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6| 0
|
不得贪胜 |
最新书评 共 13 条
zqfox
我从小喜欢看金庸的武侠小说,好多小说反复看了很多很多遍。但我不会下围棋。但有好几年,几乎每期的《体坛周报》都买,看的第一个版面就是围棋版,关注各项赛事和评论,尤其关注李昌镐。
为什么?我关注围棋,不是因为体育的原因,而是因为我觉得围棋那个天地和圈子,非常类似金庸里面的武侠小说。只不过书里拼杀的武功招法,换成了棋盘上的定式和计算。围棋界的那些比赛,似乎在上演着一个生动的,现实版的“武林”世界。但那个19*19的棋盘屏蔽了出身、体力、背景的差异,直接在棋盘上投放一个个性情中人的性格,让大家的智力和性格化成棋子比拼。
好多武侠小说,都会有这么一个主角,少年英雄,宅心仁厚,小小年纪就奇遇不断,在武林中创下一系列不可思议的事情。其实这种事情,放在现实世界中,轻易不会出现,但围棋界这20年里面,却实实在在出现了这么一个任务,他就是李昌镐。
05年,我一时心血来潮,特别想要见识一下我心目中的这个偶像,我特意跑到华侨饭店,看到了比赛结束后的李昌镐,这也是我唯一见过他的一次,他就像报道里面说的,目光沉静(稍显呆滞),面无表情,有种想逃离的感觉。我没有要签名,远远看了几眼,咋了几下嘴,心满意足的回来了。
扯的有些远了,回到这本他的书上吧。和他的棋风很类似。他的棋的特点是比较“寡淡”,单个棋子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组合起来,却威力无穷(是不是有些武侠小说里面的味道)。他的书也是这样,单看单个章节,似乎都很平淡,没有高潮,文字也是平平淡淡,连本最应有武侠味道的他独自挑落5人的三国围棋擂台赛(我现在还记得那个比赛期间,我追着看新闻报道的情景),他叙述更多的比赛期间的起居安排和心理感受。但看完整本书,细细思索,看看章节安排,看看内容的选择,看看那些反复强调的他下期的感受,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他真挚的情感,再一次动容。深觉他这本书比很多词藻华丽,叙述讲求很多技巧的书(我说的不是余秋雨的书)其实更有深度,也更耐读。
人生如棋,棋如其人。就像我们经常说的,酒品如人品,在个人经常从事的事情(事业、活动、人情往来),都在不断投射这个人的内心,这本书让我更了解了李昌镐那如璞玉一般的内心,在围棋的胜负世界,他已渐行渐远,但我会很长一段时间,继续关注他。
详情
宝华
如果是棋迷,如果想对李昌镐多了解一下,也可以看看这本书。有关李昌镐的信息量,此书毕竟要多于其他一下泛泛的报道和资料。
我买这本书,主要是想看看李昌镐学过谁和怎么学,好借鉴过来教我儿子学围棋。但这方面的具体内容不是太多,只是讲到李昌镐在曹薰铉家里学棋的时候,以9岁的年纪,竟能自个在屋里,常常学到凌晨两三点钟才睡。要喜欢围棋到什么程度,才能这样学习?这种学棋的方法,别的小孩很难效仿。
这本书,好在前边有些李昌镐的学棋轶事,后边有打三国擂台赛的近似日记体的故事。不好的地方是有很多感慨和感悟,那种文笔,恐怕不是李昌镐自己的文字,而是代笔者的拽文。结构编排上,也没有到清晰干净的效果,感觉是对李昌镐做了几次采访后,就由代笔者仓促成书了。
详情
坚强的
差不多半年前在书店一眼就看到这本书,当时就觉得很入我眼,觉得这本书自己肯定喜欢。从书名来说,与现在鱼龙混杂的励志书不同,四个大字不得贪胜就在封面中间。我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气势的做法。
本人对围棋不懂,但是不妨碍阅读这本书,因为首先书的行文很通顺一点不晦涩,其次这基本是自传很容易懂但是文字的通俗不代表没有内涵。围棋这种纯脑力劳动考验的是人的许多东西,没有定力 耐心 判断是不可能下好棋的也不可能做好事情。
“危机二字如同字面意思,危险和机遇是相伴相生的。即使会有遇到危险的可能,也不能够放弃摸索和尝试”。李昌镐的这段话我觉得在任何情况都应认真思考,人没有绝对安全的状态,事情也没有绝对成功的情况,我们应做到把任何事情做到极致,并应该不断的思索如何做的更好。
“没有一种比赛能够象围棋这样充分表明相对的这个词的意义。面对逆流仍不乱阵脚,继续坚持再见的顺流,那么这顺流将成为对方的逆流,所以毫不动摇的坚持再见的节奏可以说是最高明的防御手段兼进攻手法”。我自己经常会有面对现在世界不知所措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很容易被左右,而且坚持的恒心会时有时无。
书里这样的“经典句子”仍有许多,我看完后觉得李昌镐其实不算一个天才,这在他自己的书里也有说明,在书里他多次提到别人对他的许多赞美让他不安甚至羞愧,而且他自己也说任何天才都抵不过汗水。而且他还是一个“认生”的棋手,在面对初次交手的棋手他经常会出现失常的发挥。但是他又达到了天才都难以企及的高度,他自己总结了许多,我看后觉得有些道理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但是更多的道理我看后只有迷迷糊糊云里雾里的感觉,要反复的看并且停下仔细揣摩都难以理解。
生活里的事情千千万,我们难以要求每件事都做到胜或者赢,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用一种豁达或者不贪胜的想法或者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我们要做的是更好的活在这世间,提升自己的修炼,性情和高度。我想这不是看一本书就能做到的,这需要长期的修行,经历,磨难。有一句话说“失败就是失败,对失败的总结思考才是成功之母”
详情
鲸鱼姑
“在下棋过程中,如果我看到有机会去赢,哪怕是一个子的优势,我就会把优势稳稳守护到最后,而放弃另外一条赢20目以上‘好棋’的路,一次师傅在复盘的时候跟我说道,你只要走这一步,就能赢很多子了,为什么不下呢?我说,大胜的棋,也意味着冒大的风险。如果按照我的下法,能够保证赢一百盘棋,而且都是半目胜。”
能赢便好,够赢便好。
石佛这番话印证了他厚实坚韧的棋风,稳而淡,实而不华,看似笨拙的手段往往在关键时刻发挥极大作用,这不由得让朕想起令狐冲在华山绝顶的石壁上看到“日月神教尽破华山剑法”那一刻的震惊与感叹。大智若愚,大音希声。若棋分九品,朕认为“守拙”才是最高境界。能够拒绝诱惑,心无旁骛,无论顺境逆境,始终走着自己的步伐,那份从容与淡定,得者几何!
曾经有人对穆里尼奥执教切尔西时代1:0的战术嗤之以鼻,认为其功利的足球思想扼杀足球艺术。姑且抛开“功利性”的争议话题,单从执行过程来看,朕不得不佩服魔力鸟能抵住舆论的攻击,以及放弃进攻足球的观赏性追求,一心一意把切尔西转型为一支机械式的军队,难能可贵。能赢并保持能赢,1:0实质是令对手窒息的比分,不但针对比赛对手,更加针对争冠对手。
也不禁想到另一位风格颇为相同的大师许银川,往往在平淡无奇的局势中,放弃冒险出击的诱惑,一点一滴地积聚优势,转化为胜利。局面越是平淡,对手越是感到不安。虽然二位在不同的战场,却正验证了“棋理相通”的真理。
无论路途多艰险,只顾一心向前。抵住诱惑,固守本心,确实艰难无比。有多少人真正做到心如止水,无欲则刚?在如此巨人面前,朕只能仰止。
详情
右牧征
对于围棋七窍通了六窍的人来说,李昌镐这个名字可能也不会陌生。顶着天才,神童一系列的荣誉和光环,在全盛时代,几乎就相当于如今的梅球王,或是全盛时期的费德勒,难求一败。
在这背后,是他对围棋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疯狂的练习与思考。按照「异类」中的说法,在他成名时,所练习的时间一定超过一万个小时。其实,何来所谓的天才?
而李昌镐的另一特质谦逊,也在书上得到了展现:书上更多笔墨是写在成名前成长的经历,而对全盛时期则是几笔带过。由人生如棋的哲理亦由李昌镐的亲身体验娓娓道来:对自己客观真诚的评价;越想得到,就越容易失去;「舍」与「得」,「危」与「机」;对「均衡」的理解,收官第一人;厚实中的敏捷等等。
李昌镐对中国古代文化亦略有研究,否则也不可能在书中对诸如「温故而知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之类的典故信心捻来。
中日韩在文化上的一衣带水,也在围棋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与延续。
李昌镐在巅峰褪去之后的那份淡然,以平和的心态面对困境,也值得思考和品味。而最后一章中「读书悟道 学无止境」的理解也直抵内心。
详情
萨萨的
9月下旬,我去青城山现场看应氏杯半决赛,大李对朴廷桓。第一局,大李前半盘厚实但略显滞后,后半盘一改自己一贯的风格,刺刀见红的大开杀戒。
在现场听高手们讲棋、研究,发现,大李如果不硬吃朴廷桓大龙,而只向20几岁时的棋风,只利用进攻之势,简简单单吃掉中腹的几个子,就可以获胜。实地差距至少有20多目,朴廷桓是说什么也追不上了。
也许,是因为大李久久没有获得冠军头衔,也许是太渴望胜利,也许是想用一场酣畅淋漓的杀棋来为自己提气……就是因为一连串求胜欲、求大胜的愿望,才使得能简单结束的战斗,越来越复杂。最终鱼没死而网已破……
虽然大李写了《不得贪胜》,但是真的走到“气合”的局面,有多少人能真正把控好自己?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 12:26 , Processed in 0.297569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