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郁闷
    2013-6-3 21:51
  • 签到天数: 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部分是自传,部分是文学批评,部分是沉思录。它讲述了两个相互交错的旅行:即作者本人环绕世界的旅程,和他对古希腊历史地理学家R.希罗多德足迹的追寻。
      在行文过程中,R.卡普希钦斯基展示了R.希罗多德的热情,像他这样充满热情的人并不多,醉心知识,才智超群,“旅行是他必不可少的事业,他的自我辩白是全心投入,奋力了解人生、世界、或许最终还有他自己”。通过环游世界的旅行,R.卡普希钦斯基感受深刻,探索过去比作为记者探索当下更为有趣、更是着迷于穿越时间的界限。在他看来,“每部历史,包括R.希罗多德记下的每一页,都向时间狭隘者表明,当下一直存在,历史只是现在的不断行进,我们所谓的古代时间对于亲身经历的人来说却是眼前的现实。”最后,R.卡普希钦斯基指出了R.希罗多德的困境:他穷尽一生要保存历史真相,防止人类时间的痕迹被时光抹掉;但他研究的主要来源不是一手经验,而是其他人按照自己的看法叙述的历史。
      R.卡普希钦斯基认为,我们可以努力减少或缓和分歧,但永远无法滤掉。我们永远不可能直接身处历史,而只能是别人叙述、呈现的历史,是他或她认为的样子。
      卡普钦斯基认为自己师承于希罗多德,说他是世界上第一位记者和第一位全球主义者。他对希罗多德奉若神明,还因为希罗多德不仅是人们通常认为的"历史学之父",而且是"谎言之父"。如果说修昔底德是科学化历史的奠基人,冷静地分析权力政治,那么希罗多德就是第一位虚构史学家,他在书中记录各种精彩的故事,不论其真实与否。新闻报道也有两种,像旗语一样清晰扼要,或者充满诗句和影

    作者简介
      雷·卡普钦斯基(1932—2007),生于波兰东部小城平斯克近郊一乡村教师家庭。童年遭受二战磨难。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作品。1951年考入华沙大学语言文学系,后转入历史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青年旗帜》杂志社工作,同年派往印度。1957年从日本转道北京,任特派记者。从此开始了他四十余年驻外记者的生涯,足迹遍及五洲四洋一百余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他一生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同时作为作家,获五十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其主要著作有《生命中的另一天》(1976)、《皇帝》(1978)、《伊朗王中王》(1982)、《帝国》(1993)、《太阳的影子》(1998)、《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2004)。

    最新书评    共 8 条

    Yepste    总体来说这本两条thread的书值得一读,可能和自己的部分经历有关。但是作为一个女人纯粹从语言上翻译这本书是一种硬伤,对基本的历史还是需要补习,而各种书后致谢和校订的人如果不是缺乏历史知识就是敷衍了事未认真阅读,比如波斯的薛西斯(Xerxes)被翻成“克谢尔克谢斯”,温泉关之战(Battle of Thermopylae)被翻成提莫皮莱,居鲁士二世(居鲁氏大帝)和他爷爷居鲁士一士混淆...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01:15
    juno-r    异域的历史故事   ——读卡普钦斯基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Juno      卡普钦斯基的职业是波兰《青年旗帜报》的记者,于是他有了很多机会实现他踏出国境的梦想,所以他也是游记作家,是报告文学作家,当然只要愿意,诗人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同时他也是摄影家。希罗多德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著有《历史》一书。对我而言,他是电影English Patient中的浪漫元素——《历史》这本书一直陪伴着男主角艾玛士,也牵动着沙漠中爱情故事的开展。这些已经足够吸引我对这本书抱过高期望了,尤其是联系我过去转国际新闻专业失败的经历和对浪漫的欣赏来看。然而,此次阅读经历并未迎合我的品位,如果不依靠耐心,我肯定弃之角落了。不过通读下来,信息量却是足够的,因此我并无怨言。   这本书有两个关键词:异域和古老。就好像有个男子长得高大帅气又声称手不释卷,我便会下意识对他苛刻起来一样,用上了这样两个宏大而经典的主题,我自然要求作者将在书中成熟、客观而又细密地叙述他的行思。但是我看到的他的“行”,是一种带着书乘坐各种交通工具浮光掠影,缺乏细节描写与实地体验;他的“思”,是头脑风暴后的一串接一串浅显的问题,既没有对希罗多德的评价,也没有对异域现实的感想。他穿越了历史,横跨了大洲,但是宏伟得不踏实,让人有种被忽悠的挫败感,就好像作者的经历:在开罗被人带去艰难地爬上了清真寺塔尖,却在陡峭的阶梯上被“导游”抢了钱包,顿时欣赏风景的兴致全无,只剩下往下爬的煎熬。不过我属于那种既然来都来了,就站在塔尖享受一下做阿訇的美妙感吧,而此书的美妙感就在于卡普钦斯基干好了的一件事:《历史》阅读笔记。   他带着《历史》旅行,并未做到把历史与现实糅合了来写,可能这样做也有点难,但是合上书,作者摘录的几个故事确实是不错的。      1. 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吕底亚的国王克洛伊索斯与梭伦之间有一段很可能是希罗多德虚构的关于幸福的著名对白:富有的克洛伊索斯一直自信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而且特地将梭伦带去参观他金碧辉煌的宫殿和堆积成山的珠宝。趁梭伦震惊之际,克洛伊索斯提问谁是梭伦见过的最幸福的人。当然,他期待的答案是自己。可是梭伦却相信事物的变化性,刚直不阿地说:“只有在我听到你幸福地结束了一生的时候,才能够给你一个确切的回答”。后来,果然国王遭遇了丧子等变故,两年后在与居鲁士的战斗中被俘,克洛伊索斯,这位骄傲的国王站在柴堆上,即将被处以死刑,他想起了梭伦的话——没有一个活着的人是幸福的。当他想到这一点时,他便一改保持沉默的态度,深深叹了口气,三次大声呼喊梭伦的名字。   这便是希罗多德所总结的一条法则:人间的幸福不会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我想,在克洛伊索斯呐喊的时候,他完成了一次升华,他不再相信静止和永恒,不再沉迷于通过物质和祭祀来减少对不确定性的恐惧,尽管这种恐惧他自己并未意识到。因此,后来克洛伊索斯对毫无节制发动征服战争的居鲁士也说道:“人间的万事万物都是在车轮上转动的,转动的车轮绝不会容许一个人永远幸福。”   在读《君主论》的时候,“命运”一词便时时在我脑海旋转,克洛伊索斯也好,后来的居鲁士也好,在他们成功的时候,他们强者的形象毋庸置疑。然而,面对命运,他们却是吝啬的,他们不愿意拿出哪怕一丁点的生命交给命运。以有限的生命对抗无限的未知,这是多么不科学、也不浪漫的人生观啊!一切都像指间沙,抓得越牢,就越局限于局部的力量,失去的就越多。与命运打交道,我们多些幽默感与包容心,才是好的。   不过,我们都有做克洛伊索斯的时候,因为人生的智慧并不是来源于梭伦的指教,而是切切实实地来源于体验。只有像pi一样,遭遇了海难,在太平洋上漂流了一圈,苦其心志,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才找到了天真与老成新的平衡点。所以,这本是一个过程,对与错并不是最要紧的。      2. 马蒂尔德式悲剧的震撼   《历史》中有一个以女人为主角的悲剧,读起来就像《红与黑》中马蒂尔德所向往的那个故事,悲剧却又唯美:玛格丽特王后的情人拉莫尔是当时最英俊的青年,然而他在一次营救自己被囚朋友的行动中,被同伴出卖,在广场被处以斩刑。玛格丽特王后竟然躲在行刑的广场上的小屋里头,向侩子手索要她情人的头颅,然后在第二天的午夜,抱着这颗头颅,坐上车子去了一个山脚下的小教堂,亲手将情人埋葬。后来,于连被处以死刑,马蒂尔德终于也实践了玛格丽特王后的勇气。   波斯国王居鲁士欲征服亚洲中部大草原上的玛撒该塔伊人,这个部落的女首领托米丽斯派出了自己的儿子应战,却中了居鲁士的圈套,失去了儿子。托米丽斯集结全部军队反攻,与居鲁士的军队进行殊死搏斗,波斯被打败,居鲁士也尸陈战场。这时候,在希罗多德笔下,托米丽斯仪式性地双手捧着一个皮囊,从战场上一具具尸体的伤口中抽出血液,然后找到了居鲁士的尸体,把他的首级割下来,放到盛满鲜血的皮囊中,一边践踏居鲁士的尸体,一边说:“我现在还活着,而且在战斗中彻底击败了你,但由于你设奸计俘虏了我亲爱的儿子,那么,战败的毋宁说是我了……现在我把你的头用鲜血浸泡起来,让你饮个痛快吧。”此时,卡普钦斯基仿佛感觉到一个哥特式的悲剧舞台上,孤零零地矗立着女王托米丽斯,庄重而悲痛。   这样的故事,尽管残酷,但却隔着几千年,这给我,可能也给很多现代人一种来自蛮荒时代独有的肉搏的快感。但又因为这与我的生活着实不相干,而站在故事当事人的角度,这种举止却又显得不要紧,毕竟对女王而言,重点是面对爱子一去不复返的无力感,复仇的仪式也许是虚无的。因此,虽然偶尔读到会产生一种新鲜感,但依然显得累赘,甚至矫情。      3. 害怕孤独的能工巧匠   公元前三百三十年,亚历山大大帝进军波斯国王大流士的壮丽辉煌的波斯波利斯。途中,他遇到了一群古怪的人。他们每个人都是心灵手巧的工匠和多才多艺的手工艺品制造者,但是他们都是残缺的,因为他们曾经是希腊的雇佣军,战败后被波斯人处以酷刑。酷刑的原则是:砍掉他们其他肢体部分,只留下工作需要使用的部分。而美轮美奂的波斯波利斯,就是这些战俘亲手建造出来的。   后来,当亚历山大要把这群惨遭不幸的人带回希腊时,他们竟然一致恳求让他们留下,留在这一座由他们的劳动凝结的城市。这里的大理石表面光滑无比,这里的浮雕精致生动,这里宽阔的阶梯通向雄伟的城堡,国王也穿着精美的拖地长袍……这些都是他们的劳动成果。尽管他们背井离乡又遭受酷刑,但是回到希腊,他们这样肢体不齐的人,将面临更多的孤立与隔绝,沦为被别人可怜、被社会抛弃的人。   啊!他们是多么恐惧孤独啊!即便是可悲,也要感觉到被需要,也许这样才能有一种活着的感觉。   我们的旅游部门大肆宣传着世界七大奇迹、古堡和各种遗址,因为可以吸引游客来猎奇消费,当然也可以宣传历史文化。可是这绝对不是国王的辉煌,越是雄伟壮丽,就越多地凝结着奴隶们承受的鞭打、恐惧和统治者们的高傲自大和野心。然而商业需要却令人有意淡忘了把这种“美”托举起来的历史的沧桑与人性的可悲,因为对于商业来说,这是“没有用”的。这些千年永恒存在的奇迹,究竟是包含了什么,究竟值什么,后人应以怎样的姿态去珍惜?此刻我的内心真是矛盾极了。一方面为我们把历史的苦难删除以保证休闲娱乐的轻松而愤慨,另一方面又没有立场作为道德家去劝服他人停下来对历史稍作了解与沉思。唉~可能只能顺其自然了吧。      4. 两性:自然又强大的和谐力量   希罗多德的《历史》充满了血腥和只遵循君主个人逻辑的残暴,令人感觉除了冷峻的君主形象,士兵和奴隶都是一副模样,表情不知道,感情不了解,命运不重要。希罗多德所希望宣扬的某种程度的宿命论,劝人向善与谦虚,都是通过君主的命运来说明。这大概是所有阶级社会中文字工作的特点吧。然而在作者快要结束他的阅读历程时,他介绍了一个令我欢喜的故事。   有一群阿马松女人被获胜的希腊人装进了三只船,万万没想到,这群女人在海上起义了,杀死了所有的男人,然后在风浪的带领下闯进了骁勇的游牧民族斯奇提亚人的地盘。她们操着不同的语言,骑上了路边的一群马便去抢掠斯奇提亚人的财宝。斯奇提亚人被搞懵了,翻出尸体才发现这是一群女人,也不知道是来自哪个民族。但是他们却十分珍惜这些女人人口再生产的能力,于是决定派与阿马松人同样数量的斯奇提亚年轻人过去他们的旁边安营扎寨。这群女人很快被这些男子追求,靠着手势沟通,恋爱关系迅速地在这群男女之间蔓延。   这两个部落后来的故事书中没有交待,但是这是一个完美的两性实验。如果落地的是一群男人,故事的演进可能就不会是这么一幅欢乐的景象了,男女关系这种天然的现实性和亲密性,总是有一种最真实的强大的和谐力量。斯奇提亚人这个自由的民族,充满想象力和天真,用最恰当的方式使用了这种力量,着实令我钦佩不已。         作者1957年来到了中国,他在中国开始是在气馁地学习中文,不过他终于意识到汉字学习的艰辛,转向通过专心阅读在香港买的书来学习中国文化。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他认为中国式思维一方面封闭保守,因此家家户户修建围墙,国家也组织修建长城,从而反映一种“城墙逻辑”,即城墙成为善恶的分界线,墙外为邪恶与卑劣,墙内为美好与高贵;另一方面他认为中国人恭谦的外表下有一颗孤傲的心,并不轻易在思想上失去独立性,因此儒、释、道在中国并未像宗教在其他国家一样,形成了一成不变的规定,中国从来没有过这样的历史。看得出来,中国对于作者来说,并不像印度这样的国家好掌握,直到作者突然接到命令回国,他都没有学会中文,也没有消除与中国的距离感。作者也没有信心能够充分了解中国文化,因此虽然兴趣十足,但是他后来再也没有来过中国,而是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更易把握的非洲。         合上书,我也想到自己最近一直都有的旅行冲动,陌生的地方诸如草原、沙漠,熟悉的地方诸如家乡、珠海,都行。不过我终于还是一直没有出发,一方面有其他的事情要做,另一方面,专业的旅行家们做了我的眼。卡普钦斯基当然不是那种我放心托付的旅行家,但是他毕竟迈开了步子,帮我扛着镜头游历印度、中国、埃及、苏丹、刚果、伊朗、莫桑比克、塞内加尔……。我的旅行欲望,总是这样在光影文字的帮助下,得到了满足。也许我有了机会,也会带上一本《史记》去旅行,试试能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得好这种历史的穿插和文化的跳跃。我没有读过《史记》,也没有读过《历史》,也没有穿越国境亲身完成过带着工作任务的旅行,所以在此书面前,也许我应该谦虚些。   此刻《两生花》的原声婉转动人,我想我旅行去了法国。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06:01
    女子十    尽管印度语和中文的书写方式对我来说都同样难,可是这两个国家人民的行为方式却明显不同。印度人显得很放松,中国人表现得很拘谨,警觉心很强。印度人即使在拥挤不堪时也不会成群结队,他们的人群显得很松散,杂乱无章,缓缓地流动着;而在中国,人多拥挤时,人群也是成形的,显得纪律性极强,看上去是列队行走的。给我的印象是,在中国,即使人多时,人们的头脑中也总会有一位德高望重的人在领导他们、指挥他们;而当印度人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则会像在古希腊法院那样,有一群数不清的松散的神陪伴他们左右。如果说,在印度人中发生了什么令人好奇的事儿,人们就会蜂拥而至,驻足在那个地方,围观,议论纷纷。而在中国人群中如果发生什么事儿,人们会目不斜视,继续前行,显得很恭顺,犹如视而不见。印度人表现得十分墨守成规、神秘而又虔诚;他们似乎生活在一种自己的精神世界里,令人十分容易感知他们这种精神世界的表征。虔诚的信徒们匆匆行走在每条大街小巷之中,朝圣的队伍纷纷涌进大大小小的寺院和庙宇——在这神的所在地,成群结队的人们集结在神山脚下,在神河中沐浴净身,在神火燃烧的柴堆上举行###。然而中国人给我的印象却是,朴实谨慎、不露声色。他们没有闲暇进寺院寺庙,因为他们得诚恳地去实践毛主席的教导,他们要用严格恪守各种规定的行为代替拜神,要用在生产队辛勤劳动代替朝圣。   --------------   关于排队、围观说错了吧~~~  详情 发表于 2013-8-14 03:46
    O'Henr    Fast Line      读《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      By Henry/2010.11.10            这是一份让人羡慕的墓志铭。      作为驻外记者,他的足迹遍及五洲四洋六十多个国家,特别是深入拉美、非洲、中东等人迹罕至的蛮荒地带,亲临火线,发回弥漫着硝烟的真实报道和照片。      作为一个诗人作家,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创作了二十余部文学作品,有的被译成三十余种文字,在世界广为传播,被誉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波兰作家卡普辛斯基的人生的每一个维度都值得一个人作为毕生的追求,他付出了什么?在如此不平凡的人生中他经历了什么?又有着怎样的内心世界?卡普辛斯基2004年出版的人生最后一部作品给出了完美的答案,有评论说《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这本书是一份最恰当的遗嘱。            (1)印度情节            卡普辛斯基说:“那些令你着迷的国家会激起你对生活的激情,那些刚刚崛起的新大陆,尽管那里还存在着贫困和饥饿,但这一切都与对美好明天的憧憬相随。”      可以说早在半个世纪前,他就发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的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名是中国人或是印度人,然后义无反顾得踏上了前往这两个亚洲国度的旅程。他对于印度的热爱,他对于北京的种种描述,常常让我会心一笑,一直到后来尼罗河沿岸的非洲,他眼中观察的国度和自己钟情的地域竟然有这么多的重合,从这一点来说,读《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让人愉悦的。      几年后,纵使在非洲的土地上,他还是在不停回忆印度,“看着这个服务员,在这样的夜晚,在这种大热天里,听着这里的蝉鸣,吃着香蕉喝着茶,令我触景生情,再次勾起了我对印度的回忆,让我回想起,我在印度度过的那段迷人的时光和迷惘的日日夜夜。如今,我身处此地,所看到的一切都让我强烈感觉到,这里和印度有着如此多的相似之处,甚至令我觉得,能闻到来自印度的气味,但这其实是来自阿尼尔身上的一种香味,是他衣服上带着的那种特殊的植物——麒麟草和薄荷草发出的幽幽的香味。”      有很多东西,其实就是一种情节,我们姑且叫做“印度情节”。            (2)魂牵梦绕的要做的事      从印度回来后,卡普下一站选择了中国,他一边认真学中文一边读《毛泽东选集》,思考孔子和老子,同时用自己的笔触记录下了六十年代北京的长城,以及有着灰色瓦顶的一排排平房和上面的乌鸦。中国在卡普辛斯基看来,是“一个崭新而又陌生的世界”。他在从中国回到波兰的笔记中写道:“我渴望了解它,渴望把自己完全熔化和溶解在这个对我来说仍像是一个外星球的世界之中,并成为它的一员。我突然有一种感觉,我就是土生土长在这儿的人,我的生活就在这儿。我十分渴望立即学会中国的语言,能够如饥似渴地阅读有关它的一切书籍,了解对我来说这块十分陌生的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但同时,“这个国家的文明历史是如此深邃、厚重、丰富、复杂而又呈多样性,即使我能弄懂一点皮毛,即使我可以做到一知半解,也需要耗费我毕生的精力。”      这种对于陌生文化的好奇心和被拒之千里之外的沮丧,这种对比是那么强烈,是每一个现代人尝试融入某种远古文明时,不可避免碰撞出的一个火花,在卡普看来,但凡要想成为一名印度学学者、中国学学者、阿拉伯学学者或者希伯来学学者,是必须跨过这一个坎的,成为具有渊博知识的专家。      而在这个时候,这个世界更能吸引着他,去接触更多的新人新事,探寻新的道路,发现新的蓝天。去跨越一下国境,探究一下国界的那边究竟能看到什么,卡普看来,这是“魂牵梦绕的要做的事”。            (3)更遥远的世界            卡普辛斯基的旅行在中国而印度之后抵达了更遥远的边界,他的笔下出现了六十年代的尼罗河,从开罗到喀土穆的风土人情,到刚果的内战,他描写了纳赛尔时代的埃及社会,自己喝完捷克啤酒后却不知道瓶子该往哪儿扔,好不容易爬上了开罗的宣礼塔却遭到了抢劫。他写非洲的沙漠,沙漠就像一个谜,令人感到不寒而栗。他的文字是简单而独特的,他观察别人忽略的细节,然后写出动人至深的文字。      卡普辛斯基的注意力一点点转向了非洲,他对这块大陆的了解和爱与日俱增,在这些对于自己全新的国度中发生的一切也带给了他全新的世界观,教会了他写作、历史和记忆的含义。      在一座叫做“达累斯萨拉姆”的非洲城市的记录中,我找到了这种观念的转变,念了几遍才发现这在阿拉伯语中是“和平之城”的意思,由于不断的移民,这座人口二十万的城市汇聚了各种不同民族的人们,互相交往、共同生活。“他们之间似乎不需要任何调解。”卡普在这里突然发现了一种不同于自己习惯的欧洲中心的世界观。      这时,卡普意识到在非洲,或者说在欧洲之外,各个民族和社会都能找到自己享受生活的方法,保持自己的传统习惯,当然各种问题也交叉存在。不管怎么样,这个世界,对一个初来乍到的外国人来说,是陌生的,这里的现实,是一个遥远而抽象的现实。      这是我们为什么值得不断行走的原因,走在我们所处时代的世界边缘。去认识到同住在一个星球上的另外一些人们。这种接触打开了卡普的眼界,改变了他至今未知的世界范围,这让他耳目一新,因为他了解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比例。            (4)希罗多德的世界观            卡普辛斯基纷繁复杂的人生如果有一条主线的话,那就是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卡普辛斯基一生的旅行都带着这位作家留下的著作《历史》,反复的阅读。      把希罗多德的这本巨著翻译成为历史这个名字实在有些过于简单,那个时代,源于希腊文的这个词“History”,实际上,它的原意是“研究”、“探索”的意思。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希罗多德视为自己的行为榜样。希罗多德游历各地,尽可能的记下他遇到的所有事情,正如希罗多德自己所说,“其目的是防止人类活动的轨迹被岁月所抹去。”      在希罗多德的时代,人们书写历史没有百科全书,没有图书馆的资料可供查阅,他首先得迈出脚步走出家门去旅行,去求索,而这样的人生的意义对于卡普来说,在希罗多德身上就找到了慰藉,希罗多德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之心使他渴望去天涯海角,不惜一切代价去观察,去亲身经历。卡普也问自己,“那这不就是我们所有记者本应做的事吗?每每遇到问题,我们首先想到的不就是立即打起行装出门旅行吗?旅行就是我们原始资料的来源,就是我们储存财富的宝库,就是我们的财富。记者只有通过旅行,才能像在自己家一样,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5)旅行的奥秘            书的最后,作者站在四周闪光的暗处,终于发现了旅行的奥秘。      按照卡普的话说,我们应该走出去探索, 别的文化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可以照见我们自己,为的是使我们自己更好地了解自己。      这也正是为什么希罗多德发现了这个奥秘之后,每天早上,他一次次振作精神,又一次次踏上旅行的征程。            《和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作者:雷沙德·卡普辛斯基  详情 发表于 2013-8-28 23:12
    marger    无意中在书店发现了这本书,时空的转换,历史的沉淀,让我产生了兴趣。买下之后,便依习惯看序言,译后记,洋洋洒洒几千字,让我记得最清楚的,却是八个字:坚守良知,忠于真实。相较于周围所见所闻,心中不由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崇敬之余,对他的人,他的书,产生了莫名的好感。细细读来,不由爱不释手。随着书卷的展开,他娓娓叙来他眼中50年代的印度,看得我心下震撼,而另一东方国度,在他所看,所了解的点滴之中,又道出了这个民族的心灵劣根。而在他后来的叙述中,希罗多德又出现在了眼前。时空转换,从现代,又到了几千年前。不同的时代,都有民族、文化的差异,有的引起战争冲突,有的却又奇异的和平共处。虽然不管是希罗多德几千年前所关心的,还是卡普钦斯基所关注的问题,都未有一个明确的解答。但,这本书已经引起了更多人去关心这些问题,去思考这些问题。当然,正如有的朋友说的,可以当做一个奇闻怪谈来看,但反复阅读之后,你会不由自主向更深的层次去考虑问题。  详情 发表于 2013-9-2 19:30
    北原的    卡普辛斯基的《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一份恰当的遗嘱。      许多中欧作家一直醉心于人类记忆这个主题,例如已过世的波兰诺贝尔奖得主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law Milosz)的诗歌,捷克流亡作家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 )的散文,还有其他数不清的作家等等。正如昆德拉所说“最终每个人会遗忘掉每件事。”      与遗忘作斗争,没人比得上雷沙德·卡普辛斯基,这位波兰作家在一月份享年74岁过世时成了一名文学巨匠。没有作品能比得上他2004年的著作《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更加坦白直率。现在这本书首次出版了英文译本(中文版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如同他的许多作品一样,这是一本部分旅行感受,部分自我反省的合集。但更适合说像是一份最终的遗嘱,其价值更是超越了遗嘱的含义。书里描写了他带着希罗多德所著《历史》(The Histories)一书旅行时的所感所受。1955年后斯大林主义缓和时期,《历史》的波兰文译本一出版,卡普辛斯基就买了一本。他把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的希罗多德视为自己的行为榜样。希罗多德游历各地,尽可能的记下他遇到的所有事情,正如希罗多德自己所说,“其目的是防止人类活动的轨迹被岁月所抹去。”      希罗多德的观念让卡普辛斯基产生本能上的共鸣,他的初次尝试是跑到印度和中国等陌生国度做驻外记者,他尝试学习希罗多德,像这位希腊人一样,卡普辛斯基对连年的战争和冲突着迷,他穿越世界上最危险的区域,在为他一系列非凡作品收集原始素材时,想尽办法获取“新闻”。虽然希罗多德游历了多少地方,人们不得而知,但他是个急性子的记者,热衷于获取第一手资料。希罗多德也是个有平等思想的人。正如卡普辛斯基写道“世界是多元化的,是一个鲜活、跳动的组织”,换句话说,希罗多德,像卡普辛斯基一样,是真正的全球主义者。      随着卡普辛斯基越来越关注非洲,他对这块大陆的了解和爱与日俱增,他致力于相关研究。卡普辛斯基并不急于下结论,而是让读者身临其境。最重要的是,虽然卡普辛斯基反复思考他对旅行和报道的热爱,但正是这些东西教会了他写作、历史和记忆的含义。他把一切归功于希罗多德的发现,卡普辛斯基写道“我们接触的不是历史的本来面目,而是重新描述过的”,一旦人们开始有选择的记忆,“过去就不存在了,只留下无边无际的描写。”所以这就使旅行家、记者和历史学家的工作变得更加重要。希罗多德集这些身份于一身,卡普辛斯基也一样。        详情 发表于 2013-9-2 19:49
    Luke    读到这本书之前,我对波兰记者、作者、诗人雷·卡普钦斯基一无所知,也难怪,这本《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是国内第一次出版他的书。看书中的介绍后又在网上查资料,才知道2007年辞世的卡普钦斯基是波兰新闻界及文坛的重量级人物,早已享誉世界。他曾是波兰通讯社的唯一名驻外记者,总共在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都是“第三世界”)任驻外记者达四十多年,他在这些相对不够平静的地区的有了令人惊讶的经历,包括这样的记录:亲历二十七场革命和政变,四次被判死刑,四十余次被拘关押,他完全是一位亚非拉地区,特别是非洲的时事上世纪下半叶的见证者和出色的报道者。如此丰富的经历,也让成了一位出色的以记实作品为主的作家,著书二十多本书,获得几十项国内国际大奖,六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简单地介绍了卡普钦斯基后,还是来说说这本《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从书名上看来,不由得想起《带一本书去巴黎》以及后来跟风出版的“带一本书去XX”之类的书,便会估计卡普钦斯基这本书也是类似的文化旅游书。实际上,被称为西方历史学之父的希罗多德的《历史》一书,可以说基本上伴随了卡普钦斯基的整个驻外记者生涯,对他的成长和世界观,都产生了莫大影响。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偶然性,卡普钦斯基在实习时,去了一次边境,就想知道边境那边人们的生活,也这样向领导表达了。后来就被派往印度待了一段时间,领导给他了一本希罗多德的《历史》。从此卡普钦斯基与希罗多德的思想为伴,成了一位不知疲倦的旅行者——当然是工作带他去旅行。      这本《与希罗多德一起旅行》在文体上难以归类,但读起来引人入胜,作者时而借助希罗多德的著作讲述历史,信息量非常足,但并不枯燥。时而是作者自己的经历及思考,启迪人的句段随时出现,从这本书看,卡普钦斯基的确是大手笔。      读了这本书,我对这位杰出的作家的作品有相见恨晚之感,对译者乌兰博士的出色译笔钦佩有加,在译后记中,译者发愿要努力翻译出更多卡普钦斯基的著作,我期待早日看到她更多的成果。      抄书:      P43 印度之行是我与不同于我所认识世界的第一次邂逅,使我第一次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这一次邂逅既非同寻常,又使让尝试到了一次有伤自尊的痛苦经历。这种经历教人懂得廉耻。这次旅行后回到国内,我深为自己的浅薄、孤陋寡闻、愚昧无知感到无地自容。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不同的文化,对我来说,不应仅仅成为我认识中飘忽不定的谜团;要真正了解不同的文化,需要长期、系统、认真的学习。      P62 我们可以这样推算,千百年以来,中国人从不间断地坚持修筑城墙,我们可以核算五,在这个贫穷的国家,与其花这么多的人力和时间去修建城墙,把这种献身精神、这种坚持不懈的劳作奉献给修筑城墙,不如把这一切用在发展教育、科学和获取知识,用于开垦荒地和发展壮大畜牧业上。      P63 城墙最糟糕的方面是,它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培养着一种城墙卫士的态度,从中滋生出一种特定的思维模式,在这种思维模式里,那道分割世界的城墙一线贯之:大凡处在城墙之外的一切都是邪恶的卑劣的;而处在城墙之内的则都是美好和高贵的。而且这个卫士完全无须亲自贴近城墙,他可能离城墙很远,但只要在心中揣有城墙的画面并敬奉这种城墙逻辑所强加的规则,就足以使它与外部的世界隔离。      P237 希罗多德确信,谁最先发动战争,谁就最先犯下了罪行。最终,要么马上,要么过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遭到报复、惩罚。      P241 其实,希罗多德是第一个提出世界是多样性的这一实质问题的人。他说,我们不是独立存在的!他在自己的作品中对希腊人这样说。      P244 我越是经常翻开希罗多德的书,就越觉得我与他更加亲近。希罗多德那种特有嗜好习惯、写作和思维方式,都对我产生了一种令我难以用语言描述的不可思议的影响。      P247 所以,阅读希罗多德的书,就像阅读每一部杰出的著作那样,必须认真地读很多遍。只有这样,在每次阅读之后,你才会产生新的和不同的体会,发现以前阅读时所没有注意到的描写内容、画面和意思。      P270 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多少个世纪以来,欧洲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多元文化的时代、欧洲大陆以外的社会和文化在人类大家庭中,将会享有自己的尊严并得到应有的尊重。  详情 发表于 2013-9-17 10:01
    紫兰    带一本书去旅行,就是带了一个无声的伙伴。特别的是这本书和你在进行的旅行有某种程度的关联。类似的感觉可以参照电影《改编剧本》。  详情 发表于 2013-9-18 20:4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14:01 , Processed in 0.228694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