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4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乡关何处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09:59
  • 签到天数: 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5 00:31: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内容简介:感知故乡、故人、故事中的深沉情感。《乡关何处:故乡故人故事》所收录的文章中,母亲历尽人生苦难68岁失踪于长江(江上的母亲);外婆出身高贵,慈悲温暖,却一生遭遇悲惨(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157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7-27 21:02:0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是交给老师的读书笔记,所以会不会赶脚文绉绉地太批判了捏=。=
      读《乡关何处》于我来说如获珍宝,现在为止一共读了两次,每次都深有感受。它给了我一个很受用的一点就是要想写出可以打动人的文章,最重要的就是真,这不止是真实,更重要的是真诚。野夫的文字就是这样,朴实而真诚,将故乡的那些人和事有血有肉地展现出来,读了让我感觉或多或受地经历了他们的经历,感受了他们的感受。
      第一次读野夫写母亲和外婆的文章时,我边读边恸哭不已,那应该是开始最直观的感性的感受,这与亲情于我来说是最触动人心的或许也有关。我想亲情之所以触动人大概是因为人们为彼此的付出之多,但文中母亲和外婆所有的付出和遭遇让我感到有些难过。
      我认为,在一个正常的、常态的、法制的国家和社会之中,人们付出了努力就应该得到回报,不应该由家庭背景或是成员成分去判断一个人;人们有权力对国家或政党作出批评建议,不能因为这些言论就被劳教甚至是迫害。现实很残酷和无奈,这就不是个常态的国家。母亲因为其父亲的阶级属性而无法报考大学,还被戴上“右派”的高帽接受劳动改造。由于这个“右派”身份,母亲和生病的“我”甚至被司机从车上赶了下来。我觉得这真可怕,在扭曲的时代中,受害者不只是母亲和“我”,还有那个把“我们”赶下车的司机,人性竟可以如此扭曲啊!身处扭曲的时代,那里有人可以幸免啊,身处其中的都是受害者,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可怜的母亲啊,她本不该为了生活而需要付出得如此壮烈,她如此努力付出却仍是要艰难地生活,这是她的不对吗?不,是大时代给她带来的苦痛,这个母亲不只是说文中的母亲,而是身处这个时代的千千万万的母亲们,是身处这个时代的每个人。
      这书看得令我揪心很大一原因是书中所描写的人物大多具有很强烈的悲剧色彩。野夫的大伯为共产党组织地下工作,发展党员,可惜在建国后与组织失去了联系,结果被视为自动脱党,在之后的历次活动中倍受歧视;还有野夫的幺叔,家世显赫,但他的兄长曾为国民党效力,毕竟这个政党曾十分在意个人的血统和阶级属性,所以幺叔的命运可想而知,他被划为“五类分子”开始了贫苦的生活,最后孤独终老;幺叔的三哥,一个精通几国语言的高级共产党特工,可因违令没去台湾被作为退党人员处理,做了一个锅炉工;还有其他类似的人物我就不一一叙述了。他们中许多都极有才华,有些人曾为这个政党效力,有些人没做坏事只是家人为它的对立党派效力,可是遭遇却惊人的相似,令我不禁唏嘘。
      这些事情都是让野夫心中的伤口还在“暗夜渗血”的事情,我注意到“暗夜渗血”这四字在书中出现了好几次,这样令他痛心的事他却仍然强忍着痛去记录伤痛,我想这些刻骨的痛就是他前行的勇气和毅力吧。他直面自己的伤口,记录下这些文字与读者分享,让我们也可从中收获些什么,感悟些什么,甚至改变些什么,我感激野夫写出这样的文字。
         这些痛苦令我揪心,但那些承受巨痛的人们却没被击溃,仍旧努力地生活着,或许活得很卑微,这就是黑暗中的光。你可以鞭挞我,折磨我,但你无法将我击溃,我仍不放弃生活,我仍坚持生活,这坚持或许能影响更多人,或许能带动他们的坚持,或许能让他们主动地为改变现状做出些什么。让别人嘲笑这天真罢,他们小看了这一丝光的力量。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8 21:24:28 | 只看该作者
      这本书好久之前就在豆瓣上看到了,评分居高不下啊,但是作者的名字不让我喜欢,野夫,笔名。我觉的这个笔名就如同叫小刚的周传雄一样。让我感觉很平常,不是平常,而是有点拒绝,不想去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简介上说的是悲伤的文字。我读书看电影都是为了图一个乐和,不愿意看悲剧。当然,大神们可以嘲笑我的低俗。
      再有我不得不说图书馆阅览室那个最近借阅书籍书架是多么的给力,经常可以省我去寻找想看的书的时间。这不,在哪里我发现了这本《乡关何处》因为就一本,书的品相也挺好。我就借回来了。
      我小时候是在黑龙江长大的,大兴安岭。加格达奇。那个城市的年龄还没有好多人岁数大,也就没有什么积淀。我一直想去看看那种被城墙围着的古镇,不过去了成都也没找城墙看看。小城,年轻,没有历史。有好处,那就没有黑暗的压抑的过去。坏处是处处没有老派的感觉。对文革的事情也就不太关心和了解了。
      上风投课看的,这本书看的挺不舒服的,就是感觉憋着,惨,但是又不是那种一个打击接着一个打击让人压抑的那种。不像文学创作那么的假,而是一种苟活,艰难的苟活。
      看那篇《生于末世运偏消》让我想起了好像好多民国时期的大家都会采取的办法,将家里的男丁一个送去共产党一个送去国民党,为求乱世后能立于不败之地,但都打错了算盘。当然,这是后话。
      “人一辈子,相随心转,如水在河,岸宽则波平,岸窄则激流,没一定的。只要心地好,何愁无前程”瞎子哥这话慢慢读读可能会有些理解。
      好多时候我们感觉现在国人信仰的缺失,感慨道德的沦丧,那些老派的作风已经消散在风中了。不是地主就一定是周扒皮。不是所有的农民一定是勤劳的劳动者。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9-3 03:11:13 | 只看该作者
      在台湾旅游期间读完了这本书,它让我泪洒宝岛。
      因为让我想起了我的外公外婆。
      
      看了很多评论,都说作者煽情。
      如果有些事情泥憋屈了半辈子却从来无处说起,
      普一打开大闸还不像泄洪一样?
      所以作者的写法能让我理解,也让我动容。
      
      为什么几乎每个人都对故乡、对逝去的亲人有那么多放不下的情节?
      因为曾经的美好吗?还是因为遗憾。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7:11 , Processed in 0.06060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