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8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895-1912年 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不详。

作者简介
  作者生于1917年,曾以一个军事分析员的身份在中国服役。1950年取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是美国远东问题专家。本书是他的代表作。

最新书评    共 3 条

小意达    军事近代化《1895-1912中国军事力量的兴起》      对于清朝晚期军事近代化的问题,起源于解决内忧外患的战争局面,前期伴随洋务运动开始军事半现代化,后为甲午战败而证明失败,在此刺激下以袁世凯和张之洞为代表,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开展军事近代化。义和团运动期间受到挫折,1901年继续开展,但随着慈禧和张之洞的去世,袁世凯的隐退,军事近代化告一段落,但取得一定的成绩。   看《中华帝国晚期叛乱及其敌人》还有《天朝的崩溃》,包括这本书,其中都说到清朝原有军事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军事组织上,八旗和绿营,主要功能是防止内部叛乱和维持地方秩序,绿营类似地方警备部队,起到维持治安,防范犯罪的功能,肩负着解运银钱、囚徒还有邮政的职能。在军事管理制度上,清朝为了防范地方督抚权力过大,采取分权的办法,军事调度的权力分散,而且在文官政治的影响下,武官权力声望各方面都低于文官。   鸦片战争暴露了军事上的虚弱,武器上的落后,人员素质的落后,军事组织的无效能,根本无法企及的作战方式,以落后封建社会的军事对抗新兴资本主义的军事,简直是以卵击石。在对抗侵略者的战斗中失败,在镇压内部农民起义的战争中,地方武装团练得以兴起。在此时整个帝国还没有意识到军事近代化的内涵,地方大员在军事组织上采取的是以往的,类似戚继光抗倭的军事组织形式,在此期间,戈登的常胜军、华尔的洋枪队起到了一定的引导示范作用,太平天国军队使用西式武器对团练也是一种刺激,所以团练在武器装备上引进西方的武器。伴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有远见的地方大员开始军事近代化的努力,在军事装备上,开办机器制造局,船厂;在军事训练上,聘用德国教习操练军队,开办武备学堂等;在军事组织上,地方的团练取代绿营形成防军,绿营中选出一部分守卫京师形成练军。在地方,团练的兴起,湘军和淮军,还有张之洞的自强军都成为地方军事组织的翘楚,团练装备现代化,训练现代化,但军事制度上并没有根本的变化。1895年甲午战争失败,证明了军队近代化的失败,清朝内部的巨大震动才足以推动军事近代化的开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内和对外战争中,为了巩固统治,清政府不得不放权给地方督抚,使之最终拥有地方的军事和财政大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由此开始,由于建立现代军队需要在统一集权下,在财政的支持下,方能有效展开。但是自始至终由于权力的分散,很多方案都未能成行。而这种地方分权也是导致近代军阀混战的重要原因之一。      军队的发展史即是军事组织和训练制度的发展史,维持一个现代化的军事组织需要一套经济和财政结构,庞大的工业体系,工业技术,社会组织和广泛的教育制度。这在近代中国都不具备。近代军事装备要求标准化,武装力量集中,后勤保障有力。在这清末是无法实现的,政府腐朽无法集权,财政经济无力,没有近代军事工业保障,军事工业技术更无从谈起,教育制度还是老旧的科举以挽弓射箭为取舍标准,更提不上现代战术运用之类的。所以即便做了努力,在甲午战争中,以失败告终。   军事工业系统的强大程度决定了军队的强大程度。中国军队怎么对抗日本军队,八年抗战,以对方的军事装备,训练,人员素养和战术运用,我们怎么打。国民党正面作战尚且失败,小米步枪,太天真了。还有,军阀割据,即使到了国民党抗战时期,仍不能有效统一力量,派系斗争严重,在军事上聘用外国人做顾问,在武器上依赖外国提供,自始至终财政、割据这些因素都是绊脚石。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4:34
GT民工    文字逻辑性还是不错的,趣味性也不低。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来剖析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进程,也许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启发。作为外行人,读过之后没发现什么大的纰漏。最大的毛病恐怕要数那脏兮兮的油墨印,读起来眼睛酸,不过念在它是78年的版子,表示理解。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05:10
shumi2    我一直很纳闷的一个问题就是,军阀势力是怎么来的?大清朝不是以武力起家以八旗子弟兵为荣的吗?这样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军事帝国,怎么会允许地方势力拥有自己控制的强大武装力量呢? 太不可思议了!      在读了蒋廷黻、徐中约、茅海剑的书后,才豁然开朗。   原来,多年和平安逸的日子,八旗兵已从野战军沦为纨绔子弟,空占军饷而无实用。   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名义上是警备部队,但并非24小时365天待命的军事组织,顶多类似于今日的警察力量,8小时混个点卯,工余就是一介平民;且控制权已分散到基层政权,军需供应与兵源严重依赖于驻在地,普遍吃空额,缺乏训练,毫无战斗力,中央政府根本无法及时有效地调用。   八旗与绿营,这二类吃皇粮的军队,对外难以抵御列强的进攻;对内无法扑灭太平军的反叛;为了维系统治,清廷无奈放手地方官僚与乡绅自组军队;但因军饷已被八旗与绿营瓜分,又无有效的增税途径,只能授权地方势力自行征税、自筹军饷。既然不是皇上给钱,那将士当然只听发饷的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了,这就是湘军、淮军,乃至北洋军等日后军阀势力的起源。      有意思的是,北洋军的前身,数万人的武卫军北洋军,是由户部供饷、并有亲王统制的,因而是标准的中央军。那么,在袁世凯接掌直隶总督后,如何演变成私家的北洋军的呢?清廷缺乏有效的中央税收征稽体系进而造成军饷匮乏,是封疆大吏们培植私家武装的经济主因吗?   依本书所言,袁在被清廷重新启用之前,已与北洋军权绝缘四年之久;是革命军的枪声,和清廷无人可用,又将中国最大的一支军队交还到他的手中,由中央军变还为军阀力量;之后孙文一干人等的无奈妥协,更加确立了袁的军事与政治地位。而其他各路人马,则同样悟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军阀混战的局面不可避免地降临到苦难的国人头上。                 详情 发表于 2013-7-31 05:27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11:36 , Processed in 0.23139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