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 0
|
妹妹 |
最新书评 共 10 条
bruenn
我很少看悬疑类的小说。一个爱看此类小说的学生推荐给我看了这本书。我花了两个晚上的时间看完了。
第一天晚上,我只读了五分之三,到要睡觉的时候,我离开书桌,一转身,却看到了茶几上女儿的仿真人洋娃娃,我吓出了一身冷汗,接着,我害怕得环顾四周,怕家里某个黑暗的角落,潜伏着什么危险因素。第二天晚上,等我看完,我却再也没有任何恐惧,一方面是因为终于真相大白,另一方面是我先前的害怕完全被一种更阳光,更积极的情绪所代替,这里面有贯穿全文的姐妹情深,也有姐姐对自身,对他人,对生活深刻的反思。
姐姐向来缺乏安全感,里奥的死,父亲的离去,还有寄宿学校的生活,都在她的心里留下阴影。因为缺乏安全感,她找了一份枯燥无味的工作,也找了一个同样枯燥无味的未婚夫。这些话是妹妹生前对她的评价,通过妹妹的情人之口说出来的。
但是,姐姐在蜕变。在追寻凶手的路上,她变得异常勇敢,坚强。她的勇敢来自对妹妹深厚的爱,也来自深深的自责,她发誓要找出真凶,还妹妹一个公道!她开始接触妹妹生前交往的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身上找出蛛丝马迹。在跟这些人相处的过程中,她开始反思,也因此明白了很多事情,她学会了细心体贴,学会不以貌取人,学会活在当下,更学会感恩。最后,她被凶手丢弃在废弃的公园厕所里,她坚强得活了下来,直到救援到来,与其说是妹妹的力量支撑着她,不如说是她自己的精神力量拯救了她自己。- 她再也不是从前那个缺乏安全感,总是逃避的女人了。在我看来,姐姐为妹妹找出了杀人凶手,妹妹却是照亮姐姐成长的一盏明灯。
很多时候,人都是在经历挫折后才学会长大,所以,对于生活中的挫折,我们是不是应该张开双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至于姐姐对妹妹的感情,小说几乎每一个章节都在倾诉她对妹妹的感情,那种感情是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的。我认为姐姐对妹妹的感情是深厚而且真实的,只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这样深厚的姐妹情的机会少之又少,因此才显得弥足珍贵,甚至让人觉得美好得有些不真实。她们之间的感情更象是精神伴侣,这正是姐姐精神力量和坚定信念的源泉,当然,也包括亲情。难以想象,一个跟妹妹关系并不算亲密的姐姐会放弃自己的一切,为妹妹找出真凶。
小说的文笔非常细腻,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故事情节安排巧妙,结局出人意料,读后余味回甘。
详情
52钞票
这只是一部小说,故事并没有宣传的那样,会让你痛哭,也没有将姐妹之情描写的天崩地裂。具体说,这本书,作为悬疑类的,不值得一读;如果只是闲来无书读,还是可以读一下的。
开篇,就是姐姐在叙述着一些事,如果说是为了,让读者尽快的进入情节,这种手法还是可以的。作者以姐姐在和一位虚拟的人说着她的妹妹整个死亡的真相的手法,叙述整个故事。在结尾,告知了这一切只是她的想象。
读完后,这本书并没有给我多大的震撼,只是觉得作者在草草的构思,草草的书写故事,草草的结尾。像是一切都是没有用心雕琢的树木,最后能成为什么样子,就任由其变为什么样子。
小说也没有像是简介中说的那样,是姐姐找到了凶手,其实,姐姐只是怀疑妹妹没有自杀,但是凶手是谁,她还是没有发现,直到凶手想要杀了他,她才知道。结尾时,作者又描写,姐姐如何在生命中最后的时间,因为妹妹坚持下来,可是通篇,小说只是说姐姐如何不相信妹妹自杀,调查妹妹是他杀的证据,并没有太多的描写自己和妹妹之间的亲情。其情节和描写渲染的都不够。
可能作者在尝试一中新的写作手法,完全忽略了这种手法,不适合写这种以打着感情的广告,本质却是悬疑的小说。如果觉得,这本书,哪里有亮点的话,就是结尾了,对于通篇都是叙事,但是结尾却突然在渲染感情,那种突如其来的渲染的确能让读者感到一丝共鸣,但不会痛哭流涕。
作者的写作功底是丰厚的,但是这本书,只能是部小说。
详情
P.I.
细节方面
1 37页提到收留的是一个流浪猫
但是212页说‘你的狗,布丁”
2 126页提到尼克斯医生的拉布拉多犬
但是252页却说是古代牧羊犬
不知道是译者的问题,还是原书本来的问题,这么简单的错误,再版那么多次,不会看不出来吧。
关于剧情方面:
1 姐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写出了26万的信件。。。
2 最后凶手杀人的原因还是有点牵强
凶手本身的疯狂的表述和其所做的一切准备工作不符
并且凶手出去那么长时间的原因完全没有交代,感觉是为了让姐姐获救而准备的bug
文章线索方面:
以下是百度百科里面对囊肿型纤维化的描述
治疗
囊肿性纤维化患者须每天接受胸肺物理治疗─―用力按摩胸腔表面以减低黏液的黏稠度。医护人员会教导囊肿性纤维化病童的父母怎样做。年纪较长的儿童和成年人则须学习怎样自己进行物理治疗。
囊肿性纤维化患者如有任何胸肺感染,必须立刻以抗生素治疗。大部分患者须在进食正餐或零食时一并服食胶囊药物,以补充身体缺乏的胰脏酶,令身体能有效地消化食物。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可行的疗法,适合不同的患者,例如:
每日口服或吸入抗生素,以防止肺部受到感染
接受吸入性抗哮喘治疗
使用皮质类固醇片剂
使用一种名为pulmozyme的药物,减低唾液的黏稠度
用药物改善便秘情况,或令补充酶的化学物质更活跃
为患有囊肿性纤维化的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
用药物治疗由囊肿性纤维化引起的肝病
为患者提供充足氧气,帮助呼吸
帮助患有囊肿性纤维化的男性克服不育问题
生产前的诊断
已怀孕或是准备要怀孕的夫妻可以经由检查CFTR基因是否有突变来判断胎儿得到囊肿性纤维化的机率,若单个或两个夫妻测出的结果都是高危险群,那么便再测试婴儿的CFTR基因。产前检查虽然可以提供胎儿是否患有囊肿性纤维化,但是由于囊肿性纤维化并不能够被治疗的情况下,若在得知胎儿患有囊肿性纤维化之后也许夫妻可以考虑采取堕胎方式
可见目前来说诊断的关键还是产后以及产前的堕胎,我觉得随便相信一个新的治疗方法对于西方医学界来说是非常不科学的,并且姐姐这种思维缜密容易怀疑的人,为什么一开始就没有想到钱的问题,一般人不会马上考虑到这个问题吗?因为妹妹的生活那么窘迫,怎么可能负担那么多昂贵的费用。还有,300英镑很多吗?即使核算成人民币,也才4000不到。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质疑,就这本书语言的描述方面我觉得很多地方还是可圈可点的,有很多线索到最后都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虽然第二人称不是主要视角,但是我第一次看第二人称在文章中充当如此重要角色的小说,很新鲜
详情
愚人的
说不上差在哪里,反正不好看。
不能算是悬疑小说,顶多算悬念小说——是谁杀死了妹妹,为了知道凶手,我忍受着通篇冗长描述、无趣细节、和辞藻堆砌,终于捱到了最后一章。
奉劝那些中途看不下去的人,直接看第22章就可以了……不会有遗憾的。
故事从妹妹失踪,姐姐回来调查开始。当妹妹的尸体被发现,所有人都认为她是自杀的时候,姐姐却因坚信妹妹不是个会自杀的人,而固执的选择了独自调查。调查的方法就是,不停的去找那些和妹妹在生活中有接触的人,一步步发现问题,当她以为找到了真凶并即将迎来胜利的时候,却陷入了和妹妹当时一模一样的危机当中。
这样的概括好像挺吸引人的,别被它骗了!问题就出在姐姐这个调查的过程中,80%的情节都和“本案”无关。就好象本可以三集就讲清楚的剧情,非给你演个10集。
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令英伦三岛魂萦肠断”。
好吧,也许它真的感动了英伦三岛,但没有感动我。
详情
Stephe
厚厚的一本书,却是一封沉重的信,写信人是姐姐,收信人是妹妹——被深爱着,却已故去的妹妹。这本书,或者说这封信我读得很艰难。因为作者将细腻的笔法全部投入到了姐姐对妹妹的思念与悔恨当中,将死别之痛演绎得刻骨铭心,声泪俱下。有人说,世界顶尖级文学名著往往是悲剧——也许悲剧更容易打动人心或是容易打动更多人的心吧,毕竟人心都是肉长的,数青史,又有几行名姓铁石心肠?
《妹妹》中,姐姐将妹妹的爱转变成了一种信念,这种信念同时也证明了姐妹之间爱的真挚与纯粹。这独一无二的信念,是基于亲情与闺蜜的了解与默契,是姐妹两个人的世界特有的结晶体,就连亲生母亲也无法了解与侵入。也正是有这种相互依存、密不可分的关系,让失去妹妹的姐姐在悲痛中无法自拔,进而将悲痛转化为寻找真相的力量,将对妹妹的爱变成还原事实的信念。
当全世界都告诉你你是错的,但你仍然坚信自己是对的,这种坚定的信心绝非一个人为了达到自己某种目的所能具备,而为了深爱的人却完全可以做到。这就是人类亲情精神的伟大。书中的主要悬疑成分围绕着姐姐为了证明妹妹并非自杀所展开,但是她从始至终也没有得到足够的支持,相反还为此牺牲了自己的家庭。在近乎绝望的世界里,她毫不松懈的寻找着希望。
作为一本悬疑小说,带着真挚而丰富的情感去寻找答案,这就是《妹妹》的独特之处。
姐姐对妹妹真正死因的调查跟其它故事中侦探的例行办案不同,书中主人公除了要面对来自案件中各方面客观因素的阻挠,还要承受来自内心深处的不安与压力。这样就使得解谜的难度有所增加,对读者来说,也增添了新的阅读体验。除了感人肺腑的亲情关系设置以外,姐姐为了在重重困难面前支撑自己不倒下而幻想出了一个虚拟人物,这一情节算得上是本书之所以成功的另一个主要亮点。在我读到这位算得上是唯一可以依靠的检察官时,总觉得他不仅带给主人公安全感同样也能让我松一口气,他就像唯一的光明一样,站在远方,指引着你。然而,姐姐的这条路其实并没有任何光亮。如果你早知道这一点,恐怕会比作者还害怕进行下去。那处境真是太难了。在姐姐可能患有精神疾病这一前提下,设置想象中的虚拟人物,让读者难免心有余悸,也给本书加了不少“悬疑分”,只不过这一设置的闪光点有些靠后。
书中对亲情的描写十分中肯和客观,有亲有疏,有浓有淡,表达了作者的亲情观。比如姐姐为了妹妹舍弃不能相信哪怕理解自己的男友,又在故事的发展中逐渐了解了母亲的真实想法,并改变了对母亲的态度。尤其是母亲表达了自己不愿意相信女儿是被谋杀的原因而说出的那句:我宁愿自己背负罪责,也不想让她再受委屈……这句话让所有疑虑和抵触情绪瞬间冰释,让母女之间的心灵之门重新开通,让温暖再次复燃,让亲人回到了一起。
一部悬疑小说能够感人至深又不乏悬念与紧张,实属难得。一位细腻的女作家,能编织一段如此悲情的故事,塑造一个如此坚强的人物形象,更是难能可贵。《妹妹》的分量着实很重,翻开它更需要勇气。
详情
梧桐叶
这本书在我读到约六分之一的时候,仍然对此书的广告中所宣传的姐妹之情不以为然,虽然,关于妹妹黛丝的失踪,小说一开始便将姐姐碧翠丝的感受写得甚是哀婉凄凉,但却一直引不起我的共鸣,并且还常常怀疑作者的人生中并不曾有过失去亲人的真实感受,在我看来,有些细节,描写过度,如:在为失踪的妹妹揪心的同时,姐姐仍然注意到母亲衣服的品牌,在为寻找妹妹失踪前最后的目击者而情景再现的时候,仍在意自己被雨打湿后身材的毕现,以及过往司机异样的眼光。我觉得悲伤过度的人是不应该注意到这些的(我曾有过亲身体验,若现在再去回忆失去亲人的当时的场景,除了逝者的面容,其他所有的一切都印象模糊。)。还有,虽然小说中的叙述者——“姐姐”一再强调与妹妹的感情如何地亲密,却对妹妹的近况一无所知。也是让我怀疑所谓的姐妹情深不过是作者为了达到煽情的目的而刻意渲染的。我以一种挑剔的心理继续着我的阅读,当情节发展到妹妹的死亡被证实后,叙述越发沉重起来,姐姐碧翠丝的精神状态也从起初的将信将疑往失神恍忽上过渡,紧接着跨入歇斯底里,之后便陷入了深深的怀疑。她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去当女招待,试图深入妹妹的生活,力图求得真相的时候,我有些动容了。因为工作而疏忽了对妹妹的关照,错过了帮助妹妹的最佳时期,心痛与愧疚是姐姐精神迷惘的原因,也是她追查凶手的动力。她的契而不舍是对妹妹生命的尊重也是在自我救赎。
在我看来,以第一人称作为叙述主体,对心理上的描写容易给人以真实感,但如果分寸掌握不好,容易失之矫情。在小说的开头,处于悲伤状态的姐姐在细心地刻画场景细节,就让我有此感觉。不过,仔细回想,小说之所在开头注重细节的描写,很有可能,一方面作者是想突出姐姐的细心与谨慎,正是因为姐姐有这样的品质,才会对众人众口一词地认定妹妹黛丝是自杀身亡而产生怀疑。而另一方面,作者对整个事件的形成需要交待,所以那一段文字应是重在交待而不在抒情。
一般说来,含有推理或悬疑成分的小说如果非常注重情感的表达,相对地,谜团的设置会失之精巧。是的,在《妹妹》一书中,虽然妹妹的死亡迷雾重重,但因前面的铺垫过于明显,因此,结局并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不过,因为作者让读者站在了姐姐的角度上,随着姐姐一起去寻求事情和真相,悲伤着姐姐的悲伤,愧疚着姐姐的愧疚,执着着姐姐的执着,感同身受的是手足之情,共同目睹的是披着普世济人的外衣的贪欲与野心。温暖的亲情与冷酷的所谓的科学实验在同时敲击着我们的心,这种双重的体验,有如冰火。
读完之后,细想一想,书中所呈现的医学事件,实际上离我们很近。
详情
爱看书
幼年有过玩耍时姊姊突然被蜈蚣咬伤送医的记忆,当时不大懂得发生了什么事,只记得在她回家之前的一大段时间似乎都成沉默画面,心里疑惑着姊姊是否从此消失?死亡如此靠近的那一刻,挚爱者的身影带来生命的冲击,即使幼小心灵也激起了生命追寻的反思-原来在这样的境况下,时间会完全失去意义!
这部作品就由伤痛出发,主角贝翠斯保守持重,妹妹泰丝则一派天真烂漫,自然热情的她伸开双手拥抱世界,却不懂得保护自己,最能守护也最渴望将泰丝放在羽翼之下的姊姊从伦敦飞去纽约工作,最亲爱的妹妹竟然就遭杀害,教人如何承受这巨大的空洞?追索凶手的坚固执念于斯萌生,执念促使姊姊展开一长串的解谜过程,本书就将这过程以给妹妹的信件书写出来。
虽然是容易受到局限的书信体,本书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却非常成功,故事藉由一桩桩细微琐事进行推移,亲切、真实而自然。作者不仅突破文体限制,更善用书信的优势,即人物内心的独白,将个人心中隐密的悲喜之情,提升到言语的层面,呈现出一个丰富澎湃的情感世界。读者不仅跟着贝翠斯走过她的追寻之路,更在阅读之际得到真实的宣泄。只举一句书中的对白为例:妹妹葬礼前,妈妈问道:「人死了之后,就能以我们记得的任何年纪存在,对不对?」这么深刻的怀念之情,应该任何经历过丧亲之痛的人都能感同身受,当读到这句话时,几乎可以确定作者也投注了她亲身的经验到作品之中,而真诚正是文学作品最动人的元素。
瞄了一下本书的众家短评,不外乎「惊悚」、「悬疑」、「峰回路转」,欸!似乎有点离奇。作为侦探小说,<亲爱的妹妹>并不算严谨吧!她有急转直下的转折,却无恍然大悟、水落石出的圆满感;小说的开头也没有戏剧化的离奇和神秘感,反而是极度感伤的天人永隔情节,怎么看她都不太正统。我所读过少少的几本侦探小说(阿嘉莎克莉丝蒂不算的话),到目前为止,没有一本肯中规中矩地铺陈「开头悬念震撼、结尾真相大白」的布局,<模仿犯>一开始就公布凶手,<告白>没有凶手谜的梗,只探讨少年们为何行凶,<龙纹身的女孩>根本太好猜,它是藉推理外衣包裹议题的作品,<纽约三部曲>和推理小说几乎快沾不上边,这么说来,<亲爱的妹妹>是很符合目前的侦探小说主流价值的?
其实觉得这不无道理,读推理小说时,终极的悬念会让读者保持最清醒的感知状态,将全然的追根究底精神高度扩张,只为享受最终缉查罪魁祸首的快感,但快感之后就只剩强烈摒息过后的空虚了,挖掘、追索的动力戛然而止,千头万绪瞬间归零。若仅以侦探小说作为包装,或论议题、或是抒情,便能在阅毕之际转向层次更高的追寻,本书在这一点上就发出了耀眼的文学光亮,其阅读感受较之本格派推理,自然更加绚丽光彩!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8 03:04 , Processed in 0.420112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