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8| 0
|
名侦探的诅咒 |
最新书评 共 17 条
ring
冲着东野买的。 刚看完颇为失望,在推理方面实在没什么阅读快感,几个案子比柯南系列还简单,后来仔细想想,其实作者用意并不在此。
代入感自然是第一时间的,书中说到出版业的不景气,传统推理小说的没落,甚至编辑的催稿等,都有种让人会心一笑却又颇感悲凉的笔触。 一个社会派推理小说家,如东野自己,又如书中提到的松本清张等人,却围绕本格推理展开故事,将其比作不可触碰的让人着魔的诅咒,结尾处又说,这是从小的梦想,并希望仍是可以随时回来的游乐场,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就好像一个做haute couture的工匠迫于生计,不得不放下炫丽繁复的刺绣而拿起卡其布做流水线产品,但又忍不住忆起昔日盛景的感觉。
还好我们的世界还没有无情到如书中的图书馆一样,完全抛弃本格推理的一切,别想什么时代背景亘古人性吧,一个完美的谜题本身不就足够令人激动了吗?
详情
K小榔O
很短的故事, 有心的話一天就能看完. 不得不說, 看第一章時就猜到結侷, 某種角度來說, 這種推理小說很爛. 但因為這是東野圭吾對自己的否白, 所以要從別的角度看. 故事架搆可以看作進階版的<雷頓博士>劇場版, 雖不精緻但可從中理解作者的心路歷程, 如單純想看推理小說,請跳過, 如果喜歡東野, 請細細品嘗.
看東野圭吾的人, 應該大部分是被他描寫社會人性等等真實層面所吸引. 我第一本看的東野圭吾是<放學后>, 第二本是<惡意>. 如果當時不告訴我作者一樣, 我根本就不知道. 因為兩作的風格完全不一樣. 我其實從來未曾接觸過本格派的東野圭吾. 我所認識的是本格社會派的他. 看完這個之后, 我深深感到了他對推理小說的熱情. 不再寫不代表熱情減退. 很多時候是現實的考量. 我覺得這個概念其實可以延伸到任何領域, 不止是寫作而已.
详情
风挑一
印象里,东野圭吾是从《放学后》开始受到瞩目。其后《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作品大放异彩,让他一时风头无两,名声大震。一般介绍里都说他从本格推理起步,但回顾他的作品,带着明显的本格派推理特征的不过《白马山庄杀人事件》等寥寥几部,1985年出版的《放学后》已经可以算作社会派的小说。在卷首列出出场人物表、现场平面图的纯正本格推理玩弄的是诡计,而在侦探小说发展了百年之后,纯正而能令人拍案称奇的诡计早就所剩无多。时代的发展伴随的技术进步进一步压缩了诡迷的生存空间,很多谜题定格在了逝去的时空里。
这就是本格推理的困境,但是作为催生许多推理作家的土壤,本格派曾是许多人在创作之路上学步的后花园,它往昔如日中天,辉煌过去的余晖仍未散去,映红天空一隅。
作为高产作家,东野圭吾应该很早就感受到了本格推理的瓶颈,它的深度终究不够,也缺乏拓展的空间。这时候向社会派转变显然是极其明智的选择,推理本身就带着对人性的剖析和对阴暗面的挖掘。在后续的作品中,东野圭吾尝试了几种创作思路,而他最受好评的力作则井喷在较为沉重灰暗的现实区域,将社会的无奈令人信服地谱入不合理的故事之中。
本书的故事很像一部悬疑电影,莫名其妙的时空穿越和离奇怪诞的凶杀事件发生在没有历史只有传说的城市。木乃伊、打不开的门、小城的传说、人们的感受都是若隐若现的关键线索,似乎有一个惊天的秘密藏身其中。被封藏的本格推理本身就像一个悖论,如果它在我们的世界是合理存在的,那么即使被刻意隐藏,难道就不会随着时间流逝自然产生?更何况这种传统的侦探叙事才是现代推理小说的一大起点。书中,小说家的弟子已经发现了这种在那个世界里崭新的推理小说类别,其他人也总因为它的缺失感到若有所失。木乃伊是一个传统的带有恐怖和残酷色彩的意象,用这样的意象来借指被自己尘封于回忆深处的本格推理,可以算作是惨痛的告别,埋葬一段不愿回首的历程。时过境迁,光阴流转,重返这片封印之地,虽然只是短暂的停留,但故事的结尾对于过往染着哀伤的描绘和当下心境的表达,透露出作者已解开心结。东野圭吾自己说,“不能再写本格推理了”,不过万事不会绝对,最早的印象最挥之不去。这本书是东野圭吾对于自己创作风格转变的自白和悼念,但旧梦重温,故地重游,到底还是抛之不下的。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4 04:22 , Processed in 0.295502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