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8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铁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地铁》为一部都市悬疑、惊悚和幻想类作品,被喻为“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全书分为五个独立中篇,彼此间有隐藏的线索交叉,因此也可视为分段式长篇。《末班》,一个老人在搭乘地铁回家途中,发现从隧道深处出现了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了。老人决定自己去寻找答案。《惊变》,地铁没有像往常一样靠站,而是一直不停地疯狂行驶。一个青年打破窗户,想爬到车头处看看究竟。在经过一节节车厢时,发现里面的人们正在发生各种变异……《符号》,地面上的城市看似正常运转,但似乎整个世界只是一个实验场。一个男孩儿深入地下,试图揭开这个秘密。《天堂》,人类已完全在地底生活,而老鼠似乎正在成为人类生存下去的引路人。《废墟》,地球已经由外星人接管,两个少年男女被秘密派回地球,以寻找先辈遗留的重要机密。这机密就藏于废弃的地铁世界中。而在外星人的地球指挥中心里,答案似乎远比想像的复杂。

作者简介
  韩松
  1984—1991年就读于武汉大学英文系、新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及法学硕士学位。
  1991年进入新华社,历任记者、《瞭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辑、执行总编辑,现任新华社对外新闻编辑部副主任兼中央新闻采访中心副主任,《中国军队》杂志编委。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已出版小说等著作十余部,多次在海内外获得大奖。作品被译为英文、意大利文、日文和希伯来文。

最新书评    共 52 条

旧书/    去年抱着“收藏”的态度买下《地铁》。盘算着,这其中的故事都读过了,有些还不止一遍,便翻翻了事,没想到逐行逐句地去读。   前几日一天晚上,吃完自己煮的乌冬面,某种着魔的感觉又回来了。      《末班地铁》、《地铁惊变》、《符号世界》、《天堂里没有地下铁》……头四则的故事原型可以直接搜寻出来。最后一则,脑子暂时联系不上。   ——原来为了集装故事、出版新集子,做过大量文字加工。故事的面貌妖艳了好几倍。   可是这样妖艳到极致的韩松,将陈述句统统拐成疑问句的韩松,为了篇与篇之间的强弱联系硬加进细节线索的韩松,将短篇灌成中篇的韩松。读起来,还真找不到当初的味道……      最开始读韩松,有两个大的回忆:在地摊上淘来的过刊和报刊亭追买着的新刊上读;在可以打八位机游戏的山寨播放器上读——从“诡异的边缘”上把文章复制下来,存成txt,高二的凌晨,躲在被窝里头读。《地铁惊变》读了几遍?终究数不出来。      于我来说,读韩松,绝非是因其晦涩的隐喻,而是因其猎奇诡谲的视觉奇观。《地铁惊变》里不同的车厢里人群异化成不同的生命形态,历历在目;成为童年阴影的说到底还是《看的恐惧》——新生儿诞生时额头上覆盖了一层肉膜,揭开,额头上长了两排密密麻麻的眼睛。男人猎杀女人为乐的《美女狩猎指南》、电视机统统消失收音机成为世界主导的《收音机时代》、未知星球上指向深空的《宇宙墓碑》……   诚实的说,一开始读韩松,只是为了获取贴近读伊藤润二漫画时的感受——那种感受,是沉浸在新世界中,冷静旁观的同时却代入感剧烈的一种冒险。   体验这种冒险,是幸福。      当然,韩松的另一面。比如直接了当地叙述在夏威夷度假的中国人在日本人和韩国人的裹挟之中看见世界末日般天象的故事。那些故事,我模模糊糊能感受到,大概说了些什么,韩松想要表达什么。      可是今天,我读却不懂这新新的《地铁》,读不懂字里行间的隐喻和反讽,感受不到原本一万字的故事扩充为五六七八万字、这其中的新知与思辨。      当初的那种幸福,又去哪里了呢?      或许要足够复杂,才能体验到某种新新的幸福罢。就像这新新的故事,已和当初的摸样大不相同。可我的心智,却还是未能跟上时代的变幻呢。         去年成都开华语星云奖,我混在志愿者和主办方中间,在酒店门口追上韩松,要签名。当时韩松赠了一句话予我:“科幻让人感到幸福!”   确实如此。      可我想要的是,更加简单的幸福。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木鱼醪$    刚开始的《末班》还算中规中矩,算是开胃小菜吧。看完第二篇《惊变》,不得不感叹作者对进化的想象了,那么匪夷所思却又那么理所当然,还有在绝境中的人性变化社会组织变化都很让人入迷。于是怀着激动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剩下的《符号》、《天堂》、《废墟》,然后,然后,然后感觉那口气还憋在心里呢。完全没有了阅读的快感,是太晦涩了?好像是有点,再看看封面写的“电子囚笼中的卡夫卡”,你都忍不住骂自己水平太臭了,连作者的寓意都读不懂。但是看到作者隐喻的诸如有NASA的“M国”、来自亚平宁的“Y国”等等,这不和《投名状》里李连杰踩在冰面上说,我现在可是如履薄冰啊,一模一样么?并且我不止一次的翻看了作者的介绍,因为书里的语言和春上很类似,或者说很像是翻译的作品,读着就不像是本土作品。还有里面的各个人物,好像都一个样子,我甚至怀疑他们直接就是主角的各个人格...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海石$    老实说,此书阴暗晦涩而且带一些绝望的气息,有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如果多读几遍也许可以发现其中的妙处,但如果仅作为消遣的科幻,那还是考虑找些其他更为大气的书来读为好。   不过作者的构思和想象力确实值得称赞,把一个基本概念延伸衍生出的多种可能性力所能及的覆盖,也算奇特。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skydan$    《地铁》描述的表象里,想象被连绵不绝的诡谲形容词所掩盖,通篇流淌着浸泡在福尔马林液中的尸体味道,在斑驳的被绿色植物覆盖的车皮下,细节变得难以触及,以至于思感本身都像是害了风寒的精灵,仿佛一触碰都会尖叫起来。地铁在中国是一个相当后现代的概念。那些狰狞的巨兽总是从深邃不见五指的幽暗中来,面向毫无逻辑可言的黑幕而去,地铁像是青色的巨龙,让所有从月台上来到月台上去的路人都争先恐后的患上了幽闭恐惧症,以至于妄想自己可以在地下漫长而不可自洽的空间里表达人性。地下埋藏的铁龙可以飞上苍穹,上天与入地,远古时期人类关于天地威能的至大幻想就这样在韩松的笔下被无缝连接。然而,这一切,不过是蝼蚁般的人类诈尸般的挣扎。      比起对于人类不可知的命运的悲观陈述,我更倾向于认为韩松是在借助种种夹杂着病态的变异的原始的人性通感的描述来构建一幅感观世界的图腾。在这里,人物是抽象的符号,空间以光年为单位消逝,时间诡异的伸缩变形,以各种形态呈现在人类周围,伴随着地下列车的轰鸣声,旧种族在适者为尊的铁律下变异,或者以共生的形态死去,或者以吞噬彼此的方式毁灭,或者化成一团虚无。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被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      然而至始至终,他们都不曾有离开的机会,绝对封闭的空间能够造就的只有彻底的毁灭,人成为一种元素的聚合态,性爱、生殖、呼吸以及排泄都变成了感受这世界的一种方式,生命的消逝更像是回归的仪式,死亡钉下的老者和微笑倒下的少女都变得毫无意义可言,从虚无中来到无形中去,一切在感受的名义下有条不紊的演进,新世纪福音战士中最终人类完成补完,成为一个个体而存在于宇宙中实际上并不具有实践的可行性,仅仅因为难以适应。现代科学的建立得益于中世纪炼金术的成就良多,因而也难以撇清它与宗教神学青梅竹马的暧昧关系。正如有人把革命者比作现代社会秩序的毒瘤,思想是癌症。本体生存的欲望必将用尽一切手段将它消灭殆尽,但当毒瘤被剜除,癌症本身却可以成为能够被人利用的宗教,来唤醒民粹以及所有不安躁动渴望改变的人的共鸣。所以逃离会被认为是“神”的选择,是人性的再描述,是人类面对难堪过去的遮羞布。      事实上,这个故事是与传统意义是与所谓人性的光辉相绝缘的,有的只是冰冷的陈述与受害者SM式的快意表达——食物与性。所谓光辉的人性在人类与身俱来的重口味面前毫无还手之力,只有摆出“文明”这个凡善可陈的字眼才能让人自我陶醉。因而一切都被现代社会视为异端,然而,文明的外衣并不会让DNA中的埋藏的恶与丑消失,压抑带来的往往是歇斯底里的反抗。从伦理规则中解放出来的人性堕落的是如此彻底。在上帝已死的年代,谁也不会去奢谈拯救。在这种语境中,人类这个概念无论是作为个体还是整体都不再具有情感上体验的价值,从而把感观提升到一切意义来源的高度。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切来源于感知,在感知之外别无他物。人因为饥饿而注重对食物的体验,因为性欲而产生对美色的渴求,因为记忆贫乏的不甘而产生旅行的冲动,因为对未来的不可知而对当下忧心忡忡,所有的一切,似乎再也逃脱不了这个逻辑所创设的藩篱了。地铁代表的空间便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一切,曾经比肩继踵而在的路人一旦离开,你不曾了解却已错过。因为沟通被视为悲剧诞生的起点,而陷于囚徒困境的众生只能沉默。      这便是地下的铁轨,轰鸣着,大声宣誓着对于领地内一切无可辩驳的主权。在城市的皮肤下蜿蜒鼓噪,以人类难以置信的方式进化、改变。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老鱼$    有点慕名而来失望而回的感觉。最能吸引人的是第一篇(当然极可能是自己的鉴赏能力问题),后面四篇像脱了轨的列车,似乎作者有点hold不住或者是对整个故事未及经过特别周密的架构就天马行空。最感觉:思想过于宏大,细节过于荒谬。鉴于其盛名,还是给了三星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接受催$     《地铁》真是一部怪诞的无法理喻的小说,曾经看过韩松同样的小说:短一些,和《惊变》几乎毫无区别。当年我十几岁,从没看懂过他的小说,如今没几年就要而立了,依然看不懂(捉摸不透的是虽然看不懂居然还是坚持看了他的一些作品)。这是在做隐喻吗,不知道是该说深奥、该说晦涩、还是该说牵强,但《1984》中的隐喻就清晰、明了、强烈。总有些审美是我不欣赏的,跟结构有关、跟色彩有关、跟节奏有关。作者是迷上了描写那些异化的个体和世界了?这小说也许是在描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异化,确实,人在各方面钻进了无穷无尽的牛角尖儿,不断发生着令人惊讶又合情合理的异化,但生活不还得继续吗?谁知道什么才是伊甸园一般纯洁的生活方式,宗教是答案吗?还是也只不过是某种形式的异化而已。密集的黑暗中毕竟还有美好所在,这是我相信的。所以读到《惊变》为止,我不知道是作者在发疯还是有什么高妙的典故只是我孤陋寡闻。总觉得这个世界的表象已经以很大的信息量在被描述、反映、传播和拼接着了,戏剧化、发人深省的作品有那么一两部开先河之作便够了。这也是为什么我的书目中会有越来越多的历史、哲学、政治学的通俗读物,代替了过去的小说目录。历史本身往往更丰富、更戏剧化、更匪夷所思而且迷雾重重。历史和思想在人类身上的碰撞就像蒙娜丽莎模糊的微笑,令人神往。       每天接受者高速袭来的信息,凭借固有的观念和常识做出反应,但那些观念真那么客观吗?那些常识真那么可靠吗?人的集体无意识像一个微妙的不断做布朗运动的庞大动物,能量和破坏性都巨大,怀着善意的自我提升是一种责任,所以一切都是共通的,人的幸福,是自己给予的。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peeer$    前半部分应属于多年前在《科幻世界》中发表的《地铁惊变》的中长篇版,扩展之后的文字让人更容易去接受这惊变的过程。后半部分是前面的延伸。      其实看完前半部分,也可作为一个终结,因为后半部分会让人看的比较难过,明显比前半部分晦涩一些,导致我阅读速度大大降低(从7万字每小时降到2万字每小时)。      虽然花了4个晚上,最终看完了,但对整体情节的理解还不够到位,让我这个近二十年的科幻迷汗颜。      所以,陪我一起在书店买这本书的朋友问我,这书怎么样?我无法评价,只能说:如果你不怎么看科幻小说的话,还是不推荐你看这本了。我也无法理解“反乌托邦”对这本小说的整体说明,只能重看之后再做感受。      另外:双封面非常有意思,我第一次见到如此的封面——外封面展开后是衣服海报,貌似,有点诡异。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wanguy$    这是一部让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的科幻小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甚至根本不知道它究竟是不是科幻。一方面,书中的五个故事都架构在一个类技术主义的世界观上:虚幻的车站,停不下来的列车,地下神秘实验,未来遭受重大毁灭的地球,外星人,星际列车等等,但另一方面,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者描绘的则是五个近乎于荒诞,混乱乃至疯狂的故事。一个老人看到车站里有神秘的小绿人,把昏睡的乘客装进玻璃罐里;一列停不下来的列车,乘客最后在车上变异成了各种生物;一群志愿者潜入地下想要找出政府在地下进行秘密实验的真相,转了一圈回到原点,连为什么来都忘了;地上世界毁灭了,人类在地下进化成了类似于老鼠的物种,丧失了科技,历史,记忆乃至文明,只有当年留下的一台自动挖掘机仍夜以继日地在地下挖掘着地铁隧道……整部小说完全充斥着这种让人想要发疯的荒唐,以至于我读完了都不知道这到底是个什么故事。   然而,如果要做一番点评的话,我还是能稍微讲几句的。   《地铁》的封面上,有这么两句话: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电子囚笼里的卡夫卡。不知道这两句是作者的自序还是编辑的评价,总之,这是两句非常贴切的话。如果一定要定义这部小说的话,我愿意称它为:荒诞现实主义。就像《变形记》或是《等待戈多》一样,《地铁》是一部在荒诞中却又隐含着诸多冷峻思考的小说,总体来看,它表达的是一种典型的反乌托邦情结。就像王晋康《蚁生》中对于蚂蚁社会的描述,刘慈欣《三体》中关于宇宙法则的阐述那样,韩松也在一个完全架空的世界中对于乌托邦进行了一种批判和反省。不同的是,韩松反乌托邦的角度并不是文明或是人性,而是完全从生物角度出发的一种纯粹的科学式推导,在小说的第二第四部分这种推导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惊变》这一部分中,行驶过程中的地铁由于坠入虫洞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永远也停不下来了。列车上的时间也逐渐的加速流逝,最后达到了惊人的速度和跨度。作者借助一位试图从车厢外面爬到驾驶室停住列车的登山员的眼睛描绘了乘客们在每节车厢里的变异——或者说,进化。有些车厢里成立了一个帝国,一位乘客成了皇帝;有些车厢里乘客们为了解决没有粮食的问题,身体长出了可以吸收电力的器官,扯下车厢里的电线作为能源;一些车厢里乘客分成了两个国家,以车厢中间为界互相征战;当登山员最终爬到了车头时,他看到了令人窒息的一幕:列车前方不是隧道,而是一望无垠群星璀璨的宇宙,换句话说,列车正载着乘客驶向茫茫宇宙之中。星辰,宇宙,变异的人类,停不下来的列车,作者的隐喻和象征不言而喻。   前文说过,《地铁》是由五个相对独立的故事组成的。个人感觉,不一定准确——这五个故事是按照一种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关系排列的,这种递进不仅表现在年代,剧情,更表现在它的含义和作者所寄托的思考上——说的直观一点儿,那就是谷子越来越看不懂(⊙﹏⊙b),第五个故事谷子则是完全不知道他在说什么。所以这不是一部适合那些想轻松阅读的读者的小说(据说当初出版社曾拒绝出版,原因就是其阅读门槛过高)。因此谷子在此不推荐各位去看,除非你是一个那种所谓的“文学青年”……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bobotr$    这是一本怎样的书啊……全篇充满了混乱的比喻和猥琐的想象,每个第一人称的人物都自卑而多疑到了神经病的地步,书里能和科幻挨边的地方完全没有逻辑,许多句子ms是从高中课本里引入的。看了一多半终于被恶心的再也看不下去了,这就是星云奖银奖的中国科幻小说?!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忘情风$    读韩松的《地铁》时,有一个其实并非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那就是本书究竟是什么类型的作品呢?大多读者应该是将其当做科幻小说,从广义上来说确实如此。不过与国内另几位著名科幻作家如王晋康、刘慈欣等不同,《地铁》并不以具体的科技发展为素材,或是致力于描绘一个生动的未来世界。科技进步在书中基本是一种笼统性的指称,即使在后几部“科幻”味道越来越浓的时候,这一点也未曾改变。而且,书中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有很多即使在最宽容的科学界人士看来也是荒诞不经的,实在称不上“科学的”幻想。      这也不是一个典型的恐怖惊悚故事。虽然故事一开始似乎很有这样的趋势——一个现代地铁里的诡异经历,但实际上却和那些以此为眼球吸引读者“诡故事”,或是为过腻了平淡日子的人们提供一点“惊悚快感”的胡编乱造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本作不会给你带来任何类似快感,反而会让你一直处于诡异、压抑、困惑乃至厌恶的情绪中。为了读“恐怖小说”而来的 读者,恐怕是要大失所望的。      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很难确切概括,大概可以勉强叫“技术时代的寓言故事”。全书共分五个短篇,互相独立却又彼此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观,一个围绕“地铁”而展开的故事。韩松的文字,给人以复杂的感觉:奇诡、华丽、怪异、天马行空的同时又充满了深沉与悲凉。地铁之中不时有人失踪,一个老人在不经意见看到了真相;一列日常运行的地铁,却迷失在地底,载着乘客通往未知的世界……乍一看,似乎只是恐怖小说的桥段,但是叙述风格却截然不同。恐怖小说“吓人”,是用突兀的情节和悬念收放来制造读者的心理落差,从而让读者享受一番过山车式的刺激,纯属找乐子。然而在韩松的作品中,恐怖却如同阴影般笼罩,弥漫,给人带来的是孤立和无助的感觉。他是用恐惧为引子,剥去了人们平日里岸然的假面,让人性中真实的一面暴露无遗。他笔下的人物,在灾难到来时的表现往往是脆弱、麻木、冷漠、自私、服从本能、自相残杀……万物之灵的自傲,文明社会的自诩,科技进步的福音,全都荡然无存,沦为残酷的生存竞争。韩松对未来的描绘充满了悲观,有鲜明的“反乌托邦”特色。科技的进步虽然带来了安逸的生活,但并没有带来人类精神的提升,反而让人在安逸中迷失了自我,成为了科技的傀儡,机械性的存在。自命不凡,然而实际上却是贪婪、势利、狡诈、伪善、无知、懦弱。人与人之间充满猜忌、欺骗、背叛、相互利用和暗算。如此,你就大致明白为何读韩松的作品不会给人“惊悚的快感”,反而让人厌恶不快,甚至不愿继续读下去。因为你潜意识中在害怕,会在这些不堪的描摹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因为你不也是那“乘坐地铁”的一员?有人将韩松和卡夫卡,奥威尔等人做比,倒也不算无端。他们的作品,都是批判了对现代工业社会对身处其中的个人的压迫,使人成为“非人”的存在。然而,如今的科技,相比卡夫卡们的时代,又向前了多少,身处其中的人又愈发“异化”了多少?      “地铁”在本书中有着象征性的意味,代表着科技进步带来的成果。然而与技术进步论者歌颂科技进步带来福祉的高调不同,韩松从中看出的是进步所衍生出的,连人类自己都无法控制的骇然巨物。书中的地铁,早已脱离了设计者的初衷,成为了独立而神秘的存在,将人们带往未知世界的地下巨龙。其所象征的技术进步,不也是在人类不知不觉间成为了难以驾驭的可怕存在?不也让人类自己被异化,反而成了机器的附庸存在?这样的进步,恐怕只是在一步步走向毁灭吧。于是盛极一时的文明终将迎来毁灭之日,只留下幸存者在漆黑的地底化为异形,或是在遥远的星球苟延残喘,妄想恢复往日的荣耀。毁灭这文明的不是什么异族,而是人类自己。从废墟之中诞生的新文明,也将重归废墟,这就是历史的兴亡演替。书到末尾,愈发苍凉悲戚,带来深深的绝望之感,令人不忍卒读。虽然也有人试图去挽回,去拯救,去探索,但这些人最终也只是杯水车薪,徒劳无功。韩松的故事里没有英雄,只有被摆上祭坛的殉难者。      读完这本书,是在地铁上。那一刻,恍惚间自问是否这班列车也会踏上永不停站的未知旅程?若是那样,车上的人们,是否也会如书中那样?当然这一切只是臆想,列车在下一站稳稳停下,月台上宽敞明亮,毫无异常。等车的人们两列排开,秩序井然。于是你长出一口气,心想韩松这家伙真是无聊,这不过是一个不怎么成功的怪谈故事罢了。然而,当你看到车门机械的开合和人们配合的动作,当你看到那一双双冷漠空洞却又茫然焦灼的眼睛,也许你心里已经明白,这一切其实就是生活的常态。 来自: 豆瓣  详情 发表于 2012-10-28 14:52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3:32 , Processed in 0.250119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