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阿城精选集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慵懒
    2013-3-28 14:13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抱着共同的目的和相同的旨趣,以“世界文学文库”树立了良好品牌形象的北京燕山出版社,得到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为核心的文学研究权威机构的支持和帮助,由著名文学批评家和出版家白烨、倪培耕,著名学者和文学批评家陈骏涛、贺绍俊总策划,开始了这项以“世纪文学60家”命名的策划、评选活动。

    作者简介
      阿城(男)(1949- )原名钟阿城。原籍四川江津,生于北京。高中一年级逢“文革”中断学业,1968年下放山西、内蒙插队,后又去云南农场。1979年回北京,曾在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工作,后任《世界图书》编辑。他的处女作《棋王》(《上海文学》1984年7 期),引起广泛关注,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他的具有散文化倾向的系列短篇《遍地风流》也引起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以白描淡彩的手法渲染民俗文化的氛围,透露出浓厚隽永的人生逸趣,寄寓了关于宇宙、生命、自然和人的哲学玄思,关心人类的生存方式,表现传统文化的现时积淀。这些作品以及他在1985年发表的关于“寻根”的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使他成为当时揭示民族文化心理的寻根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海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0年代后定居美国,有不少杂感散文作品发表,依旧沿袭了他直白冲淡的语言风格。   阿城于1984年开始创作。在处女作《棋王》中,阿城表现出自己的哲学:“普遍认为很苦的知青生活,在生活水准低下的贫民阶层看来,也许是物质上升了一级呢!另外就是普通人的‘英雄’行为常常是历史的缩影。那些普通人在一种被迫的情况下,焕发出一定的光彩。之后,普通人又复归为普通人,并且常常被自己有过的行为所惊吓,因此,从个人来说,常常是从零开始,复归为零,而历史由此便进一步。”小说一发表,便震惊文坛,先后获1984年福建《中短篇小说选刊》评选优秀作品奖和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此后又有作品接连问世,并写有杂论《文化制约着人类》。其作品集《棋王》,由作家出版社作为“文学新星丛书第一辑”出版,共包括三个中篇《棋王》、《树王》、《孩子王》和六个短篇《会餐》、《树桩》、《周转》、《卧铺》、《傻子》和《迷路》。   1985年发表理论文章《文化制约着人类》1990年代后移居美国,继续有作品发表。阿城近年来小说作品渐少,但却一直是海内外汉学家关注的对象。时有随笔发表。

    最新书评    共 1 条

    will    结识阿城是在高中时候的语文课外读本中,里面的《棋王》节选的章节读完令人印象深刻,这也是伟大小说的魅力。之后的这许多年,对于阿城的名字与小说确再也没有接触,直到莫言去年获得诺贝尔奖,听《锵锵》中许老师提到当代中国作家中与莫言齐名的还有阿城、贾平凹等作家,相较莫言小说语言的泥沙俱下,阿城的文字是非常的精致与有意境。至此,重又激起我读读阿城的欲望,只可惜网上找阿城的作品,确屈指可数,真的是寥寥无几,阿城真的是太低产了,或许像阿城这么精致考究的文字真的不可能高产,就像古代的文言文,短小精悍,无需多言,而阿城的每一篇小说都凝聚了他丰富的生活阅历。      闲话不再多说,回头说说这本阿城的精选集,本书前半部分是小说,包含三王系列与一些经典的短篇小说,后半部分是几篇随笔。      阿城的三王系列是阿城的代表作,也是阿城创作生涯的高峰与最高水平,每一篇都是字字玑珠,文字意境美,从而构造出富有禅意的特别的小说情节。《棋王》中的王一生、《树王》中的肖疙瘩、《孩子王》中的老师我,还有后面的短篇小说《炊烟》、《溜索》、《抻面》,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精彩,同时感叹作家不只是码字,还需要丰富的生活阅历,要不这一篇篇精彩的生活细节如何鲜活、跃然纸上确又格外的真实可信?最近读了不少写作者:冯唐、罗永浩、李大眼、王小波直到阿城,似乎每一个作者都会给我打来关于写作的意外惊喜,感觉写作的世界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虽谈不上一山还比一山高,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精彩,这也是成名作家的魅力所在。冯唐的才气与无节制、罗永浩的幽默与侃大山、李大眼的犀利与讽刺、王小波的纯真与淡淡的幽默、阿城的生活积淀与意境,每一个作家通过自己的笔留下了各自不同的精彩。      还是回头说说阿城。读罢阿城的小说,后面阿城的随笔,风格确格外的不同,没有了小说语言的优美与意境的营造,取而代之的是处处科学知识对人各种情感反应的解读与讨论,真的使之失了趣味。不知是因为时间的不同而引起作者思想的变化,还是因为文体的变化而造成的写法的不同,坦白说,素来喜欢随笔的我,却对阿城的随笔确不甚满意,也可能是与前面令人惊艳的小说相比,随笔的稍有逊色也会令人很不舒服。路金波在《我读冯唐》这篇文章中提到相较小说杂文是小技,一拼阅历,一拼知识,加上一个简单的笔头就可以了,话不多,理很真。最近看了一些游记与国外见闻的书籍真的文字毫无可读之处,不过多了些见闻而已。继续说回阿城的随笔。《爱情与化学》、《艺术与催眠》,从生物化学的角度解释爱情的机制,以及从被催眠的角度看待艺术,本来的很美的事物被这么一解读变得兴味索然,但这么来写确是角度别致,别有一番味道。或许对于科学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与普及,这样社会的进步会更令人惊喜。      2013/7/16     详情 发表于 2013-7-20 17:59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9-22 12:48 , Processed in 0.062287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