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83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康熙大帝 - 第一卷 - 夺宫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20:28: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02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二月河的小说《康熙大帝》里有一段,说康熙去探视鳌拜,鳌拜命侍女奉茶,说道:“圣上虽极尊极贵,只怕也未曾尝过这个茶……此茶名曰‘女儿茶’。”康熙一听就笑了:“女儿茶有什么稀罕的,明儿叫张万强(总管太监)送一担来赏你!”
  
      什么是女儿茶?
  
      《红楼梦》第63回书里写,宝玉面吃多了不肯睡,林之孝家的就对袭人等说:“该沏些普洱茶吃。”袭人、晴雯忙说:“沏了一杯子女儿茶,已经吃过两碗了。”这里说的女儿茶,应是产自云南的普洱茶。满清马上得天下,是游牧民族,以肉食为主,入关之后,皇室饮食更是极尽奢华,山珍海味吃多了,难免消化不良,所以有消食、解油腻功效的普洱茶成了一时之尚。贡品普洱除了皇宫自用之外,还赏赐给皇亲国戚文臣武将,当时能拥有普洱茶成了满清显贵的一种标志。
  
      为什么管这种普洱叫女儿茶呢?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里写过:“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阮福说是“妇女所采”,其实准确来说应当是未婚处女,而且要穿上可盛叶芽的胸兜,采茶时先将茶芽放入胸兜,积攒到一定数量,再将茶芽从怀里拿出放入竹篓里——因为只有这样,茶芽才会氤氲上少女的体温与劳动时流出的香汗。
  
      康熙理解中的女儿茶是这一种,而鳌拜端给他的那一杯却不同。鳌拜说了:“此茶又名‘闺贞茶’。是从杭州君山上采来的。春茶吐尖时,由闺中未聘之女,清晨冒露踏霜,选取上等尖旗数片,采得之后噙于口中。只有佳婿娇客初登岳家之门才能尝尝。余者连见也难得一见。臣先时督师江南,出重金数千两,仅得二斤有余,大内又到何处寻得一担来赐臣!”
  
      他说的采摘方法,听起来夸张,却又有据可循。清朝年间,最贵重的是女儿茶膏,用的都是最肥实的嫩芽,采摘时,少女要先将新茶嫩芽用嘴噙住,摘几片,放在嘴里,再噙住摘几片,还放在嘴里,直到满嘴茶芽才置入篾箩中,并且不能擦伤或折断茶芽。这种采摘方法因其香艳,一直为人所津津乐道,后来甚至传说少女在采茶前要先用美丽的睫毛扫去叶子上的露珠,这就不知真假了。
  
      如此穷心费力,喝起来是否真有不同呢?鳌拜说了:”此茶与常茶不同:一遍冲下味淡明洁,二遍清香色郁,三遍冲下旗开叶展、红云漫杯。再饮第四遍也就无趣了。”沙漠里的阿拉伯人形容他们必喝的三道茶:第一道苦若生命,第二道甜似爱情,第三道淡如微风。听起来与鳌拜颇有默契。
  
      无福品尝鳌拜的极品女儿茶,只凭只言片语,很难想象个中滋味。倒是读过一篇文章,诗人洛夫形容自己初尝春茶的感觉:“骤然入口,仿佛伸进了一条香软而温润的舌尖。”陶醉之余,他将这种茶称之为“美人舌”。对于男人来说,这恐怕是最美妙的品茗之感了。女儿茶,或许、大概、可能,也是这种口感吧。
  
      小说里,康熙端详了半天,最后疑惑道:“也不见得如你说的那样!”鳌拜哈哈大笑:“亏你做了皇上,竟不会吃茶!”——居然敢骂皇上是土老帽,呃,也不知后来康熙剪除鳌拜,跟这杯茶有没有关系?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夺宫》是《康熙大帝》的第一卷。描写康熙八岁即位后,在极其险恶的政治环境里,与辅政大臣鳌拜集团的篡位阴谋作斗争的故事。
    
    康熙年幼时异常聪颖,曾拜落第举人伍次友为师,学习封建统治本领。在太皇太后孝庄和侍女苏麻喇姑的支持、帮助下,康熙团结了一批在圈地中破了产的中、下层地主和知识分子,形成了一支拥帝派的拱卫力量。经过多次较量,他终于在十五岁时,智擒了鳌拜,巩固了帝王权力,为清王朝的振兴打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亦非正史,亦非武侠,酣畅淋漓,一气呵成,自成风格,十分欣赏!!!
  三朝通读,看得我那几天脑子里自己发呆胡想的时候,思路的语言表现,都不自觉地变成了二月河语法,只是文字修养上差了太多太多。
  
  可惜故事过于庞大,诸多人物世事细节不能通叙,不免有些突然突兀。还有一点小小的遗憾,就是太过于“成王败寇”,无论英雄人马或渣滓嘴脸,描述得矫枉过“正”了,仿佛他康老三的黑暗心机和老谋深算,都是老成谋国,正义凛然,而其他各路人等或为江山社稷或为自谋前程,都是不上台面的工于心计,可惜可叹这历史不知如何一哆嗦,就要又能以什么口吻重新改写。
  
  怪不得如今又是天朝了,还是现代男YY女亦YY,不是快餐历史就是激情穿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早闻二月河的书写得相当棒,连嘉诚兄都推荐,所以第一时间借来看。
  
  这一集主要是讲述顺治出家后,把一个国家扔给8、9岁的康熙去接手,超不厚道!还好,虽然小康熙,年纪虽小,却有一番雄心斗志,与四位大臣斗智斗勇,特别是讲述到他拜伍次友为师、如何缴下螯拜那几节,颇为精彩。
  这么小的一个小豆丁可以把整个国家管理得这么好,除了他够用心外,也提到他用的手段,他对任何人都留一手,不相信任何人,但是他懂得去装,去感动他人,这是很可怕的一种人。但他的性格也注定他的成功。
  
  好书,值得一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看电视剧,其实我最喜欢看的是他们的服装,背景,道具还有孩子的戏。这套书我觉得不如雍正和乾隆两套好看。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只是个小人物,看这样的风起云涌心里一定会感慨多多,合上书,会想自己是这里的哪一个,也许就是个连名字都没有的老百姓吧,不过小老百姓看这样的书也会受益很多,佩服作者啊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个伟大皇帝的一生.了解创造一个盛事中国所需付出的努力.做皇帝容易,做一个为后人万世所敬仰的皇帝非常之难.让我们看看康熙的励精图治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2-7-26 14:25:45 | 只看该作者
  了解一个伟大皇帝的一生.了解创造一个盛事中国所需付出的努力.做皇帝容易,做一个为后人万世所敬仰的皇帝非常之难.让我们看看康熙的励精图治吧.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2-7-30 17:32:08 | 只看该作者
      康熙初政,这本书不是写王公贵族,作者刻画的是那些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守护他们的信念,一心护主,鞠躬尽瘁魏东亭的衷心,伍次友的满腹学识和不畏权贵的气概,康熙的才智和少年老成,明珠,刘华,史老伯,史鉴梅,翠姑,犟驴子他们或是江湖卖艺,或曾是贼寇,或在青楼,但大义在前,都是赴汤蹈火,肝脑涂地,那份忠诚,是任何东西都换不来的。刘华虽是鳌府中当差,但为救明珠被抓宁死不屈的精神让我由衷敬佩,读到此处,有种东西在震撼着心灵,热血沸腾,眼眶湿润。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20:35 , Processed in 0.08773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