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 0
|
多余的素材 |
最新书评 共 2 条
某柴
这本书取名《多余的素材》,我看后在笑丹青的谦虚。丹青的书,除去《退步集续编》其余尽皆读过,而读过三次的有三本:《外国音乐在外国》(《陈丹青音乐笔记》),《纽约锁记》和《多余的素材》。我很中意陈丹青这样的以绘画者的目光来审视身边的世界的执笔者。后来读木心,发现木心也是这样看世界的,简直不晓得是画画儿的都这样,还是木心与丹青实在有缘,再或者丹青尊师,而受其影响入骨。此书是最能表明陈丹青审视世界的一本书,它或者真的是素材,丹青写起来也不像其他书里面一样会抒发,会议论。这本书就是白描,再加上一句轻描淡写或幽默或睿智或理性或悲伤的自叹,以为之后拾用引路的。它或者是在记录一个风尘女子,但她却很美。它又或者只是在说一个旧人,他却很鲜活。读这本书不应该渴望得到太多精神上的建树,它是一本“看见”的指导书。用好了,将会发现生活的另一层面。Pink Floyd有张专辑,Dark Side of the Moon,封面上有一个三棱镜,一束白光被三棱镜折射成了七种颜色。而这本书就是那个三棱镜。
详情
invoke
《多余的素材》陈丹青
这本书是我过去几年里面利用在机场等飞机,在餐馆等人这样的零碎时间断断续续看完的。期间我的心智发生了种种在我个人看来是趋向成熟的变化。因着此,对这本书,对作者陈丹青,也起了渐渐的变化。过去我是特别的钟爱陈的小品文,清秀,隽永,带着传统文人的书卷气,有着文字改革前的那种味道——后来我才找到一个词“民国范”来形容。但是现在看来,这是个很难理解的事情。陈可能因为他的个人经历和文化素养成就了这样的文风,而我,一个文革后出生的没文化的一代,居然会自以为对这样的文字戚戚然。大概是远的,模糊的,不能掌握的,就是好的吧,就好比是西人的刀叉必然是好的,西人的文字必然是好有创造力的等等。只是直到某天,我突然读到报纸上的陈丹青新作《赳赳民国》,我终于感到胃部的一震痉挛。然后回头再看这本书,原来他就写了8个字,“赳赳民国,猥猥当下”。呵呵,后面这四个字是没文化我企图附庸一下胡乱拼凑的,各位看官明白意思就好了。
我大约是不能真正领会民国为何得以“赳赳”的了,因为我是乡下人,没有在高尚的弄堂里长大。然而看着书中夹付的一些民国照片,那些厚厚的粉黛也掩饰不了租界里歌舞的风尘,读着那种文字,我大约又忍不住从皮袍下的小里,鄙视一下在我看来不过是殖民地贱民对非殖民地虫子的可悲优越感。就如同香港人,日本人,台湾人,甚至是印度人对大陆人的那种优越感,虽然他们各自的表现不一样。不过陈丹青好像还是有些不一样,那就是他似乎没有,至少在他的文字里面没有表现出来对西方的讨好和谄媚。就这一点来说,他的那点点民国清洁也就无非是伊无害的个人取向和作为上海的高贵人种的得意而已。相比较那些我过去曾经追捧过的公知们来说,陈至少目前看来还是清白并良心大善的。只是这些书,我就不再推荐了,毕竟这些情绪不是特别的正能量。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22:44 , Processed in 0.052817 second(s), 3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