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2| 0
|
神的逻辑,人的魔法 |
最新书评 共 14 条
猩猩
读完或觉得故事的创意像极了美剧《lost》,迷失在限定空间中的小团体,神秘的布满电子设备的房间,如谜一般存在的控制者,团体中的分化等等。。
读了三本西泽保彦的小说,《解体诸因》《死了七次的男人》《神的逻辑。。》,每一本书作者都有着不同的完美创意,基本上不能算是推理类的小说了,由于西泽的许多设定本来就是天马行空的,所以正常的推理已经很难起任何作用。
回到这本小说,感觉字数的确不太够,写得更长可能更好,对于人性的挖掘也会更彻底,带给读者的震撼将会更大:1、六个小孩之间的互动很少,没有充分展开每个人的性格,“家臣”本应更出彩些,没想到第一个就挂了。2、故事发生地废弃的医院,本来就已经很有创意空间的,例如一些神秘事件,而本书中最神秘的事件好像就是零食失踪,囧。3、看到书的第一页竟然是故事发生地的平面示意图,以为是本格推理,读完后发现此图是在属于可有可无。。另外吐槽一下三津田信三,你在《厌魅》《首无》中画个地图,平面图啥的会死啊!4、既然是集体催眠,认知错乱,发生的怪事应该很多,但貌似并没有碰上,最后真相大白时,并没有那种恍然大悟的感觉。5、主要凶手史黛拉,整部书就是开场比较多戏份,之后大量的描述都是“我”和“王妃陛下”,史黛拉本身的性格描写太少,偏执狂并不明显。
今晚跑步,耳机里传来linkin park的《leave all the rest》,感觉这首歌和这本书意外地默契,
“I dreamed I was missing, you were so scared
But no one would listen, cause no one else cared
After my dreaming, I woke with this fear”
详情
钟表匠
首先,这本书是一本叙诡**型诡计,虽然和它同样的那本**我没看过(没错,我被泄底了)。但这本书完全没被我看出来。阅毕之后我岂能用一个“坑”字形容这本书。虽然另一本书听说故事很别扭(由于叙诡的原因),但这本书从头到尾的坑又能好到哪去?
这本书作为叙述性诡计,的确隐藏了一个事实。但同时,总的来说,客观的说,某个意义上说,那个叙诡也是相当公平的,因为书中前文关于那一处伏笔的叙诡多的令人发指,很难找到比这暗示的更明显的叙诡了,看第二遍时就会发现之前的几乎每一处细节每一个描写都是为了这个叙诡打下的伏笔,但同时严密的逻辑链条——好吧我只能说没有。这本书的叙诡总体来说给我一种这样的感觉:
想象有人说:啊,看好下面是见证奇迹的时刻,我要画一个正方形,但是由于这是一个奇迹,所以这条边中间拐一下,又因为我的心血来潮,所以这两条边往内歪,这桌子的形状又有限制,所以这两条边往外斜……当他正在画的时候,你可能虽然觉得很疑惑但觉得此前的理由虽扯还算可以接受,于是想知道他画这个正方形是为了什么。当你终于看到他画完时,突然灵光乍现:坑爹啊!这是一个五边形。然后明白,哦!这人要画金木水火土!
虽然这例子比书本身还要扯但大致就能说明白我的想法,就不多做诠释了。这本书杀人事件什么是次要的,重点绝对绝对是那个叙诡。那个案件动机坑爹的不予评论,手法极大程度依赖那个叙诡,别的线索更是少得可怜。而叙诡的线索隐藏于书的方方面面,你必须无视作者的一切理由一切借口,直接去思考一切是为了什么,努力去洞穿这些借口的本质。这样才能看穿叙诡,而且看穿了叙诡我觉得才有比较大的可能性推理出犯案的手法。
虽然书本身写得蛮有趣,特别是那些动作、心理、性格描写也很幽默诙谐(虽依旧由于叙诡的描写我觉得不能算细致生动)。但在我看来这本书一缺少案件,二缺少推理。案件的看法前文已说不再赘述,推理成分也是少的可怜,也有人说里面每个人就自己身在何处都各自进行了一番推理,但是——这能叫推理吗?我完全可以自己构造这样一个理论:我们完全可能是被迫穿越了,每次新同学到都是要打开超时空机扰乱了引力场,所以大家都倍感不适,而且由于外面没有科技世界,所以电视、电话不能连接外面。还有就是这些实验人员想研究一下我们的反应,等到看我们长大之后是否能适应外面的生活,是否会对我们的身心造成影响。我认为我这种说法和里面的几种说法坑爹程度是不相上下的,也完全可以作为没发表意见的某人的看法。
还有就是关于设定框架其实上文已经提及,这个设定框架虽然备受某些人推崇,但在我看来完全就是乱七八糟。就这一个框架的别扭、前提和奇葩而言已经可以把别的叙诡的不自然一扫而空了——完全就是疯子般的设想,我觉得这个舞台完全就是为了让叙诡有个合理的舞台而设计的。而最后其主题思想也真可谓“宏伟”了,我虽然某个角度上持同样的看法但像这样的大手笔——我依旧理解不能。不过我还是决定不否认这种人可能存在。
我觉得作者的创作思路是这样的(纯YY):某一天突然想到这个“惊天”叙诡,之后构思好了这个叙诡应该包含的主要内容、伏笔、出场人物等,突然想到这个叙诡又不太靠谱,需要一个合情合理的解答,于是绞尽脑汁的憋出几种理由,然后看着一堆乱七八糟的理由愁眉苦脸,权衡半天,最终选了一个看上去最靠谱的解答作为结局。但又担心只有这个解答会被读者暴打,所以剩下的解答也没有扔,就直接丢给几个书中角色以降低读者的期望和满足读者的猎奇口味了。
总之,在我眼中,这本书是奇葩中的奇葩,坑货中的坑货,是一本一切以叙诡为中心的书,是一本几处动机都可以奇葩到这个程度的书。就如我以前所说,我不认为只有一个叙诡撑起大局就可以算推理小说,我注定要将此书黑到底!
欢迎各类洗白,或者各位同好死里黑……总之欢迎讨论。
其实我觉得这本书这样的话是大家都知道的……不管了不管了……就标个泄底吧
详情
shara
真相很惊悚。虚拟空间说很符合逻辑,以至于我想不出更符合逻辑的可能了,然而它既然在前半部分就被说出来了,就肯定只是不成立的假说了,虽然心里很清楚,但这个假说一直影响着我的阅读心态,以至于真正的凶手出现时还有点失望,以为这本书沦落到了普通的少年犯罪事件,谁知道整本书的魅力并不在于凶手是谁,前面培养秘密侦探、前世轮回说、虚拟空间说居然还有这种隐藏的用意,虽然所有主人公都意识到了这个世界的虚幻,但他们还是十分努力地在这个世界寻求生存之道,因为虚拟空间已经揭露了世界的虚假,所以让读者不由得忽视了更可怕的虚假的可能性,所以被真相吓得瞠目结舌。
作者早在前面就告诉了我们真相,望着镜子里陌生的自己,无法知道时间,被扯下标签的摄影盒,尤其是永远出现在谜题中的老年痴呆症者。但是我们依然无法接受真相,因为221页篇幅中,前209页中,这六位少年少女留给我们的印象实在太深了,作者西泽保彦描写事物时非常耐心,尤其是在对话上花了大量心血,我们在倾听对话并一起思考的过程中,已经身不由主地彻底迈入了这个少男少女的世界,如他们所有人一样。而且,这个真相实在是太残酷了。谁能想到呢?“我叫史黛拉,今年十一岁,和父母一起住在巴黎可以看到凯旋门的公寓里,等我们长大了,就结婚吧。”怀着最普通梦想的史黛拉,她的梦想居然是永远不可实现的。当一群人失去了年轻的记忆,感觉上像是直接从十一岁迈入孤独的老年,当神的逻辑注定了他们无法再实现任何梦想,叫他们这些依然活着人如何不使用人的魔法呢?
侦探小说,考验的是智力,而西泽保彦的小说并非如此,在《死了七次的男人》中表现出来的是他完全陷入设定的超凡想象力,展现出一群普通人在不同场合下居然能够完全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想法,重复的天数中一天天既相互不同又十分相似,显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共通性,而作者出入于不同场合用自己的努力去打听情报和改变发展走势的描述十分引人入胜,仿佛在玩游戏一样,每一天都充满了出乎意料的“真相”和更多的悬念,就像人生被压缩一样,而这本《神的逻辑 人的魔法》则不一样,貌似充满了中二气息,无论是场所还是生活方式都太超乎寻常了,但是其表达的对真相的“恐惧”完全淹没了好奇心,这种严肃性简直不像是通俗小说所拥有的,不知道作者究竟如何能够写这么残酷的主题。主人公“我”和史黛拉,少年少女最纯真的恋情被最不留情面地毁灭了,但是正如“我”的父母一样,即使遭受暴力,丧失了一切继续留在身边的理由,“我”的母亲还是不能离开“他”,所谓爱情,被剥夺了一切外在以后也将一无所有,但是这两位老人一个只能望着不存在的前方,一个只能望着前者的背影,这种绝望的行走也许就是人类最温柔的地方也说不定吧。
详情
Allone
此书有名,但是为什么有名呢?是受到很多赞扬吗?不是.......
是因为在诡计上撞车了鼎鼎大名的--樱的圈套--
对,没错,尽管本书有不少人喜欢推崇,但是这个不少真的很少,少到还没有“是樱的圈套的撞车作耶~看看先~”来的有名.
这么说吧,即使是西泽保彦的所有作品中,写得很认真却被裱得很厉害的也是少有,既然裱得人这么多那我就来赞扬赞扬吧(喂,这是什么逻辑啊!)
可是怎么赞扬呢,其实我只是自己喜欢这本书但是如果要我评价的话我想到的都是怎么裱它,这么说吧,我非常非常喜欢它却不认为它是本好书,而且一点也不矛盾.
作为sf推理,sf是到位了,不,应该说做得非常好好过头了,若只是个玩叙诡的sf小说一定评价很高........可惜西泽保彦不仅加了推理进去还加得非常不好.......
首先,它犯了个和樱的圈套一样的错,那就是叙诡和杀人案解密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所以讨厌叙诡的推理迷即便pass.其次,杀人案非常非常脑残,并不是简单而是为杀人而杀人,为推动剧情而杀人,为让本书从sf小说变成sf推理小说而杀人,还把杀人设计得复杂而没看点和亮点........看看人家樱的圈套的谜团多么简单(这不是讽刺,社会派更符合简单的谜团,或者说是现实点的谜团).
杀人之谜无看点,还剩下什么,对于推理迷来说,sf要没有并不是那么重要,虽然我很喜欢,但是这不是关键,那么就只剩下叙诡了......
既然诡计撞车了,那就来谈谈樱的圈套吧,虽然樱的圈套很有名而且我其实还是挺喜欢的,但是这里又不是樱的圈套的书评,就让我好好的裱一下樱的圈套吧.
樱的圈套是社会派推理小说,除去回忆里的毒品案件正篇就根本没有谜团,有的只是冒险啊........真不愧是社会派啊,我仿佛看到了老年的福尔摩斯和花生啊,还是没有推理只有冒险的那种........而樱的圈套之所以也是推理小说,也是因为叙诡.........
不得不说,作者用叙诡来表现对年轻人能做的事老年人也能做这一点上非常的厉害,文学功底跃然纸上,打住,叙诡的运用呢,我只能用失败来形容.
为什么呢?因为叙诡是误导不是骗人,而樱的圈套的叙诡则完完全全是骗人,只是挂上了这样骗了你你才能思考年轻人与老年人的关系哟这一光辉伟大的主题才没人说罢了.
反过来说,同样是做成了骗人的叙诡的本书就没有什么伟大的主题去掩盖瑕疵,反而是类似哲学和心理学的中二般的思考,不被大多数人裱才怪呢........
不过抛开这一切,本书有一个特点是其他叙诡所没有的(西泽保彦喜欢各种尝试).就是将叙诡正当化了,叙诡不是在用第一人称在骗读者,而是第一人称自己骗自己.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西泽保彦是故意把叙诡从误导写成骗的,毕竟他设计本格谜团的能力是数一数二的.而这种不是叙诡的叙诡则正好符合了本书黑色的石头的主题.西泽保彦空有野心却未能好好展现,而本书,也只有当社会都喜欢思考哲学的且不那么重视推理小说的文学性和排他性(很多人不能理解sf怎么能和推理扯上关系,认为sf就是没有严谨逻辑的)时才有可能受欢迎吧........
详情
忍野的
虽然我一再告诫自己,书腰是绝对不能相信的!但这次我又被书腰所欺骗。本书的标题已经霸气十足了,再配上书腰上那强悍的宣传标语与文章开头带给我们的无限神秘感,不免给人一种这是科幻推理的错觉,在下也不例外。
故事开头的模式与悬疑电影中所使用的“主角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醒来”这一模式十分相似,一开始我们与主角一样一无所知,并带点微小的混乱,这使文章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色彩。而其后发生的种种案件更是将这神秘感推向了一个高峰!但正当读者沉浸于这妙不可言的感觉中时,故事突然急转直下,各种坑爹解答被作者抛出,在下突然感觉到一种被抛到空中后发现下面的人全各顾各地散去时的绝望。
紧接着,作者又抛出一个诡计——叙诡。这是在下所始料未及的,这时本应该为这惊为天人的设计而进行一番赞美,但很不幸的是,在下发现这一叙诡与另一本(不可说,不可说)撞车了。于是乎,在下的心又一次从高处被重重砸到地面。
就这样,我合上了这本折磨了我两次的书。不可否认,本书的开头不论是在悬念设置还是人物设计上都干的非常漂亮,但最后的 1/4却不能让人满意。所以对我来说,它的开头是神作,结尾却是量产作。但就因为这开头,我决定给它四星。
详情
_kiLu
西泽大神的第二本.
看到第33页的时候, 写了篇读书笔记, 以为是翻版的侦探学园Q, 以为前面那么长篇的叙述终于进入正题了, 没想到后面还是用很平静的陈述语气, 叙述着他们的 "学校" 生活. 一直到他们开始进行各种猜测, 剧情才开始变得紧凑, 以为学生们要用正义的力量打到邪恶的一方了. 没想到... 剧情竟是那样子发展, 那样子结束.
刚刚看了一下别人的评论, 颇有同感. 扯跟雷就差那么一条线, 西泽大神的书, 爱的人会很爱, 雷的人会很雷.
我自认接受范围很广, 还可以接受的程度, 只是发展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看到最后, 脑海里卫的形象跟spec里的冷泉俊明有点重叠[有人看过吧?], 不过冷泉是因为可以预知未来所以一切都变得悲剧, 但卫不一样, 他发现了真相还是选择自欺欺人[?]地继续以前的生活, 不过已经没办法那样了. 我也不知道为啥会重叠他们两个. 好吧偏题了.
详情
天体琉
唔... 我从来不是一个公正的人,但至少我的偏见都是真诚的。
西泽保彦的书评分普遍不怎么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他的小说相当有趣。现在这个年代,能把书写得这么有趣的,一定是一个濒临秃顶的好作者。而且我买过的这三本他的小说,封面的装帧都十分可爱,当然内容也没什么不好,感觉上就类似于笑容可掬的小猪存钱罐,里面的硬币哗啦——哗啦。
我们所注视的这个现实,有多少是真正的现实呢?沙粒上闪烁的阳光,行人从远处看还以为它是水; 抛在地上的绳子,远处的人却把它当做蛇。 如果相信从眼睛得到的信息,那么我们各自面对的现实中都会有歪曲的成分,只是比例时高时低。我们的世界中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叫做”摩耶之幕“的东西,它是欺骗之神的帷幔,蒙蔽着凡人的眼睛。
但是帷幔之外的被我们认定为是”完全的现实“的那些现实,就真的那么坚实可靠吗。在时间上,每一瞬只是在它吞灭了前一瞬,随即同样迅速地又被吞灭而有其存在。过去和将来,只是像任何一个梦那么虚无,而现在,也只不过是一条无广延无实质的界线。时间如此,空间也是如此,继而那些同在时间与空间中的一切,我们的整个现实,也是如此。柏拉图将它描述为经常在变异中而永不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一部分的现实是在摩耶之幕的笼罩之外的。我们称之为现实的,只是这样一种东西:既不能说它存在,也不能说它不存在,因为它正像一个梦一样。
西泽保彦的这个故事就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巨细靡遗的梦。这有什么好被指摘的呢? 梦只是破碎了而已,一个有趣而悲伤的故事是值得人们喜欢的啊。 ( 其实结局也并没有多么出人意料。我的经验是,当你用心读推理小说时,总会在许多地方积下一系列的疑问,看的时候也会暗暗琢磨,虽然多半猜不出结局,但是不管多么出人意料的结局都会在前文中埋下线索,熟悉这些线索的话,不仅不会觉得结局惊人,反而会自欺欺人地认为自己本来已经快要猜出来了。(啊最近看的书里《杀戮之病》的结局真心惊到了,不得不又看了一遍......)不过不认真读的时候,只是被剧情带着走而已,对于有些不自然的地方并不放在心上,一味随波逐流,最后当然就会措手不及。)
在梦和现实之间,在幻象和实在之间,是否存在可靠的区分标准?事实上有许多比我们都要聪明许多的人已经承认了人生和梦之间亲近的关系。像是宾达尔说,人生只是一个影子所作的梦。莎士比亚说,我们是这样的材料,犹如构成梦的材料一样。柏拉图也说人们在梦中生活,唯有哲人挣扎着要醒过来。
生活不可避免地要依赖感官,而感官这东西比刚进城来的十几岁姑娘还要容易欺骗。魔术不就是这样吗。 所以希求真实的人们,怎么去选择该相信什么不该相信什么? 我想这是只有用神的逻辑才解答的了的问题吧。
至高者居于天。被安排在地上生活的我们无从窥视神的因果律,只能一面仰望苍穹一面叹息着目送自己虚无的人生。
或者也许留下天,是为了给我们做梦境的背景。
详情
MLGB有
最早听说这本书是核心诡计跟另一本“神作”撞车,而另一本神作在封底就被华丽丽的泄了,所以这本书在看之前我就知道“包袱”在哪里,看到最后也没有多大震撼,但绝对没有坑爹的感觉(不像那部神作被部分人大骂坑爹),因为西泽只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一些东西,只是个人觉得,好像有点用力过猛。
说起来看到第二章就有点这种苗头,卫和母亲之间的长篇大论应该就是西泽心里所想的(没想到他居然还挺唯心啊~),而这种观点我也时常会有(虽然我是绝对的唯物主义者),所以没有理解上的问题,看得还挺起劲,而到了卫的几个同学各抒己见的时候,特别是“诗人”的观点,非常科幻,最后的结局也是大场面,非常好莱坞~~
一块黑色的石头,显而易见,但如果身边所有人都说它是白色的,你会不会以为他们都疯了?遗憾的是,疯的是你,这世界永远是多数人当道,而你,只会被当成色盲,如果你还是固执己见,或许会被送进精神病院。
这就是意识,每个人的意识都不同,当大众的意识相同时,这就叫“客观事实”,而你的意识只会被当场“幻想”。
详情
黑泽杏
此书堪称日系推理的一种新进化型,至少我认为如此。不是从诡计,不是叙述手法,而是人物设定丶背景设定以至世界观这种其他本格推理作家视为「小处」的地方着手制作诡计,以带来另一种震撼。它的确震撼到我了。
本书的推理从「指出凶手」变成「推理出设定」,对本格推理迷而言,绝对是意想不到的诡计。由於跟传统意义上的推理有点出入,阅毕我皱着眉头,思疑这算不算得上是一部推理小说,还是科幻推理本身就是这麽回事儿--请读者推理出本书究竟有多科幻,设定有多离奇--这是想像和假设的活儿,不是搜证与逻辑的功夫。它是一种脱离传统推理的文种,不是传统的演化,而是新的变型……可以说,当本格推理的玄孙的玄孙出生了,它已经完全不像本格推理了,即使有它的基因,但无法从中搜寻它的影子。就是这麽一回事。阅毕我有一声「啊哈!」在脑海里蹦出,它似乎告诉我有一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诞生了。我看到一个不同的演化,教我期待下一个演化。下次又是在哪里做手脚呢?书名?页码?版权页?我毫无嘲讽的意思,只是以我愚笨的脑子实在无法预料这个世界究竟还能生出多少离奇。
西泽保彦老师,你真行!(不过为什麽我经常搞错他和西尾维新....)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4:20 , Processed in 0.30581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