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 0
|
德国小镇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Parker
《德国小镇》创作于1968年,是勒卡雷的第五部作品,距他的成名作《柏林谍影》已经相去五年,此时的勒卡雷已经不在英国情报部门供职而专心致力写作,在这部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到他在“消遣类型小说”和严肃的政治题材之间求得平衡的努力。勒卡雷和德国缘分匪浅,不久之前还获得德国的歌德文化勋章,颁奖者称他为全英国会说德语的人里头最著名的一个,用他的写作浓缩了德国在冷战时代的艰难角色。勒卡雷曾经在英国驻波恩大使馆担任二等秘书,也做过汉堡领事,他笔下最为著名的人物乔治斯迈利的业余爱好正是研究德国诗歌,正是对德国政治和历史文化的熟稔,使得勒卡雷在这部作品中放弃了自己驾轻就熟的谍战题材,开始了新的探索。
题名“德国小镇”意指当时的西德首都波恩,用“小镇”拟大国首都,乍看之下令人费解,实际上作品的英文名已经点出了作者的意旨,“A small town in Germany”可直译为“德国中的小村镇”,勒卡雷极力描摹的也正是西德与各国政府隐没在德国山雨欲来的政治风潮中无所作为,骑墙观望的疏离状态。勒卡雷在小说的序章中就表明题旨:“波恩像个小岛,它因为缺乏政治向心力和社会基础,以至于永远处在一种漂浮状态,而英国大使馆是它不可分的一部分。”
小说的主线与一般的惊险类型之作并无二致:“英国驻波恩大使馆的工作人员突然失踪,带走了英国当局的机密文件。英国此时正希望将整个欧洲外交导向欧洲经济共同体的模式,而自己人的失踪以及德国新纳粹主义的兴起,内外相煎,让英国情报局大为紧张。情报员特纳临危受命,去寻找真相。”实际上这部小说的惊险成分可说寥寥无几,主角全书连枪也没碰过,他的工作就是和大使馆的各色人员谈话,以此寻找蛛丝马迹。小说中各个角色的唇枪舌剑一如勒卡雷过往创作的水准,精辟激烈而不失冷峻幽默,节奏不疾不徐,由此更使得小说的结局振聋发聩,让人有无声处听惊雷之感。
对读者而言,人物对话在这部小说中的作用相当有趣,不仅是因为其推动情节发展,塑造角色性格,更在于此时的勒卡雷还在磨砺小说技艺,他不得不用小说中的对话这种直接的方式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希冀。勒卡雷的冷战系列也许情节更为复杂,内容更为深邃,但《德国小镇》的痛快淋漓,直指人心,对熟悉勒卡雷的读者来说别有一番风味,而这部早期作品中展现出勒卡雷年轻时的青涩锋锐之气,也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地理解勒卡雷其人。
勒卡雷称自己“一直对这部小说怀有恶感”,原因是他本意是写一部“讽刺英国政治风格的黑色喜剧,最后这本书却广被认为是一部激烈反德之作”。书中虚构了德国新纳粹主义复辟的风潮,难怪会被认作是“反德之作”,但持这种论调的批评者多少小看了勒卡雷,这位作者不屑以一时一地的琐屑运动作为自己的小说题材,在他看来,失意的年轻人发起的群众运动,这股力量本质上是不关心政治的,只是一种模糊、未完成的无政府主义修辞,没有明确的目的而言。勒卡雷真正抨击的是这些运动潮涨潮落背后,人们善于遗忘和冷漠的心性。这部作品浓厚的政治氛围在勒卡雷的作品中算得上独一无二,全书各处都大力渲染群众运动如痴似狂的阴暗气氛,更衬托出社会良知与理性的缺失。
在小说中,勒卡雷的一支健笔写漏网的纳粹分子,写投机的德国政客,写因循的英国外交官,唯独不屑一顾山呼海啸的“革命群众”。热爱德国文化的勒卡雷用音乐来比拟狂热者的骚动,这种音乐使人亢奋而无力,催人入眠,丧失理性,让人不禁想起传统的德国童话,斑衣人吹笛带走小镇上所有孩子的故事。勒卡雷在小说中想说的是,狂热的社会悲剧之所以一再发生,一方面缘于大众盲从,受人蛊惑;一方面在于上位者首鼠两端,愚民以自重,骑墙借以牟利,最关键的是良知尚存者一味因循退让,放弃了自身的责任。书中的英国外交官布拉德菲尔德与特纳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对话,实在道出了这类“体制内开明人士”的心声:“我不在乎自己服务的是不是个有德的国家。所有权力都是腐化的,但失去权力会让人腐化得更甚……我不像你,我没有任何憧憬。我对制度不抱希望的程度不亚于对人民不抱希望。”小说末尾我们可以感受到勒卡雷隐藏在文字中的愤慨:官僚和投机者们来来去去,狂热的靡靡之音不多久就会烟消云散,真正让人悲恸的是那位为了自身的记忆和信仰起而行动的人,“在所有人中,只有他是惟一真正活过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有权利去爱与恨。”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0 13:10 , Processed in 0.43778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