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58| 171
|
球状闪电 |
最新书评 共 103 条
Showin$
2008-10-07 02:32 | 分类:Feelings (有改动)
那朵量子玫瑰开放的时候,是高二的冬天。那是一个下午,我在家里看刘慈欣的《球状闪电》,印象很深的是窗外几乎没有停过的大风,风声透过窗子渗进屋里,让我的身上也有了阵阵寒意。我抱着书,从艳阳高照一直看到了华灯初上。
就在这时,那朵量子玫瑰出现了。
我一直记得当我看到那段描写时的状态。身子说不上冷,却处于打寒战的边缘;外面是黑暗的天空,只有微弱的灯光;屋子里静得令人耳鸣——和我现在所处的环境几乎一样。
让我用三言两语凭空描述出量子玫瑰的来龙去脉有点强人所难,现在让我惊讶的反倒是我为什么会想起这个意象——我想写这篇日志想了一个晚上,然后又落笔了上百个字,到现在居然还不知道为什么会写这个..
好吧,也许理由很简单,我很想念那种逃离现实的感觉。
这个问题涉及到我为什么喜欢科幻。实际上,我喜欢的就是那种脱离现实世界的感觉。好的科幻小说能让我忘掉现实世界的一切,能带给我一种强烈的浸入感。(后来在看到一篇评论的时候也看到有类似的观点,一流的科幻一定要给人浸入感)因此每当心里不爽的时候我总本能地想找科幻小说来读,目的就是想借助书的力量让我暂时摆脱这所有的一切。
按这个标准来说,海因莱因的科幻都很差劲,也许他作品里的点子确实不错,思想性和细节也都鹤立鸡群,但缺少震撼人心的剧情和扣人心弦的叙述,无法起到让人脱离现实的作用,我不买账;罗伯特·索耶的科幻还不错,写到最后能把人的神经调动起来;至于弗诺·文奇,则是神一般的人物……但我总觉得总体而言,还是国内的作家写得更能调动起我的感情,尤其是大刘的小说——果然还是中国人的的思维方式更相似更容易有共鸣..
还记得《乡村教师》里面孩子们齐声回答“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还记得《全频段阻塞干扰》里面“万年风雪”号撞向太阳后全世界都被电磁屏蔽的情景,还记得《地火》里面那场在煤矿里燃烧的大火,还记得在《带上他的眼睛》 里面那个被困地心的工作人员,还记得在《中国2185》里面描述的那个离奇的时代,还记得在《三体2》里面人类星际战队被全毁时的绝望,当然当然, 还有《球状闪电》里面的被量子化的林云,以及那束量子玫瑰...
为什么我们如此喜欢科幻?因为在现实中,没有量子玫瑰。
来自: 豆瓣
详情
徐赫$
这部小说应该在夏季的雷雨之夜去读,因为这样你才能嗅到雷电的味道。
大刘总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去仰望宏大的、终极的宇宙,大刘总是喜欢描写战争和死亡,就如本书,一开始就有人死亡,一个小而幸福的家庭就此破裂。
我觉得大刘在本书中最想写的不是量子理论,而是死亡,是别离。当你真的与自己最爱的人别离时是一种怎么样的痛苦?当你别离你所在的世界时是怎么的痛苦?
但死亡是宇宙的规律,是我们永远无法跨越的苦难。于是从古至今我们永远相信和希望死后会有魂灵,好像最爱的人不会永别……
于是大刘动用了量子理论,给了这个死亡的世界一丝希望,大刘是一个在精神世界追求完美的人,他可以接纳死亡,但他无法接受这个宇宙没有希望,因为他永远深信,你最爱的人是会再见面的,无论多远、无论生死,因为我们的宇宙总是有希望存在的……
来自: 豆瓣
详情
fay$
是人,就偶不偶尔会思考一下人生.
科幻小说不说是我最爱,应该是比较对我胃口的了,只可惜灌水的人忒多,世界末日、风花雪月充斥着中国科幻作坛。文笔欠佳,我有心无力``````
刘慈欣——球状闪电,是我看的星云的第二部作品。我对纯文学兴趣不是很大,能力问题;我喜欢简单-明白。继天意之后,又一震撼我的小说``````
“我厌恶风花雪月的科幻,认为真正的科幻应该使人们感受到宇宙的宏大,应该使他们终于有一天在下夜班的路上停下来,长久地仰望星空。”(不是我说的,因为说的太好了,说到很多人心里去了``````)“过一个美妙的人生并不难:你选择一个公认的世界难题,最好是只用一张纸和一张笔的数据难题,比如哥德巴赫猜想或费尔马犬定理什么的,或连纸笔都不要的纯自然哲学难题,比如宇宙的本:源之类,投入全部身心钻研,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知不觉的专注中,一辈子也就过了。人们常说的寄托,也就是这么回事。或是相反,把挣钱作为唯一的目标,所有的时间都想着怎么挣钱,也不用问挣来干什么用,到死的时候向葛朗台一样抱着一堆金币说:啊,真暖和啊、、、、、、所以,美妙人生的关键在于你能迷上什么东西。”
如此说来,人就变成了“一台单纯的追求目标的机器”。说的容易,不过,有谁能真正乐在其中一辈子。诱惑无处不在,人的软弱也就在这里得到了具体体现。有寄托固然是必不可少的,走极端却又不被世俗禁锢的人却是幸福的。“理想主义者和玩世不恭的人都觉得对方很可怜,可他们都很幸运”,他们活在自己的追求中``````至少。也许“每天夜里1、2点回到宿舍,听着某个室友在梦中喃喃地念着女朋友的名字,才意识到有另一种生活”。但总比身在曹营心在汉,放不开手追逐、逃脱要好太多。我也希望“人生好比一颗疾飞的炮弹,除了对达到目的时那一声爆炸的渴望之外什么都没有,达到它就意味着生命的完结”。没有那么多为什么,只是因为想,“是人类最本源的冲动”。结果也许并不是最重要的,在你赌上你的一生的时候,太多的变数会让你偏离最初的方向,甚至有时会让你觉得生不如死!而有时太投入则会让你跟本忘记了为什么,纯粹是因为除了 它,你没有其它的事情可做。放弃可以是卸下重担,也可以是失去寄托。——“生活停止在那一刻,以后只是活着”。
不过,无法忽略的是“像这样一辈子干一件事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
来自: 豆瓣
详情
OliviA$
作为一个没怎么看过科幻作品的人...作为一个仅仅热衷于守候着一周一集的FRINGE的人...我表示球状闪电还不错,但是与我所期待的那种科幻作品还是有点差距的...至于印象最深刻的那句话应该就是青山的某条状态了: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
也许对于一个笃定将一生奉献给科技军事新概念武器的人来说,只有偏执狂才是最好的生存状态吧。
继OLIVIA之后,林云再次成为我佩服和欣赏的女主~~人这一生一定得迷上什么东西,可惜我还没有...林云虽然是因为受了妈妈的打击个人认为心理程度上有一定扭曲才会如此沉迷武器的,但是好歹还是个对武器着迷甚至是着魔的军官啊...话说我真是奇怪。明明自己对军人警察这种职业一点兴趣都没有,却如此欣赏一个沉迷新概念武器的天才理科少校和一个FBI女探警...
先是在从成都回武汉的路上被青山和小骏说关于刘慈欣的这那那这,就记得青山看完后特别想去参加数模...U'v_P说他看完后就觉得身边到处都漂浮着量子化的东西...我虽然被数模吸引了下吧,但是觉得毕竟书中不是已“我”建模的球状闪电为主要内容所以还好...量子化的东西也没觉得什么,唯一的想法是要是那些死去的我所珍爱的人们都是被球状闪电伤害致命的就好了...那么就会有量子态的他们存在了...而且死亡的时候还没有什么痛苦...多好啊。虽然我看不到,但是你们在某些时候还是会存在会来到我身边看看我,也许还会顺带上一只蓝色玫瑰花插在花瓶里,不是么?而我需要做的就是给花浇浇水,保持它的开放和新鲜,让花朵和回忆一样新鲜~
好了,偏题了......
下一本是爵迹呢还是继续三体呢?纠结ing...话说十一月出三体III...作为一个伪科幻迷期待下~
刚跟U'v_P说操场上散落着好多电子和原子中子...我承认我偏执了= =
来自: 豆瓣
详情
cindy$
老刘的书我很喜欢,常常被他不着边际的宏大想象迷住心窍。
我不懂理论的东西,但是我很喜欢每篇文章里都会出现的那些宏大迷人的意象:如低温艺术家创作的梦之环,《朝闻道》里用来演示解密的天幕。。。我很喜欢人类屈服于自然之大,宇宙之大,科学之大的感觉,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存在的,就是合理,冥冥之中都是注定。
我很愿意想象老刘一个人在娘子关电厂的宿舍楼里仰望星空,然后奋笔疾书的场景。虽然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不是这样,但是我仍然愿意去想象他脑中这么多的火花从何而来。。我很爱球闪最后以另外一种能量方式存在的“逝者”,很幻想自己也能以这种方式存在该多好啊。。
我会为自己这种不着边际的想象起一下鸡皮疙瘩,但是我会为老刘的文章和他的书起很多鸡皮疙瘩,而且愿意它们永远都不消退。
老刘的书我很喜欢,常常被他不着边际的宏大想象迷住心窍。
我不懂理论的东西,但是我很喜欢每篇文章里都会出现的那些宏大迷人的意象:如低温艺术家创作的梦之环,《朝闻道》里用来演示解密的天幕。。。我很喜欢人类屈服于自然之大,宇宙之大,科学之大的感觉,觉得世界就是这个样子,存在的,就是合理,冥冥之中都是注定。
我很愿意想象老刘一个人在娘子关电厂的宿舍楼里仰望星空,然后奋笔疾书的场景。虽然实际情况很有可能不是这样,但是我仍然愿意去想象他脑中这么多的火花从何而来。。我很爱球闪最后以另外一种能量方式存在的“逝者”,很幻想自己也能以这种方式存在该多好啊。。
我会为自己这种不着边际的想象起一下鸡皮疙瘩,但是我会为老刘的文章和他的书起很多鸡皮疙瘩,而且愿意它们永远都不消退。
来自: 豆瓣
详情
狐狸大$
又是一篇yiyin量子理论的小说,我喜欢这个结尾。
因为存在一个似是而非的世界,存在着那些似是而非的爱,因为梦中总有黑影飘过,空空的花瓶里插着飘着香气的花。当你去寻找的时候,它们坍缩成不存在的虚无。
这样的结尾让人想起一些哲学命题,诸如,我们的头脑梦游般地漂浮在环境与自我之中,试图将环境纳入自我的认知中来,一切可感知的,便是存在之物。
而在这里,不可知,方存在。
这个奇妙设定如下:
球状闪电使宏观世界的物质进入宏观量子状态,即,这一部分的宏观世界将遵循德布罗意方程,以量子云状态存活,当出现观察者的时候,他们便会坍缩成唯一的结果:实体,或量子。
换而言之,只有封闭五蕴六识,不看不感,所爱人才有可能出现。这个存在的设定本身立于存在的反面。
所幸人可感知的器官并非仅限于五蕴,虽然蛋疼的作者将一切人的延伸——媒介包含在内——啊就是说连摄像机也算入观察者之列,但是,不是早有人说,六识之外,还有两识:
第七识:末那识,对自我生命思量之识。
第八识:阿莱耶识,也被称为“宇宙识”,虽在生死,不思没故。佛教中的“人类补完”,大体上就是LCL之海的状态。
五年以后,故事的细节都忘了,唯独记得这个设定和结尾。超越有限的局限,包含这些局限的延伸,超越有限的爱恨,包含这些爱恨的执念,无感无知的时候,它就出现了。文末,女儿拉着父亲的手,指着空瓶子说:爸爸,那里有一朵花。而若有若无的香气的意象,就像“无限”才能包含“有限”,“没有”才能包含“有”,充满悲悯的宗教情怀。
一切科学最终会走向宗教。
五年以后,我在想,如果你还在,一定懂我在说什么。
来自: 豆瓣
详情
花痴袭$
紧着慢着看完《三体》,又争分夺秒看完《黑暗森林》,发现自己蹲在了一个虽然壮丽但不折不扣是个大坑的底部,等着那个叫刘慈欣的大神施舍下一锹半锹的土。
顺便仰望星空。
带着许多疑问。
刘慈欣的大名真的如雷贯耳,以致看到架上的书有他的名字,就毫不犹豫买了下来。于是第一本看的是《超新星纪元》。看完之后,去了解这个作者的资料,接着找到《球状闪电》,读了个废寝忘食。考虑到那些日子连跑上海北京杭州,阅读条件真是艰苦呀。然后小飞说你一定要读《三体》!好好,就读《三体》。中间还读了《乡村教师》和《时光尽头》里的短篇,包括很多人叫好的《朝闻道》。
看了这些,最强烈的感觉是刘慈欣才大如海。他对长短篇科幻都有驾驭能力,描写的科幻题材很广泛,知识面相当广,某些领域很深。虽然理工是他的强项,但他也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审美情趣,并从自己的认知出发试图解释社会层面的现象和规律。最特别的地方,在于他那似乎不受任何东西束缚的想像力,其光芒掩盖了不少技巧上的失误。我喜欢他的短篇,一个短篇就是一连串新奇的概念。想想那面会唱歌的地球上空的大镜子,想想那个疯狂的低温艺术家。。。有些时候,特别在长篇里,他在前面抛出的构想到后面就没了下文,但你知道这不是他不能解决那个构想,而是他有了新的主意,顾不上前面了。这固然是技巧不纯熟,不过也说明在这个人的脑子里,点子随时都在超新星爆发。
他也有高明的讲故事的悬疑手段。对我来说,如果只是点子好,想像丰富,但故事说得不吸引人,我是不可能废寝忘食要看完的。相信对其他读者也是如此。这很不容易,许多冠冕堂皇的作家都没有这个本事--他们可以写出很精致的句子,可故事简直半点都不有趣。
目前为止,最喜欢的长篇是《球状闪电》,短篇是《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小巧玲珑,结构紧密,却全身是窍,可以从多个角度解读体会。它控诉了现实也控诉了历史,控诉了人心也控诉了传统,但在控诉的同时早已原谅了一切。它歌颂了知识歌颂了教师,带着悲凉将这番歌颂上升到了宇宙的高度。并不是因为它拍了教师马屁我才喜欢《乡村教师》的,这个短篇是精品。
《球状闪电》是迷人的。对我来说,迷人之处在于它的科普性。从球状闪电到量子论,我居然跟着主角的冒险把这些事情看明白了。结果几天后开始看《上帝掷骨子吗?》(关于这本怪书,改天再说),我对量子云、观察者、坍缩这些名词熟得很,不禁产生得意的幻觉。而且真有几分相信这个刘慈欣自创的球状闪电假说。话说回来,能把球状闪电和量子论扯到一起,并解释得像模像样,难道不是一种天才的表现吗?
从文章来说,《球状闪电》的叙事很细腻,男主角的科学和精神冒险,娓娓道来,使读者产生强烈的代入感。男主不是强势人物,也不是特别聪明勇敢,因此他是这个英雄冒险故事的正宗男主。因为他的任务是带领读者一起在故事中探索和挣扎,要这样才好看,才有悬疑。不管刘慈欣有没有涉猎过英雄论的说法,他的故事结构刚好暗合《星战》、《魔戒》等成功的奇幻故事。细想起来,男主、丁仪和林云,也符合两男一女的三人组模式。
刘慈欣是个特别典型的北方男生。爱思考大尺度的科学问题和社会问题,把女性想像成极浪漫或极严酷的样子(唯独不屑或不能把女性还原成本来的模样),特别是,爱玩打仗游戏。
他对科学有多崇拜,对武器和战争就有多痴迷。
本来不是很可爱的搭配,但放在科幻的园子里,就长出希奇古怪的艳丽花朵,幸甚。
于是就说到《三体》。《三体》最了不起的地方还是想像力,不光是向前的想像,还有向后的想像。将文革与外星人搭配在一起,效果简直震撼无比。网游跟外星人的搭配,虽然也很绝,新鲜度稍差一点,当然还是很够味。把三体问题实际运用到宇宙中,也亏他怎么想出来的。我的科学知识非常浅薄,这些书,的确是扩大了眼界。
不过,作为小说,《三体》一和二有点散。这是大刘在尝试把握新的结构和规模,他试图把这些年新的旧的想法都融入到《三体》中,比如三体人的质子二纬展开,概念跟地球上空的大镜子是一样的。他的企图心很大,所以有些细部没有掌握好。比如汪淼,他是《三体》前半部分的重要人物,后面居然连结果都没交代;比如面壁人和破璧人的对决,实属雷声大雨点小。因为要说的太多,该好好说的东西就浮了,比如三体人不会说谎,跟说谎是第二天性的地球人之间,应该可以生发出许多对比和矛盾,会很有趣的。思想钢印这个恐怖的东东也没有下文,希望第三部有交代。(《超新星纪元》里这种现象也很严重,不少有趣的构想不了了之。我特别想知道没有成人指引的儿童社会,是如何自我教育的,这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书里只提了几句。大刘心里真正想写的,显然是南极大战。)
黑暗森林法则,美其名曰宇宙社会学公理,这个真的需要再琢磨。当然,作为小说的情节支架,作者要这么设定,谁也不能说三道四,不过考虑到大刘对自然科学的想像和描述巨细靡遗,精彩万分,对宇宙社会学的处理是简陋了一点。风间曾专门写了一篇《社会学家大战外星人》讨论过这个。
科幻小说都有bug的,没有bug的很少,阿西莫夫也有很多bug,阿瑟克拉克最少。关键是,只要是值得讨论的bug,都是好bug,说明小说家想出了有意思的点子。刘慈欣跟我差不多年纪,正是创作盛年,只要大伙由着他写下去,我们蹲在坑底是很有希望的。
那么,最后的呼吁就是:请大家去买他的正版书,把他养得白白胖胖的。这次我买到《超新星纪元》和《时光尽头》,其它的作品一时找不到,又心痒痒想看,只好找电子版,以后找到了还是会买正版。如果你现在没有钱,记得以后有钱了去买他的书收在家里。这个人,要养得好好的。比什么都强。
来自: 豆瓣
详情
土鱼$
据说刘慈欣的科幻代表了中国科幻的最高水平。《球状闪电》算是他作品中的上乘之作吧。
他的作品被称为硬科幻,就是指主攻理论方面。想起当年看银英传,属于科幻的架空历史类,着实精彩。现在的科幻小说我是很少看了,大部分时候都在看推理和悬疑小说,这回受不了大刘的名气,看了这两本,《流浪地球》短篇,《球状闪电》长篇。
实事求是的说,我感觉大刘的作品属于科幻类的故事会,至于理论怎么牛B,文笔是气短了点,尤其是《球状闪电》,如果不是科幻的悬念撑着,单凭文笔不可算是佳作。可是,他的想像是牛B的,这么丰富的想像,让大部分作家汗颜,加上理论,这个号称中国科幻第一人不是浪得虚名,有点水平。应当让小孩子多看看,扩展他们的想像力,给他们科幻的童年。
来自: 豆瓣
详情
油条小$
故事一开始就是一个大大的悬念,一个大大的悲剧,我以为,这就是典型的欲扬先抑。
确实的,在悲剧的夜晚,失去的亲人似乎再也不回来了吧,可谁又知道呢?
主人公毕其青春研究物理研究自然,研究电闪雷鸣的怒吼,以至最终加入军事与武器的队列。
我不懂物理只是,不懂所谓量子力学,不懂所谓兵器,所谓军事,可我依然只能可以津津有味的看着,紧张着,猜测着。
不可否认,小说很精彩,一个简单的自然现象,引出诸多故事,爱情,甚至灵异。
如果硬要将它归为软科幻或是硬科幻,我想,他是软硬兼施。
小说没进行一段,便会出来一个悬念,失去的亲人似乎活在身边,幽灵般的球,给与了我们另一个围度另一个世界的钥匙。
故事的结尾也依然诡异的绽放这光彩。
来自: 豆瓣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0:22 , Processed in 0.269711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