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558|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失落的一代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20:4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对中国上山下乡运动的全方位研究
      当代中国史研究的重要一章
      本书从思想理论的角度,对上山下乡运动的兴衰进行了最系统深刻的剖析。
      本书是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知青史的精审之作。
      1966年中国掀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951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2 05:01:49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的中心论点是“下乡运动的真实情况将是知识青年在农村的真实经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农民、干部的关系,还有他们的劳动生活。至于其它的,那会是有关运动的终结及后果。。。。。"
      
      这才是本书的观点所在!!!!仅仅是站在知青的角度思考!
      
      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上呢???
      农村是否有新的变化?
      边疆如何呢???
      生产力是不是一天两天的进入80后,就飞速进入小康的??
      国人的素质一下子就从文盲到普及了教育???
      
      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关于那个时间段的书籍,
      但是有一个基本的常识;
      谁是写书人?
      农民?工人?军人?。。。。
      都不是,而是那些文青,
      而仔细的在发现,我们就发现了那些父母是知识分子的人的写作。。。。
      带着一些怨气,带着一些恶臭的味道。。
      
      那个时代是可恨的,没有。。。。。
      但是,如果不能真正有有思考,没有真正的一种历史观,
      很多问题要被扭曲。。。
      很多事实会被掩盖,
      我们的后代会因为我们整体的记忆偏差影响,
      不仅仅是政治,还有法律,还有每个人的觉醒和自觉,
      集体空喊民主和自由,
      是不能让我们真正的走向目标,
      急功近利的学习高级政治经济制度是可怕的,
      当我们的历史问失败的原因,
      多少要和日本维新做对比的!
      
      历史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我们错误的看待!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历史会被重写的让我回忆至今。。。。。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6 20:16:10 | 只看该作者
      本书确实给读者提供了知青一代人的生存状况,这是一个国家的悲剧,造成了人才的断层也泯灭了一代人的青春。粗俗的讲法,当时所谓的消灭三大差别就等于一开始有人吃屎有人吃饭,然后强行让吃饭的人吃屎,造成所谓的平等真的显得非常廉价。所谓的政治挂帅,事实不过是为了满足某个人对于权力的欲望。集体化运动,反右XXX,以致于XX十年,对于满腔狂热的乌合之众被别有用心的利用,造成了无法估量的后果。
      然而,就本书而言,作者所引用的材料多来源于文学作品,作品所具有的说服力并不强。而作者对于文革的界定,也并不敢苟同,因为作者仅就简单几句领导人的话语就此界定,难免有失偏颇。
      也许对于华人以至国外学者对于中国的研究来说,由于其并没有深处其境,虽然有时独到,但是也要保留一种对于“望文生义”的怀疑。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2 19:0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篇迟到的书评,但还是要感谢@法星社陈烨的赠书活动。法星社网络读书会让更多爱读书的学生读到了更多的好书,是特别有意义的活动。
              法国汉学家潘鸣啸先生所著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是一本对中国上山下乡运动进行比较全方位研究的论著。作者首先分析了上山下乡的动机,以三大动机概论:意识形态动机、政治动机和社会经济动机。意识形态动机,具体指改造青年及消除社会分工;政治动机,主要是指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的领袖魅力;社会经济动机,则是强调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的同时,要限制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
             阅读完这本书,我思考着上山下乡运动的阴魂是否还在神州大地的上空远远徘徊着?上山下乡运动虽然过去了三十多年,但我国政权组织未变,政党统治意识也未发生实质变化,那上山下乡运动是否没有完全消失,可能正在以一种更隐蔽更为大众所易接受的形式开展着?从动机来说,上山下乡运动开展的意识形态动机和政治动机是那个时代所特有,时过境迁,具有不可复制性,而社会经济动机则是到现在也有其存在的理由,因为农村和边疆的经济发展依然落后,城市化进程还比较缓慢,贫富差距的出现,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加大;另一方面,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失业问题依然严重,甚至比三十几年前更为严峻。那么,国家为了解决这种类似的问题,会采取什么措施呢?在三十几年前,伟大领袖毛主席酝酿了一场浩浩荡荡的上山下乡运动,解决了两个问题 :一是城市人口过于集中或城市里人对于机遇的追求与可得的机会不成比例的问题;二是乡村远远落后于城市的现实的问题。因为如果将城市过剩的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输往农村转变为“有文化的新农民”。既解决了人口分布的失衡又缓解了人力资源配置的失衡,同时也改变了农村落后的境况。可谓一举多得。
             而将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年输往农村,这一举措,到现在也正在实施着,但早已不是打着上山下乡的旗号,而换之“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等。与上山下乡最具可对比性的要数“三支一扶”计划,该计划是2006年2月25日,各部门联合组织开展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三支一扶”计划的口号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上山下乡的口号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不一样的时代,不一样的运动,不一样的口号,而其出发点和精神确有诸多相似之处,但仔细对比,这两者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也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内容。
              一样的广阔天地,不一样的大有作为。
              首先,在计划落实方面,上山下乡要求所有适龄青年除了当兵以外,基本上都属于征召范围,而且从1968年开始采取的是强制性的,在原则上成为固定不变的政策;“三支一扶”计划采取的是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统一派遣的方式,从2006年起连续5年,每年招募2万名左右高校毕业生,主要安排到乡镇从事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工作。
             其次,在服务时限方面的规定,上山下乡提倡的是永远扎根,要求“插队落户”成为“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三支一扶”计划工作时间一般为2年,工作期间给予一定的生活补贴。工作期满后,自主择业,择业期间享受一定的政策优惠。
             最后,最大的不同是在就业服务及政策方面,上山下乡期初是要求落户扎根,只是到70年代后期,出现了大规模的的抗争,知青们通过请愿、罢工、卧轨、甚至绝食等方式的抗争强烈要求回城,后来慢慢开始允许知识青年以招工、考试、病退、顶职、独生子女、身边无人、工农兵学员等各种各样名目繁多的名义逐步返回城市,但大部分知青则永远失去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他们在九十年代的下岗潮中更是首当其冲,由于被工作单位裁减而失业;而现今是将着眼点放到了大学毕业生的身上,并颁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大学生毕业生支援农村建设。据调查,大学生村官最吸引大学生的一点当属考公务员加分的优惠政策了。而“三支一扶”计划对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颁发由人事部统一印制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服务证书》,作为服务期满后享受相关就业优惠政策的依据。例如:①相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应拿出不低于40%的比例,聘用具有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的高校毕业生,在同等条件下要优先聘用“三支一扶”大学生。②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三支一扶”大学生,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到原籍或到其他地区工作,凡落实了接收单位的,接收单位所在地区应准予落户。③进入国有企事业单位时,由接收单位按照所任职务比照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其职务工资标准,其服务期限计算为工龄,在今后晋升中高级职称时,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定等。
              这样的优惠政策使得“三支一扶”计划在社会分层差距加大的情境下,少数贫寒子弟想通过这样“曲线救国”的方式增加自身向上层级流动的砝码,而等到他们完成了“三支一扶”计划,想得到优惠政策的庇佑时(例如,2010年起取消了对“三支一扶”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考研加分优惠政策),才会茫然的发现国家政策不稳定性,使得贫寒子弟向上阶层流动的追求永远赶不上社会层级的差距扩大化。就像当年的上山下乡一样,有背景有后台的可以通过各种关系先上山下乡,先选择下乡地点,先回城,先上大学,先稳定工作……
              一样的广阔天地,不一样的大有作为,而结局似乎回到了原点。
             (这本书对上山下乡运动做了比较详尽的论述,对这一运动也花了颇多心思研究,但全书在编排上有些许不合理,洋洋洒洒通篇论述,印刷排版文字也过于密集,阅读起来略显疲惫。对上山下乡运动需要进一步了解的爱好者,也可参看托马斯·伯恩斯坦的《上山下乡:中国青年从城市到农村的转移》或托马斯·沙平的《中国青年的下乡运动:1955-1980》,同样精彩。)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3-9-2 19:11:12 | 只看该作者
             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我是从来不认真听课的,因为我妈妈是个小学老师,会教我拼音,会教我计算,但是到了四年级左右,妈妈就教不动了。曾经听姨妈说过妈妈在乡下怎么样怎么样,也见过妈妈和一大批阿姨叔叔聚会,回曾经生活过的乡下旅游,至今还保留着他们那群人站在沙地上的合照。无论搬家到哪里,妈妈都保留着一本通讯录,上面写着散落在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联系方式。妈妈是1948年生的,可是到38岁才生的我,我一直怨恨为什么别人的妈妈都那么年轻,而我连个哥哥都没有。
             直到今天才清晰的了解到,妈妈曾经是个知青。她嫁给我爸的时候已经28岁,原因很简单,我爸有办法把她从农村调回了城市。还记得他们知青聚会,夜深了有个叔叔开车送我们回家,那个叔叔说可以等妈妈离婚了再跟妈妈一起。可是妈妈没有答应,可想而知,能够让她离开农村是件何等需要感恩戴德的事情。
            按时间算,她是1976年前后回家的,当时因为大量知青回城,城镇就业压力非常大,而我外公作为在文革中被批斗过的地主,根本无法给她找到在国营企业的稳定工作。从那时起,我妈就在一个生产电饭煲的集体企业做普通工人,动不动就加班到半夜,外婆经常带着我睡在客厅等妈妈下班,因为我总是哭闹。结果97年单位就倒闭了。或许这就是大部分集体企业领导不力、技术不革新、的下场。一个只有初中文凭的技术工人,如何能养得起孩子?听妈妈说她很早的时候怀过一个孩子,结果由于养不起而打掉了。
             都喊“恨爹不成刚”,有权有钱人的孩子永远都有绝大的几率成为精英,而没钱没地位的孩子绝大多数还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这个规律,无论是六七十年代的上山下乡,还是现在,都是适用的。当你恨自己的爹妈不争气的时候,如果能够深入了解他们生活的社会背景和环境,或许就释然了。现在,我已经不“恨”我妈了,该恨的是这个社会,因为我妈妈是个知青。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3-9-4 08:01:37 | 只看该作者
        很感谢法星社让我接触到了《失落的一代》这本书,让我这个90后透过这本书中的文字更深刻地去了解上山下乡的那一代人的生活以及那个时代那些不为人知的事情。
        当拿到这本书时,我惊诧于这本书的作者居然是一位法国人,他对于中国那段历史的了解真的很深刻,这不禁也给予我一个很大的冲击,让我在不敢去亵渎这一切。
        《失落的一代》主要是关于上山下乡运动的一个资料的整理记录,作者通过对中国“知青学”的研究之后而作成此书。在我的心灵和脑海中,提及上山下乡,也只是与阿姨舅舅曾经参加过此次运动,他们曾被参加农村劳动,在其中度过几年这样肤浅的想法和记忆罢了。《失落的一代》便向我们讲解了当时的人为什么会去参加上山下乡运动,参加运动期间主要做些什么,这场运动对于当时的社会以及现在的社会的后果及影响等等。在苏联出现修正主义以后,毛泽东同志认为:要严格的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以及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捍卫初生的新中国的文化,于是发动和领导了文化大革命运动。上山下乡运动就是在文化大革命运动期间,毛主席发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到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中国政府组织大量城市“知识青年”离开城市,在农村定居和劳动的政治运动。据统计,自 1968年至1980年期间,大约1700万城镇中学生被下放到农村,他们曾被最高领袖誉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在一个“归根到底属于你们”的世界里,浩浩荡荡的脱离学业,走向农业。
        通过阅读,我了解到作者提出这场运动的动机有:一是意识形态动机,改造青年及消除社会分工;二是政治动机,恢复秩序及强化毛泽东的领袖魅力;三是社会经济动机,发展农村和边疆地区的同时,限制城市人口的增长和解决失业问题。 从这场运动的结果来看,一些知青的确是给农村带去新的发展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出了自己的一份力,因为知青大量涌入农村,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的就业压力和减缓了人口增长的趋势。同时,许多知青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一些成就,如史铁生、梁晓声、叶辛等都成为了作家,以亲身经历创作了知青文学作品,但是,其中也有大量知青回归城市之后出现就业困难,因为缺少了教育而使他们的就业也丧失了竞争力,同时在知青们下乡期间,官场政治的一些潜规则不得不给某些人设置了门槛,让大家太早接触了社会,深受条条框框的限制,影响了社会的风气。与此同时,知青涌入农村,城市缺乏劳动力,发展速度大大减缓,贫瘠的农村在前所未有的户籍制度和统购统销制度下更加度日艰难,整个国家发展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从而影响了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提高。
        虽然一些知青在那次运动后会有所成就,并时刻在“忆苦思甜”,可是在那个年代里,他们的青春时光与受教育的好时光被虚抛于那片泥土地上,失去受高等教育,提升修养与个人才能的机会的同时,也让自己的年轻资本被耗尽,无法充分利用,同时祖国的发展也受限,城市进程的缓慢给国家的繁荣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挠。失落的一代在所谓的“乌托邦思想”的实现进程中成长着,可最终却得在失落中度过余生,承受着这场运动所带来的“影响”。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3-9-7 14:22:13 | 只看该作者
      以史为镜,可以明得失,我们都不希望这种悲剧再发生,而怎样才能避免呢?提高思想只能通过教育及实践思考,通过一代代的教育让迷惑的人们学会独立思考,而教育这种国民教育只有制度保障才能实行,于是制度才是最关键的。其实一切问题归根都是制度问题,制度不提高,一切都枉然,幸好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制度改革。
           但本书的出版很令我欣喜,尤其是看到最后一段那些字的时候,让我对以后有着信心,我是全力支持改革的人,不希望有任何人的生命因为一些缘由而逝去,比叛国罪更严重的是杀人罪。
           任何一个伟大的建筑都是由一石一木堆积而成,为了美好的未来,我们又何妨做那一石一木呢?
           最后感谢法新社免费提高书籍,好人一生平安^_^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3-9-7 16:22:55 | 只看该作者
      《失落的一代》让我失落了一个礼拜,一方面是强大的信息量,一方面是我了解到了历史的残酷和人的无奈。
      我认真看了的部分是【引言】、【第三部分:上山下乡生活实录】、【总结:历史上的“运动”】,提纲挈领的目录只是大致了解了。
      身为一个标准的文艺青年,我对当年的知青们的精神世界很感兴趣,因为我喜欢的一些作家正是经历了那个时代的知青:他们有着揭露现实的悲怆语调,但最后的姿态总会是积极的。我想了解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是怎样锤炼出自己强大的内心。
      
      因为我文青特质明显,生性敏感容易受人影响,虽然在人们面前斗志昂扬积极阳光,但同时也比较情绪化。由于高考失利,我进入大学后有点妄自菲薄和自怨自艾,总害怕担心自己的抱负限制在了这个学习氛围不太够(但是在其专业领域很不错)的学校。于是我一方面积极抓住机会表现自己,期待优秀的自己能出类拔萃,另一面感觉自己与四周无法融合,有意无意地保持了距离。
      每每在我情绪低潮,怀疑自己,动摇信念的时候,我总会幸运地遇到能让我振作,打通我经脉,排清淤血的书籍、电影或者话语。于是,重新认识了自己,再次上路。然后某天,我遇到了舒婷,遇到了“朦胧诗派”,以及那群有着特殊体悟的知青们。
      
      我视“朦胧诗人”为 窝心的知己和心灵的榜样。
      
      知青的故事发生在我爸妈出生的那段年月。知青们当时正是与我现在差不多的年纪,二十左右,满腔热血,对生活充满理想主义的热情,希望通过一己之力为社会进步做贡献。
      书中提到了许多政策上的黑暗和欺骗,以及让我痛心的“当革命热情面对残酷的现实”。“多少年轻人在地球的这一小块地方,徒然地刻着无用的人工痕迹。”“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那种被放逐的失望和恐惧感,光是通过文字都足以让我好几次落下泪来,满是心疼。
      我不在这里不去探究当时的历史决策细节,历史只是历史,我关注历史中的人和他们留下的。
      
      舒婷在文革后,1982年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第一本诗集《双桅船》中,回忆知青生活说:“我凝视着远山的轮廓,心想,十二月革命党人在走向流放地时一定不哭的。我要在那里上完高尔基的《大学》。生活不断教训我的天真。然而这人间大学给予我的知识远远胜过任何挂匾的学院。……我曾经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被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于是,舒婷在插队期间认真地记日记,摘抄各种中外诗人的作品,有意识地去寻找各种各样的书来读。
      
      舒婷的作品我都有读过,现分享两首诗。
      《悼——纪念一位被迫害致死的老诗人》:
      请你把没走完的路,指给我
      让我从你的终点出发
      请你把刚写完的歌,交给我
      我要一路播种火花
      你已渐次埋葬了破碎的梦
      受伤的心和被损害的年华
      但你为自由所充实的声音,决不会
      因生命的消亡而喑哑
      在你长逝的地方,泥土掩埋的
      不是一副锁着镣铐的骨架
      就像可怜的大地母亲,她含泪收容的
      那无数屈辱和谋杀
      从这里要长出一棵大树
      一座高耸的路标
      朝你渴望的方向
      朝你追求的远方伸展枝丫
      
      《这也是一切》(完整)  
      不是一切大树
      都被风暴折断;
      不是一切种子
      都找不到生根的土壤;
      不是一切真情
      都流失在人心的沙漠里;
      不是一切梦想
      都甘愿被折掉翅膀。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火焰
      都只燃烧自己
      而不把别人照亮;
      不是一切星星
      都仅指示黑暗
      而不报告曙光;
      不是一切歌声
      都只掠过耳旁
      而不留在心上。
      不,不是一切
      都像你说的那样!
      不是一切呼吁都没有回响;
      不是一切失却都无法补偿;
      不是一切深渊都是灭亡;
      不是一切灭亡都覆盖在弱者头上;
      不是一切心灵
      都可以踩在脚下,烂在泥里;
      不是一切后果都是眼泪血印,
      而不展现欢容。
      一切的现在都孕育着未来,
      未来的一切都生长于它的昨天 
      希望,而且为它斗争,  
      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你可以感受到“朦胧诗派”的主要特征:找寻个我生命经验和群体情愫的契合,现实感伤,情志追怀,理想诉求,结尾总是一个给人以希望的姿势。
      
      
      和舒婷一样,我很注重我的精神世界,一直摘抄好的观点和句子,有意识地寻找和邂逅各种类型的书,并从高中开始坚持写日记,让自己有所记录有所期待。
      
      张承志也是一个我欣赏的作家,书中有引用他的一句话:“无论我们曾有过怎样触目惊心的创伤,怎样被打乱了生活的步伐和秩序,怎样不得不时至今日还感叹青春;我仍然认为,我们是得天独厚的一代,我们是幸福的人。”
      我一边叹息一边羡慕知青们的经历,知青们在动荡的年代,学会了区分幻想和现实,学会了辩证看待事物,了解了现实,找回了真实的自我。
      
      他们是失落的一代,他们是迷惘的一代,他们是思考的一代,我称呼知青们为自省的一代。
      他们更是值得我们珍惜和反思的一代,他们身上沉淀下来的许多宝贵精神和体悟永远不会过时,那些诗歌、小说、文字不正是激励了像我这样的人吗?
      
      没有人能帮助你,尤其是在现实环境恶劣失望,并且这种糟糕的日子还不知何时会结束之时,人需要盼头,华丽的说法是信仰。
      阅读和写作对知青们来说是一种寄托和自我救赎,因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是不会受到玷污的,是能让人熬下去的一片净土,同时这些文字能记录下自己的心路历程,可待日后回味这时光酿造。
      
      你还记不记得,中学时背诵过的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也是上大学后对我有帮助的“振作剂”,上个月在给爸妈的家书中有抄写下来,现与你分享: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   
      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你们,那些在中途放弃了的他们,以及现在或迷惘或沮丧的我们,听好了:“那些让你痛苦的事情,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
      
      时间自会过去,熬至滴水成珠。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3-9-7 18:09:23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感谢 @法星社陈烨 的赠书,以下是我一点浅薄的理解,算不上书评。
      
      《失落的一代》,这个书名来概括上山下乡那一代十分精妙。这些知青们丧失了继续求学的机会,很多人也许一辈子都背井离乡生活在农村再也回不去了。如标题一样,上山下乡可能是我们这一代不曾了解的,在它之前有大跃进,之间有文革,似乎都令我忽略这一段历史,当然光靠学校的历史书你是不可能如实了解的。
      
       之前对知青没什么理解,昨天和菜头一个微博,大约是他和朋友吃饭,谈起各自家乡的知青,都觉得他们打小孩子打的特别凶残,根本不像是从上海这种大城市过来的人,突然明白了,他们其实并不高兴跟在他们一起。的确,至1980年底,还有10%的知青滞留在农村,他们并不是不想回去,政府拒绝给他们安排城市户口,又不安排工作,他们迫不得已。
      
      说起来作者总结上山下乡的动机,他说意识形态动机和政治动机,其实无非是洗脑愚民(还有我始终搞不懂毛泽东为什么对于知识分子有一种敌对的情绪),加强毛泽东“魅力领袖”式的威权而已(可参考朝鲜),同时也想摆脱了那些如定时炸弹般的红卫兵。。当然还有发展农村及边疆,解决城市人口过剩这些动机。但是可笑的是,在浩浩荡荡下乡之后,城市缺少劳动力,所以大量农民同时也迁入城市,作者调查在1966-1976年迁入的农民几等于下乡的知青。
      
      读了这本书,对于知青,感到很沉重,我无法想象被逼着离开父母,到千里之外,陌生贫瘠的地方生活,即便他们大多人之中被洗了脑,满怀各种抱负,可是到了农村,看到落后的条件,或许也会害怕吧(其实知青的悲惨远不止我写的这样)。王小波曾这样说过:“假如要我举出一生最善良的时刻,那我就要举出我刚当知青时,当时我一心要解放全人类,丝毫也没有想到我自己。同时我也要承认,当时我也蠢的很。”
      
      无法去细说这场运动背后各种政治因素,可是就是因为这些因素耽误了一代人,你根本发现不了这场运动带来什么利益,有的,只是那一代人的集体回忆罢了。
      
      关于这本书,其实作者收集的材料非常多,内容很详实,但是说实话很枯燥,似乎作者的的编排也有些杂乱。
      还有作为一个学平面的,封面用的是插画,构图排版是没问题,但是为什么插画左下的麦田要处理成黑白的?书名旁,插画明显被切的一半有点突兀。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3-9-11 18:19:07 | 只看该作者
             机缘巧合,这学期来,在微博上结识了@法星社陈烨 ,了解到法星社这个平台,很进步,很强大,给了我很大启发。这一期网络读书会,读的书是法国汉学家潘鸣啸(Michel Bonnin)的《失落的一代》。看到书名就很感兴趣,随手转发后居然惊喜地获得了赠书。因此,在动笔写读书小感之前,先要谢谢潘鸣啸老师和@法星社陈烨 。
      
      
      
          “美丽的西双版纳/留不住我的爸爸/上海那么大/有没有我的家/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这是一首歌的歌词,歌名叫做《哪里有我的家》,是1994年依据叶辛同名小说改编的大陆电视剧《孽债》的主题曲。记得小学时候,母亲常看这部电视剧。我也偶尔凑到一旁,什么都看不懂,却记下了“知青”这个词,和不断重复的主题曲。
          大概初中时候,在一次和父母的谈话中,无意得知,父亲曾在1969年下乡插队(父亲生于1952年)。我问什么是“上山下乡”,父亲说,就是去农村和农民一起种地。母亲说,你阿娘(第三声,上海话奶奶的意思)知道你爸要下乡的那天一整夜没睡。当时的我没理解阿娘为什么一夜没睡,也没多问。聊着聊着,就聊到其他话题了。
          大学教世界现代史的老师姓王,喜欢比上课时间提早很多到教室里跟我们拉呱(聊天)。王老师常说,那几年上山下乡,在农田里干活,特别辛苦。当地农民干活干一会儿,就停下来,抽颗烟。喔,原来会抽烟的话就有借口可以休息,于是也学着抽烟,一抽就是几十年。
          以上就是曾经的我,对于“上山下乡”,对于“知青”,仅有的印象。这段历史距离我们这一辈人尚不遥远,却已经太过陌生。
      
      
      
          除去引言,全书共分作五个部分:动机、上山下乡运动的始与终、上山下乡生活实录、社会上的抵制、总结。书中对发起运动的原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并牵引出运动发展始与终这条宏大却清晰的线索,有对于知青生活的具体描述,也为整个运动作出了全方位总结。可以说,全书是对1968-1980年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问题作出的全面的描述与解释。我将不赘述每个部分的主体内容,只谈让我感受特别深刻的几点。
      
          他是一个法国学者。
          我一直坚信,只有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基础上,民众才能逐步觉醒,而民众觉醒,对于此刻我们的祖国,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但令人悲哀的是,我们都知道,中国现当代史,尤其是建国至今的这段历史,很多真相并未公开。不仅民众缺失了解真相的渠道,就连学者也较少触碰这部分课题。如潘鸣啸老师在书中引言部分提到“对这类课题进行研究的困难不仅仅因为它是多面的跨学科的,同时也因为到手资料的可靠性存疑极大。”资料可信度极低,且由于课题较为敏感,使得这段历史研究者少,从而近乎无法被了解。但是,潘鸣啸老师作为一名法国学者,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接触知青以来,锲而不舍地进行这项研究,一晃就是三十年。我们都知道,著史必以史料为重。潘鸣啸老师亲身采访,查阅国家或地方统计资料、省志,运用大量文学作品并多方考证,将全部资料与官方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作对照,可见功夫下的深。我学世界历史,略知中国学者研究世界历史的困难与障碍。而这位法国学者却能够做到克服语言上的障碍,花费半生时光,去还原一段他国历史,怎不令人深深敬佩?
      
          著史应当“眼睛向下”。
          新史学早已告诉我们,应当“眼睛向下”去接地气。这些年学史,渐渐也有了一些自己对于历史的看法。我认为历史洪流下的每一个个体,才应当是主旋律。我极不愿看那些只见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帝王将相精英人物,而不见社会不见民众的历史。《失落的一代》在分析上山下乡运动背后重重动因,梳理运动发展始终后,专门列出“山上下乡生活实录”这一部分,直接还原最真实的知青生活。他/她们的启程,“载歌载舞伴以哭天抹地”; 他/她们在各个方面难以适应农村生活条件,难以融入农村社会,身体和心里上双重的落差无法均衡;他/她们的个人发展与前途看不到希望,当梦想成为泡影,回不了城市又不想待在农村这样无法消解的矛盾……是潘鸣啸老师让我们看到了 “上山下乡运动”这样一个宏大而抽象的概念下,每一个真实存在的个体,他/她们的一切。而只有当历史研究是以每个底层人民为关怀对象,历史才是在为人类记述其走过的痕迹,而在非为政治服务。
      
          我们曾经这样对待知识,对待教育。
          这是最令我痛心的一个部分。我们的“伟大舵手”,对于知识,对于教育的态度与手段,令人背脊发寒。原来我们曾经,这样对待知识,对待教育。我们停课,让中学生不是考大学继续深造,而是在“缩小三大差别”的口号下,强行将一个个拥有大好年华的青年人丢进了农村。他们是潘鸣啸老师笔下“失落的一代”, 他/她们被迫远离知识,放弃教育。但他/她们心有不甘,他/她们不愿一辈子面向黄土。他/她们珍惜每一本书,每一个阅读的机会。正是在那样艰难恶劣的环境中,走出来了后来最具代表性的一批作家。若无教育,则无启蒙,若无启蒙,国将亡之。希望这样残暴地对待知识和教育的过去,能给予现在这个功利浮躁社会一些启示。
      
          多学科综合研究。
          不得不感叹的是,潘鸣啸老师《失落的一代》着实是一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著作。“上山下乡运动”作为那个年代中国内部人口的迁徙,交换,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人口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可以说超出了狭义的历史学范畴,却仍包含在总体史这个概念之下广义的历史学领域之中。我在学习国际移民史,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除历史学以外的学科功底,如社会学、人口学、民族学等。现在许多作品多号称是“综合研究”、“跨学科研究”,但真正读起来却让人感到是十分牵强附会地套上一些其他学科的概念。而《失落的一代》却将多学科结合地近乎完美。也只有这般,才能做到将整个错综复杂的上山下乡运动完整地置于读者面前。还是佩服潘鸣啸老师扎实的功底和广阔的视野。
      
      
      
          以上便是我读潘鸣啸老师《失落的一代》的一些杂感,远称不上是书评。水平不足,让各位见笑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不合格的历史专业学生。大学四年,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学生工作、应付各类考试和荒废青春上,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少得可怜。大三后渐渐觉得要多读书,偏又开始准备研究生入学考试,时间颇紧。看的书,也多局限于比较感兴趣的世界历史范畴。因此,对于中国现当代史的了解,仅仅停留在教材上,只是大致知道,某个时候有某一件事发生而已。小研以后,开始慢慢懂得,学史应该古今中外都去触碰,在“博”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专”。因此读的书渐渐多了一些,视野也渐渐打开,才知道,读书与思考,应当时刻在路上。最后还是要在此谢谢潘鸣啸老师,和@法星社陈烨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2 01:06 , Processed in 0.0824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