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0| 0
|
走进生命的学问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一个孤
正如保松老师在序言中说到的,此书虽然有着不同的主题,但它的关切都在“我如何活好自己的一生”这个大问题上,换句话说,作者在追问人生的意义。类似内容的书比保松老师文笔优美、思考深刻的不在少数,但偏偏是这本让我一口气读完,并且深深被打动。在我看来,此书的闪光点有二:
一是作者的真诚、质朴,热忱和坚持。其他作者往往爱把自己想象成高高在上的教育者,在“活得好”的问题上经常居高临下地指导其他人,忘记了“活得好”的根本在于“我“”活得好”,而本书却无这弊病,作者不以说教者自居,而是以平等对话者的姿态出现,真诚地与人探讨什么是“活得好”,哲学于他不是抽象的教条,也不是概念游戏,而是“走进生命的学问”。
二是作者将人的命运放入到了政治生活中来思索。哲学思索人的命运,但超验的命运难以被把握,有的人出生在富豪家中、有的人出生在偏远山区的贫困家庭,有的人生得高大英俊、有的人却天生残疾;面对这种随机的命运,人总是很无力;不过,虽然人难以改变“天生”的诸多事实,但是,人对这些事实的安排却更有可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罗尔斯有过类似的论述,即自然生成的差异谈不上正义或不正义,关键的在于人们如何处理这些自然差异,只有人们通过政治制度的安排来处理诸多自然事实时,我们才能说它正义与否。实际上,政治、政策直接决定了我们的命运,例如高考招生的地域性差异决定了不同地区考生的命运;文革后恢复高考的决定不知也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政治意味着,我们通过什么样的原则来安排命运给予我们的诸多事实,好的原则,能将命运对”好生活“的破坏降到最低,坏的原则,则会让人被命运无情地玩弄。
在周保松老师这里,个人的事就和社会的事、政治的事结合起来了,没有人能仅凭自己一人之力就能“活得好”,人必须要生活在社会之中,关心公共事务、过政治生活,于是,“我"应该如何生活中的”我“就越出了我的范围成为”我们“,于是伦理生活就转变为”我们应该如何生活在一起“的政治生活,伦理学也就和政治哲学成为了”活得好“这个硬币的两面。
我想,周保松老师所认为的”活得好“绝非是形而上学的,而是具体到每个处于时代洪流中的个人,”活得好“不仅仅是”我“”活得好“,它与”我们“”活得好“密切地联系在一起,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周老师执着于罗尔斯和他的正义理论,没有一个正义的社会,命运的残酷将爆发出惊人的破坏力,又何谈”活得好“呢?
详情
穿膛风
关于“我该怎么活?” “我怎么才能活得好?”:
“我只能活那么一次,当下即成历史。”
当下即成历史,很新鲜的说法啊,恰到好处,促人清醒。
“每个人都有自己活着的轨迹,我的思想离不开我的历史,离不开途中遇到的人。”
”人的首要关注,不是我们的身体和职业,而是灵魂的完善。“
“当绝大部分人都选择活得不正当不高尚并视之为好的时候,一个苏格拉底式的人,活得好的那份自信又从何而来?而若为此而放弃世间众多其他的好,又是否值得?问题是在艰难。”
“我知得愈深,就愈不敢要求。”
是啊,问题实在太艰难了。但是周生也说,至少至少,选择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如果连这点信念都失去,生命的意义又何从谈起。选择的可能性?听起来不就很鼓舞人心吗。
“如果我只是历史长河的一粒微尘,最后一切必归于虚无,今天的努力和挣扎,于我有何意义?每次想起这个问题,我的心情总是混杂。有时惶恐,有时悲凉,有时豁达,有时虚无。更多的时候,是不让自己想下去,因为它犹如将人置于精神的悬崖,稍一不慎便会掉下去。”
精神悬崖之感,常有之。
“我真实经历了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见证一己容颜的变迁,并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体味生命赋予的一切。这份体味,是别人夺不走也代替不了的。”
如诗的思想。
”如果我们顺流而行,一定最安全,因为身边有很多人和你走同样的路,你会轻易得到肯定认同。“
必须承认,那部分人还是有值得佩服的地方。
“我们受环境和文化所限,总以为生活非这样不可非那样不行,于是小心翼翼循规蹈矩。事实并非如此。多读点书我们就能见到生活其实有许多可能性,有很多人活出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美好的人生的重要条件,是对自我和社会有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作出自主选择,并有足够自信去实践自己的信念和理想。”
“起居作息的磨练是事业,喜怒哀乐的反省是学业。
以磨练来坚定你的意志,以反省来休养你的性情,你的意志与性情会决定你将来学业与事业之一切。“(中大新亚学院学规)
“既然什么都改变不了,也就不必坚持什么;既然没什么好坚持,是非对错遂不必在意。这样一直向下滑,尽头往往就是妥协犬儒虚无。”
“因为公正和爱,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价值。”
读到都想哭。
“身体虚弱,令得人的心灵也虚弱。最虚弱的时候,真是觉得人一无所有,没有任何东西值得骄傲。很多人以为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把握人生一切,其实那只是幸运而已。人真的面对大压力时,才会发觉自己多么软弱无助。”
“我想一般人都觉得死亡离自己很远。人年轻的时候,心灵总被很多东西占据,例如恋爱事业等。但当一个人年纪愈来愈大,同辈的人一个个走了,死亡便离得很近。”
”人其实一无所是,没什么值得骄傲。你以为值得骄傲的东西,其实只是因为你好运。用我刚才的例子,因为风平浪静,你才以为自己很有能力,可以掌握一切。但其实力量、聪明、才智都经受不起考验,当压力大到不能承受时,人会崩溃。所以基督说人咬谦卑,就是这个道理。“
连连点头啊……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成全了我,我亦成全了宇宙。"
“人不自爱,便不可能爱人,而只会依赖人。”
当头棒喝!
“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是西西弗斯。稍微想想我们的生活,便会发觉很多时候真是不由自主,而且不断重复又重复。因此,要谈生命的意义,必须从人能够自主主宰那一面谈起。这也是为什么存在主义特别强调人的自由意志。其实不仅存在主义,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基督教、印度教等,都希望人能在难以主宰的生活中寻求主宰。两者的不同,在于存在主义强调生活中没有任何的规范和权威,古代哲人则尝试提出一套客观标准,让我们看到生活的价值所在。他们虽然观点各异,但却都主张不断追求欲望满足的生活,谈不上是一种自我主宰的生活。”
“我觉得存在主义的问题,其实反映了现代社会一个困境。在自由社会,我们给予人的个体性很高的位置,重视人的选择,但选择本身并不能解决意义的问题。一个人选择行什么路,过怎样的生活才有价值,似乎不是一句“我喜欢”便足够。这样会令得所有问题都无从谈起。在个人自主和价值的客观普遍性之间,似乎有一种张力。”
一两天前,那个在我心里有特殊位置的人跟我说,他很惊讶他欣赏的那个姑娘告诉她不是走自己喜欢的路就是对的,他觉得可以认同。
“人生如此短暂,且不说那不由己的,即使是由己的,又是何等微不足道。”
徒然……
“我虽然很渺小,但始终也是也是整个宇宙的一份子,而每一分子都有自己的角色。石头有石头的角色,水有水的角色,各种各样东西合起来,才构成一个美的有规则的宇宙。人和石头一样渺小,但人有人的位置。人懂得思想,石头却不会。当我们回望过去,发觉自己很享受自己扮演的角色,那便够了。还可以怎样呢?我成全了整台戏。我的下台成全了别人的上台。如果没人肯下台,大家一起挤在台上,那将会戏不成戏。”
安然,转身。
“如果人有一套分辨的系统,不断将不同的价值和事物区分,便会有你我、真假、好坏的对立,那自然会出现“这是你的,那是我的”之争,也就会有“把不属于你的东西当成你的便是恶”的结论。”
“欲望本身无所谓好坏,因为每个人都有欲望。如果说欲望不好,那么每个人便都不好。但当欲望的追逐过了限度,就成了恶。”
“如果一个人只是关心自己,他并没有完全实现自己。人除了关心自己,还会关心他人。如果一个人只是不断满足自己的欲望,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他同时也是在摧残自己。”
“真正幸福的生活,是合乎道德和公正的生活。现代社会将这两者分割,对于什么是美好的生活,完全由个人决定;至于道德规范,则往往被视为是对个人幸福的外在限制,而非构成幸福必不可少的因素。”
“我觉得人的意志其实很软弱。一个人不行恶,很多时候只是因为运气好。对。也许只是因为我们条件好,才不用为应否打劫银行而挣扎。所以,每当我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就会原谅很多人。有时别人认为我做了好事,但我会觉得只是自己未遇到一个令我做坏事的处境。”
很新鲜的观点,很赞同。才明白自打小学就学的“空话”: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去人欲就如钓大鱼,不可以”一味“去扯,否则会翻船,最后连命也丢了。钓大鱼不可以扯,要懂得放线。“
”你们生命中有些东西,是很精彩的,但是你们却不懂得珍惜。当你们失去了,甚至也不知道它们为什么精彩。“
最近,我正在面临真正失去一些东西,一些人。那个给我递过来一碗挑好刺的鱼肉的人。
”人不是说想爱便去爱,生命中有些东西会阻止你去爱。“
”在平常日子中,追逐的却往往是名利,既不珍惜别人的爱,亦吝于付出自己的情。“
”如果你真的爱她,就要连对方性格中的缺点也要尊重。你要关怀她,一如关怀自己一样,关怀到你不觉得自己在关怀她。“
”一个美好的人生,是一生不懈地追求美好人生的人生。“
恩!
"再次见到高校长,已是十五年以后,在去年秋日的中大校园。那天阳光很好,我驾车从山脚宿舍到山顶办公室。在路上,我远远见到,高校长和高太太两个人在陡峭的山路上慢慢行走。我把车停下来,问高太太要不要载他们一程。这时候,高校长竟自个走到车前,向我挥手对我微笑。校长老了许多,一头白发,还留了长长的胡子,像个老顽童。我大声说,校长,你好,我是你的学生。校长一脸茫然,不知如何答我。我的心蓦地就酸了。虽然面对面,由于他的病,高校长永远不会记得我是谁了,我也永远不会再有机会向他道一声谢。十八年前的记忆,在树影婆娑中,零零碎碎上心头。"
从脚底翻涌上来的一阵空旷的凉意。
“我们呢?几十年在这小岛上,安顿无忧,成家立业,手中物一天天多起来,名和利一年复一年把人缠得紧。我们拥抱着属于自己的东西,我们的情只为个人牵系,我们的泪只为个人得失而流。过于珍惜自己,人自然变得老谋深算,再没有青春气息。这样,如何能挑动千斤担?如何结得成队向前行?”
“个体只有在种种人伦关系的实现中,在学问与事业的追求中,在承担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中,人才能完成自己的人格,才谈得上活得幸福活得有价值。”
“像我这一个年轻教师,在现在的学术体制下,花那么多里做这样的事,可说相当不智。我不是不知。在过去两年,我恒常面对这样的挣扎。这些挣扎,具体而微。每天在拼命地和时间及睡眠赛跑,在种种不能逃避的责任之间徘徊取舍,实在叫人疲惫气馁。也曾不止一次想过停下来。有挣扎,而又选择继续,多少是基于信念。以下,我约略谈谈我的想法。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一早已有这样一套信念。很多体会,是边教边反思的结果。自然,这也不是什么定见。”
很多当下我们关于生活的总结,都不是什么定见。一路走一路反思。
关于教育: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让学问走进生命,同时让生命启迪学问”
听着好像很虚,换做以前大概不懂,现在能慢慢切实地体会到了。
“一门学问,如果能让你茶饭不思,教你辗转反侧,并改变你看世界看人生的方式,那它一定已走进你的生命。它不是你要应付的功课,不是无可无不可的一堆术语,而是成了你生命的真正关怀。”
“教育最高的目标,是使人学会了解自己善待自己,学会看到他人的苦难,学会爱。”
“一个老师,如果他的学问人格修养,能够改变学生看人生看世界的方式,增加他们对文化对人的关怀,刺激他们对真理对美善的追求,其中的大贡献,绝对不是今天时髦的种种硬指标可以衡量得了。”
读到这里的时候,当时立马给马先发邮件了,幸遇恩师。
”我很同情你们的许多行为,觉得是年轻人应该做的。但有些人很保守,可能会觉得我不对。如果我不做校长而做老师,那情形就不同。——中大校长高锟”
校长很直率啊!
“我的感觉是学生一定要这样做,不然我听不到新的思想。他们表达之后,我们至少有一个反应,知道他们在争取什么东西。——中大校长高锟”
“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同时懂得对生命负责的人,而不是用形形色色的戒条将学生变得唯唯诺诺服服帖帖。高校长明白,要培养这种人,就要给予学生最多的自由和最大的信任,容许学生尝试和犯错,并在众声喧哗和不和谐中看到大学之大。这不仅是个人胸襟的问题,更是理念和制度的问题。一所大学的师生,如果看不到这种理念的价值,并将其体现在制度,实践于生活,沉淀成文化,这所大学就很难有自己的格调。”
太精辟!
只有官僚保守的大学,才会害怕多元。
“中大精神面对的最大挑战,正是教育商品化日渐成为香港教育的主导意识形态。教育不再以育人为本,而是以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作为大学发展的目标。”
“教育的最高目的,不是帮学生某职业某资历,不是在同侪中争排名争资源,更不是将学生当做经济发展的工具。”
“我们有太多的解释,说明事情为何不得不如此,然后置身事外。但作为中大老师,有时我不得不扪心自问,我们这些为人师表者,还有多少仍然在乎这些教育理念?即使有心者,在关起门来赶论文写报告和应付这样那样的评核后,又能剩下多少时间心力和学生沟通相处?身在其中,触目荒凉。”
“金融海啸的冲击,告诉我们,一群贪婪无度部分对错的所谓知识精英,可以将整个经济体系弄垮,并让无数人受苦。没有道德约束的个人和制度,会为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
精英道德的问题,有目共睹。身在金融专业,不愿今后同流合污。先“成人”,后成才。多读书多“休闲”,修身养性。
“香港的大学,如果看不到时代的挑战,仍然汲汲于困兽之斗,将会欠下无可偿还的历史债务。”
中国欠了历史太多债了。
“《学记》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读到此处时,正值与导师相约,心中对导师多了几分敬意。
{丑陋和妥协,冷漠和平庸 纯粹的师生关系}
关于香港的资本主义:
“但我确切知道,在香港这样一个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要实现这些目标,往往要付出很大代价。这些代价,不仅是辛劳,不仅是汗水,还必将有无数的委屈和尊严的丧失,必将接受一次又一次的妥协,并在残酷竞争中伤害自己同时伤害别人,甚至被迫出卖良知。我们难免心灵斑驳。”
关于政治哲学:
“政治的本质,不是权力争斗,不是利益交换,而是关心人类如何好好活在一起。”
“在每一个文明中,应该有一些人去思考这些问题。这并不仅仅在于,这些知性探求本身有其自足价值,而在于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人认真思考形而上学和知识论,道德和政治哲学的问题,那它实在不足称为一个社会。意识到这些问题,及其可能的解决方案,正是文明社会的部分表征。”(罗尔斯)
“判断一个制度的好坏,最重要的基点,是看它能否给予这些个体平等的尊重和关怀,能否令这些个体感受到活得像个人。”
“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实实在在有血有肉会受苦会恐惧会屈辱,拥有自己的人生计划并渴望得到他人承认的个体。”
“这个世界没有救世主,也不可能寄望既得利益者会主动放弃特权。”
这点在最近看的韩寒的《我所理解的生活》中有呼应,后续写,做个标记。
“我们真的有理由站在鸡蛋的一边,而不是站在象征体制的高墙的一边吗?”
从个人利益出发,“我”真的有站出来的理由吗?
“什么是资本主义的特质?还是马克思的说法最为经典:”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它把人的尊严变成了交换价值“。又或者用龙应台最近的说法,它是我们津津乐道的代表香港核心价值的中环价值:”在资本主义的运作逻辑里追求个人财富、讲究商业竞争,以‘经济’、‘致富’、‘效率’、‘发展’、‘全球化’作为社会进步的指标。”
到点休息,粗稿,待续。
详情
亮亮
(我真的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题目)
最近看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周保松的《走进生命的学问》。发现这本书是个偶然,就像在路上走着走着发现了一块宝玉。
一直关注闾丘露薇的微博,有时她会转发周保松的一些言论,看得出来,他们的政治立场大概是相同的,都走得是自由主义的道路。到周的微博看了看,越来越觉得很喜欢这个人的一些言论,所以就上豆瓣搜搜有没有他的相关书籍。果然,《走进生命的学问》就像从天而降的叶子,恰好停在了我的手上。
书还没有看完,大部分是作者学术上的一些思考与生命的链接,有的文章停在了我的眼里,有的文章走进了我的心里,对生命和生活新添了几根触须。
在看过的所有文章中,最震撼的是早上起来后看的《真正的教育者——侧记高锟校长》,之所以决定把感受写下来,是因为他的人格、胸襟和教学理念,以及对个体的尊重,让我佩服得用任何语言来表达都觉得太微弱了。
高锟在2009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被誉为“光纤通讯之父”。这样亮瞎人眼的荣誉却不足以与他的胸怀相比拟。他曾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在他做校长期间,最受人关注的有两件事情:第一件是“在1993年,距离香港主权移交四年的时候,接受中国政府委任的港事顾问”,这违背了他当时对中打学生承若的政治中立的立场,引起轩然大波。中大的学生对高锟校长的行为表示抗议,并且中大的学生会发表声明,认为“港事顾问是不民主的政治委任,高锟身为校长,代表中大,不应该接受,并要求他公开交代此事”,并举行了一个论坛,要求高锟出席,他真的去了,而且回答了学生各种激烈的质疑和提问,“对于发问者的冷嘲热讽,也不以为忤,有时甚至忍不住和学生一起笑起来”。第二件事是中大每年一度的校园开放日和建校三十周年那天,在他上台手持演讲稿刚要做演讲是,就出现了学生们高喊反对开放日的抗议,场面极其的尴尬,抗议的同学被保安赶下台之后演讲才得以勉强进行。事后有人问高锟,会对这些学生采取处分吗,“‘处分?我为什么要处分他们?他们有表达意见的自由’校长边走边答,语气平静”。后来学校为此开了会议,要求处分这些学生,是高锟硬生生地把处分给压了下去。
这是留给作者印象最深的两件事,也是让我一再感慨的事情。
首先,两个事件中的一方当事人都是中大的学生。中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充满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中大历来的传统(周保松在书里是这么认为的)。作为一个学生组成的团体,学生会公然发出对校长的抗议,并要求校长公开交代,这在内地是绝对行不通的。换在内地,学生会不问政治,不关心社会,大多数时候他们组织载歌载舞的活动,别说是对抗校长,就算只抗议学校一个不合理的规定,给学校提提意见都是很少见的,至少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就算哪个学生会有这样的苗头,绝对会被团委好好地作一番思想政治工作,写一份思想报告,然后就这么被掐死在萌芽状态。
中大学生有勇气站出来,指出校长的不对,勇气可嘉。但更难得可贵的是,校长居然会出席学生的论坛,并一一回答学生的各种质疑。要是在内地,别说要求校长的回答各种提问,他参不参加还是个问题,就算参加了,也很有可能是一尊高高在上的佛像,其权威和地位,来不得半点的质疑。而且,作为一个有头有脸的人,要出席学生的抗议的论坛,得需要多大的勇气啊,一来他苦心经营的形象极有可能在不经意间崩塌,比如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把隐藏的阴暗面不小心漏了出来,二来论坛上不仅仅有学生,更有香港的各家媒体,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言论都将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搞不好有些人心怀不轨,故意曲解了你的言论,利用媒体的影响力一宣传,那真是百口莫辩。心态不好的人,说不定连校长都做不下去了吧。而高锟不仅出席了论坛,甚至和学生一起忍不住地笑,可见他并没有太把自己的身份当回事儿。
你所拥有的,你所失去的,总有一天会在时间的长河里化为一粒细小的沙,被人遗忘。纵使有再辉煌的荣誉,头衔,有再高贵的身份,总是会随着人的身躯化为尘土的。这是《走进生命的学问》前几篇文章给我的启发,也是我从高锟的身上得到的印证。
有时候人就是把自己太当回事,走不出自己的世界,以为自己就是它的中心,别人的一个眼神一句无心的话都会在他心中泛起一份涟漪,更严重的会钻牛角尖,甚至自寻短路。借用书上的一句话:“过于珍惜自己,人自然变得老谋深算,再也没有青春的气息了。”
有一句话叫“有的人,看清了也便看轻了”,我认为这句话用在自己的身上更为合适。不要说“有的人”,其实自己也一样。看清了生命终究逃不过时间,即使你悲伤的要死,疼痛得要死,世界也依然花开花落,春去秋来。地球不会因为一己的悲喜而停止转动。渺小的个体只是大千世界里的一部分,也便看轻了自我的痛苦纠结。
“万物有生有死,有起有落,便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一朵花的凋零,也便没有另一朵花的盛开。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成全了我,我亦成全了宇宙,人与世界,合二为一”,这是周保松的恩师陈特先生在患癌症之后对生命的感悟。而我们又要经历多少才能真正的看轻呢?
如果说第一件是不同观点之间的对抗,那么第二件事情在我看来就是关乎校长的面子了。虽然学生的行为不是针对校长,但是在德高望重的校长要做演讲的时候,以一种激烈的方式来“搅局”,算不算是对校长的蔑视?要是我是那个站在台上的校长,看到学生如此不给我面子,我一定气急败坏的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瞧我这小肚鸡肠就是跟具有人格魅力的人的区别了吧)!而且在一段时间之内,不准身边的人再提此事(太没有胸襟了)!然而,高锟校长,这位真正德高望重的校长,不仅不处分学生,而且很支持学生自由表达意见的做法。这需要何等的心胸啊?相当于一个当你面抽你耳光的人,你不仅不觉得他不对,而且反而对他说“打得好”,在别人要打他的时候你还护着他(也许从高校长的角度,这并不是一件辱没尊严的事,因为他活在他的人格魅力里,看问题的角度也跟我这个愤怒青年大有不同)!
多年之后,有人采访他,问到这件事,他的回答让我深深震震撼,那是一种任何语言都显得苍白的震撼。他说:“我的感受是学生一定要这样做,不然我听不到新的思想,他们表达之后,我们至少有一个反应,知道他们在争取什么东西。”“什么都反对才是学生呢!”
高锟认为,“真正的大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自由探索,成为有个性有创造力同时懂得对生命负责的人,而不是用形形色色的戒条将学生变得唯唯诺诺服服帖帖。”这让我想起了龙应台在《野火集》中写的《幼稚园大学》和《机器人中学》。前者是讲大学生所缺少的独立能力,不敢对权威提出挑战,后者将的是中学所流行的千篇一律的教条主义。
关于“唯唯诺诺服服帖帖”,我自己深有感慨。从小被灌输的“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在家要听父母的话”,真的让我成为了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虽然小时候性格倔强,爱打打闹闹,但在爸妈的“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下也懂得适时地收起自己顽劣的脾气。小学到中学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几乎都是一个“好学生”的形象。面对一些老师错误的行为,即使心中怒火燃烧,也不敢公然反对。
一件非常小的事情,至今仍让我懊悔不已。为自己没有勇气站出来感到自责,也为自己唯唯诺诺明哲保身的想法感到羞愧。初中时候,一位同学拉肚子迟到了。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责骂他,问他为什么迟到,他说,拉肚子。老师大声地说,拉肚子是理由吗?当时那位同学通红的脸颊至今让我难以忘怀。是愤怒,还是羞愧?时隔太久无法考证,可能连这位同学自己也忘了这回事。当我没有。因为当时我多么想站起来直视着老师对她说:拉肚子都不算理由的话什么才算理由?但是我没有,因为我没有勇气,因为的跨不出“乖学生”的那道槛,因为我不敢。面对老师错误的行为,我居然没有勇气站出来为我的同学辩护,眼睁睁看着他被骂,被羞辱,至今都让我对自己感到失望。我想,我当时的脸也应该跟那位同学一样,憋得通红。
为什么对这件事印象这么深刻,是因为对自己中学时唯唯诺诺的自责,也是对缺乏勇气的自己的愤怒。每次聊到小学或者中学,我都会说一件我最后悔的事,那就是没有和老师顶过嘴,甚至当面连硬话都没说过一句。真是窝囊啊!!!
现在上了大学,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个叛逆的我似乎又回来了——我姗姗来迟的逆反心理——不做没意思的作业,不听没意思的课,老师说什么就会反着来……有时候的确反错了,可我知道我清醒的活着,不人云亦云。
写到这这篇文章已经接近尾声,按照小学语文老师的话,最后应该再写一句来点题,升华文章的主旨,比如“啊!我敬爱的高校长啊!”“高锟校长实数人中之龙,他的宽广的胸襟值得我们学习”等等之类的。
这么多年都过去了,我干嘛还要听小学老师的话呢?!
详情
江南烟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会面临的选择,因为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反思意识,这是我们之为人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在这样一个世界中存在,处处存在着社会给我们带来的压力和限制,无法独善其身。除非在一个正义的社会(借用作者的观点),否则,坚持自我的价值判断还是屈服主流的价值意识就成了一对矛盾。读到作者的写的下面一段话时,我感到由衷的共鸣。
“我们的心灵,遂恒常面对曲折挣扎腐蚀。自由自主,如此艰难。社会压力愈大,现实限制越多,一己抗衡的力量就愈弱。而对生命愈有要求,对生活愈敏感的人,却愈感到其中苦况。底线遂一退再退,原则调整复调整。或许去到某一刻,我们不得不接受,那就是人生的唯一选择,从而失去仅有的对生活的另类想象。我们渐渐相信,生活不得不如此,生活本是如此,生活就该如此。我们遂不自由,遂彼此奴役,遂丧失活出个性的力量。”
如何在这样一个由市场逻辑主导的社会里坚持自我,活出生命的其他可能性。这是一个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思考的问题。在当今的中国,机械论代替了目的论,人成了单向度的人,没有选择,没有自由,活在一成不变的程式里;工具理性取代了价值理性,人们都把彼此当做是追求利益的工具,缺失信仰,不问价值。我想起来中学时代的“放羊娃的故事”,这个故事大家都应该耳熟能详,在现在的社会上又有多少人是放羊娃,不去思索自我不去追寻自由,永远在这样一个既定循环中徘徊。如何打破这样一种既定的循环,让自己变得自由,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作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首先一点要认识自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其次要培养必要的能力;最后我们需要一些客观环境的支持。我想在分析作者观点基础上再给出自己的对这个问题的一点看法。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的入殿门前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我在现实当中碰到的不少人根本就没有“认识自己”这样一个意识,更不会思考“怎样去认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不是没有原因。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现在的应试教育根本就没有教学生去思考问题。老师只是不断的告诉我们要好好学习,这样才能考上好的大学,这样才能拿到高的文凭,这样才能找到好的工作,这样才能……独立思考根本没有存在的空间和必要。前几天回高中母校,运动场地,休闲设施一应俱全,唯独缺了使用它们的学生,学生去哪了?过三点一线的生活去了。疲于奔命的学生连锻炼和散步的时间都没有,哪来时间思考那些形而上的玩意儿?学校的这种现象是整个社会的缩影,现在社会的价值导向是市场逻辑导向,实用主义导向,消费主义导向。谁有钱,谁就是成功者。财富的积累纵然不是成功的唯一标准也是成功的主要标准。何况还会有人反驳我说:如果一个人连生存都有问题,对自我的思考,对价值的追求又有什么意义?马克思都说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古人亦有云:仓廪食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即使知道了我们应该去认识自己,很多人也会卡在“怎样去认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上。认识自己实属不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把自己放在自己的思维框架中去思考,就如医生给自己看病一样困难。而且对自己的思考是一种主观的感受,主观性的东西总是有一种不靠谱的嫌疑。幸运的是,我们还是有一些办法去认识自己。方法之一就是反省自己。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人生”,无独有偶,同一时期的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对自己做过的事情,想过的问题,犯过的错误,去反思去批判,能让我们更接近自己 。方法之二是重视每一次人生选择,让自己去纠结去历练。每一次选择都是对自己内心声音的一种考量,你越清楚自己内心发出的声音你就越能更好的认识自己。方法之三是谦卑宽容的接受别人的意见。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尤其要宽容的对待不同的声音,这样才能有收获。
对自己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就可以有针对性的去改正自己的缺点,提高自己的能力,主要涉及到执行力的问题,在这里不再赘述。直接进入第三点的讨论,既然自我实现需要一些条件,那我们如何去面对一个糟糕的客观环境?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有些人还没来得及去认识自己就被纳入“母体”(借用《黑客帝国》的一个词语),这些人还没有意识到自身的自由属性就被剥夺了选择的权利。而认识到了人的自由属性的那部分人又以应对方式的不一样而被分成以下几类。第一类,经过痛苦的挣扎,承认自己的软弱,不掩盖自身的绝望,向现实妥协,接受在他们看来是唯一的选择,失去对生活的另类想象。第二类,与现实决裂,不接受现实,逃避现实。这些人认为不需要客观条件我也可以活得很自由,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可以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只和自然打交道。这只是一种自欺欺人,这样一种“自由”状态恰恰是对自由的逃避,也是一种对现实的逃避,走向了犬儒主义。第三类,始终保留着内心的渴求,牢牢记着内心 的向往,虽然现实残酷,依旧不忘初心,一步一步的坚定的去实现真正的自我。这种人有两种特质,首先他学会了和生活和解,培养了和这个世界打交道的能力。不抱怨现实,不逃避现实,而是接受现实,通过不断的完善自己的内心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去面对现实。第二,心怀希望,脑存信念,胸怀自信。希望、信念和自信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缺乏的东西,我们太容易对我们生活的世界绝望了,太容易失去信心,太容易丧失信念。我们总是怀疑希望、信念和信心在现实面前的作用,似乎这些精神上的东西在现实面前不堪一击。与此相联系的是,看不到希望的我们很容易就对自身存在的价值产生怀疑,从客观的观点来看,我的生命只是漫漫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我只是万千松子中的一颗,坚持自我并不能改变整个社会,甚至也很难改变身边的人,那自我的坚持又有什么意义呢?人生短暂,固有一死,结果都是走向虚无,过程的不一样有那么重要吗?但是从个体主观角度来看,我的生命就是一切,心外无物。我的生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生。我去规划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并亲身去体会属于我的生命过程,并因此与众不同,这就是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心怀希望的去完善自己,你就可以活出属于自己的天空。
借用一句《一代宗师》里面的话:有灯就有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6 17:46 , Processed in 0.067275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