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台湾念真情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开心
    2013-4-11 21:45
  •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作家介绍】
      吴念真是台湾全方位的文化人、创意人,本名吴文钦。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1973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曾连续三年获得联合报小说奖。1981年起,陆续写了《恋恋风尘》《老莫的第二个春天》《悲情城市》等75部电影剧本,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主持TVBS“台湾念真情”节目三年,舞台剧代表作有《人间条件》系列等。
      吴念真出身底层,关注平民日常生活,极善于用最质朴的语言打动人心,微笑说出让人流泪的故事,被誉为“台湾最会讲故事的人”。曾获五次金马奖最佳剧本奖、两次亚太影展最佳编剧奖。所著《这些人,那些事》在大陆和台湾市场均为2011年超级畅销书。
      【本书特色】
      “台湾念真情”是吴念真的第一个电视节目,重播十余年。在这本细述人间邂逅的“台湾笔记”中,吴念真以独有的朴质语言记录人间群像。这些都是他电影和小说的现实来源,书中部分篇章更被选入台湾中学语文教材。
      传统的面茶技艺、黥面文化,或是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吉屿;唱歌的恒春阿妈,或是呼唤记忆的米香老人。台湾人的奋斗史与平常日子,他们的泪水、欢笑与不变的温情,都在书中点滴烙印。
      本书故事中的主角都是台湾最质朴的平民百姓。他们对传统的坚持、对美德的理解,体现了台湾最本初的生命力所在,也能让大陆读者更加真切地看到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生活方式,理解台湾真正吸引人的地方在哪里。

    作者简介
      吴念真
      1952年,出生于台北县瑞芳镇的九份,那是台湾知名矿区。
      1967年,初中毕业,辍学到台北工作,利用工作之余完成高中学业。
      1976年,开始从事小说创作,进入辅仁大学夜间部会计系,白天则担任图书馆管理员。
      1980年,进入中影担任编审,与作家小野一起,是台湾新浪潮电影运动的主要发起人。
      1989年,离开中影担任自由编剧,获奖颇丰。
      2001年,开始舞台剧创作,成功诠释“国民戏剧”。
      现任吴念真企划制作有限公司董事长。

    最新书评    共 4 条

    马国兴    下山的时候,在另一处茶园遇到一位老伯伯,正在逐渐西斜的阳光下喷药,我们问他:“这些茶什么时候开始采?”“这些茶不能采了,是老茶树了,而且这里是管制区,再也不能翻种了。”“那你干吗还这么勤劳地除草、喷药?”“啊!种个不死罢了!”(《永远安静的“永安村”》)      监工林振行先生指着另一位矿工说:“他七岁时,他的爸妈带他去算命,算命的人说他有戴帽子的命。以前戴帽子是当官,想不到长大却戴安全帽。”(《三峡插角里的矿坑世界》)      不管什么时候,杨丰林医师口罩都不离身,连祷告的时候也一样戴着。他说口罩不只是口罩而已,工作的时候它叫口罩,平常是医生的领带,是一种职业的尊严。(《坐娃娃车的医生们》)      这是一只准备明年比赛才重用的压箱宝,而现在为了村庄的面子,阿明拼了!我们跟他说:“阿明啊!这样好吗?”他有点激动地说:“没关系啦!老婆死了,还顾得家里的尿桶吗?”(《学甲镇鸽笭大赛》)      安心就是外在有依靠,而内在有自信。(《和泰雅列祖列宗沟通的意大利人》)      传说一旦成了信仰,真假就不重要了,相信就好,只是传说像真的一样留下来了,而真的事情有时候反而变成传说,被人遗忘了。(《大甲镇的传说与历史》)      迁村也许是一种解脱,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会不会是一种记忆的剥离,一种失根的遗憾,或是原本里邻之间情感的抹煞?(《时光停止流动的港口》)      或许岛上人少,彼此都没有秘密,而生活背景也都一样,讲别人的故事似乎讲的也是自己的一生。(《被遗忘的土地》)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23:05
    Umasou     忘记了哪天在哪里看见吴念真这个名字,当时也是以作者的身份出现。我想哪天找本他的书翻翻。正巧,去图书馆时图书推荐里放着好几本《台湾念真情》。    翻目录时,看到都是地名:台北,桃园,新竹,台中……我特地打了份台湾的地图,准备“按图索骥”,对台湾有个大致地了解,不错!结果呢,错也!实则讲得是温情脉脉的,处处透露着人情味的故事。就像冷得跺脚的冬天,捧着一杯热开水,你看着开水冒出暖气,喝进去温暖全身。    作者有句话特别让人动容:“这辈子给我养分最多的是人,跟他们的教育程度无关。有时候,知识分子反而令人讨厌。一些单纯的人的想法却会触及到你,让你发现,自己那些单纯、美好的东西早就不见了。”我想,正是作者写得是“人”的故事,并且是那些“单纯的人”,如一潭老井里澄清沉静的水,给予我种种人世间自有这种纯粹和美好存在的感动。而这些“人”,又是代表了台湾这片土地。矿工也好,泰雅人也好,海岛的居民也好,他们身上流露出当地人那种生生不息的质朴的气息。有时,也会有种文化的元素呈现。让我对台湾这片土地,有更多地期待和向往。所以看这本书时,我以为在盛夏的夜晚,坐在石头弄堂里,老爷爷吱咯吱咯地摇着蒲扇,跟我娓娓道来这些故事。    转念一想,这书讲得是17年前的台湾啊!那现在地台湾呢?只期望那十个人的海岛还存在,那黥面文化还存在,那面茶我过去时还能尝一尝!        详情 发表于 2013-7-25 11:00
    安平     喜欢吴念真的书,喜欢他用朴实的文字记录“这些人,那些事”,让我可以更贴切地去感受生活,体味生活的五味杂陈、世间的人情冷暖。    这本书仿佛是一部地图,导览了繁华落尽的寂寞角落,每一篇散文,记录了每一个风华年代。曾几何时,那锣鼓喧天的小镇,如今消失殆尽,只剩一条条寂静小巷,见证岁月的流逝。 ——台湾读者    《呼唤记忆的米香老人》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爆米香情景,但那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加上当时年纪小,很多细节已回忆不起来,不免有些遗憾。遗憾书中所说的再也无法实实在在地重新接触一次。   不知在最深的夜里是否还能听到面茶老人温暖的呼唤?不知有没有人接过集福社老人的锣鼓唢呐,替他们吹吹打打?更不知《彭公案》是否还在热烈上演?经济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在不断改变,许多传统的技艺、文化渐渐被冷落。如何在发展的同时保护传统文化,不让历史进步留下太多的遗憾,是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    “反七轻,保卫七股潟湖”龙山村民,回乡的望安乡东吉人,让我感受到当地人对孕育他们的故乡特有的感情。只有十三位同学、七位老师的永安小学以及具有超高保准自由的朗岛小学,让我看到的台湾的明天是充满希望的。流浪狗的保姆,天使徐小姐,“饱了别人瘦了自己”的阿婆,让我体会到台湾社会的温暖。与太阳抢时间的采芦笋妇女,跟潮汐抢时间的采蚵男人,驾驶大拖车的小飞侠,躲在门后哭给自己听的“在大地作画”的人,让我理解生活二字的份量……看书过程中林林总总的感觉,给我留下一个社会生态是健康的,是有生命力的台湾。       一直觉得自己没有好好去过活,明明每天都在生活中,却在生活里留下太多的空白。为了这个那个目标,总跟自己说,以后再怎样怎样,很少花时间花心思在生活上,未能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错过了生活里太多的美好。    看《这些人,那些事》、《台湾念真情》,吴念真帮我看到我所看不到的生活一面,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不断追问自己想过一种怎样的生活。              详情 发表于 2013-8-8 01:00
    刘建波    听吴念真娓娓叙述一个个故事,风俗、传统、传记、事件、活动……,这些,都让人对生活有了更深的体会。恰一起买了新周刊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一书,两下一对照,彼此呼应、互为题注,妙不可言。不单单是台湾吧,所有有人的地方,就有美好的风景。那些寻常的美好,总是让人忽视。  详情 发表于 2013-8-16 00:00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22:00 , Processed in 0.24038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