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0| 0
|
李白诗选 |
最新书评 共 6 条
Amy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古代汉字分为四个声调:平声、上声、去声、入声,阴平和阳平为“平”,上去入属于“仄”。古人作律诗,讲究吟诗时的声律美,因此平仄就自然成为了律诗中十分重要的砝码,平与仄在一来一去之间,将诗的天平调节到最平衡的状态。
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有四种: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后三种平仄脚、仄仄脚、平平脚句型中,首字都可平可仄,而仄平脚句型的第一字则必须为平,否则就犯了“孤平”;四种句型的第三字的平仄如果用反,则犯了“小拗”,可以在对应的对句第三字上用一个平声字作为补偿,称为“拗救”,但可救也可不救。李白的这首五言律诗的平仄格式为: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郭”、“白”是入声字)
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别”是入声字)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这首诗颔联出句第三字“一”应平而仄,对句中的“万”没有进行“拗救”;尾联出句第一字“挥”为平声,仍合乎平仄格式,而第三字“自”应平而仄,对句第三字“班”以平替仄,进行了拗救。除了讲究单句的平仄,律诗同样还讲究各句之间的“对”与“黏”,全诗四联中,出句和对句的第二字互为平仄,此为“对”,尤其是首联和颈联,出句与对句平仄完全相反;后联出句的第二字与前联对句的第二字平仄相同,此为“黏”,如颔联的“地”和首联的“水”同为仄而黏。
除了平仄,韵也是律诗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同一收音的字放在不同联的句尾,使得整首诗十分和谐,它构成声音的回环,形成一种音乐美。律诗的规矩是二四六八句押韵,且应为平声韵,而首句可押韵也可不押。李白的这首诗中,共有四个韵脚,“城”和“征”收音于eng,“情”和“鸣”收音于ing,都押平水韵中的八庚,吟来朗朗上口。
另外,对仗使律诗形成一种整齐对称的美,指的是出句和对句的词义成为对偶、词性相同,或者出句和对句的句式相同。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首联可用可不用。《送友人》一诗的对仗是十分工整的。首联“白水”对“青山”, “绕”对“横”, “东城” 对“北郭”,互为同类,此为工对。颔联对仗不完全,只有“一”和“万”用到了借对,即一个词有两个不同的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实际是借用乙义与另一词成为工对,而本诗中与“万”相对的量词“一”实为助词,作加强语气之用;并且,这一联还是流水对,上下联合成一句,有如行云流水,舒畅自然,不拘泥于对仗,别具一格。颈联“落日”对“浮云”,“故人”对“游子”,“情”对“意”,同样俱为工对;再者,诗歌的对仗要求句型的一致,而出句“浮云游子意”是一个没有谓语的句子,必须用另一个没有谓语的句子来与之相对,也即“落日故人情”。尾联没有用到对仗,符合律诗收笔的习惯。
而再从诗词节奏的角度来说,《送友人》全诗可以笼统划分为“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 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节奏就如同交响乐队中指挥家的指挥棒,挥舞之间赋予诗统一和谐、浑然一体的音乐美。
《送友人》虽为送别诗,但所抒的离别深情并没有落入俗套、化为两行哀伤泪,相反,诗笔挥洒自如,节奏明快,全诗语言清新,回味悠长。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白水”指清澈明净的水,水自然不会是白色的,但此处“白水”要远胜“碧水”、“清水”,因为“白”更具色泽感和明亮感,与上句“青山”的“青”一唱一和,加强了画面色彩的清丽;“绿水”似乎也很好,不仅颜色鲜明,还更贴近实际,但它与上句的“青”字含义相同,不免会使画面单一呆板,缺乏色彩对比之美。再说到点睛之笔“横”与“绕”,两字可谓传神至极,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即青山横郭北,白水绕城东),这并不是简单的白描,而是用“横”表现出了山的刚毅伟岸,用“绕”表现出了水的柔情,一刚一柔结合得天衣无缝,就好比太极八卦图,阴阳相生;另外,山水本来是没有生命的自然界之物,但是“横”与“绕”两个动词化静为动,赋予山水灵气,其形象被生动地拟人化后便跃然纸上。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此联直抒对朋友飘泊的深切关怀,是说从这里分别之后,友人就将像孤蓬那样随风而转,飘摇万里之外,怎不叫人牵挂。孤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在此比喻即将孤身远行的朋友。“万里”是虚数,诗人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友人路途之远;而且上句的“一”虽然是助词,但“万”与之相呼应,因而赏诗时该句有视觉上的强烈对比,使得此联颇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迈感。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诗词要以寥寥数字来画万里景道千钧情,因此精练是诗词的显著特征之一,正如此联,仅四个名词便完整地表达出了“白云飘忽不定,就像离家远游的你的心绪,日落缓缓,正如我对你依依不舍的情怀”之意,无丝毫拖沓。其次,“浮云”与“游子意”、“落日”与“故人情”,一具体一抽象,原本没有关联,但诗人却找到了它们的共同之处,即一飘浮一不舍,构成了两个恰当而又新奇的比喻,让人耳目一新;尤其是“落日故人情”一句,红日徐徐没入地平线,那暖暖的光辉最后一次投向青山绿水,如同我看你的眼光,是浓得化不开的难舍难分。再次,“浮云”和“落日”被放在“游子意”与“故人情”之前,这不仅是为了符合平仄格式,也是为了达到即写当时的情也写当时的实景这一箭双雕之目的,先交代清楚当时浮云落日之景,然后自然地带出情,情也由此更加深沉;如果写成“游子浮云意,故人落日情”,则把重点单放在情上,景就被弱化了。而且这句诗的翻译顺序也值得细细品味,例如出句,翻译成浮云就像游子意,(而不是游子意像浮云,)用抽象的事物形容具体的事物,一则体现出原诗的另辟蹊径,二则极具意境美,使人玩味不尽。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自兹去”意为从此离开,“班马”指离群的马,即载人远去的马。此联出句“挥手”和“自兹去”十分洒脱干脆,并没有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而紧接着的对句也没有直接抒发离情别绪,而是写“马儿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萧萧嘶鸣,似有无限深情”,借用马儿的嘴道出人的感受,从侧面抒发了离别之情,比正面抒情多一层委婉之美而更加动人。并且,全诗以马儿长鸣收尾,一方面,在之前“有色”的基础上更添一份“有声”,使离别的画面有声有色、气韵生动;另一方面,这萧萧声还起到了余音绕梁的作用,飘走了却扯不断,这离别情也随之越拉越悠远。
全诗首联描景,颔联写情,颈联情景交融,尾联再次叙情,一环扣一环,读来紧凑有力。诗中意象丰富,意境开阔,青山、碧水、白云、红日、马鸣声交相辉映,画面生动鲜明。
详情
╄盡→
今天我们谈的是唐诗主题的第一大类,我把它叫做“咏怀诗”。什么叫咏怀诗?概括地说,就是用诗歌抒写诗人的怀抱,写他心中的思想、情感,他的精神活动,他的内心世界。中国的诗歌跟西方诗歌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中国的诗歌从本质上讲都是抒情诗。我们读欧洲的诗,看到很多叙事诗,从《荷马史诗》开始,到拜伦的《唐璜》,诗歌中总要讲一个故事,有情节,有人物。中国的诗不一样,中国的古诗主要是抒情的,它主要的功能是写诗人内心的一些情感,一些思想。唐诗当然也不例外,所以顾名思义,咏怀也就是唐诗中最重要的主题。从现存的唐诗作品来看,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子的。我们知道,唐诗在初唐时期还处在草创阶段,到了盛唐才发展到它的顶峰。而盛唐时期有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那么,这两派诗人,在他们的诗歌之中,又各自表现了什么样的志向呢? 到了盛唐,诗坛上有两大流派,一派是边塞诗派,写战争题材的,写边疆生活的;另外一派是山水田园诗派,写山水风景的,写田园生活的。写边塞主题的诗,毫无疑问,那些诗里都充满着昂扬、积极、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气概。哪怕是在西域,在那种非常艰苦的自然环境里,在非常紧张的军营生活中,诗人依然如此。我们看岑参,岑参到了西域,那么艰苦的环境,八月天就下大雪了,但是岑参的诗中是怎么表现的呢?八月就下大雪,天气又是那么寒冷,对于中原人士来说,没见过这样的情景。但是他说:“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如果没有高昂的气概,没有为了保家卫国不怕吃苦的那种精神的话,是不可能写出这样充满乐观精神的壮丽诗句来的。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士人希望人生能够奋发有为,甚至不惜走终南捷径,这种在后世往往会受到讽刺的行为,也成了唐朝士人为了实现人生志向而可以选择的途径。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就是通过走终南捷径进入了仕途。这个人是谁?他进入仕途后实现了自己的远大抱负吗?他的咏怀诗又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呢? 李白具有济世安民的理想,但在现实中,他的人生理想并没有实现,他仅仅成了皇帝点缀太平的工具。李白想报效国家,却报国无门。他的人生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到挫折,那么,在屡经挫折后,李白的诗歌还能表达他的远大志向吗? 李白的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是写他的失意状态的诗,他很失望,他的理想得不到实现。李白的可贵之处在于,他虽然失意,他虽然在诗篇中间反复地表达他的失意,但是他失意而不失志,他的志向,他的胸怀,他的理想始终没有丧失。所以我们在李白的诗中经常看到这样的状态:他好像是比较悲观,但是马上又变得乐观了;他好像是有点绝望,但很快又充满希望了,各种心情混杂在一起。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上天生了我这样一个人才,肯定是要有用处的,否则生这个人才干什么?“千金散尽”,我的黄金就是全用完了,也不用愁,它还会再来的。唐代并没有股市,我们现代人炒股,也许会今天千金散尽,明天又来了,熊市变成牛市了。李白没有这种机会,他是出于对自己的人格,对自己的能力的高度自信,对于未来充满着希望,所以他才能说“千金散尽还复来”。 同样,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李白的那首最有名的《行路难》中,也是忽悲忽喜。这首诗的标题叫做《行路难》,就是道路难走,这个“路”字当然不是真的指地上的道路,“路”就是前途。李白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前程在哪里?找不到。《行路难》里说得很清楚:“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古人都说,路是走不完的,歧路里又岔出歧路来,地上有很多路,但是现在路在哪里呢?哪里有路?没有路!刚说完这几句,照一般人想,他都悲观到这个程度了,连路都找不到了,还能怎么样啊?可是他接下来马上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总有一天,我会驾长风,破万里浪,一帆风顺地、意气风发地实现人生的远大理想。所以在李白的诗中间,甚至在那些最失意的诗中间,也始终都不失志,这大概是李白的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正因为如此,正因为他失意而不失志,所以李白就始终有一种充沛的精神力量,他甚至蔑视权贵,蔑视功名富贵。他是一介平民,他是一个布衣,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其实很低,但在他看来,帝王将相也没什么了不起,也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他甚至看不起他们。李白觉得人间的荣华富贵、功名仕途都是短暂的,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李白在汉水上吟诗的时候,他就说:“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我们都知道汉水是从陕西发源,流到湖北的汉口进入长江,一路都是向东南流,李白却说,假如功名富贵能长在的话,那么汉水要向西北流了。汉水当然不可能向西北流,言下之意就是功名富贵不会长在。那么长在的是什么?长在的是人生的理想,人生的追求,以及人生创造的某些事业。所以同样就在这首诗里面,李白又说:“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屈平就是屈原,李白说当初屈原被楚怀王怀疑,然后疏远、放逐,屈原很悲观,很失望,后来跳进汨罗江自杀殉国了。但是时光流逝,到了现在,楚王的宫殿早就灰飞烟灭了,而屈原的作品,他的《离骚》,他的《九歌》,像日月一样悬在天上,它们的光辉永远不会消逝,这才是有价值的东西。 因此,李白的为人,李白的举动中间,有一个非常为大家瞩目的特点,就是蔑视权贵。传说在李白离开长安以后,有一天他喝得醉醺醺的,骑着一头毛驴,不知不觉地就闯到华阴县的县衙里去了。县官正在坐堂,一看,怎么一个人骑着毛驴闯到衙门里来了?就把他拿下,问:“来者何人?”李白行吟图你是什么人,竟敢随便闯到衙门里来?李白就招供了。“我是谁?”李白说我是这样一个人,他说了四句话,一共16个字。首先是“龙巾拭吐”。什么叫“龙巾拭吐”?就是一块手巾上面绣着龙,那就是皇帝的手巾,“拭吐”就是呕吐以后弄脏了身上,用这个手巾来擦。除了皇帝本人,谁能用“龙巾拭吐”啊?李白。传说李白在长安时,有一次喝醉了酒,唐玄宗要叫他去写诗,他醉得当场吐了,唐玄宗就掏出他的龙巾来帮他擦。第二句,“御手调羹”。皇帝的手才是御手,“御手调羹”,一碗羹汤,可能太烫了,拿个调羹把它搅一搅,让它变得凉一点,好让人喝了醒醒酒。谁才能享受这样的待遇?也是李白。第三句,“力士脱靴”。力士是高力士,靴就是皮靴,叫高力士帮他脱靴子。高力士何许人也?大家肯定知道清代的李连英,权势熏天的大太监,高力士的权势跟李连英差不多,但是他实际得到的有名义的地位,比李连英更高,他被封为“骠骑大将军”。唐玄宗时代,高力士在朝廷里简直是炙手可热,连东宫太子,就是后来的唐肃宗(那个时候还是太子),见到他都要称他为兄,一般的什么公主、驸马爷见他,要称他为爷,他是名副其实的权势熏天。但是李白不管这些,李白喝得醉醺醺的,坐下来要写诗,指着高力士说:“你,来给我把靴子脱了!”因为有唐玄宗在场,高力士只好上前替他把靴子脱了。最后四个字,“贵妃捧砚”。杨贵妃给他捧着砚台,让李白写诗。当然,这可能有一点夸张,但绝不是无中生有。所以李白就在华阴县的衙门里招供,说我是谁呢?我曾经“龙巾拭吐,御手调羹,力士脱靴,贵妃捧砚”,我就是这么个人。县令一听大惊,原来是李太白先生来了!后人无数次复述这些故事,封建时代的文人津津乐道这些故事,大家也许会说,这体现了李白的狂,他性格狂傲,所以目中无人。帝王将相,在他看来都没有什么了不起,他根本不需要向他们卑躬屈膝。但是我觉得更重要的不是性格狂傲,而在于李白认为自己是具有独立的人格的,一个人即使是平民,即使是一介布衣,他也应该有他自己的尊严。他的尊严即使在帝王将相的面前,也不能打折扣,他同样需要维持这样的尊严。李白以平等的态度,平等的心态来跟帝王将相交往,来看待那些人,他才可能有这样的举动。后人说到李太白,经常会有很多误会,从前人就开始了,宋朝的王安石说,李白诗不好。为什么呢?说是十首诗里面有八首诗写酒、写女人,太颓废了。一般的读者也会觉得李白的诗确实写酒写得太多了,成天写喝酒,他有两句诗:“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饮三百杯。”就是我一共活一百年,每年三百六十天,一共三万六千天,每天要喝三百杯酒。不得了啊,是个大酒鬼。后人好像觉得李白一天到晚就是喝酒,终日醉醺醺的。其实李白的意义不在这里,李白的最大的意义,他的那些咏怀诗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他体现了一个平民的人格尊严,这在封建时代是非常难以做到的。
详情
pippol
李白的诗剧,自幼便知,课文中,课外读物中都能读到。可是那是节选,是有目的的选给我们这般幼小的祖国花朵看的,每句后面都配着教育工作者们那有失水准的解释,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竟然能联想到李白的悲壮情怀之类的地方去,贻笑大方,何必在那误人子弟呢
读诗,只需要将原文呈现出即可,每个人在看的时候都能有自己的感受,李白的诗也许真的是自己情怀的体现,但我们又何必去了解他当时的政治感受呢。1000多年的岁月流逝,中国早已经物是人非了,我们又何必去究其封建社会的时代局限呢?我读诗从来不想去考虑那其后的政治背景,诗是美的,诗是好的,诗是虚空的乌托邦,我只想自己能够好好品尝文字的美妙,好好感觉那情,那爱,那景。政治。。。请远离,让我好好的感受诗的美好吧
详情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 ||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7:24 , Processed in 0.447921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