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87|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间十六声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 18:32: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花间集》原为供歌伎伶人演唱的曲子词选本,成书于公元940年,是中国最早的词选集,其内容多写男女艳情,涉及上层妇女琐碎、休闲、侈糜的日常生活,且好以女子口吻为之。
      这本书以《花间集》和部分晚唐、五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406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3 04:41:46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以《花间集》和部分晚唐、五代、宋代诗词中描写的十六种物件如屏风、枕头、梳子、口脂等为线索和底本,以当时的造型艺术(纸上绘画、壁画、饰品等)为参照,深入、充分、兴味盎然地探究考证一千多年前中国女性生活的种种细节,尽力再现那个遥远的年代之一角,有助于读者了解、感受中国的古代社会,也有助于理解和体会滋味复杂、褒贬不一的“花间词 ”。屏风、熏笼这些无不是当时“平凡的生活器物,却成就了独特的文学意境”,弄懂这些具体的意思之后,一个词一个字似乎能让人看到整个时代的风貌。如在诗词、传奇中,对女性华贵妆饰的描写,往往会提到结条钗、结条冠子,但什么是结条钗、结条冠子?它们是什么样子,怎么制作的?佩戴的实际效果究竟怎样?文学作品中的描述我们嫌其过于夸饰而失于真实,但在绘画作品及考古实物面前,我们却又常常不能把它们与文字资料很好地联系起来。而在《结条钗》一文中,作者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细细爬梳,把文学作品中唯美浪漫得不可思议的情节描写与考古实物及绘画作品中的写实描绘巧妙而谨细地联系在一起,使古人的文字描述从不可思议变成了令人惊艳,又使画作及实物平添了浪漫气息。实在应该感谢这位神奇的女子--孟晖,在她这里,考据不再是一种令人生畏的东西,反而给人愉悦温婉的感觉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7-25 07:43:04 | 只看该作者
             是到了大学之后,看到美女成群帅哥结队,食色书业好不热闹,我才明白自己何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二十几年不招人爱。那时的我剪一平头,方寸不乱,顶一本书从来不用担心掉下去,也从来不意识到要把自己捯饬捯饬,怀揣着老师们“外表不重要”的敦敦教诲,纯洁到要遭雷劈,真真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了断壁残垣”。后来看到孟晖在《花间十六声》中“口脂”一节中描写中唐以后社会风尚,言时人进士及第之后,相聚宴饮,必挑选两名年轻俊美的同年做为探花使,使之遍游名园以求名花,少不了几多风流韵事。这探花宴后成盛举,写过“八尺龙须方锦褥,已凉天气未寒时”的韩偓就曾做过这探花使,好不潇洒热闹,在众星捧月之中有人悄悄送来一方绫帕,帕上不着一物,只薄薄一抹唇印!也不知是谁家多情女子相送。这才了然古今花痴没什么不同,所痴必年少俊美,如在诗词画中!
      
             我的平头时代,少男少女们似乎格外为诗词所氤氲。女生的幻想里都会出现一个干干净净的男生,穿着白到不能再白的衬衫,俨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的现代版。怎么办呢,长相已然如此,身材三等残废,而衬衫总不够白,要在妹子眼前和着温暖的阳光脚踏单车做一个风一样的男子那是永远都不可能的,那就不管它了,且回到自己的课桌。人丑就该多读书!这句话用在这里还是蛮励志的,这些书中就有现在说的孟晖这本《花间十六声》。
      
             我们这一代人中学背的诗词也不少,鉴赏却是谈不上的,我们的感受似乎永远停留在美丽辞藻和抑扬声调所构成的模模糊糊感觉上。得之于诗词的幻想也就缺乏沉挚的内涵,女生喜欢收集所谓“最美好的一百句爱情诗”恨不得滴下泪来,男生每遇到“铁马冰河入梦来”之类,总免不了挤一下眉头,仿佛自己饱经沧桑,稀疏胸毛之下无数刀疤剑痕一样。而诗词的具体意思是不用管的,文字后面的内容更加不会留意去探究。空泛的感叹即是装逼,那情状倒是很像仰头向天四十五度自拍,都有一种让我脸生三条黑线扶额长跪不起的冲动。
      
             词本来是文人们写给那些歌伎伶人的歌词,《花间集》就是这些歌词最早的选本,开创了后世词之要缈宜修的特质。对它的内容和美感, 最初还真是模模糊糊似懂非懂,“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渡香腮雪”到底是怎么个意思?朦朦胧胧挺好看的样子;“陌上少年郎,满身兰麝扑人香,狂摩狂,狂摩狂”,好一个香喷喷的俏儿郎,不过,他那满身香是怎么来的,打了香水?不会是个gay吧?当你看了这本《花间十六声》之后你就都有答案了。原来,“小山”是安置在床上的屏风,屏风上面绘有山水。屏风折叠,山水掩映,颇有情致,是古人遮风御寒的家用。这样就好理解了,月落日升,镜头拉近到女子的闺阁之中,床上的屏风掩映着山水,金色的绣线在阳光下明明灭灭,镜头再拉近,女子还未睡醒,鬓角云乱,仿佛要飞过那香雪一般的脸颊。我擦,好香艳!至于那个男的为什么会满身兰麝之香,盖因那时的社会风尚,不仅女人的衣裙要置于熏笼之上燃香慢慢熏染,贵族,士大夫男性的衣袍洗过之后也要经过这样的处理。试想一下在花繁柳绿的郊外,碰到这样个男子,岂不比碰到今天的高富帅要养眼,不仅养眼,还养鼻养脑!
      
             屏风、熏笼这些无不是当时“平凡的生活器物,却成就了独特的文学意境”,弄懂这些具体的意思之后,一个词一个字似乎能让人看到整个时代的风貌。如果说读诗词可以分阶段的话,朦朦胧胧,空泛感叹应该是第一层,明确文本的意思,探究字后的内容便是第二层。知其所指才能评判诗词的内容,譬如:“至今衣领胭脂在,曾被谪仙痛咬来”这韩偓真不害臊;“暗觉金钗,磔磔声相扣”欧阳修这老家伙分明是在性暗示嘛!
      
             花间词多作于五代,其时战乱尤频,民生多艰,词里描写的生活琐碎奢华,多有侈靡,虽描摹非凡,美感具足,尤有所矢也。而后词经一众巨臂发展,更兼怀抱,情思遂深。词林芜杂,也就更明白了王国维所说“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好像写尽所有人的愁,“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更可以引申出为事业执着不悔的信仰来!
      
             和扬之水先生一样,孟晖也爱考究名物,深见性情,其相关考证之书几乎成为诗词爱好者的必备之书,这本《花间十六声》就以《花间集》中常常出现得十六种物件为线索,为我们还原了唐宋间民间生活的种种细节,读之仿佛那是的美都活了过来,那一场场宴游,那一次次分别,那些精致的器物,那些细微的情怀,让人满目生花。
      
             青春时光一去不复返,纯洁变成烟云,萝莉正太俱往矣,以后同学相聚,不知道要生出多少云泥之感来。也且不管,同学少年多不贱,五陵裘马自轻肥!只是多少有点遗憾,我们这一代除了踏实而做着迷梦的人之外,也还有叛逆不羁的一类,大家生活比之前人其丰富有过之而无不及,时代压抑,两类人却都没能形成我们值得留下的独有记录。纵然以后有人出《花间十六声》这样的书来探究我们的生活,估计也没那么美好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7-26 06:12:39 | 只看该作者
      基本上我觉得,这本书满足了我的八卦追求。尽管这的确不是一部八卦的书,相反它很正正经经的用诗词用实物图片给你考证:遥远的彼时的美女们是真真地剃了自己眉毛画个假样子出来比美的;彼时的人们睡觉总要放个鸭子或者狮子香炉在帐子里熏熏味道的;彼时的人们不管在哪杵着时好歹要有个屏风相伴防止感冒或者增加情趣的;彼时的男人们也要涂唇油的(甚至还是皇帝御赐的,吼吼)......诸如此类的细碎生活点滴。但是阅读这本书时我的的确确感受到了自己读八卦新闻时的好奇且悠然的劲儿,并且非常温暖快乐。所以,有兴趣的同道,可读之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30 17:08 , Processed in 0.05956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