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557|回复: 4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花的智慧 - 莫里斯·梅特林克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梅特林克的随笔《花的智慧》把神秘主义和对自然界的兴趣冶为一炉,代表了象征主义者共有的对物质主义和机械论的反抗,涉及灵魂的永恒,死亡的本质和智慧的获得等问题.

    关于一部作品应该划到文学还是科学的领域中,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不过我还是感觉这本书里面很偏重于科学,虽然作者的语言不乏优美,并且从植物的身上经常展开议论,引发出很多哲学的思考,却总是让人感觉距离文学还有很长很长的距离。

    不过展现在梅特林克笔下的那些花儿们,真的好像具有魔力,她们并不是静态的等待别人观赏,而且能够运用自己的“智慧”去操控昆虫为她们传播后代,甚至能够运用“机械”的力量,让你不得不惊叹原来那些普通的植物中,竟然蕴藏着如此神奇的秘密。

    最新书评    共 66 条

    2012年12月21日  梅特林克还是一个博物学家,发表过很多关于昆虫和植物方面的书,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白蚁的生命》,而关于植物的书就是这本《花的智慧》。不过在维基百科中看到一个挺有趣的信息,说《白蚁的生命》一书,几乎完全抄袭南非诗人兼科学家Eugene Marais所写的《白蚁的灵魂》,是学术抄袭的经典例子。在抄袭的历史上,经常会出现一些名人名作家去抄袭那些小角色们的作品,结果本来寂寂无闻的作品经过名人们的抄袭反而成为畅销的作品,不过真没想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者竟然也会抄袭。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17:09
    bytheway  在《花的智慧》中,梅特林克把目光从群体转向了个体。每棵植物都是孑然独立的个体,除了交叉授粉的情况,它的成长无须同属的参与。植物同动物的迥异之处在于,每一株植物都注定一生待在诞生的地方,只能依靠自身的根部吸收外界的养料,每一株植物都必须想方设法求得生存并繁衍下一代,因而,植物所遇到的困难远远超过动物遇到的困难。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17:10
    bytheway  然而,在梅特林克的笔下,植物又是一种充满睿智,富于心计的生命。他在书中为此列举了各种种类的花卉。他写道,每一株花卉,每一棵植物,从种子到“茎、叶、根部,都具有深思熟虑,充满活力的智慧”。大多数花卉,为了求得生存和繁衍,都得求助于“计谋、手段,设置机关和陷阱”,“这些技能从机械学、弹道学、航空学、昆虫观察诸方面来看,常常领先于人类的发明和认识”。纤弱的花卉,在险恶的自然界中有着旺盛的生命力,首要的原因在于它以自己的力量、意志和心计,以对自己的信念和爱,为最大的原动力,来实现自我,发展自我。这当是花卉最大的智慧。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17:11
    bytheway  梅特林克认为,花卉和植物的智慧,丝毫不逊色于人类的智慧,何况它们的生存与命运,同人类的生存与命运,有着太多的相似。花卉和植物的特性和智慧,多半可能是整个世界的,也是整个人类的,它完全和人的行为一样,在生存斗争中产生功效。因此,梅特林克在《花的智慧》中予以精细入微、情趣盎然描述的植物所表现出来的灵气和睿智,同样有助于人类的思考。纤弱的花卉在自然界的成长过程与生存境遇,毫无疑问,“为人类树立了坚毅、果敢、恒心和灵气的不可思议的榜样”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17:11
    bytheway  不知道有没有爱好植物的同学能给出书里那些花的图片啊? 要能做出视频就更好了,比如苦草挣断花梗的那一跃——"它们把自己 从花梗上撕开,以无可比拟的一跃,在快乐、晶莹的小水珠中,花 瓣飞升而起,破开水面。尽管伤可致命,但它们依然容光焕发、 自由自在,在粗心的新娘边上漂浮了一会,完成结合,然后这些 自我牺牲者就从那里漂走,萎谢;与此同时,那位已做了母亲的 妻子,也合上仍存有生命最后一息的花冠……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17:13
    要慢下来  百合的雌蕊与雄蕊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6:51
    要慢下来  芸香 遵命式的爱情--到了结合时刻,雌蕊仿佛发出召唤,呼唤谁的名字,于是雄蕊就听从了指令,开始有 一根动身接近并触摸雌蕊的柱头。然后是第三根、第五根、第七 根、第九根,直至所有奇数雄蕊都俯身效劳为止。然后轮到偶数 雄蕊。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6:54
    要慢下来  黒种草 的图片, "蓬头淑女”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6:59
    要慢下来  茅膏菜 的图片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7:06
    要慢下来  忘忧药草的图片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7:09
    要慢下来  瓶子草 的图片  详情 发表于 2013-8-9 17:11
    要慢下来  鼠尾草 的图片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11:24
    要慢下来  鼠尾草的秘密 - 鼠尾草授粉过程 有两雄蕊,一雌蕊。雄蕊‘丁’字形像两个杠杆,其基部是活动的,所以当蜜蜂进去采蜜时,踏在唇瓣上,就触动机关,两雄蕊弯下,正好打在蜜蜂背部,花粉就沾在了蜜蜂身上。大自然令人惊叹的精确构造。 雌蕊略长,躲在后面,雄蕊是有点弧度的,所谓‘丁’字形,是说细长的花粉囊是‘丁’字上面的‘一’,雄蕊柱式‘丁’字下部的一竖。貌似大多数雄蕊都是这样的。 拔了一棵类似狗尾草的细穗杆试试,成功了。 当它踏上下唇瓣,得钻到里面点去一点。这个小杆子往里轻轻一压,‘塔’,两个雄蕊就弯了下来。真得很精巧灵活。 推荐去试试,很有手感。然后,就应该是花粉囊‘啪’地在蜜蜂背上裂开,橙黄的花粉撒了它一身。 鼠尾草的花挺小的,结论是应该是一种比较小巧的蜜蜂吧,不然怎么能爬进去触发机关呢。 很好玩,鼠尾草还在开,不防去试试,顺便授授粉。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11:59
    要慢下来  关于雌蕊,鼠尾草是怎样实现异花授粉的: 因为这属植物的雌雄蕊是不在同一时间内成熟的,而且是雄蕊先熟,所以当雄蕊的花粉抹在蜂背上时,而同花中的柱头尚未十分露出于花冠的上唇之下,故不致当时即达受粉目的。等到雄蕊凋谢后,花柱始伸长,把柱头弯向下方,其位置适和先时蜂来采蜜时的雄蕊位置同,故易接受他花的花粉而受精。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12:06
    要慢下来  丹参 的 图片  详情 发表于 2013-8-15 12:1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8#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3:0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有人坚持认为,与其说存在或多或少具有智慧的生物,不如 说存在一种散布的、普遍的智慧,一种宇宙的流体,根据它遇到 的有机体在悟性上的好差,以不同的方式渗入有机体——我想, 这样的观点并不是很冒失的。如此说来,人类或许就是迄今为 止这个地球上生命典型的代表,因为他对这种流体,即宗教所谓 的"神”阻力最小。我们的神经可能就是传导这股更为微妙的 电流的线路。我们大脑中的脑回在某种程度上或许会形成感应 线圈,电流的力量在线圈中加强,但这种电流不可能是另一种性 质的电流,也不会源自别的地方,而是流经石头、星星、花卉或者 动物的一种电流。
    不过,由于我们不具备可能接收到答案的器官,这些问题也 就成了秘密,而探索这些秘密在某种程度上也就失去了意义。 我们不妨满足于对这种智慧在人类以外产生的若干表现所作的 观察。我们在自身上观察到的一切,是很有理由值得怀疑的:我 们既是审判官,又是起诉者,我们过于热衷于使自己的世界充满 美妙的幻想和希望。还是让我们珍视、珍惜外部哪怕最微弱的 智慧迹象吧。和山脉、大海、星星的启示相比,花卉提供给我们 的,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但我们却可以从中发现它们生命的秘 密。这些秘密使我们有了更大的信心认为,使万物获得生命力 或从万物中散发出来的精气,在本质上和赋予我们肉体以活力 的精气是一样的。如果这种精气和我们的类似,如果我们的精 气也同样与之相仿,如果它包含的一切我们也同样拥有,如果它 运用我们的方法,如果它也拥有我们的种种习惯、成见、特性以 及对更美好事物的渴望,那么,既然几乎可以肯定它也希望拥有 同样的东西,它希望获得我们本能地、不可克制地希求的那一 切,对我们来说,这难道不合乎逻辑吗?当我们发现了生活中广 为流布、总量如此浩繁的一种智慧,这生活是否可能不应对这种 智慧插手呢?也就是说,不应把追求幸福、完美以及战胜湮 灭——即我们所谓的邪恶、死亡、黑暗、毁灭等——作为一个目 标。湮灭,或许只是生活正面的阴影,或者就是生活本身的睡 眠。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7#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2:5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怀有某种相当愚蠢的骄傲,以为我们自 己是一种神奇的、独一无二的、极其偶然的生命存在,可能来自 于另一个世界,和其他生命没有任何确定的联系,而且无论怎 样,拥有一种非凡的、无与伦比的巨大能量。不过,还是少一点 这样的神奇为妙,因为我们已经认识到:在大自然的正常演化 中,奇迹的东西往往难以持久。发现我们遵循着和这巨大世界 的灵魂同样的轨迹,发现我们和这个灵魂有着同样的理想、同样 的希望、同样的痛苦和同样的情感,确实是件非常令人欣慰的事 情,尽管它并不适合我们在正义和怜悯方面的具体理想。在开 发、支配未征服的未知领域方面,它所采用的办法,常常为我们 仿效,借以改善我们的命运,并利用各种力量、机遇和物质规律; 这个世界上,并不存在别的方法我们就生活在真实当中,生活 在这个宇宙中某个怡如其分的位置上,充满未知物质的宇宙就 是我们的安顿之所,它的思想并非难以理解、不有敌意,而是和
    我们的思想相似或者_致——确信以上种种事实,确实是件非 常令人宽慰的事情。
    如果大自然无所不晓,如果它从不出错,如果它在任何地 方、任何事务中开始就能表现得完美无缺、绝对可靠,如果在 所有事情上它都能显示出一种远远超越我们的智慧,这倒是一 件使人恐惧、丧胆的事儿。我们会觉得自己是一种奇特力量的 牺牲品和猎物,而我们则毫无希望去了解或揣度这种力量。相 信这种力量至少从智力角度来看和我们的能力是非常相似的, 这或许更好一些。我们的智力和大自然的智力一样,利用的是 同样的储备资源。我们属于同样的世界,我们几乎是平等的事 物。和我们发生联系的,并不是无法接近的神灵,而是种种隐而 不露s兄弟般亲近的意志——在偶然中发现这些意志,并加以引 导,这就是我们的职责。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6#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2:34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这就产生了我们意识的检验标准问题,尽管这个问题来得 缓慢而勉强。也许柏拉图有名的比喻已不再令人满意:我指的
    是上面有墙的那个洞穴①,墙上未知的人与物体的阴影投射到 下面的洞穴里不过,即使我们试图用新的、更准确的比喻形象 来代替它,或许也让人感觉好不到哪儿去。现在请设想一下柏 拉图的洞穴逐渐扩大。永远没有一束亮光落到洞里。除了光与 火,有人给这个洞穴小心翼翼地提供了我们的文明所允准的一 切;而人们则从一生下来就被囚禁在这个洞穴里。他们不会怀 念光明,因为他们从没有见过光明他们不会成为盲人,他们的 眼睛不会消亡,因为不需要看见任何东西,眼睛可能变成了最敏 感的触觉器官。
    为了从他们的行为中识别出我们自己,让我们描述一下这 些生活在黑暗之中、被大量未知物体包围在中间的不幸的人们 吧。多少匪夷所思的错误,多少难以置信的偏差,多少令人震惊 的误解,偏偏会出现丨然而,他们创造了并非用于黑暗的事物, 他们对于这些事物的利用是多么令人感动,往往又是多么巧妙! 多少次,他们会有正确的推测?他们曾经竭力使自己的用具和 装置适应黑暗的无常,一旦他们在白日的亮光下,猛然发现它们 的本来性质和用途,他们又怎么会不大为惊愕昵?
    然而对照一下我们自身,他们的处境看起来似乎是单纯的、
    ①参见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接下来让我们把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 育的人的本质比作下述情形。让我们想像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通道通 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 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着洞穴后壁让我们再想像在 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 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着路边已筑有一带矮墙。矮墙的作用像傀儡戏演员在自己 和观众之间设的一道屏障,他们把木偶举到屏障上头去表演";"接下来让我们想像 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举着用木料、石料或其他材 料制作的假人和假兽而这些过路人,你可以料到有的在说话,有的不在说话";
    ''……这些囚徒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而外,他们还能看到自己的 或同伴们的什么呢?……  
    毫不费力的。他们在生存的谜团中匍匐行进,这样的谜团似乎 是有限的。他们被剥夺的仅仅是一种感觉,而我们缺失的东西 在数量上却是难以估摸的。他们错误的原因只有一个,而我们 却是不计其数。
    既然我们也生活在这样一种洞穴里,那么,证实一下使我们 置身洞穴的力量经常在起作用,并且在某些重要问题上甚至跟 人自身的表现_模_样,那不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吗?如此说来, 我们在地下洞穴里得到的微光,倒使我们明白我们并没有弄错 洞穴中找到的所有物件的用途还有这些微光,其中有一些,就 是昆虫和花卉带给我们的。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5#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2:17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还是从我们人类的角度出发,为坚持必要的梦幻,让我们对 第一个意见再补充一点不那么冒险,但具有广泛意义,或许富有
    ①一种舞蹈者围成圆圈跳的民间舞蹈。
    成效的意见吧:地球的智慧很可能就是整个世界的智慧,在生存 斗争中,其表现恰恰就和人的行动一样。它采用同样的方法,同 样的逻辑。它利用我们运用的手段达到目的:它摸索、犹豫,反 复纠正自己,就如我们处在它的位置上也会做的那样,它常常累 加、制约、辨识并修正自己的错误。它总是竭力而为,常常采用 我们工场里的工程师和工匠的做法,艰难、逐步地取得创造发 明。它也和我们一样,在生存中同大量沉重、巨大和阴暗的东西 作斗争。它并不比我们更清楚前行的目标,但总是不断寻找,逐 步找到自我。它有理想,尽管通常模糊不清,但我们可以从中发 现许多重要的路径——走向更富于热情、复杂的、令人振奋的、 精神性的生存形式。在物质上,它支配着无穷的资源,了解种种 巨大力量的奥秘,而我们却对这些力量一无所知。但在理智上, 严格地说,它似乎只是占有我们的星球。到目前为止,我们无法 证明它已经跨越了自身的界限;要是它没有从这个星球以外攫 取任何东西的企图,是否就意味着外边不存在任何生命呢?是 否就意味着人类精神的方式是惟一可能的方式?意味着人类没 有作恶?意味着人类既不是例外,也不是怪物,而是宇宙表达重 大愿望的生灵,最强烈地显示重大意志的生灵?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4#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2:01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不过我已离题太远——关于花卉,我只想指出,当大自然希 望变得美丽、宜人、快活,表明自己是幸福的时候,它几乎同样会 有人的表现,它的奇异之处仿佛可以任由我们消受。我知道,我 这样说,有点像主教的口气,因为主教过去往往惊叹上帝总是让 大江大河流经大城市的附近;不过,从不同于人类的角度看待这 些事物,毕竟是件困难的事。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不妨认 为:如果我们不了解花卉,我们就会对幸福的种种征象或表现知 之甚少。为了较好评判花卉美与快乐的力量,你得住在花卉主 宰、成片生长的某处乡村,比如普罗旺斯省的一个角落,在西亚 涅河和勒卢河之间,也就是我现在写下这些文字的地方。这里, 花卉确实是山冈和山谷惟一的君主。当地农民已经没有了种小 麦的习惯,他们现在似乎只满足于做一种感觉更加细腻的人,只 以甜美的芳香和美味鲜果维持生活。田野成为不断更新的巨大 花束,接踵而来的芳香仿佛在蔚蓝的岁月里跳着轮舞①,长年不 休。银莲花、紫罗兰、含羞草花、堇菜花、石竹花、水仙花、风信 子、长寿花、木犀草花、茉莉花、晚香玉,抢占了白天与夜晚、冬夏 与春秋。不过,辉煌的时刻则属于五月的玫瑰。那时,极目远 眺,你会看到:从山坡到平原洼地,在葡萄树林和橄榄树林的土 堤之间,玫瑰花就像花瓣的河流到处流淌,房屋和树木从中浮 现;这是一条我们献给青春、健康与欢乐的色彩的河流。这芳 香,热烈而清新,令人心旷神怡,人们也许以为这种芳香开启了 天国,直接来自至福的源泉。大路和小径,仿佛图案,雕在花瓤 里,刻在名副其实的、天堂的物料上头。人们仿佛平生第一回拥 有一饱眼福的快乐。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3#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1:4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唔,当我们感知大自然,感受在兰花世界里一直发生作用 的、这种普遍的智慧或宇宙的才华(名称倒无关紧要)时,我们 又察觉到了什么昵?确实有不少东西。由于这个课题能为漫长 的研究提供若干便利,眼下只为了附带一提,我们首先得明确: 兰花有关美与快乐的观念、诱惑的手段、审美的趣味,其实同我 们非常相近。不,是我们和兰花取得了一致,这样表述无疑更确 切一些。事实上很难断定的是:我们是否已经创造出了一种为
    我们所特有的美。我们所有建筑和音乐方面的动机,色彩和光 线的协调,都直接借鉴于自然。一个人就算对大海、山峦、天空、 黑夜和晨昏没有记忆,可又怎么会,譬如对树木的美,没有一词 可说昵?我指的不仅仅是森林中的树,这样的树被认为是大地 的一种力量,甚或是我们的本能和宇宙意识的主要源泉,我还指 的是树木本身棵单生的树,历尽岁月沧桑却老而弥坚、青枝 勃发。这些印象就在我们不知不觉之中,成了人生的安宁谷地, 也许就是整个生存幸福安宁的基土,我们当中又有谁没有对几 棵美丽的树木留有印象昵?当一个人走过人生的一半,当他到 达令人惊叹的人生某阶段的顶点,当他几乎览尽岁月众生的艺 术才能和奢华给予我们的所有景象,在体验和比较过众多事物 之后,他又会回到非常简朴的记忆。这些简朴的记忆在纯净的 天际树立起三两幅纯洁、恒定而清新的画面 要是这些图画 中真有一幅能够跨越隔开两个世界的门槛,他就会希望带着它 一起长眠。不过就我本人而言,我既无法想像天堂,也无法设想 死后的生活,不管它可能多么辉煌——那里应该非常散漫地长 着一种宏伟的山毛榉,或者是佛罗伦萨或我住处附近一块迷人 幽僻之地上的柏树或伞松,但不管是哪一种树,都能给过往行人 提供所有下面这些重要姿态的典范,那就是必要的忍耐力,沉 着的勇敢,昂扬,严肃,不事声张的胜利,锲而不舍。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2#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1:25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我在上面谈到的反对论调①已经使我们离题太远,但不管 怎样,为推翻这种论调,只要证实,哪怕存在一种人类之外的智
    (J见第二十三章开头。
    力进步行为,就足够了。可是除了反驳一个实在没有意义、过时 的观点,从中获得快意之外,花卉、昆虫或飞鸟所具有的人的智 慧,终究却是多么无足轻重啊丨假使同样谈到兰花和蜜蜂,我们 总会说这是大自然,而不是这种植物或这种长翅膀的昆虫,具有 盘算、组合、装扮、发明、思考的能力,可结果又会怎么样呢这 样的区分我们从中又会得到什么好处呢?一个更为高远、更值 得我们热切注意的问题,超过了这些细枝末节,我们所要做的是 努力理解这种普遍智慧的特点、品质、习性甚或目的,因为它是 地球上进行的一切智慧行为发生的根源。正是从这个观点出 发,对这些生物的研究,特别是蚂蚁和蜜蜂的研究,才成为我们 所能理解的、最奇妙的事情之一——在人的形式之外,这些生物 身上的智力进步与理想表现得极为明显。按照我们所证实的一 切来看,这些趋向、这些智力方式,在兰花身上至少和群居的膜 翅目昆虫同样复杂、同样先进、同样惊人。附带说明一下,尽管 我们能轻易理解生性安静的花卉身上所有悄无声息的动机和所 有睿智而坚定的论证,但这些骚动不安的昆虫身上还有很多动 机和部分推理,由于不便观察,至今依然没有引起我们的注意。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1#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1:09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拉丁美洲一国家。 了树皮上,发现他的蜜蜂全都彻底放弃了蜂胶的采集,而只是利 用这种在它们住所附近随处可见、现成的、尽管尚未了解的新东 西。此外,在养蜂实践中,一旦缺少花粉,养蜂人就只好放几撮 面粉供它们享用,使它们当即就知道面粉尽管味道、气味、颜色 完全不同,但同样有用,能起到花粉的同样作用。
    我想,我刚才就蜜蜂所阐述的事实,只要稍加必要的改变, 同样可以在花卉王国里得到证实。我在上文曾提到自己对鼠尾 草属植物众多品种所做的简陋实验,它们令人赞赏的进化努力 成果,就值得更有条理的考察。与此同时,在其他许多容易搜集 到的、有关这种迹象的资料当中,我不妨提一下巴比内有关谷类 植物的一项有趣研究,这项研究告诉我们:某些移植的植物在远 离了习惯的气候之后,正如蜜蜂那样善于观察、利用新的环境。. 因此,在亚洲、非洲和美洲的最炎热地区,小麦不会遭到_年_ 度的冬天的破坏,而是重新恢复老样子.成为像草一样终年生长 的植物,始终绿莹莹的,通过根系繁殖,不再结穗或长出麦粒。 进一步说,如果把它从热带故土上移植开,使之适应我们这些寒 冷的地区,它就不得不打乱原有的习性,创造出新的繁殖模式。 正如巴比内充分指出的那样:
    "由于一种不可思议的奇迹,植物的机体似乎预见到必须 经过种子阶段,才能避免自己在严酷的季节里彻底消亡"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8-9 09:17
  • 签到天数: 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2]偶尔看看I

    40#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10:10:52 | 只看该作者 标记书签
    另一个事实黑蜜蜂被转移到澳大利亚或加利福尼亚后,就 完全改变了习性。过了 一年或两年后,它发现常年都是夏天,花 儿常开不败,于是天天只是采集日常所需的花蜜与花粉对这些 新特点的认真观察,使它抛开了代代相传的经验,因而它不再事 先储备过冬的粮食。布科纳提出了一个类似的事实,同样证明 蜜蜂对环境的适应不是缓慢、长期、无意识而且消极待命的,而 是迅即的、有意识的在巴巴多斯® ,群居在提炼厂厂区中心的 蜜蜂由于在这里常年能找到大量食糖,因而完全用不着去拜访 花卉了。
    最后让我们回忆一下蜜蜂向两位博学的英国昆虫学家科尔 比和斯潘思先生提出的有趣反驳。这两位学者这样说道:
    "请向我们出示哪怕一个这样的证据,即蜜蜂受情势所迫, 产生了用黏土或灰浆代替蜂蜡或蜂胶的念头;只要向我们出示 这个证据,我们就会承认蜜蜂具有思考的能力。"
    他们刚刚表达了这个有点骄横的意愿,另一位名叫安德 烈•科奈特的博物学家,就把_种蜡和松脂调成的混合物涂到
    ①我刚写完这些字句时,也正是布维耶先生在科学院宣读一篇论文的时候。 论文主题是有关在巴黎观察到的两只露天营巢:一只巢筑在日本槐树上,另一只巢 则筑在七叶树上。后一只巢挂在一根小树枝上,小树枝的两个枝杈靠得很近。后者 对特别艰难的环境表现出了明显而灵活的适应性,因而在这两个例子当中比较突 出。
    "这些蜜蜂,〃德.帕维尔在1906年5月31日《争鸣日报》科学专栏的一个提要 中写道,"立起结实的柱子,采取确实非常巧妙的保护措施,最后把七叶树的两个枝 杈变成坚实的顶盖。一个心灵手巧的人也未必能做得这么好
    "为躲避雨水,它们安装了篱笆,还搭建加厚的顶棚或遮蔽物,用于遮阳。现在 这两只营巢都在博物馆里,你也许并不了解蜜蜂完美的劳作,除非你亲眼仔细看了 这些巢是如何搭建的。〃——以上原注。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0:24 , Processed in 0.243264 second(s), 4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