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紅的組曲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7 15:12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利用心理錯覺的文學派本格推理,
      挑戰你的直覺和對人性的洞悉。
      親眼所見,不一定是真相!
      紅色是血的顏色,更代表天大的謊言。
      紅色安全帽、血字0、紅色襯衣和紅色日記簿,
      代表著一連串的背叛、祕密和死亡!
      不幸的人們在憎恨及愛的糾纏之下,共同譜出了悲傷的命運樂章……
      一年前,無辜的孩童若沒有遭機車撞死,一切的不幸將不會發生:
      男人的家庭不會破碎,女人的祕密不會被揭穿,
      目擊的大學生不會失蹤,少年更不會失去幸福的未來。
      甚而在兇手的安排下,他們最後更走上了死亡之路。
      隱藏在滴水不漏的假象之後,有誰能揭穿兇手的真面目呢?
      可以依賴的,只有那一連串鮮紅色的線索……
      只有跳脫自以為是的偏見,才能找到破案的關鍵!

    作者简介
      土屋隆夫
      1917年生於長野縣,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法學系。在看過江戶川亂步所寫的隨筆「芭蕉一個人的問題」後深受感動,因而立志撰寫推理小說。
      1949年,將自己的作品「『罪孽深重的死亡』之構圖」投稿至「寶石」雜誌所舉辦的百萬懸疑小說獎C級部門(短篇小說),獲得入圍優勝。
      1958年第一部長篇小說「天狗面具」問世,而後又發表「天國太遠了」和被譽為名作的「危險的童話」。
      1962年又以千草檢察官系列作品的第一作「影子的控訴」得到了日本推理作家協會獎。在那之後土屋先生繼續發表其系列作,如「血的組曲」「針的誘惑」「盲目的烏鴉」。
      此系列作品最後以1989年的「不安的產聲」作結,同年獲選為文春週刊所推薦的十大懸疑小說作品中的第一位。
      近期所發表的作品有「華麗的喪服」「聖惡女」等。
      2001年,土屋先生得到第五回日本懸疑小說文學大獎的榮譽。作者目前以八十七歲的高齡,精力充沛地持續創作中。

    最新书评    共 3 条

    真·暗    继1964年发表了千草检察官系列首作《影子的告发》之后,于三年后,也就是1966年,土屋隆夫发表了千草检察官系列第二作《红的组曲》。   千草检察官的旧友坂口来访,讲起自己妻子失踪的事情,拜托检察官介绍认识的警署署长认识。后来,坂口又在家中发现了沾了血的桌布上写有三个红色数字0。另一方面,长野(又是长野)某温泉旅店出现一位女性,留下一个装有红色衬衣的布包之后失踪。紧接着,又发现另一个相关人物的死亡,使得事件越来越复杂。千草检察官面临着新一轮的挑战。   在这本书里,千草的角色继续着上一部中的性格。虽说是检察官,却比刑警还要忙。在遇到一团迷雾时,喜欢分条列项,反复推理。常常会在日常生活中偶然遇到推理的灵感,从而看破事件的真相。小说写的是古典的本格推理,选取的人物却是社会派中常见的人物。没有福尔摩斯般的神探人物,只有磨破鞋子到处调查的检察官和刑警们。   一般来说,在社会派(或近社会派)中,常出现的推理方法有三种:   一、 穷举法。就字面的意思,穷举各种可能性,在时刻表诡计中常常使用;   二、 联想法。通过一件其他事情,发现某个相似性与案件联系在一起,从而推理出真相;   三、 假设法。在某个思路行不通的时候,假设是另一种情况会如何呢?再依此推理。   这本小说便运用了这些推理方法,使得整个推理过程显得既曲折又精彩。   《红的组曲》中的诡计并不算特别复杂,但仍然运用了某种心理盲点,即“所见并非所得”。“挑战你的直觉和对人性的洞悉。只有跳脱自以为是的偏见,才能找到破案的关系。”(引自独步版内容简介)另外,我对于在凶手、谜底揭露前检察官进行的谁是受害者、谁是加害者、谁在欺骗谁、为什么作案的推理方面却是十分喜欢。   文中出现了各种鲜艳(甚至有些恐怖)的 “红色”,红色的安全帽、红色数字0、红色的衬衣、红色日记、红色晚霞等等,而且红色也是血的颜色,并且小说也与亲子的血缘关系有关。将这些醒目的颜色,再以“组曲”、“乐章”的形式串联起来,组成全文的脉络。像这样以色彩与声音的组合形式呈现,可以让平面的文字起到多感叠加的效果,使得感观上更为强烈。   土屋隆夫的小说属于写实的文学派本格推理,比起大多的推理作家们,小说更具有浓郁的文学性和写实性。通过精心布局、巧妙选材,使得小说阅读之后印象更加深刻。出现神探的推理小说,在阅读时我们往往是仰视的,膜拜的是高高在上遥遥不可及的英雄式人物。而写实类小说,在阅读过程中,我们却是一种平视。那书中所写的,都是身边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普通人物。正因为这样,才更让我们感同身受,才更易产生共鸣。尤其是阅毕此书,随着情节的发展,经历了一些人物的生与死之后,面对血红的晚霞,是否也会慨然长叹呢?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01:51
    deep    这是个人看的第四本土屋隆夫,这个故事整体上还算不错,悬念、氛围什么的都有了,虽然核心诡计依然不算出彩(如果结合创作年份的话,那么这个诡计应该还算是可以的,甚至在如今仍然可以继续被借鉴与循环引用),但起码剧情的进展能够吸引人看下去,可惜在故事架构上有些失衡,前面铺陈是够了,但结尾部分却比较仓促,有些事情交待得不太清楚,让人感觉有些生硬,这是令人遗憾的地方。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老人们以前所写的小说,还真是要怀抱着一颗平常心,更多地是站在当年的那个角度,以欣赏的角度去发掘亮点的所在,否则多半是会失望。但即便是以此包容的心胸去看土屋塑造的人物,也就是“千草检察官系列”,还是让我与之前所抱持期望之间产生了不小的落差,因为“千草”这个人物实在是乏味之极,几乎没有什么人格魅力,此人整个就一纯刑警,到处取证、旅行和家访,列举一下“1、2、3、4…”,最后灵机一动,来一段“精彩”的推演,除此之外,就是跟同僚喝喝老酒,回到家中,说声“好累”,如此这般,想让人喜欢也难。      看得出土屋想要让笔下的人物更加生动,但无奈他的文笔实在比较一般,人生的感悟亦是稀松平常,虽然一板一眼很勤奋,但我觉得老人家的写作天分实在是比较普通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7 16:49
    夜翼     这本05,不知为何读起来让我觉得有些费力,是因为土屋先生的叙述风格有变化?还是我在变?       这故事中每人都在反复,是被害者,也都是加害者。被骗的同时也在欺骗,被伤害了也要去伤害别人。也许是为了凸显这种不可抗的人性残忍,土屋先生用笔极富戏剧感,大量的场景、动作、对白,不辞细密的描写,如同画卷一般尽可以定格在读者眼前,掩卷后也不能轻忘。       但各色人等同时也有了奇妙的违和感,我读时,在口齿间的句子似乎都有些虚伪,不晓得是入戏过深假当作了真,还是习惯了03、04里那些直白而不矫饰的文字,反而接受不了这有些文艺范儿的写法?       但这绝不影响阅读的快感,土屋先生的布局依然完美,从开始就布下的本格派谜诡和延展全篇的社会派侦破照旧天衣无缝,如同楼上朋友所言,摸象的过程中是刺激的享受,识得大象的全貌后是醇厚的回味。而土屋先生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的带领着读者,对我这样一个懒于接受作者挑战的人来说,真是幸事。       结尾的血红的夕阳,私以为可以不用强调的提出,倒映在绝望的人的眼中的,难道还会是温暖的光彩?                    详情 发表于 2013-8-30 18:3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0 14:27 , Processed in 0.241443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