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5| 0
|
啊,上海男人 |
最新书评 共 1 条
风伤破
龙应台的犀利文风像辣椒一样,若是和优质的食材搭配,便是一道让人酣畅淋漓的美食;若只是辣椒,除了嗜辣成瘾的人们,普通人难免会胃部不适。
阅读是一件极为私人的事情。而这本书的编排对于我来说,很是糟糕:把最具争议的《啊,上海男人》和《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放在书的开始,是想更多的吸引眼球吧?但对于我来说,实在是辣坏了我看书的胃口。
看完了这两篇文,我赞同某些评论文章对龙应台的观点,当时写下了这样的评论:
【龙应台“不是个冷静而真诚的知识分子”、“很容易凭直觉堕入她自己一厢情愿的结论里”。没有看过她写台湾的书,但看她写的《啊,上海男人》和《还好我不是新加坡人》总让人非常不舒服,就像有人评论的那样,她是个不安的人,所以她的文章也容易让人不安、痛楚、想争吵。她的用词总是锋利如刀,这是她的个人风格,风格本身没有对错,但是缺乏真想真实的锋芒毕露便是一种傲慢了——若是反驳你的刻薄和言论失实,你却说:我的重点是女权,是政府,我又不在这里生活,但是所有人都有权利批评批判……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在我看来,知识分子或者说所谓的公知,不能算作普通民众的一员,就像医生、教师、官员的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职业一样,公知们比普通大众有更多的话语权,相应就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对社会、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关注关怀关爱,至少也要对自己的文字言论负责:实事求是,而且不为利益、权势或其他事物左右。
好的方面说,龙应台的文章是一个刺激,能引起自省和反思。但另一方面,也希望她在下笔之前,多做些功课,少一些想当然。毕竟她的文章在西方很有市场,若是不了解亚洲而且本身存有偏见的西方人看到这样的文章,便是为自己的偏见找到了依据和借口。
没看过她写台湾本土和写给儿子的书,但我想,定是比这两篇好很多,就像她写在北京和人吵架的文章,很短,但很真实,能让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好面子的北京人接受且自省,可见苛刻犀利的风格不是不让人接受。
还没有看到一半,希望后面的部分能够推翻我对她的不良印象。】
事实证明,没有放弃这本书,没有舍弃这个作者是非常正确的选择。
在后面的文章中,她谈德国严肃而深沉的副刊,她描述欧洲人的眼神和文化边缘人如贫血的向日葵,她讲魏玛,因为文学艺术大家云集让人目眩,但也有纳粹在这里盛极一时让人侧目;她说起自己的少年和青年,台湾南部的海风深入头发里,洗不掉,离不开……
她的反问和锐利,她的深刻和辛辣像系着缎带的盒子,藏在书的后半段。当我带着被前面两篇辣坏的不耐烦读到这里时,拆开缎带,打开盒子,有种收到礼物一般地惊喜。
我要再看一遍,不过要先从后半本开始看起,细细地品尝因之前的不耐烦,错错略过的文字,然后带着对她更深的了解,心平气和的去读她前两篇文章,通过辛辣的语句,看看她真正赞叹了什么,担心的是什么,批评的是什么,又误解了什么。
以上。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7:21 , Processed in 0.255553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