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14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昨日书 - 书评

[复制链接]
  • TA的每日心情
    擦汗
    2013-3-30 17:41
  • 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4 15:2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他的广播被两岸乐迷珍藏,甚至出现“靴子腿”(bootleg)私卖光盘。
      他的文字总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涌动着时代的涛声。
      他写音乐,让我们忍不住翻出那些老歌,一遍遍重听。
      他写往事,让我们想起曾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94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23#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音乐可能真的是一种私密的享受。
      
      马世芳的文字间努力的想要透露出自己的青春记忆里的欣喜,愤懑,激昂,惆怅,我能感受得到,就像在一堆沙石中慢慢渗出来的水。
      
      可,收起这本书,却知道自己终究只是站在旁边遥遥的触了一下,我的昨日里没有那份音乐带来的冲击。现在这个不懂音乐的身体,读这些纯粹是一番望梅止渴,我自知感受不到作者内心那种沉甸甸的东西。
      
      我的是什么呢?是穿越大街小巷,“郎情妾意”之类跑调情歌?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之类的“掏粪之曲”?是吧!
      
      买了他的两本书,只能让自己越读心越空。这堂课也许永远没有弥补的机会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2#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
      Good and bad,I define these terms
      Quite clear,no doubt,somehow.
      Ah,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
      I'm youger than that now.
      ---My Back Pages,Bob Dylan,1964
      
      Yesterday, love was such an easy game to play,
      Now I need a place to hide away,
      Oh, I believe in yesterday.
      ---Yesterday,the Beatles,1965
      
      抒写昨日的岁月,不止是年岁增长的表现而已——营造一段距离,这距离,说近,细节好坏意义判断已远较当时模糊;若说远,那些往日幼稚笔迹却仍在手边,白纸黑字清晰可见,仿佛昨天才刚刚写下——这既近又远的距离,让一切显得那么舒心。
      
      我想马世芳先生与大多数的我们一样,相信昨天。
      纵使相信昨天,便容易落入回忆的圈套,前进的步伐被缚。但至少在一段平静的生活过后,我们可以将昨日拼贴,拼贴成让我们舒心的模样,往昔心中的漥碍便被逐渐抚平——I'm youger than that now.
      
      (二)
      作者上一部作品《地下乡愁蓝调》可算是一部主要讲述其青春期音乐故事的回忆散文集;而这部《昨日书》则更完整地呈现出其童年及其青春期过后至今的“昨日”状况,其中更不能忽视的,则是作者对青春期音乐偶像的更深层次的阐释——书中的文字,平实而质朴,没有高斗的姿态,却让我不禁仰望——要对列侬及他的一切了解多深,才可以抛开海量纷繁复杂的陈述,而重塑这尊“爱与和平”的雕像,把他摆在跟世间所有“搞砸了”的男人同样的地位,去爱他的伟大作品的同时,也“爱他的失败,他的不完整,及他搞砸的一切”;要对迪伦和他的一切了解有多深,才能在一个陌生的国度,依靠对迪伦的共同热爱,而与日本乐迷结下无关国籍,无关年龄,无关性别的长久友谊……
      
      除此之外,在这本书中,作者从六、七十年代嬉皮世代的老摇滚中抬起头来,给予了台湾本土流行音乐很大的篇幅。
      
      由李双泽的“淡江事件”拉开历史篇章,再忆起陈达苍凉浑厚的《思想起》;到李泰祥、马兆骏、罗大佑、林生祥……作者带我们走上了一段“精神返乡”的旅途。
      
      如今,艺术形态越发多元,分众市场日趋零碎,人们走出家门、国门,开了眼界,走远了,却发现,所谓“家乡”,就在那里,却回不去了——我们与家乡失去了往昔无尽的相互关联,彼此难以再有凝聚的精神。
      
      于是,跟随作者回溯那段七、八十年代台湾流行音乐的“返乡之旅”——听李宗盛从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提炼诗意;听林生祥“种树”,“种给离乡的人,种给路太宽的路面,种给归不得的心情……”——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慰藉,纵然这不是我们大陆流行音乐的历史,纵然如今历史前进的步伐无可逆转,踏上这段“精神返乡”之旅,也多少能让我们无尽野放的心停止扩张片刻,去听听家的呼唤,去辨辨家的方向……
      
      (三)
      马世芳先生常在书中数落自己的懒惰,然而在聆听音乐方面,他绝对是一个一等的“认真乐迷”,自称“文字工作者”而非“作家”的他用平白生动的语言介绍那些他心目中的好音乐,并讲述那些音乐故事,从不间断,从不厌倦。法国坎城唱片展归来,随他回来的不是作为台湾代表团参展的荣耀,而是“世界之大,只能敬畏俯首的无力感”……世界很大,我们总该用心聆听,就像詹宏志评价《地下乡愁蓝调》时说的:“马世芳仿佛是一个老灵魂装错了青春的身体。他写音乐,会让你忍不住找出那些歌,一遍遍重听……”
      
      于是乎,翻开这本书,记忆会有些汹涌,心会有些紧缩。
      
      翻开这本书,属于昨日的乐音倾泻而出,时光倒流,当昨日突然来袭,你会变得年轻,还是衰老?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1#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口气读完马生的这第二本文集。跟上一本《地下乡愁蓝调》不同的是,这本书更多了些对现场的描画,对热爱摇滚乐但无缘经历那个时代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件幸事。因为我们可以通过马生严谨精妙的文字准确的重现那些经典的现场,又有足够的空间想像和体会当时的那些震撼带来的狂喜。
      
      上次看《地下乡愁蓝调》是在北展门口的一个餐厅,我坐在落地窗前聚精会神,偶尔也能瞥见窗外路人好奇的打量。那天适逢范晓萱和100%的北京演唱会,我在开场前看完了最后一页,带着那些澎湃的想像激动又故作镇定的入场落座。
      
      当时自己的生活处于低迷状态,唯有躲进音乐寻找安全。当范晓萱一身白衣打扮成过去的自己慢慢出现,熟悉的《自言自语》第一句唱出,我不自觉的就泪流满面。
      旁边的女孩温柔的递来纸巾,给了我一个微笑,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再看我。那一刻,那份来自乐迷的理解,让我感到无比温暖。
      那场演唱会,全场歌迷一直在热情的合唱,不停的鼓掌,不停的喊话给范晓萱加油。也得亏了北展场地不算大,大家齐乐融融,好像一个大家族的圣诞大party。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的演唱会都这么完美。
      在北京生活的三年,我一共看过三场演唱会。但只有范晓萱的现场,乐迷的表现是令人欣慰的。
      
      夜愿世界巡演,北京站场地在海淀剧院。(当时只是陪好友姚爷去看的,但自此竟也迷恋了歌特好一阵子。)对于这么顶级的乐队,海淀剧院这样的小馆子着实委屈了他们。但也许因为歌特本就小众些,又容易引起过热的局面,夜愿这么做也是聪明。当天有云雀乐队做暖场,好不容易盼到该夜愿出场,却半个小时都不见人,舞台就一直开天窗。其实因为夜愿到各地都带着自己的调音师团队,正在现场再度调音。作为乐迷是应该很容易理解的。乐手也是为了达到完美的音响效果而已。可中国的观众一直在甩脏话:“你丫大牌了不起啊”“到底tmd唱不唱啊?”云云。
      
      当天的VIP区里基本全是外国乐迷,他们合唱,不停举起自制的旗帜,上面是夜愿的logo,歌特的各种图腾,不顾寒冷赤裸上身在台下飞而中国观众只是站在后面。我试图理解为,这种不热情是语言障碍造成的。但,在马生的回忆里,同样不通英语的东瀛乐迷对迪伦的热情却是叹为观止的。
      
      类似的情况,甚至是更糟的,发生在Michael Bolton在北展的演唱会上。Michael在台上用英语介绍团员和歌曲的时候,我旁边女生的男伴总要用流里流气的北京话用全场都能听见的分贝说道:“你丫说中文嘿,说中文!”“你说什么呐”
      我和前排的几个乐迷同时转过头去愤怒的盯着他,他却始终不肯闭嘴。我特想问问那个女生:跟这样的男人站在一起,你丢不丢人?
      
      就是这一种深深的忧虑。在看完了马生的书,跟一个这样饱满的资深乐迷在他的回忆里翱翔过之后无法抑制的忧虑—中国乐迷的教养,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建立。
      
      在这本书里,尤其是在“唱自己的歌”的部分,我们能清楚的看到在音乐文化构建的路上,台湾的土壤有多肥沃。而对比内地,总是有长长的叹息。
      
      是不是内地真的太大,人口太多,所以再也没有魔岩时代的辉煌,再也没有真正的摇滚乐迷,会像马生一样,这么不遗余力的站在乐迷文化建设的风口浪尖上。
      
      马生不是音乐人,但他是摇滚人。他一直清醒的在摇滚的路边看着往来的汹涌退却的潮水。他怀念并珍惜自己与音乐的从开始到现在。而我们也该庆幸,得此一个幸运的可爱的人儿,不吝惜与世界分享他的点点滴滴。
      但人总是贪心,我祈愿看到不久的将来,马生可以再往前走一步,做一些更有力道的事,实验一个“中国乐迷文化教养建设”的项目。
      
      最后,给犹豫是否将本书加入自己购书单的朋友:《地下乡愁蓝调》就像一部浪漫的摇滚乐发展史,各个时代的风格和摇滚英雄的形象在书中都表现的淋漓尽致,那些怀旧的情感和青春的味道也够劲儿;而接下来的这本《昨日书》相比之下零散了些,更像是马生自己的纪念册,多了各个时代摇滚现场的描绘,文字也一如既往拿捏的好,爱怀旧的尤其是喜欢迪伦的老乐迷们当是会视为心头好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0#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最感动:“我注定要当一个认真的乐迷,并且以此为生。”
      我的行动查字典:
      【认真】
      1.信以为真,当真。
      2.严肃对待,不马虎。
        【马虎】:草率,敷衍,疏忽大意,不细心。
                   【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敷衍】:做事不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
                              【负责】:工作尽到应尽的责任,认真踏实
                                    【 踏实】:
                                     【责任】:1.分内应做的事。2.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因而应当承担的过失。
      【过失】: 因疏忽而犯的错误。
      【错误】:1.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2.不正确的事物行为。
           【客观】: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去考察,不加个人偏见的
           【实际】: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情况
           【符合】:(数量,形状,情节等)相合
      【正确】:符合事实道理或某种公认的标准。
            【事实:事情的真实情况。
                  真实】:跟客观事实相符合。
      道理:1.事物的规律2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3办法,打算。
            【打算】:关于行动的方向,方法等的想法;念头
                 【 方向】:1.东南西北等2正对的位置,前进的目标。
                      【  目标】:想要达到的境地。
                             【境地】:生活上或工作上遇到的情况。
                              【想】:开动脑筋,思索
                             【思索】:思考探求
                                 【思考】:进行比较深刻,周到的思维活动。
                                    【深刻】:1达到事情或问题的本质。2内心感受程度很大的。
                                     【周到】:面面都考虑到,不疏忽。
                                     【思维】: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知活动的过程。思维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
                                     活动
                                 【探求】:探索追求
      【疏忽】:忽略
      【大意】:疏忽,不注意
      【细心】:用心细密
      
      
      ==============【认真】 还待研究。
      
      想起:
      这个书的介绍提到詹志宏。
      詹志宏是我在渡口书店看一本杂志时i看到的名字,
      
      他说“他是一个认真卖东西的人。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卖书这件事。”
      
      他更在意的是做一位忠实的朋友。因为有时候你要做的事情并不一定是要成功,而是要做到。我跟这些朋友在一起,一起灭亡也没有关系,因为你是一个忠诚的朋友,我希望为我的朋友做一些事情,哪怕把我一部分的金钱,信誉都赔掉,我都在所不惜。
      
      我们要联系和没有答案为伍,有一天,它才会真正变成答案。”
      
      那个相信,其实不是相信书,而是相信自己的理解。
      
      ====
      然后就认定詹志宏,他推荐马世芳,所以就开始走进马世芳。
      
      哈哈,看完书后结论是:相信自己相信的人是靠谱的。
      
      ——————————我是分割线------------------------------------
      书中的共鸣—
      1.“w称pinkFloyd为pink仿佛这个乐队是他隔壁邻居或者童年的死党。”---对于我喜欢的人或者喜欢的书啊我就是这么感觉,不会把他们当做高高在上的民星,而是就在身边的朋友,而且是一只在身边的。
      2.“被自己在乎的人在乎真的不容易啊-”----很模糊但很震撼
      3“世界真的很大。”----只是很模糊却很震撼
      
      ----------------分割线又来了-----------------------------------
      极大地却表达不清的困惑
      “时代还是得往前走,只是永远不会照着前者的愿望。”
      这句话让我很困惑却表达不出:
      1模糊联想到读易洞说的一句话“好人抱团取暖坏人交流经验”
      好人的力量是巨大的。
      ----?如果我遇见的那些喜欢的伟大的人们都联合起来会是怎样的?depa&rainbow 读易洞 先锋 雨果 猫空 臭虫 百草园 参差 梦想俱乐部 兰圃圃  三联  广西师大出版社  雕刻时光
      
      
      ------------------------------还是分割线--------------------
      【?】最大的震撼,但是还没有自己的思考
      罗大佑《未来主人翁》专辑内页
      “虽然我知道自己做得不够好,但起码我知道我进步在哪里,因为我清楚我没有尽力去做,所以我依然不会塞一首不痛不痒的歌在你手里,你会了解的开阔我们的心胸视野吧!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后来的人更好走,否则三十年风水再转以后,我们可别再听到我们曾经抬头问的那句话:这一大段时间,你们到底在干什么?”
      
      ----我有没有这么抬头问过?问的是什么模糊
      -------------------分割线真好------------
      音乐 马世芳提到的很多音乐我都没听过,有空就去听听,从一片森林走到另一片森林====世界真的很大。
      
      如果没有了音乐?能没有音乐吗?
      反正对现在的我来说,工作中会有清洗杯具会累但是发现一个秘密就是这个时候自己哼哼自己喜欢的歌就可以让这件事累的事变得有趣些。最近哼梁静茹的《喜悦》:可不可以就这样永久下去,让一颗心能拥有它自己的脾气。当你将一个梦的重量依偎在我肩上,我仿佛看见了存在的喜悦。
      
      
      ======不管有无收获在看此书的那几个小时是幸福的。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9#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昨日书,书的不只是昨日的歌,还有昨日的情昨日的心昨日的景。
      
      后半部的短篇集显然没有前半部打动我。那些娓娓道来的往事,默默流动的温情,都能共鸣。
      
      歌曲的魔力在于重听那些老歌,仿佛进入时空隧道再次回到彼时彼景,好似时光倒流。再听一遍高中的歌,做一次少年时的梦,醒来面对满目苍夷。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8#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在经历过一些沉浮的时候,在他已经站在了完全不同的世界里,和曾经的那些经过说再见时,暮然回首,我想必定会有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或许尚在年少的我们多多少少能体会一些,应该是类似感叹、类似懊恼、类似悲伤的综合体,它告诉你时光一去不复返,如果你再不留下点什么,它就要真的走了。
      
      而当拿起笔抒写昨日,就是一种回望,我们都有过这样的时候,不管你是在写普通的日记,还是在写文章,你所做的都是在回望。不管那过去的事情离你是昨天还是许多年,这种距离感终归是愈来愈远,而随着时间的前进,有些事情会越来越淡,而有些事情越终日萦绕在心头,无法忘却。
      
      在看马世芳的这本《昨日书》时,就是这种感觉(如果记得没错,这本书是聂永真装帧),这种感觉在读完这本书许久之后依然挥之不去。如果说有整体的印象,其实某些细节依然清晰可见,但如果将所有事情拼凑在一起,却总觉缺少一块关键的点。每个人都在自己的道路上或折或返,而在许多的时候,这种意犹未尽但又无法丢弃的感觉,就是我们终日都在回味的时刻。
      
      我对马世芳的了解肯定不如更多的音乐发烧友,也只是偶然想起才会去听听读读,所幸的是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脸调》有幸拜读,今日想来那真是一部应景的作品,在青春期时看到一部与音乐有关、与青春有关的内心独白书,是值得庆幸的事情。而在看完《昨日书》后,我也发现它又是如此的贴近自己,这种感觉与多年之前的自己无异,好像是量身为自己打造的读物,写到的虽然是昨日事,但看到的确实今日的感触。
      
      细细讲来,这本书如果和作者第一本书比较起来,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加具有了一份深度。如果说第一本书是单纯的借由音乐来抒发自己,单纯地体会音乐带给我们的感受。那么今天看到的作者,则是更加从音乐中剖析出他对这个世界的理解,书中的文字虽然简单、平实,没有一般评论人那份优越感和漠视感,但却字字在写音乐,字字在写自己,这不由让人赞叹和佩服,时隔了这么多年,该是一份多么热爱的心,才能够留下如此不着痕迹却又真挚的文字呢?
      
      我喜欢的音乐,应该是那种可以联想的。很多现在流行的口水歌反倒没有了心智,尤其是在飞机上,我尤其爱听buddha bar,在那些音乐里,看着身边触手可及的蓝天,仿佛心也高远了起来,会想到很多往事,想到很多平日里无暇去顾及的感受。那一份让我珍惜的感受,竟然在书中找到了与作者的契合点,这是对于我自己的意外收获,也是让我更加坚信作者的诚意。如果跟随着作者一期回溯整个音乐时代,或许你可以会有这样的体会,早期的音乐大环境虽然不如现在纷繁热闹,条件也不如现在,但做出的音乐却能够进入内心,从平常的日常生活里提炼出深入人心的东西,给我们的时光、给我们的童年、爱情、人生,哪怕是一条羊肠小道、一个木头房子、一个海边的贝壳,都可以唱出扣人心弦的好音乐。而现在市场纷乱,已经很难听到如此简单却动人的歌曲,越来越讲究外在条件,越来越讲求表面功夫,已经很少能够让人静下心来听听好音乐。
      
      但这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的错,这是整个时代发展到现在的必然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利弊得失不是我们当事人就可以权衡,是要过了许多年之后,回头再看,那些曾经我们做过的唱过的到底造成了如何的影响,就好比在这本书里,回头再看当年,心里不由一阵收紧。
      
      换个角度来讲,作为一个行业的人来说,如果太过对本行业精深的话,或许会深在其中却不得知,会被蒙蔽。但马先生却一直清醒,他可以清醒地看到在音乐当中的那些得失,可以准确地把握住在音乐当中跳动的每一个情绪,然后按部就班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心里。我曾经想过为何会如此。后来我觉得可以讲通的理由,就是马先生一直游离在这其中,音乐、文字、广播等等,其实本不分家,通过文字来抒写音乐,通过广播来传播音乐,通过自己本身对它的爱来脱离自己,时刻保持一种清醒和警惕,做更加有力量的事情。
      
      他或许就是这样一个游走的人,正如他游走在一个个音乐现场一样,如果你对音乐方面的欣赏仅仅在于觉得它好听,那么看这本书或许会感叹世界上真有如此的人与音乐息息相关,如果你也是爱音乐人,那么你或许也会觉得作者要更加的老道和历练一些,而在他的文字下,少了一些道理,多了一些情感,少了一些老套,多了一些新鲜,少了一些教条,多了一些感性。
      
      应该怎么总结呢。有朋友曾经跟我说,他觉得马世芳是一个特别有人情味儿的人。说的对!人情味。音乐给人的感觉若即若离,如果你不需要它,那么听它的时候它远在天边无法琢磨,你需要它时,它能够进入你的心里。许多人都有过类似的感受,而对于马先生来讲,他或许更加看重的,是对于自己的感受,而从自己感受里发散出的,才是他要告诉我们的。
      
      我想,能够真正打动人的文字也好,音乐也罢。都是走心的,你用心去写、去做、去唱,那么看到的听到的人也会用心去听。任何一个行业,不管是旁人的热热闹闹还是怎样,都要保持住自己的一份冷清,以一种无人的姿态去做属于自己的那些故事。而从这些故事里,别人就会看到你的心,看到他们自己。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迟迟都未能够明白一件事情,就是在我们自己的记忆里,是否也有着与作者类似的故事或者情节。我一直都在寻找,后来我想到了,如果把我们的内心分出区域的话,那么必定有一个地方,盛放着我们的曾经,我们带着残缺的自己在这里生活,然后不断捡拾着自己的故事,但我们不再记得自己原先的模样,我们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在自己的故事里看到别人的影子。不管那是音乐也好、文字也好,我们都会这座城里,填充自己,寻找自己。
      
      人在这个世界上是要有态度的,我们留下过什么,最终必定会带来一定的影响。我们缺少的不是勇往直前,或许少了恰恰是一份敢于担当,马先生的书告诉我了这一点,在四十岁中年人对昨日往事的书写里,我也看到了在这个世界上关于自己的曾经,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点上遇到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交织有了不同的事,谁不曾年少,谁不曾轻狂,人生就是这样一直往前,有它自己的轨迹,我们不能够改变它,那么就顺着它一直朝前走吧。回望的是曾经,度过的是现在,拥有的是未来。
      
      城高墙矮,心高路窄,新事已近,旧事走远。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昨日书:一部认真的透明之书
        
        借用马世芳在《昨日书》之《透明的版型》一篇中对书的解读:好的书应该是透明的,让人一路读进去,气都喘不过来。马世芳在自己第二本文集《昨日书》里营造的,就是这样一个透明的世界,而组成这世界的,是音乐,是记忆,是那一段段已经过去,但还称不上“历史”,只能为“往事”的“音乐记忆”。
        之所以还不能称其为“历史”,因为《昨日书》论篇幅基本都是短文,甚至有些八卦。但马世芳用这貌似八卦的细节忠实记录了台湾音乐史上的一个个重要片段。母亲作为电台DJ的身份,以及自己从童年起就与广播这一行形成了扯不断的关系,给了马世芳机会去接近普通人所不了解的音乐人的背面。
        《昨日书》保持着《地下乡愁蓝调》的行文风格,马世芳并没有跳出后者那种对青春回忆、对没有赶上那个摇滚乐黄金时代的遗憾、对一段时间里自己所能拥有的、那些只对某个时期的自己才有意思的东西的描述。阅读《地下乡愁蓝调》,很容易会对书中所引述的音乐人、音乐产生共鸣,因为马世芳的文字和读者、乐迷的视角几乎是平等的。和很多高屋建瓴、从上往下把音乐往深了、往玄乎了说的乐评人不同,马世芳所做的是让你从更宽的角度去了解乐人,理解音符和歌词所涵盖的那种宽度。
        相较之下,《昨日书》不仅免去了乐评人常见的那种高度,连《地下乡愁蓝掉》所持有的那种宽度也变得若有若无,取而代之,撑起这“八年光阴之文字”的,是一个“认真乐迷”长大成人的感悟。
        比如《昨日书》开篇《一个六年级生的青春歌史》即是一段精彩,从一九七零年代始,到一九九三、九四年升入大学开始初涉专业音乐推介、评价人为止,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音乐人名字在字里行间跳动。说熟悉是因为整整二十年,这些名字都是台湾音乐发展进程里极为重要的中坚或者先驱,说陌生因为能大卖的专辑往往挂的都不是他们的名字。马世芳用纪实的笔法,勾画初出道时伍佰的“有形”,王明辉、陈明章们用方言针砭时政的“有神”,叶树茵、潘越云们凝练澄澈之“声”,罗大佑、陈升们沉郁浓重、非黑即白不容中庸之“色”。衔接起这一切的,是母亲陶晓清女士悉心招待离家求学的孩子的片段,是马世芳与学长在路边摊一边喝当归猪脚汤一边心忧国事的学生时光,以及自己初涉乐评人这一行当的艰辛。
        母亲陶晓清那句“你自己也知道有没有认真吧”,一定给作者的为人处事烙下了深刻印记。于是,《昨日书》里记录的很多篇章,即使只是一段八卦往事,都能让人在作者的文字间去主动追寻、思考这事件后蕴含的深意。比如老广播人(其实隐喻着无数以文化、艺术为职业者)身上那种宝贵的甘于寂寞的精神;李双泽在“淡江事件”里扔掉的那瓶可乐,被引申开一场关于台湾在日美文化、乡土文化轮换间的变迁史;李泰祥经典的《告别》,前后波折何尝不是现代社会商业与艺术两种力量永无止境的互搏。更不用提时不时作为背景出现在字里行间的“我们台湾那些年”才会有的社会现象。
        张铁志在《时代的噪音》里对鲍勃迪伦的音乐作解读的时候,曾经提出:迪伦的真正可贵之处,在于他永远是要去提醒人们,认识这个世界,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跟着别人走。所以迪伦不愿意说自己是抗议歌手,不愿意作这个世界的偶像。马世芳在《昨日书》里,同样实践着这一理论。着力于台湾本土音乐的《烟花与火焰的种子》部份,他认真地以旁观者的视角记录、描述,就像收藏在他(还有他母亲、朋友)抽屉里的一盒盒音带。因为他很清楚地知道,在唱片业几乎崩盘的现在,台湾本土音乐如果不把根基扎稳扎深,也许有一天一切就都会被忘记了。就像当年李双泽振臂一呼“我们要唱自己的歌”,马世芳用自己踏实的文字,引着阅读这些文字的人,自己去了解值得珍重的本土音乐和文化。
        即使到本书后半重点转向西方摇滚黄金时期的第二部分《余烬尤温》,当记录的对象变成读者更耳熟能详的迪伦、列侬、Pink、贾格尔等等早已被列为大神的传奇,马世芳的笔触保持着“还神以肉体凡胎”的冷静。于是,读者才能发现迪伦在作“The Never Ending Tour”巡演时,每天还在思考、创作,这种由无尽的时间所形成的积淀,也只有像马世芳那样花几倍的时间去体会才能浅尝其味。如果不是作者,又有几个人会去想,当西方一代年轻人在伍德斯托克的泥浆里打滚时,身处的这个国家的同辈人在干些什么,以及打完滚后是洗洗睡了,还是像段氏兄弟那样继承发展“Rock”这个词所包含的深意。
        《昨日书》的序,是马世芳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戏虐自嘲间透露着甘于平静的淡定,以及对现在自我的坚持。也许有一天,当真的老到只能被后辈嘲笑而不自知的时候,依然能淡淡一笑,对他说:我是认真的在做一件事,而且一直是认真的。那么,昨日即使已成飞灰,那又如何。
      
      《昨日书》
      马世芳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1年2月出版 39元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不快的记忆我也欣然接受,因为那是我遥远的青春。
                                                                             ——乔治库特林
      
        人基本上是喜新厌旧的动物,偶尔却也喜旧厌新。以前听歌,总是拼命追电台最新TPO10,现在却抱着旧唱片由衷赞美:老歌真好听。你看,耳朵也怀旧的。可倘若怀旧的尺度把握不好,极容易发霉。马世芳新书《昨日书》的行文,依旧淡淡的缅怀,却绝不矫情。身兼广播人和写作者等多重身份,他却可以游刃自如地切换模式。写字时严肃认真,绝不带丁点儿广播体痕迹,尽管他的电台节目被转录成bootleg CD高价贩卖。
      
        起初喜欢李皖那种宏大叙事的乐评,严肃认真,幅员辽阔,糅合音乐史和文化批评,堪称乐评通鉴。直到邂逅台湾乐评人马世芳《地下乡愁蓝调》,见他写披头士,写鲍勃·迪伦,写胡德夫,写美丽岛,由衷惊喜:这种既私人又公开的文字实在清淡爽口。分明说的不过是流行音乐,字里行间却自有老派的教养和气度在逡巡。
      
        这本书一出,当下就在大陆生出粉丝。粉丝们辛苦,眼巴巴等新书。他居然还耐下性子缓了缓,觉得很快再出书有炒冷饭清存货的嫌疑。这三四年间,只编了一本《台湾流行音乐200最佳专辑》。今年开春,总算编出新书。一个访谈里,他提到编书比写书难。构建整个逻辑框架,自然不可以像涂抹单篇那样信马由缰。因为喜欢鲍勃迪伦,他的第一本书《地下乡愁蓝调》取自迪伦的《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而新书灵感同样来自迪伦,原名《My Back Pages》,马世芳自己化译作《昨日书》,朴实有爱。
      
        之前文艺青年们通过杨德昌和侯孝贤了解宝岛故事,目睹牯岭街落寞心碎的少年和悲情城市里困顿压抑的成年。马世芳这次没有在自己擅长的音乐上过多着墨,也没走廖信忠事无巨细甚至有些八卦的《我们台湾这些年》这条路子,出人意料,他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成长记忆折射台湾岁月。也许他心里深知:两岸交流不能只靠新闻和影视的浮光掠影。没有人能自全,没有人是孤岛。所以,他索性选择写自己,写一个台湾孩子的《昨日书》。
      
        母亲陶晓清女士是岛内著名广播人,为此他也曾得小小便利,九岁起即在电台开播小节目“小球说故事”。有时候他做节目不认真,陶晓清大皱眉头:有没有认真,自己知道。母亲的这句话一直伴随他以后的求知与做事。更大一些,他才知道,那些幼年时期在家中客厅盘腿而坐弹唱笑闹的年轻客人,日后都是岛内风起云涌的文艺精英。陶晓清那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无疑是幼子马世芳精神上的故乡。成长环境如此得天独厚,孕育不出文艺贵族才怪。
      
        贵族的特点是见多识广,从不一惊一乍。大陆同龄人为一盒紧俏磁带节衣缩食,他却守着家中母亲的资料库,阿里巴巴坐拥宝藏一般。听得多了,一下笔就大方自然,不卑不亢。伪文艺青年往往话未出口,喉咙里先使上了劲,颤巍巍的做膜拜状。须知真正的文艺范儿得扎扎实实一张张唱片听下来,一本本书刊啃下来,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就像书里提到一位日本歌迷,半点英文不懂,可鲍勃迪伦所有的歌都能一字不落唱下来。马世芳惊呼:你知道那有多少首吗?!此即所谓乐迷的修养。
      
        禁止思考的年代,偏偏有人思考。思想相对宽松的年代,反倒没有了思想。平庸的流行歌,堕落的摇滚乐,以及给力的神曲。不由让人想起陈升:写歌的人假正经啊,听歌的人最无情。而著名乐迷马世芳却始终有点忐忑。在评论纵贯线的一篇文章里,他这样说:任何时代,都不该妄自菲薄……况且,我们得之于他们的已经太多,他们却从不欠我们什么,不是吗?
      
        鲍勃迪伦三十二岁写了一首父亲献给孩子的歌。然后2010年3月29日晚上在东京Zepp,迪伦日本巡演最后一场。马世芳站在人丛中,迪伦就在他十几公尺前方。六十九岁的老爷子淡然欢唱这首《Forever Young》:
      
        May your hands always be busy,
        May your feet always be swift,
        May you have a strong foundation
        When the winds of changes shift.
        May your heart always be joyful,
        May your song always be sung,
        May you stay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forever young……
      
        马世芳说:我静静听着,不知不觉,眼泪就流下來了。他老得真好,但愿我们也可以。
      
        你当然可以。《My Back Pages》里迪伦这样唱:Ah, but  I was so much older then,I'm younger than that now……是啊,当一个老男孩一个字一个字敲下自己的昨日书的时候,也许,他就再也不会变老了。
      
        【已刊于《音乐时空》4月号,请勿转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2-9-4 15:44:38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经历、他决定要做什么样的人,家庭环境是主要影响的因素,但这不是绝对的。当你被一个时代荡起的气息所吸引,身不由己投入其中时,对青年来说那几乎出乎本能。马世芳的例子告诉我们:你一直关注一件事,从事一项可以叫做事业(你愿意决绝地愿意承认它是你的事业)的工作,一以贯之,慢慢就沉浸在这项事业的历史中,无法把自己抽离开去,甚至自己也成为了这历史的一部分。多少年过去后,后来的人们回顾历史,不仅会去追寻你曾经的记录,也会去记录你本人,因为无法回避这样一个存在。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台湾退出联合国,尼克松访问北京,“保钓”失利,“那段时间成长的台湾青年,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大时代’,世界纷纷乱乱,整片岛屿被抛向未知,大人眼中满载着惶惑,青年的身躯则翻腾着澎湃的民族热血。”这样的背景之下,一代人的“集体意识”笼罩了青年,时时刻刻影响着他们的想法。他们或许不会对政治气候和经济环境的变化有明确的体察,一出门却可以从空气中嗅出社会的焦虑和压抑。马世芳的故事,除去他的近水楼台占有的资料、环境方面,其实是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台湾青年,从叛逆期开始,从本能地寻求音乐的慰藉开始,都经历过的一个时代和人生。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音乐的体验,对社会气氛的敏感,我们都似曾相识。马世芳永远保留着对那段时期的敏感和记忆,他记录下来的永远是忠实,他们这代人都过早的开始怀旧,即便他们的那个“昨日”,往往不包含在当年社会巨变进程这种大的主题之中。这时,那些诞生于同时代的音乐或是那些曾经响彻街角的舶来音乐,就像是被记忆所再次打磨。你会问,谈谈那时候好吗,回答很可能是:那我们得从某某音乐节上那首曲子开始,后来我搞到了完整版的卡带……
      
      文字有时候也无法表达作者的感受,这种情形其实经常出现。当我读到,马世芳将偶然发现的母亲用卡带记录下来的陈达先生演唱原音,转成MP3格式,然后上传到网络,突然发觉了这项近似于考古挖掘的工作是多么的意义重大,也开始明白马世芳为什么一再复述当年自己在广播员训练班里学习操作机关重重的盘带机、匣带机、唱盘、卡座、多轨录音台,练习剪接。这不仅是要多培养一个参与音乐史书写的DJ出来,也是老天让他选中的人,有能力保留那些失传已久的原始的音乐记录。因为正如马世芳所说,有太多厉害的音乐,演出结束后便随风而逝,仅仅留在那些有幸亲临的耳朵里。即使真有人及时按下了录音键,它们究竟又能抵御多少岁月流徙,天灾人祸?倘若没有人刻意保护,随时会跌进历史的裂缝,尸骨无存。马世芳身边就有一个可供挖掘的宝藏:母亲作为亲身书写台湾音乐史的资深DJ,留下了大量原始资料和记录——这是另外一个传奇,而他也握有解读和转存这宝藏的能力和介质。岂非天意?由于年龄的阻隔,我们这代大陆读者对文中提到的陈达先生完全陌生,也不可能轻易在审美体验上瞬间超越时代,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这些封存几十年的珍贵现场演出原音,有价值上的可观估量。从本质上说,这同试听体验关系不大,而是涉及到音乐史的完整性和代表性。对待历史,我始终的看法都是把时代的局限性当做美德,如果你甚或还要对历史上的人物和作品进行评价,那么务必要使自己的内心回到你要评价的那同时代的起点,否则所有批评或许包括赞美都是缺乏公平的。因此我把马世芳这看似本能的还原和抢救工作,看的意义同样重大。我甚至认为,这些抢救工作要超越对时代的所有回忆,因为从这一刻开始,这个人开始参与对历史的承担和续写了。
      
      马世芳在《我如何成为一个播音员》一文中首次比较全面地讲述了自己走上电台播音员职业和人生初旅的心路历程,具有鲜明的口述自传色彩。其实,这一批文章,包括《地下乡愁蓝调》里收录的文章,都是私人化气息很浓郁的心史。只是因为作者并非普通听众和读者,而实在是避无可避地有机会接触到大量原始资料,访问到很多那段台湾音乐史的见证人和书写者,因此也有机会从个人角度反映了这段历史的部分原貌。李双泽在一次淡江大学举办的民谣音乐节上面对千夫所指,慷慨陈词,公开批评同代人只听西方流行音乐,而对那些音乐背后的时代内涵完全无视,更批评当时的台湾本土音乐没有站出来,使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强音始终缺席。期间,李双泽将一只象征西方文化侵入的可乐瓶掷得粉碎,惊醒一代梦中人,开启了台湾音乐史的新篇。这个事件被心口相传,被改编、描述地活灵活现。马世芳在书中根据母亲作为亲历者的回忆,证实这件事并没有像流传的那样夸张,即便如此,他还是留了很大篇幅来谈论这件事和李双泽本人。可乐瓶作为西方商业文化向世界各地输出的象征,很早之前就被视为蕴含着文化侵略的意味,其所到之处,留下的只是那些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青年若有所失的空虚眼神。这支符号化的瓶子被搬上李双泽当年助演音乐节的传奇,并被大面积的传播,最终反映出来的,必然是青年一代对本土文化的患得患失。可乐瓶背后就是当时压倒性地占据青年卡带机的西方流行音乐,人们眼睁睁看着本土流行音乐在这些舶来音乐的多元性面前,不堪一击,集体失语,起兴亡感,积蓄起愤懑的情绪。这情绪不可能一直被压抑,终究要找地方宣泄,而这后来的宣泄,就是台湾新一代音乐人的崛起和多元化的音乐元素的活跃,终于写下这时代的真正传奇。
      
      你去读马世芳的文字,从一开始,就能感觉到一座城市的历史的气息,你甚至可以感觉到这城市早期的味道和今天的差别,这差别是存在的,但是总的来说,这味道却还留存下来,因为它是独特的,别处不能复制的,是城市和人共同写的那些故事,是普通人长期在这里生活过才留下的东西,没有人可以把这些带走,带到别的地方,在别处培植同样的气氛。属于马世芳的世界,其实一直停留在八十年代初期的台湾社会,那个微观的社会,那个以“中广”大厦为中心半径不大的世界。他在那里,那个年代,生活过,他不会这样直接告诉你,他写的东西都给你这样很深刻的感觉。《昨日书》里面就是这样一种味道;先前的《地下乡愁蓝调》也是这样的味道。我给那本书写书评,起题目叫做《你的青春是你的青春》,人们觉得这种题目是一句废话。但是人生中往往写满了废话,我的本意是说,一个人的青春,别人是绝拿不走的,那只属于你自己。当你参与了一段华语音乐破茧而涅槃重生的历史,那么,这段历史和你对它的书写也只属于自己,别人无法随意涂改。
      
      十几年前,做资深DJ的母亲曾经告诉马世芳,你面前这支麦克风是公器。这些年过去,马世芳拿到我们面前看的,是这支麦克风写满了青春的风霜。
      
      2011-3-14改定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3 19:58 , Processed in 0.06953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