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8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师的背影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16篇爱伦·坡作品

作者简介
  埃德加·爱伦·坡(Edgar Allan Poe,1809—1849)是美国文学史上一个无法忽略的名字。他是天才诗人,优秀短篇小说作家,独到的文学评论家,象征主义的先驱,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一个充满悖论式的人物,坎坷半世,身后盛名远播,集绮丽想象和缜密的分析于一身;追随美,而美却附着于死亡之花,与恐怖和诡异相伴相生。
  爱伦·坡最大的成就当属他的短篇小说创作,他不仅给美国乃至世界文学留下了不少短篇传世佳作,而且直接丰富和完善了这一文学体裁,因而有“现代短篇小说之父”的盛誉。他的短篇小说大略可以分为两类:恐怖故事和推理故事。前者如《莫蕾娜》(Morella)、《厄舍古屋的倒塌》 (The Fall of the House ofUsher)、《丽姬娅》(Ligeia)、《梅岑格斯坦》(Metzengerstein)、《贝瑞妮丝》(Berenice)、《黑猫》(The Black Cat)、《一桶白葡萄酒》(The Cask of Amontillado)等等;后者有《莫格街凶杀案》(The Murder in the Rue Morgue)、《玛丽·罗热疑案》(The Mystery of Marie Roget)、《金甲虫》(The Gold—Bug)和《被盗的信》 (The Purloined Letter)等等。有时,两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比如在《莫格街凶杀案》中,既有恐怖元素,也有推理成分。这两类小说如昼与夜完美地展示了爱伦·坡独特的天才,作家似乎在梦幻与现实、理性与迷狂的两极间游刃有余,将卓越的想象力与冷静的逻辑思维集于一身。

最新书评    共 6 条

忍野的    我对于推理小说的发展历程知之甚少,这有限的认知大部分还都是道听途说而来,所以要想让我去深入谈谈爱伦坡的时代意义或是对后世推理小说的影响的话,我很难熬出什么长篇大论。只能用最简单的语言去评价他:“他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对后世具有深刻影响。”      我尊敬爱伦坡,并不是因为我多么喜欢他的作品,而是一个大家都熟悉的理由——爱伦坡开创了侦探小说这一模式。如果没有爱伦坡,我相信同样会有一个人做同样的事,但我们要等多久?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对一个推理小说爱好者来说,等待的这些岁月就是损失,爱伦坡之所以伟大,正是因为他最大限度的把这个损失降到了最低。      有人把《72家租客》比作香港版的《建国大业》,那么这本书同样当之无愧地能够被称为惊辣推理界的《建国大业》。在一本书中看到这么多作家阵容对我来说还是第一次,更别提其中一些名字还是第一次看到的了。在书中这些作家介绍了自己与爱伦坡的不解之缘,比如他们如何认识爱伦坡,爱伦坡对他们写作的影响,以及他们心目中的爱伦坡等等。其中也不乏趣事,他们的童年可能沉迷于坡,也可能恐惧于坡。虽然这些内容对我们阅读爱伦坡的作品基本没什么用处 ,但可以去了解一些作家的八卦也并没有什么坏处。      除了群星云集,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就是爱伦坡的小说,书中收录了爱伦坡的一些经典小说,比如世界上公认的第一篇侦探小说《莫格街谋杀案》,还有著名诗篇《乌鸦》,不过我大多对诗歌没有感触就是了。除去没有感触的诗歌以及早前读过了的几篇侦探小说(这次直接跳过了这几篇),剩下的几篇风格多多少少存在差异,《莫斯肯旋涡沉浮记》是我印象最深的一篇,坡对其中绝望之情的描写可谓入木三分,除此之外一些作品中近乎变态的感情描写同样让人不忍逝卷,在这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不知不觉说了很多好话,但也没有去批评什么的想法,对这样一位作家私认为如何赞扬都不为过,毕竟他开创了一个时代!  详情 发表于 2013-8-12 08:41
一时感    如果这书不是我亲自在正当书店买的,我就100%肯定这是一本非常舍得下重本的盗版书——印刷精良,装帧精美。      我未正式统计,但就从我的记录来看,已填满整整4页纸的盛况来看,错漏处不会少于50处。这个数目还是尽量忽略不太规范但仍可勉强接受的标点用法。   不少于50处!是什么概念!      之前看过几本“午夜”系列的书,第一次认识新星出版社,甚有好感。我实在无法理解这书为何如此不堪。   我很怀疑这是一本没有编辑的书。但这个猜想和结果,与我对新星的已有印象相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      这样的编辑质量,如何对得起“大师的背景”这一编辑理念?   爱伦坡的作品理应得到更高的敬重。      虽然很想“推荐”,但最终还是给个“还行”,因为就这粗糙的编辑(校对),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大大大糟粕。     详情 发表于 2013-8-13 17:50
Undead    康奈利在《一个阴郁的午夜》中揭示了《诗人》的创作缘起,那本是为了“一次伪装成向伟人的致敬之作、精明的文学盗窃”,可结果“媒体把这个名字献给了我小说中的杀手,那个在犯罪现场留下台词的人,而不是他真正的作者——坡”,听来满是遗憾。但若是真正的致敬之作,坡的诗句以及作为诗人的形象应该应用得更加彻底一些,而不仅仅是借以之,来表达对于国家机器之残虐、人性之堕落变态,和兄弟之间的信任与温情那么简单。      尽管劳丽·R.金一再申诉自己对于坡的这种超前“剽窃”后辈作家千辛万苦才思考出来的创意的行为感到十分愤慨,甚至扬言要对他提起法律诉讼,可很明显的事实是,因为坡——这个发明了侦探小说类型的开山祖师,用其奇思诡想、妙笔生花,通过五个小小的短篇对此一类型进行了莫大的探索,便竖起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高峰,使得后人一边在拼命汲取其思想、手法的同时,一边感到束手束脚,变得寸步难移。这种开创性的事业需要天才来启发,当然,也需要天才来继承。      无需赘述劳伦斯·布洛克、斯蒂芬·金、爱德华·D·霍克、杰夫里·迪弗、苏·格拉夫顿等人的评论,因为我会发现那大多会是溢美之词。虽然成书时已距离坡的诞辰两百年,可他的灵魂依旧未灭,并将继续影响下去。      书中收录的16篇代表性作品很好地展示了坡幽暗、恐惧、孤独、绝望、凄惶的内心世界,他所传达的《乌鸦》这个意象更是走向之后的时代,成了许多专家、推理小说家借以考察坡个人经历、性格特征的研究对象。只此一点,便可彪炳青史。      除此之外,未收入的《人群中的人》表现了一种极度无助的情绪,《红死魔的面具》登堂入室,成为世界各地大受欢迎的改编歌剧。还有首次看到的坡晚年杰作《阿·戈·皮姆的故事》,更是让我见识了一个突破自我、返璞归真的坡。      坡最吸引我的是什么呢?不会只是那几篇侦探小说所带来的首创意义,而是他那有魔力的文笔和阴森黑暗的气氛描写,以及对于死亡、暴力、灾难、毁灭、残忍的孜孜追求和揭露,这所有的一切都与他那悲惨、痛苦的个人生活有关。父母兄弟早亡、妻子弗吉尼亚又罹患肺结核去世,加上后来混乱的男女关系和无度酗酒、精神失常,都加深了坡的悲剧性。四十岁上,坡最终潦倒而殁。可悲的是,他在死后的一段时期内没有得到稳定的埋骨之地,竟“四处游走”,其人也哀。但上帝终究还是眷顾自己的这位天才与疯子奇迹般结合于一身的子民的,从他死后一百年1949年开始之后的每年,一位神秘的祝酒人总会在坡生辰1月19日的那一天午夜或是凌晨,悄悄地来到他的墓碑之前默默献上3朵玫瑰和半瓶法国干邑。这个奇迹人物的身份困扰了很多人,但当地人不会试着解开这个谜,因为他坚持了60年,自始至终不曾中断。然而今年这位神秘人物却没有来到坡的墓前,来为他祝福。是生病了,还是去世了?我不知道,但确实是失约了,而且很可能以后,都再也不会来了。他也许去了坡的那个世界,在那里一起喝着酒、聊着天吧。      不过,除了祝酒人之外,坡可能还会对另一人的到来感到欣喜,因为这是个真正的小说家,一个身世、经历都很相似的人,甚至都死在四十岁上,他就是杰克·伦敦。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01:33
思考的     提起侦探小说,爱伦.坡是绝对绕不开的人物,从我最开始接触侦探小说,就知道了他的大名,听说了《莫格街凶杀案》。但是,有时候就是这么奇怪,对于越如雷贯耳的名字,你反而越奇怪的不去接触他的作品,就如看电影,我还没系统的看过塔可夫斯基,而看小说,爱伦.坡的作品也迟迟未能触及。终于,这次拿到了我喜爱的侦探小说作家迈克尔.康奈利编辑的《大师的背影》,其中有爱伦.坡的著名作品,更有各位当代侦探小说名家的随感穿插其中,表达所受这位前辈的影响。       看罢这套集子的爱伦.坡作品,我才发现,说他是侦探小说之父还不够全面,在恐怖小说、惊悚小说等类型中,他的作品都产生的深远的影响。看这部集子,我常常兴奋的发现,很多后来侦探或恐怖小说作品的模式,爱伦.坡都已经做了颇为成功的尝试。比如,《莫格街凶杀案》当然是密室疑案的经典模式;而《威廉.威尔逊》则将双重人格模式的那种压抑、彷徨与挣扎表现的淋漓尽致;著名的《厄舍府之倒塌》则是典型的幽闭空间模式的恐怖小说样板,这样的文学和电影作品已经算是海量。我发现,爱伦.坡还是个黑色幽默高手,《黑猫》即是其中翘楚,故事先是表现一种暴虐人格,接着是血腥场面,但是在一起凶案后,凶手精心策划的骗局却被一只黑猫搅乱,最后的结局实在是很出人意料,让人倍感意外和黑幽。而结合罪案、恐怖和黑色幽默,就是《泄密的心》这样有趣而诡异的作品了。       爱伦.坡很擅长烘托氛围,表现环境,常常几句话,就将人代入一种阴森抑郁的氛围中,而这一技能又很难让人不八卦的联系到他的生平中。和很多死后倍受追崇的文学先驱一样,他活着的日子并不快乐,他一生拮据,酗酒成性,而在他的作品中,好喝两口的角色也常有出现。而不幸的是,他又患上了肺结核,这些困苦交织在一起,很难相信一个人都变得阳光,而他的作品也常常被人们认为带着一种“病态”,有些消极,有些诡异,有些阴郁,有些暴虐,但是却也表现着人性的一个侧面,挖掘着社会阴暗的角落。其实,爱伦.坡也有如《金甲虫》这样趣味盎然的探险类作品,但是结合他的人生,人们更多的还是记住了他那些暗黑感浓重的作品,而在这些作品中,他也确实表现出了突出的才能。       这本集子与以往爱伦.坡的文集的最大不同,莫过于请来了诸多侦探小说大拿撰写小文,以表敬意,而最有价值的是,这些短文并不是针对爱伦.坡个人或作品的评论、解析之类,而是展现他们与坡的渊源。当你看到如康奈利、布洛克、斯蒂芬.金这样的牛人写下坡对他们的影响时,对爱伦.坡的敬意也顺其自然的更深一层。我很喜欢这些小文章,文笔都颇为感性,各位作家表达着坡的某部,或某部小说,或他的风格对自己写作生涯的影响,在爱伦.坡二百岁生日之际,二十位作家的随感和坡的经典作品组成的集子无疑是对他的最好纪念。在我看来,爱伦.坡的作品为后来侦探、恐怖小说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启发作用,为它们提供了基本模式和基础“组件”。之后的岁月里,多少相关题材的作家都从中汲取养料和灵感,从而让这一类型的小说不断发扬光大,而坡对心理和人性的表现展露的社会学意义,也让此类小说中,不断涌现超越消遣定位的精品。       在本集的开篇,迈克尔.康奈利写道“简单地说,埃德加.爱伦.坡的著作响亮地回响了两个百年,并且毋庸置疑地还将回响至少两个百年”,对此,我深以为然,在大师的背影下,更多作家或侦探小说爱好者们正跃跃欲试,准备在这一体裁下的精品花名册中烙下自己的名字。      http://hi.baidu.com/doglovecat/blog/item/64ec9e0a8ed8f11494ca6b1e.html     详情 发表于 2013-9-17 22:59
减卐肥     时常关注推理、悬疑小说的人对这几个名字一定不会陌生——迈克尔-康奈利、劳伦斯-布洛克、杰夫里-迪弗、斯蒂芬-金以及爱德华-霍克。能让这些人的名字同时在一本书中出现不难,只要编一本选集就可以完成。但如若让这些人同时为一个主题撰写文章,那你一定会奇怪是什么东西有这么大的魔力。    答案很简单,就是本书所指的大师——埃德加-爱伦-坡。    我一直认为美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大师有两人:马克-吐温和爱伦-坡。马克-吐温的贡献在于小说中的美国精神,福克纳、海明威等人都认为自己小说中的精神是从马克-吐温那继承而来。而爱伦-坡的贡献在我看来是在于文体以及小说的形式,就像大多数人知道的一样,爱伦-坡开创了现代侦探小说,是科幻小说的先驱,同时对恐怖(惊悚)小说有着巨大的贡献。    这本《大师的背影》中所选取的爱伦-坡的著作并不是很多,但是所选取的无疑都是经典中的经典。每一篇小说都是爱伦-坡最著名的作品,同时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类型。    《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黑猫》、《厄舍古屋的倒塌》、《泄密的心》,这些都用着浓厚的恐怖元素,看其中某几篇时我甚至会觉得恐惧,这足以体现出作者文字和叙述的魅力。    而《陷坑与钟摆》、《红死病的假面具》、《威廉·威尔逊》、《丽姬娅》则很难把它们具体归纳出类别。虽然作者在其中的叙述十分阴郁可怖,但是小说又不是纯粹的恐怖小说,读完的时候都会有很多余味,能够隐约感觉到作者对于生命和社会的思考。而且其中的每一篇都可以改编为歌剧,那种阴森森的感觉和《歌剧魅影》的气氛十分相近。    至于《瓶中手稿》、《莫斯肯漩涡沉浮记》我则觉得有点接近凡尔纳式的小说——充满了想象,但是又不乏科学的成分,有一种浓厚的“历险记”的感觉,可以说是《海底两万里》、《地心游记》这类小说的一个速写。    但我看了会心一笑的还是《莫格街凶杀案》,一部典型的侦探小说,非常典型的福尔摩斯式的短片。不对,应该说是柯南-道尔在创作福尔摩斯的时候借鉴了爱伦-坡的手法。无论是福尔摩斯与华生在人物上的设置,以及小说的叙述模式甚至是结局的处理,我们都很容易的看出《福尔摩斯》借鉴了爱伦-坡的很多东西。而《金甲虫》则让我看到了密码破译小说的内容,这和现在最流行的丹-布朗的作品属于一种类型。    一个作家要是被称为大师,我觉得除了作品本身的内容外至少要满足以下三点中的一点:   一、他作品的在语言、叙述方式、写作手法有很多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同时这种风格被很多人认可、接受、学习。如福克纳。   二、他的作品在思想性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为后世的创作犹如一种指引,他的思想对于后世的作家来说像一盏明灯。如马克-吐温。   三、他的作品开创了一种新的写作思路,让人发现一种新的故事形式,同时这种形式被大众广泛喜爱。如爱伦-坡。    在爱伦-坡之后的其他作家作品中,我们总会觉得这些东西似曾相识,因为他们在创作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伦-坡的影响,或者是由于爱伦-坡的东西创见性太强,即便这些作家没有收到影响,但是他的思维也很难超越爱伦-坡的思考,写出更惊人的创意。    一下一段微有情节透露,慎看。    这里可以举一些非侦探、悬疑小说的例子:金庸的《连城诀》里万震山杀戚长发时藏尸的地点,再参照一下《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黑猫》;凌霜华被父亲活埋的写作思路和《厄舍古屋的倒塌》中的情节;《搏击俱乐部》里面主角和《威廉-威尔逊》中主角的特点等等。    我们在看很多东西时,只要细细思考一下,都会觉得“咦,这个我在爱伦-坡的小说中见过”,而能经常让人有这样感觉的作家,无疑就是一代宗师了。    虽然教科书上一直说——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是:莫泊桑、契科夫、欧-亨利,但是就短篇小说的长久上来说,爱伦-坡比这三人是绝对不逊色的。更何况爱伦-坡的诗歌还深深影响的象征诗的大师波德莱尔(《恶之花》中的很多意象都有浓郁的爱伦-坡风味,同时波本身就是最早翻译爱伦-坡作品的人)。我想对于一个作家而言,称之为“伟大”,也一点都不过分了。    我以前也看过爱伦-坡的东西,但是却没有耐心看下去,而这次看这本康奈利的选本,就着霍克、布洛克、迪弗等人的短文,我竟然在两天内就读完了。因此这里还是要感谢一下康奈利先生以及本书中其他为爱伦-坡写了一点什么的各位作家。  详情 发表于 2013-10-6 04:51
牛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c7629b0100gg7o.html      文 / 储劲松              A面:诗人、小说家、文学评论家、侦探小说鼻祖、恐怖小说大师、短篇哥特小说巅峰、象征主义先驱之一、科幻小说先驱之一。B面:穷人、浪子、赌徒、酗酒者。埃德加·爱伦·坡40年短暂的人生就如同他的死亡,是一个难解之谜。在生时小有声名,死后被封为一代宗师,就像世上那些真正的天才,命运总喜欢跟他们开一个并不好玩的玩笑。但《大师的背影》并不讨论这些,它是当世20位爱伦·坡的狂热崇拜者、在侦探小说创作上颇有建树的著名作家,在爱伦·坡诞辰200周年之际,对爱伦·坡的集体缅怀和遥祭。     迈克尔·康奈利,本书的编者,曾经的美国侦探小说作家协会主席,读者和媒体公认的“世界上最好的警探小说作家”,以爱伦·坡的名字命名的埃德加奖获得者以及爱伦·坡的忠诚膜拜者,发起编纂了这部作品集。我曾读过他的《诗人》,“死亡是我的领域。我以它为主。我靠它铸就我在这一行的名声”,他在那部小说的开头,模仿爱伦·坡的语调,以魔鬼的声音召唤着读者,把读者牢牢粘在椅子上。他编纂这部书的良苦用心显而易见:将爱伦·坡的短篇小说原著与20位作家对爱伦·坡作品的评论以及怀念文章放在一起——爱伦·坡的小说让人怕、让人心悦诚服,那些纪念性的文章则温暖、充满英雄崇拜情结。     在寒冷的冬夜里,其实最不适宜读爱伦·坡的小说。他是地狱里的幽灵,让人全身冰冷、打颤,却又身不由己地跟着他的接近于亡灵的召唤,进入他作品的惊悚氛围。《厄舍府之倒塌》《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泄密的心》《金甲虫》《陷坑与钟摆》……我一篇篇读下去,心一公里一公里地陷进地狱,并且整夜整夜地做着恶梦。这个恐怖小说以及后来的恐怖电影的开创者和启迪者,有着让人“打摆子”的本领。爱伦·坡评价自己的作品说:我的“作品绝大部分都是深思熟虑的苦心经营”,其实,他何止是苦心经营,他是用自己的生命来创作小说,争取自己在文学史上应得的荣誉。     自1949年起,在爱伦·坡的每一个诞辰周年纪念日,都有一位神秘的人物,在爱伦·坡的墓碑前献上白兰地和3支玫瑰。无数人在猜测这个神秘人物的用意,各有各的说法,我的理解是:这个神秘人物献上白兰地,是因为爱伦·坡迷恋酒精;而3支白玫瑰,是为了祭奠爱伦·坡对他的表妹、他终生的情人弗吉尼亚· 克莱姆忠贞不渝的爱情。     念一念这20位纪念者的名字,迈克尔·康奈利,史蒂夫·汉密尔顿,劳丽·R·金,苏·格拉夫顿,劳伦斯·布洛克……就知道,爱伦·坡在西方受到怎样的推崇。这些在世界文坛享有盛誉的作家,把爱伦·坡当作他们心中的偶像、巨人和神。听听他们的心语吧:“坡有魔术师的能力,他准确地知道如何能唤起我们的恐惧。读过《一桶蒙特亚白葡萄酒》,要打开灯,并开着卧室的门才能睡觉。”这是扬·伯克说的。“告诉你们,埃德加·爱伦·坡是一个不择手段偷去所有好想法的无耻的小偷。如果他没有死,我们侦探小说作家一定会联合起来对他提起法律诉讼。”这是劳丽·R·金说的。“对于那些想写短篇小说的人来说,没有比爱伦·坡更好的老师了。”这是爱德华·D·霍克说。够了,已经够了,无须再引用了,几乎,他们把世上最美好的赞美之词都用到了爱伦·坡的身上。    死亡是一个人的宿命。一个人活着的意义,在于他是否给后代留下些什么。在此意义上,爱伦·坡是一个活得非常成功的人,不管他是疯子还是天才,是酒鬼还是情种。在他诞辰200周年的值得纪念的时刻,让我们与20位作家一道,为他天堂里的杰出灵魂干杯吧:“来,Cheers!”  详情 发表于 2013-10-9 13:2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9:59 , Processed in 0.29876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