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7| 0
|
万叶集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小蔚
诗歌在日本的崛起是以日本与唐朝外交日趋密切为契机,由于仰慕大唐经济的繁盛与文化的辉煌,日本的留唐学者日增。于一众访唐的学者中较有名气的阿倍仲麻吕得到唐玄宗的赏识,曾被任命为秘书监,赐名晁衡,他更被日本人冠名为“日本的李白”。正是这些留唐的学者推动了汉诗在日本的盛行。
先有了展现古代日本汉诗与汉文学成果的汉诗集《怀风藻》,从内容来看《怀风藻》中渗透着中国的儒家思想,大多赞颂圣德,是日本与中国文化交流的精髓。
再有后来的和歌集《万叶集》,和歌从日本上古原初歌谣的无固定歌体发展到后来五七五七七的固定歌体,是以短歌为主体的传统民族诗歌体裁,是日本的各种文学形态中最早完成的一种独立形态。为了区别于当时风行的汉诗,故称和歌。
和歌风格极其直白,基于民谣格调,直率的唱出生的喜悦爱的曼妙,心中所想之事,寄托着见到或听到之事。日本人认为不限于人,世间万物均懂和歌。“不加以任何力量,能让天地震动,能让眼睛所见不到的鬼神感动,能让男女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能温暖勇猛的武士的心,就是和歌。”。
由于和歌和汉诗是在日本同时发展起来的,大量的万叶歌人均兼作汉诗,因此受汉诗的影响极深。例如固定的五七歌体的形式,就是得到汉诗五言七言的启发而形成的。另外学习和模仿汉赋中的反辞,也是促使长句式微而逐步让位于短句的因素。还有和歌的序和题词均使用汉文,歌题以中国汉诗为准,和歌分类则以中国典籍作参照。等等这些均体现汉诗对和歌的巨大影响。
粗略阅读和歌,仍感内里满溢儒家思想,然而细读却觉只浮于虚表,重美感表现胜于内容,内容上更是大多述个人兴致或是男女之情。因此,我对和歌的评价是缺乏力度。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8:32 , Processed in 0.219753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