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梵澄先生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24 01:14: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86年至1996年扬之水担任《读书》杂志编辑,因工作而与诸多文化老人交往,点点滴滴她都记录在日记里。扬之水说,在《读书》十年,联系最多的一位作者是徐梵澄先生。本书分两部分:“日记中的梵澄先生”摘抄了19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8913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地板
    发表于 2013-8-12 17:22:44 | 只看该作者
      总觉得这样的书,是轮不到我这种人来评价的,只摘抄几段食事吧,一旦涉及这个话题,文字格外可喜。
      当然几段长些的没打出来,爱看的人自然会去看书,我自己也打算再看两遍。
      
      
      
      书送至,径送往梵澄先生家,时已将及六点。先生一再留饭,说:我这里有三个馒头,我只吃一个,你吃两个。乃婉谢。于是为我沏上一杯咖啡,并一定要我喝下去。
      
      ***
      
      告别之时,硬塞给我两个橘子。先是不受,后先生说,这是对朋友所表示的好感,便觉再推似有不敬,遂收下。
      
      ***
      
      (谈及生日……)因问将如何度。答曰:有什么可度?练字,读书,写文,如此而已。昨日尝倩工友购鱼一条,或可烹而食之。你来正好,共进午餐,如何?这里有上好的咖啡,为你煮一杯。
      一一婉谢。少坐即辞。
      
      ***
      
      昨接梵澄先生电话,约我今天去吃鸡,答曰:去是一定要去的,但鸡不吃了。午后乃如约前往。
      

    该用户从未签到

    板凳
    发表于 2013-8-10 14:53:14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本很喜欢但是又不忍读的书,分两段,前一段所记徐梵澄先生和杨之水先生之间的交往较为精彩,后一段陆灏先生的追忆文章与前一段有印证。喜欢的原因是观摩高手过招,有醍醐灌顶般的开悟。不忍读是觉得人情冷暖,虽远不至于晚景凄凉,但是寂寥感却挥之不去。梵澄先生“不了解行情”,没懂得的人去珍惜、照顾。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清淡却让人感到分外沉重。
      梵澄先生有才学气度,扎实淡薄,于趣味上不刻意追求,待人处事不似洒脱之人,跟陆灏先生似乎南辕北辙。而杨之水先生则稍嫌机器,喜怒不形于色,拒人于千里。当然这都是臆想罢了。
      可能是觉悟不够,书中的梵澄先生对鲁迅、王阳明、左传的推崇、对词和红楼梦的不以为意、对西学的忽略,我都不解其意。或许像他所说,毋妨存疑。
      书虽小,读起来却每每垂泪。走在梵澄先生走过的路上,寻找他模糊残缺的身影,获得一种终极的安慰感。这是我要感谢和纪念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3-8-9 11:33:19 | 只看该作者
      徐梵澄先生深入中、印、西古老智慧,一切于人的精神有积极作用的学问,又没有如许多重“道”的学者那样一心向往古代之太平盛世,而是立足于将来,实为难得......
      下面摘录部分觉得受益的句子:
      
      “我最不喜欢《红楼梦》,它能给人什么积极的东西呢?”
      “读通王阳明,可以受用一生了。”
      
      梵澄一身月白色绸衫,长将及膝,戴一顶白礼帽,手提拐杖,热的人人注目.....年轻时在上海与一外国人吃,对方说他是一贵族.......
      
      “......我眼看着一点一点斜下去,一句话也没说,她还是那么认真,但是眼力不行了......”
      ——这是请一印度女工剪绸布的情景,足见先生心思之柔软温润。
      
      席间一再对陆灏说,应该到国外去留学......“那么就到伦敦去,一定去!这是此趟你到北京我的唯一劝告!”说着,一扬手,把酒杯都碰翻了。
      ——虽然先生几次三番劝说,陆灏似乎并没听进去,还发生了后来的不愉快......
      
      “我一向不以灵感为然,学识方为第一,所谓厚积薄发是也。”
      
      《老子臆解》....他说此书自酝酿于胸至印行问世,前后总有二十五年了.....
      
      他说,诗与词不搭界,没有人二者兼能。写诗即不要去填词,恐怕以词坏诗......词的境界何如诗的境界?诗的气象可以阔大,词却只是软柔。
      
      梵澄说起,万人称谀之事,宁不可做;为一有识者讥的事,不可为.....
      
      “........做什么事都要从容不迫.....”
      
      先生早逝宠辱不惊,他说,有人赞扬我,我也并不感激;写文章骂我,我也并不生气。这一切,皆与我无损,又举了庄子“材与不材之间”.....
      
      “贺麟是有风云之气的......我可没有,我只有浩然之气.......(鲁迅)那是大大的风云之气....”
      
      访梵澄先生,说起陆灏,他说,总觉得太可惜了——人这样聪明,却没有好好攻一门专业。“人总该给这个世界留下一点可以留下的东西。”
      
      先生说,他与寅恪原是相熟的,并特别得其称赏。后来先生听说他作了《柳如是》传,很摇头,以后也没有再往来。
      ——先生亦说他不喜欢《红楼梦》,虽先生才情颇高,却无半点风月之气,乃一真“贵族”,“文人”也。
      
      先生谈为什么去印度:
      “想好好学梵文,精研佛教。”
      “我要是不学佛,早被女人吃掉了。”
      于是说起方自德国归来之际,颇多追求者,且攻势都特别厉害,先生一来对这种攻势受不了,二来更想好好做学问,所以避之唯恐不及......
      在印度的时候,曾见到一法国姑娘.....后来见其养了很多猩猩,且如孩子般喂食....“便很是不喜欢,这就是玩物丧志。”
      
      “这是哲学啊,应该让读者看到它的原貌。”
      “这不是哲学,哲学是高尚的东西,把最低下的与最高尚的攀援在一起。正是李义山说的‘花下晒裈’,‘在丈人丈母面前唱艳曲’。”
      ——看到这里,想起孔子删《诗经》。这就是精神学问区别于文化、艺术之所在吧。也更能看出先生之高洁、清透之人格精神。
      
      “见面可以,但我不想做当代学术老人。”
      
      
      先生对年轻人的期许,从对陆灏的态度可见:
      “意足下此时毋妨雍容暇预,深计远虑,从多方面筹度之,然后发于事业,则无有不成功者。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巨,可知也。”
      
      “于是乎昼长多暇,必专事一门,从心所好,研之久远,期于大成。志坚亦自强身,累金不如积学。”
      
      “今人总好光怪陆离之论,重外来之新论,而不重自己之家珍,倘于旧物拂拭整齐,当豁然于其声光之弘丽。五中有主,外邪不侵,治身则然,立国亦尔。”
      
      
      至此,已将《梵澄先生》一书看完,岁甚少学理论述,却从中获得了一种力量,一种从智者身上散发出来的人格力量。
      读到最后,给陆灏的信,“遂以此事而遽弃朋友耶?”已有泪盈眶。先生虽一生超凡脱俗,神朗气清,但仍不失一颗温润之心.......
      高洁之人身边往往少有能领其心神者,先生孤寂一生也属常,连孔子亦仅有颜回知其道(见困于陈蔡之时)。圣者常常只能跨越历史与地域遥望。但是“守道”本身就已是喜悦了。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1 20:08 , Processed in 0.05668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