从文,沈从文有句很煽情的话:“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便是兆和。人们在沈从文的小说中猜测着她的影子,但真实生活中的她却低调寡言。沈从文对她的追求可谓艰苦,连续写信三年,她才终被他的才情所打动,答应和他这个乡下人共度一生。要知道,沈从文出身贫寒,又是写白话小说的,在很多旧式大家族里并不被认可。四妹充和才高八斗,与德裔美籍汉学家傅汉思自由相恋,“嫁给外国人”在今天的中国都是令人要感叹下的事情,何况当年。她后来随丈夫出国,在哈佛、耶鲁等大学执教,传授书法和昆曲,本书作者和她丈夫史景迁都是她的学生。她也是本书写作的缘起者、推动者乃至完善者。
        
      四姐妹各有各的个性,各有各的际遇,但除却血缘之外有一样东西将她们紧密联系在一起,那就是昆曲。这个爱好也许得自她们的父亲武龄,她们用昆曲这种已经失落的艺术形式,铭记了家庭内部的温情。据说,侯孝贤导演一直想拍合肥四姐妹的故事,我想,昆曲应该是那部电影中的重中之重,它既是形式,又是内容,更是象征,一种兼及古典与现代的高贵、清洁与自由之精神的象征。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5 17:46:53 | 只看该作者
      封面上就是四位清秀温婉的民国闺秀——安徽合肥的张家四姐妹: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这是一本关于民国期间曾辉煌一时的家庭、关于气质学识出众的四姐妹的传记,出自耶鲁大学历史学家金安平女士之手。写作风格具有很明显的学者风范:文笔朴实精练兼具细腻、叙述严谨、资料翔实,引用信件、日记、家谱、诗歌、杂志和访谈等众多资料再现了那个特殊年代和这个特殊家庭的精彩记忆,其思想又不乏深度和洞察力。
      
      金安平女士的先生是颇具影响力的汉学家、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史景迁(1) (Jonathan D. Spence,乔纳森斯宾塞)。张家四姐妹中的老四张充和及其先生傅汉思曾是史景迁在耶鲁的老师。由此渊源,成就此作。
      
      四姐妹的曾祖父张树声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因为协助清政府平定太平天国和捻军之乱,受李鸿章赏识和清政府重用,因此成为了飞黄腾达、声名显赫的大户人家。像他这样的合肥新贵们通过资助修建学校和贡院,大力促进了合肥的发展、也从某种程度上构建了一种新的合肥精神——处世灵活、勇于冒险、打破常规、不惧变法、见多识广、行动胜于空谈。
      
      1906年,扬州人陆英嫁给了合肥人张武龄,这就是四姐妹的父母双亲。张武龄天性和缓宽容、开明,母亲精明能干而充满智慧、通情达理,姿色才情能力都很出众,非寻常女子。父母亲感情深厚,父亲无论在生活还是精神上都深深依赖母亲。
      
      张武龄热爱读书阅报、忧国忧民,将祖辈积累下来的大笔财富用于教育——创办了“乐益”女校。由于时局动荡“乐益”女校一直经营得不易,至1937年因为战争而关闭。他对子女的教育也苦心经营,教学科目颇为广泛,并且专门聘请老师教授昆曲,使她们的一生都与昆曲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待孩子们如朋友,子女们认为通情、达理、有志、同情,是父亲留给他们的宝贵遗产。
      
      1912年张武龄举家从合肥迁往上海,这一举动改变了孩子们的命运——他们从此拥有了一个更为开放、丰富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为了拥有一个更为安全、舒适的环境,1917年又举家迁往苏州,这一次主要是陆英的决定。
      
      1921年陆英去世,从此终结了一家人的黄金时代。短短十五年婚姻,陆英已为张家生养了九个子女,四姐妹和五兄弟:宗和、寅和、定和、宇和、寰和。
      
      1922年,张武龄娶了比自己年轻10岁的第二个妻子韦均一——一位更为独立现代的新式女性,后来成为乐益女校的校长。作为年轻的继母,得不到子女们的信任和欢迎,她始终没法真正融入张家这个集体。她和张武龄育有一子张宁和。
      
      四姐妹个个兰心蕙质,但性格迥异,人生际遇、命运归宿也各不相同。
      
      老大张元和,1907年出生。性格老成持重、优雅深沉、一生酷爱昆曲。曾在苏州东北方向大约八十公里处的海门教书四年,1935年为了照顾生病的四妹充和回到了苏州,并专门向周传瑛先生学习昆曲,1936年在一次义演中遇见并爱上了后来的丈夫,小她两岁的顾传玠——一位已在5年前退出舞台的极具天赋的优秀昆曲演员,曾和周传瑛从小在同一个班子里学戏。那时的他,正在追求另一位女子——他的资助人一位实业家严惠宇(与汪伪政权中的二号人物周佛海来往甚密)的女儿。也许这个女人更适合他,也许他娶了她生活会是完全另外一幅景象,但他最终还是与元和结为了伉俪。元和在就读上海大夏大学时期就经常看顾传玠的演出,和她的朋友们都是他的戏迷,即现代人所称的“忠实粉丝”。即使昆曲高雅之至,但戏子的地位终归还是低下的,1939年4月两人成婚时这则大家闺秀下嫁戏子的新闻还是在上海被大事渲染,但却得到了开明父亲的支持。女儿顾珏被元和曾在他乐益女校的老师兼干姐姐凌海霞收养并改名凌宏。抗战八年,元和是四姐妹中唯一留在沦陷区的。1949年在顾传玠的坚持下一家人带着儿子顾圭离开上海前往台湾,此后31年她才再次见到了女儿。而顾传玠早已在1966年因病与世长辞。除了昆曲,元和与丈夫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共同点,婚姻中也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困扰,她的遗憾几乎全与丈夫有关,她爱上的到底是舞台上那个着华美戏服流光溢彩的他,还是爱上了他的艺术?对此张充和的看法截然不同,她相信:倘若你对昆曲的感情够深,就绝不可能爱上一个昆曲演员。
      
      老二张允和,1909年出生,因脐带绕颈险些丧命。张允和直爽坦率、活泼善谈,顽强激烈,具有英雄气概、侠士心肠、和斗士的不屈精神。她将自己的性格归因于出生时的难产,正是因为这种拼搏精神才存活下来。曾就读中国公学,后转到光华大学,与十六岁时就认识的同学的哥哥周有光坠入了情网。周有光年长她五岁,家境艰难,为人耐心,颇具绅士风度,也有充分的能力来节制允和;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是中国最早的金融专家,后改行从事语言学的工作,为现代汉语的规范化做出了卓越贡献,解放后回上海任经济学教授,1955年受命改行至文字改革领域,参与设计“汉语拼音方案”,被誉为汉语拼音创始人之一。是《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文版三位编委之一,其他两位编委是刘尊棋和钱伟长。他还是屈指可数的与爱因斯坦面谈过的中国人。因为敬佩周有光的博学,他的连襟沈从文送他“周百科”的外号[2]。1932年,两人成婚,育有一子小平和一女小禾。1937年抗战爆发,元和带着儿女辗转合肥、武汉、四川一路逃难,去重庆与周有光会合,临行前她和父亲告了别,这是父女俩的最后一面。战时生活极其艰难和黑暗,周有关又老是出差在外。1941年,允和目睹着女儿小禾受盲肠炎的折磨慢慢死去;1942年,儿子小平肚子被流弹击中,所幸抢救及时保住性命。这两次事故周有光都不在家中,因此允和对婚姻生活的描述是:大部分危机总是留给女人去处理。不是抱怨,却是实话实说。因为被划分为“地主、阶级异己分子”,允和丢掉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编辑工作,成为了一名家庭妇女,文革期间这重身份却给了她很好的保护。辞职期间她一直担任北京昆曲研习社联络组的组长。1969年周有光下放宁夏2年四个月,一个与世隔绝类似于集中营的地方,允和却选在了留在北京,照顾他们的孙女。1949年后,姐妹中只有允和与兆和留在了北京,20世纪八十年代,允和飞到美国,得以见到了已在美国定居的元和及充和。令人惊叹的是,周有光现还健在,已是106岁的高龄,思维依然活跃,居然也写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ouyouguang)、织围脖(http://weibo.com/zhouyouguang)。
      
      老三张兆和,1910年出生。性格腼腆谨慎、沉默内向、务实冷静、理智而充满戒备,性情有些顽固和古怪。1930年就读中国公学大二时,遭遇了他的老师沈从文的热烈追求,她的屡屡拒绝令这位当时已经声名鹊起的大作家苦恼忧愁不已。胡适时任中国公学校长,沈从文出生于湘西小城凤凰,曾立志成为一名军人,尽管他学历不高,但胡适慧眼识才,坚持聘任他为中国公学的中国文学讲师。沈从文确实仰慕迷恋她,在他三年多热情洋溢的情书攻势下,这对师生恋终于1933年修成正果。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嫁给沈从文是因为“他信写得好“。作家毕竟是浪漫、感情丰富的,婚后沈从文对兆和依然热情洋溢,这从他写给兆和大量的书信可以看出来,他作品里的很多女性形象也都如兆和一样皮肤黝黑、面容清秀,比如《主妇》里的碧碧,《边城》里的翠翠。1934年他返乡途中写给兆和的大量信件则成为了作品《湘行散记》的素材。而兆和给他的信总是要冷静、现实得多,涉及很多诸如家庭经济消费、人情世故等内容。沈从文热情浪漫,兆和务实冷静,他俩之间除了两个儿子沈龙朱和沈虎雏、一些共同的朋友和对书籍的喜爱以外,几乎没有太多共同点。尽管沈从文年长兆和八岁,从信中内容来看,她好像比沈从文要成熟、现实很多。婚姻使双方更为独立,不肯受对方影响。1937年抗战爆发沈从文启程离开北京前往昆明任教于西南联大[3]教授中国现代文学,而张兆和则和两个儿子留在北京,直至次年秋天才下定决心前往昆明和沈从文重聚。沈从文自己感觉“比起与他日夜厮守来,兆和更喜欢他从千里之外写信给她”。1945年战争结束,他们回到了北京,沈从文被北京大学聘请为中国文学教授。解放初期因为政治压力曾一度忧郁、企图自杀,恢复过来以后,酷爱收藏文物、古董的沈从文潜心研究古代漆器、丝绸图案、唐宋铜镜和明朝织锦,历时十五年完成了一部多卷本的中国服饰史。沈从文还是老版《红楼梦》的服饰顾问,这位重量级的大师确实给这部经典的名著电视作品带来不可估量的美学价值。关于他们的婚姻,这句话可以简单概括“张兆和和沈从文各自生活在自己的独立世界中。他们或许会用同样的词语来形容他们的需要,但事实上他们需要的东西却是完全不同的。”1988年沈从文去世后张兆和整理出版了他们的通信,她写到“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太晚了!为什么在他的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
      
      老四张充和,1914年生。智慧超群、才思敏捷、学养深厚、独立而有主见、集严谨和灵活于一身。8个月大时就过继给叔祖母,回合肥老家生活,直至16岁才返回苏州的家。她的这位养祖母是一位素食的佛教徒,佛教法名“识修”(认识和修行),一位极有心智和修养的聪明女性。识修是李鸿章的侄女,她的父亲李蕴章是李鸿章的四弟。识修有幸有一位把子女教育看得重于一切的父亲,因此成就了她的学识和修养。有她作为启蒙老师,又是张充和的幸运。1930年,70岁的识修去世,此时张充和16岁,回到苏州时母亲已经去世9年,而她最后一次见到母亲是1920年,才六岁。张充和还曾师从著名考古学家朱谟钦学习国学,她和姐姐们不一样的幼年成长环境和教育氛围给她打下了坚实的学识基础,培养了她独特、宁静的学者气质、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因着早期所受的教育,她在1934年北京大学的入学考试中国文轻松得了满分,但因为从来没接触过数学所以得了零分,委员会强行让她通过考入中文系就读。那时她的姐夫沈从文已是著名作家,胡适是北大中文系主任,但他直至充和离校才得知她和沈从文的关系。由于品味高雅、气质出众,充和吸引了很多人,这其中就有著名诗人兼翻译家卞之琳[4],曾在西南联大教授文学翻译,是沈从文的密友、徐志摩的学生。卞之琳九十高龄才离开人世,明明知道张充和不会选择他,还是一生都爱恋着她,这件事尽人皆知。她对卞之琳的评价是“不够深沉,有点爱卖弄”。那句广为流传的名句“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就是出自他不朽的代表作《断章》。
      
      充和花了大量的时间在学习研究昆曲上,成为了一代昆曲名家。曾为国民政府担任过两份工作:受聘教育部编选教科书的散曲章节;1940年,为教育部新建立的礼乐馆服务,协助完成礼乐的制定。在此期间,充和与她敬重的一些学者一起工作,并结交了很多学识和修养也很高、志趣相投的饱学之士一代宗师陈寅恪、金岳霖、胡适、张大千、沈尹默、章士钊、卞之琳等等。其中学者兼书法家沈尹默,日后成为了充和的书法老师。充和最终成就为一代曲坛名家、书苑才女,1947年曾在北大教授书法和昆曲。当年9月,通过姐夫沈从文她与犹太裔德国人傅汉思(Hans.H.Frankel)相识,次年结婚,1941年1月,他们共赴美国定居。到达美国以后,傅汉思受聘于耶鲁大学教授中国诗词,充和则在耶鲁大学美术学院教授中国书法。一个国学修养和传统艺术十分精深的中国女性居然决定嫁给一个西方人,然后离开中国,远走他乡,到一个她全然陌生的、与她喜爱的世界毫无联系的地方去定居。难道是因为她预感到了什么?解放以后、文革期间沈从文、沈尹默都难逃厄运。那时候的充和当然不可能预见到这些,但战后眼前的世界让她失望,她还是觉得自己喜欢的那个世界风韵犹存。但共产党规划的新世界对她来说确是暗淡的、陌生的、容不下她喜欢的那些东西。她自知不是“弹性大、适应力强”的、适合接受社会主义革命的那些人,在此方面,她承认自己和姐夫沈从文相似,和姐姐兆和倒大不相同。现如今,张充和已是98岁高龄,独居在康涅狄格州,被冠以“民国最后一位才女”的称号。
      
      四姐妹的名字中第一个字都是“儿”,在古文中属于“人”字部。《通志六书略》中称:“人,象立人,儿,象行人。”“儿”字看起来像两条“腿”,意即女儿总是要嫁出去的。父亲起名时大概没有想到,日后她们真的会流离失所。六个儿子的名字都带个“宀”,意即男孩是要留在家里的。四姐妹成年之后却并不只是嫁为人妇而已,她们各有建树丰富多姿的人生告诉我们,大家闺秀是这样炼成的!
      
      注释:
      [1] 史景迁著有多部有关中国历史的著作,主要有《改变中国:在中国的西方人,1620-1960》、《追寻现代中国》、《康熙与曹寅》、《“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康熙自画像》、《王氏之死》、《天安门:中国人及其革命》、《利玛窦的记忆宫殿》、《胡若望的疑问》、《中国纵横:一个汉学家的学术探索之旅》、《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毛泽东》、《皇帝与秀才》等。(摘自百度百科)
      
      [2]周有光介绍摘自百度百科
      
      [3]西南联合大学,与1937年秋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联合组成,校址先是临时设在长沙,后于1938年春西迁至昆明。
      
      [4]《卞之琳和张充和的流年旧事》http://wenku.baidu.com/view/d8cb1efa770bf78a652954f5.html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2 05:17 , Processed in 0.054097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