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尾怪猫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纽约市遭遇到了一连串骇人听闻的连环凶杀案。死者的背景、性别、身份、财富之间看不出任何联系与端倪,就连作案时间和地点也完全没有规律。唯一的线索是死者都是被一根特殊的柞蚕丝做的绳索勒死的。这桩看似随机的连环凶杀案让纽约陷入了一片恐慌。名侦探埃勒里迫于市长的政治目的勉强参与此案,并一度陷于窘境。在侦破的案情丝毫没有进展的同时,死者的数量还是在不断地增加。经过奎因父子没日没夜的思索与勘察,这起被看作是不可能被侦破的案件终于真相大白……

作者简介
  埃勒里·奎因(ELLERY QUEEN)是曼弗雷德·本宁顿·李(Manfred Bennington Lee,1905-1971)和弗雷德里克·丹奈(Frederic Dannay,1905-1982)这对表兄弟合作的笔名。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推理小说家之一。
  
      从1929年到1971年,埃勒里·奎因发表了数十部推理小说,其中最为有名、也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国名系列”了。奎因和他的“国名系列”小说早已成了推理小说史上的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
  
      1941年,奎因创办了《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按照他的话来说,《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是要将侦探小说从通俗文学提升为正统的文学形式。通过提供这样一个实践的场所来鼓励我们中间的人写出更好的作品,培养和发展更多新的作家。直至今日,《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仍是这一领域的翘楚。
  
      由于对推理文学的巨大贡献,埃勒里·奎因曾先后五次获得美国推理小说的最高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

最新书评    共 3 条

德盛全    本部小说描述的是一个连环凶杀案的侦破过程。众多个彼此间看似毫无关联的受害者,唯一能够将他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他们都是被一根印度产的绳子勒死的。相对于一般的谋杀案来说,连环凶杀案的侦破毫无疑问更加困难,因为死者和凶手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纽带存在,在大多数情况下,凶手和死者是素不相识的。谁能够从受害者的死亡中获利,从而确定嫌疑犯的范围,几乎是所有一般谋杀案调查的出发点,因而这种表面上的随机杀人对于侦破者而言无异于一场噩梦。侦破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从连环杀手犯下的一件又一件谋杀案中找出某种共通点,也就是所谓的模式(Pattern),从而勾画出凶手的大致轮廓,并且期待凶手犯错,留下能够暴露凶手身份的线索。   侦探小说中玩弄心理学并不是什么新鲜事,阿婆的波洛就不止一次运用心理学上的分析来确定凶嫌的身份,而奎因从莱特镇系列开始,似乎也越来越钟情于心理学在侦探小说中的应用,并且在“十日惊奇”和本作中达到了顶峰。相比于“十日惊奇”中显得有些神秘的宗教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本作中的心理学更加纯粹也更加直接,心理学就是奎因用来分析罪犯作案动机的一种手段。   奎因在本作中注入了一些侦探小说之外的元素,文中关于纽约大众对怪猫的那种病态的反应的描写占了相当大的篇幅,反应了奎因认为大众极易盲目的观点。而本作的篇幅也真是相当之长,在我看过的所有奎因的小说中,本作篇幅长度位列第三,排在它前面的两位是赫赫有名的“希腊棺材之谜”和“X的悲剧”。相比于“希腊棺材之谜”一案多破的跌宕起伏,“X的悲剧”埋下大量伏笔用于最后的爆发,“九尾怪猫”实在是让我味如嚼蜡。也许奎因是想要在本作中表达更多侦探小说之外的东西,但是在理解能力有限、欣赏水品也有限的我眼中开来,“九尾怪猫”的故事发展乏善可陈,无聊的情节太多,全文显得太过冗余。我并不是不喜欢连环杀手的故事,美剧“犯罪心理”就是我一大心头好,但是犯罪心理一集就40多分钟,而本作洋洋二十万字左右的篇幅看得我真叫一个精疲力竭。如果本作最后能够来个叫人心旷神怡的推理,告诉你前面的忍耐都是值得的,那么我绝对不会有什么怨言,偏偏本作最后部分就是一个简单的凶手的心理推导过程。并不是我对这些心理分析不信服,只是它们对我的吸引力实在有限......因此我对本作的评价也只能是有限了。   奎因并不是没有能力写出个在故事上吸引人的小说,莱特镇系列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我一直很纳闷,为何奎因不能将他在莱特镇系列中的那种细腻的文风用在他其他的小说上。莫非在奎因的心中,逻辑和人性终究是无法兼容的,因而只能是逻辑神探配以冷硬,哲人侦探辅以细腻,二者自成一派却始终无法完美地交融在一起。  详情 发表于 2013-8-26 22:00
水镜    埃勒里·奎因的故事进入后期以后,原本超人一般的埃勒里终于承受不住这仿佛无休止地命案袭来了。尤其是经过莱特镇几次事件的打击后。奎因终于明白自己并不是万能的。更因此失去信心,不愿意再接触任何案件的调查。然而命案总是太过于关爱奎因了……      奎因的小说与大多黄金时期作家不同,犯罪分子并不是正好限定在某个圈子内,而是不断地狂大范围。从处女作《罗马帽子之谜》的整个电影院的嫌疑犯、《X的悲剧》一车的嫌疑犯到《美国枪之谜》中一广场的嫌疑犯。奎因不断地加大调查的难度。这次更是要在整个曼哈顿或整个纽约……不,甚至在整个美国寻找嫌疑犯。书中,奎因阐述的连续杀人的“ABC理论”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情况。为了隐藏杀某个人的动机而杀很多无辜的人。但是他却认定这次的犯罪并不是这样,所以奎因首先要找的就是所有受害人之间的关系。      本书风格与奎因以往的作品大相径庭。      1、如果只看过国名系列的读者看本书的话,可能很多人都会觉得的不像是埃勒里·奎因的作品。不再有黄金时期古典侦探的味道,更多的则是现代欧美流行的犯罪小说。一连串看似无动机、无差别的杀人事件接连在曼哈顿发生。市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中,甚至造成了多次的暴动。埃勒里·奎因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开始调查,然而,他又一次经历了失败……         2、本书的布局很有现代风格。节奏很快,也比较刺激。凶杀案接连不断的发生,最终受害者达到了9个。这在奎因的作品里是不常见的。然而与以往不同,由于案件的特殊性,奎因没有办法像以往那样通过某个不正常的证据找到线索。本书中埃勒里的办案方法更倾向与警方的方式——掩饰、查找关系人、询问、找动机——这种方式很机械化,但却是更加真实的方法。最终奎因终于找到了关键线索,虽然是运气使然,但与奎因的细心不无关系。      3、最终的推理是奎因比较少用的心理推理。但是这个分析依旧逻辑严谨。但是推理太少了,寥寥几句话就锁定了凶手。不过本书的凶手确实比较好猜。虽然设置了多重解答,但是基本上看到后半段就能猜到凶手是谁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后期奎因的作品重点已经不再逻辑推理上了,而更加注重小说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所以后期奎因的小说会很好看,但是对于逻辑控来说,则会感到少许的失望!  详情 发表于 2013-9-4 13:36
風.洅~    看似毫不相关的人接二连三的死去,在纽约市引起了社会的不安与暴动。  在紧张的气氛中,探案却还是毫无头绪。  看了好久还觉得这实在不像埃勒里.奎因的作品。  到了最后,我发现自己竟然被骗了,.奎因又转了一个弯。  这本书还是很值得看的!!!!!!!!!!!  详情 发表于 2013-9-4 14:36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0 15:00 , Processed in 0.232177 second(s), 3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