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0676|回复: 30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看不见的城市 - 书评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8 10:3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看不见的城市》的第一版是在1972年11月由都灵的埃伊纳乌迪出版社出版的。在这本书出版的时候,从1972年底到1973年初,卡尔维诺曾在多家报纸的文章和访谈中谈到它。
  下面用卡尔维诺1983年3月29日在纽约哥 ...

此主题为自动生成的书评内容贴,书籍链接地址: http://www.dothinkings.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368

书评内容会自动聚合在本帖中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5#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人的情绪有时会崩溃,没有征兆,没有迹象,就在现在,怎么的,突然的,我似乎抑制不住自己了。怎么回事,只是在听一些法语歌,只是打开几个网页在看,怎么就难受起来,一阵疼,喉咙口有什么东西,要吐,秽物,不是,不,是。
  多久以前,有人说我写得油滑;多久以前,我很想证明自己;多久以前,就是这一团秽物,脏的,臭的,糟粕的,发霉的。
  ————————————————
  卡尔维诺写城市写绝了。
  ——城市是一些交换的地点,但这些交换并不仅仅是货物的交换,它们还是话语的交换,欲望的交换,记录的交换。
  ——同一地点同一名字下的不同城市,有时会在无人察觉之中悄然而生,或者默默死去,虽是相继出现,却彼此互不相识,不可能相互交流沟通。
  ——整个世界就只剩下一片堆满垃圾的荒地,还有可汗的空中花园。是我们的眼睑把它们分开,但我们并不清楚究竟哪个在外面,哪个在里面。
  ——在路过而不进城的人眼里,城市是一种模样;在困守于城里而不出来的人眼里,她又是另一种模样;人们初次抵达的时候,城市是一种模样,而永远离别的时候,她又是另一种模样。
  ————————————————
  城市如同人体,有心有肺,有肠有胃,还有生长周期。城市可以小到你要用显微镜,也可以大到铺不满整个星空。你可能用肉眼一时看不见,但它一定存在。
  
  进入这座移动城堡是我每天的功课,还进入你的,他的,我常常会想它是否比我更愿意交流,它是否已经对我的脾性了如指掌,它是否会永远等着我回来,是我美化它还是它美化我,是我赋予它意义还是它赋予我,还有,它同那些来访的朋友交换了什么,我用文字构成了它,它从此比我在得更久,将有一天我离它而去,我离我而去。
  
  一个人,一座城,用肉体和灵魂构筑的城。血液传递讯息,肠胃排除垃圾,刚才,那秽物——是突然浮现的昨夜心城。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4#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当卡尔维诺少年,找到了他的伊西朵拉城,将会有什么在一夕间发生?
  ——在我没看见卡尔维诺之前,我便见过匡匡如此问。
  任是千字妖娆,独有一句将人打醒。
  
  好久没看一本书如醉。
  书脊还蒙着书封,他问:“你在看看不见的什么?”我翻过来,“城市”二字当真被挡住,哈哈哈。果然是《看不见的城市》。
  卡尔维诺好幽默。
  
  去北门吃鸡蛋灌饼。肚子饱了,默认心里满足。
  一颗石子从北门踢到七号楼门口,突然掉进水洼中间。
  月圆了好几天,可天特别厚,狼人始终没机会变身。忍不住在水洼边嗷呜嗷呜地不甘心。
  卡尔维诺该另造一座城,城里的人,会替别人接力踢石子。一程一程,把老实家伙们运到他们想不到、不想到的地方去。
  或许到了也会是水洼吧,还不如呆在原地呢。
  
  我跟别人讲:你不会喜欢这本书,它一直胡言乱语。
  可自己喜欢得紧。想来别人不一定喜欢,这书,明明是一个心不在焉踢石子的人,才会去想的东西。明明是每日晨起懊恼记不全梦的人,夜夜看月亮不说所以然的人,困得血丝满眼,给黑暗吓住,仍然要同睡神争一分时间来发呆的人。才会写的东西。
  是,是卡尔维诺去造城,我在人声鼎沸的学活翻,一个姿势换一个姿势,声音全不能入耳,我焦躁如麻,我想,我懂他,我懂他。
  但我又去告诉谁我懂他。这犹如恨一个人,恨得牙咬骨裂,铿锵有声,恨得血丝迸裂,为了自己这么激烈,满心倾诉不能讲。于是继续换姿势,换到人都散了,我还是想,我懂他,我懂他。
  
  我懂我的他。未必是你的卡君者。
  
  比如。
  他讲一个城,举万人做一个梦,在不重复又纠结的街巷一路狂奔,追寻同一个长发裸身的女人。她在那巷尾转一个弯消失不见,万男人们聚集到这城,每人凭着自己梦造出路线,那路线纠结,在她不可能逃离的那只巷尾设上重重围墙。他们想,再次出现,她一定逃不离。举城,举城的人,等那么一个长发裸身的女人。
  他太妙了,万千纠结路线,同一个长发女人。他太妙了,把我骨子里的疯狂榨出汁又拧出水来。
  这个最疯狂又最平常不过的城,他给了一个最疯狂又平常不过的结尾:早先建城的人在城中生活,忘了为何而建,新的做这梦的人继续来,按他们梦中的情景,改造街角楼梯模样,要在最逼真的情景间等那女人。旧的城人不解,是何样力量,让这些奇怪的新人聚集。
  他们注定如此不解下去。
  
  写到这里,我翻了翻书,这个丑陋的城市,叫佐贝伊德。
  
  是的人们不断在虚无的城中纪念虚无的城。
  人们以为存活的城不过借用已去的城的名。
  每日清晨你心中难免也存有卡氏城市的愿望,愿望重新洗牌,重新开始。
  为此你可以不惜代价。哪怕重生后,偶尔从下水沟里拣来惊心动魄的回忆,例如一根萎缩脐带,半截染血烟嘴。哪怕你旧生的妻子现时你叫她岳母。
  重生多么好。或者,做一只狼人也多么好。
  像我一样在月圆时颠狂。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3#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惊讶于自己能看下去这种没有情节的书,并且还津津乐道……
  也许是人长大了的缘故吧,长大了,能静下心来想象了,跟着马可波罗的描述,确切的说,是根据卡尔维诺的描述,想象那一座座城池,有的荒谬,有的神奇,有的怪诞,有的无法言喻……
  它是在说城市,却也在说别的,说它说什么好象都可以说得过去……
  真希望自己是个技艺精湛的画家,能把这所有的一切都画下来……
  如果要形容这本书,我想,应该用“美丽”……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2#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为何这里的评论都如此之长?卡尔维诺的背景着实古怪,这本书更像飘在空中.各个小题可以衍生出很多问题,但总的来看又是一个下降的次序,他在序言中说许多人都把最后一句话当作寓意,恐怕也就不奇怪了.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1#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刚看完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
  很值得读的一本书。
  总之,对我的味。
  以下是感想一些:(括号内的字是引的原文)
  
      现代生活带给我们的感觉之一便是景观的重复性。比如城市。不同的城市可能拥有着相同的高大楼宇,精致屋顶和装饰花纹,这些都使我们产生幻觉,以为或许我们从未到达过一个新的地点。因此,即使在不同的城市间更换、穿梭,我们也会察觉到生活内容的重复,产生厌倦的情绪。唯一能够提示我们城市间差异性的只有其中的人群、动物、植物、不同纬度造成的气候差异,以及这些生物创造出来的生活。当我们进入城市并行走在其中的任何一条街道上时,我们在通过眼睛寻找它的特质时,我们自身也成为了标志这个城市迥异于其他的一个提示符号。
          
     
      我们铭记住一个城市时,往往是得益于它的特质。而且更多的是关于人群的记忆。
      在某种意义上说,城市是我们生命坐标上的一个个定位点。在从一个城市迁徙到另一个的过程中,我们耗费了青春和活力,换来的是关于许多城市的记忆。这些少许的记忆(因为一个城市的特质并非太多)进入我们的脑际并成为日后我们年老时借以构筑梦中城市的凭证。
      当有一天我们老去,放弃奔波,在静坐时能在心中找到一座自己一生都想到达的梦中之城,这座城有所有城市的优点,但是我们却永远也抵达不了。原因是首先它不存在,其次它即便存在,我们也已老去。
  
     
      对于一个城市的描述可以是不生动的:介绍它的外观、建筑的布局、规则制度;当然也可以是很生动的:回忆城中的某个给你印象深刻的人的笑容、你在城中迷路后的遭遇、人们亲切的言谈等等。我们曾经以为只有坚固的墙壁、厚实的石板道路、丰富的橱窗中的售卖品才能给我们切实的存在感和存在意义。其实却恰恰相反,正是那些漂浮在空中的言语、欢笑、多样的情绪、音符和香气——这些“虚幻”的东西给了我们城市的意义,并使得我们感觉踏实。
  
           (“虚假永远不在于词语,而在于事物本身。”
           “掌控故事的不是声音,而是耳朵。”)
           
     
      当我们能够自如的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其他,并认定这种联想理所当然时,我们应该感到可悲。因为眼下的这种想象是被规范和控制了的结果。我们被教导从符号间寻找联系的合理性并默记于心,之后的生活经历便是让这些教条被展出并反复念诵。怎样才是自由的联想,如何让思维不受任何束缚,或许只有疯子能做到。
      我们以为这些美妙的联想构筑了多彩的生活,实际上它一片空白。
  
     
      我们总是艳羡于他人的生存境遇,殊不知自己也是遭人嫉妒的对象。
      正如对于目的地城市的向往和眼见的沿途风光,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经历和期望,但目标是共同的——抵达那里。可能抵达后我们仍能出于不同的期待怀想而评判已共同拥有的关于此地的记忆,但实际上殊途同归。
      走人生之路亦是如此,目标一样,旅途中各人享受的风景不同。
  
           (“如果你想知道周围有多么黑暗,你就得留意远处的微弱光线。”)
  
     
      人们喜爱并热衷于回忆,并且贮存对于逝去时日的记忆。经常沉湎于记忆中也非坏事。对于未知的将来,过度的设想只会换来心中的忐忑不安,而过去的记忆却是可以把握的。当我们每次将它们从内心深处或大脑繁密的沟壑中呼唤出来时,我们便依照自己当时的境遇、心情为它们着上另一层盛装。记忆不断更新。对于过去的某点来说,它只可能拥有一次确实归属于它的记忆,之后的岁月,我们只能提供关于这一点的记忆的记忆,如此无限叠加,而不是重复。这种叠加式的记忆是支撑我们继续行走下去的信念,我们的行走是为了具有并丰富以成为或即将成为过去的记忆和记忆的记忆。
  
     
      卡尔维诺在所有涉及死亡的城市的设想中,总是会为我们呈现出一座与城市非常相似的空间。当城里有人死去,他们会被送往那里。这个空间有时与我们毗邻,有时在我们脚下,但是我们可以轻易到达或者能通过一些途径熟知那里的情形。往往关于死亡的记忆是不愉快的,可这些空间却出人意料的美好,它们有着现实城市所不具有的种种优点:整齐、理性、秩序井然。人们在此能够停留在他们生前曾经感到愉悦的一个时刻,不必离去。仍然生存着的人们也可以去这个空间寻找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一些线索,以此企求把握自己的未来、余生。这样的死者之城如此诱惑,以致于我们会向自己发问:“我是生活在现实中还是已经死去?哪座城市才是真实存在的呢?”
  
     
      生命有数种存在的可能。
      时间并无先后可言。
      想象和记忆是连结这一切的桥梁。(完)
  
  文章出处:http://yinmo.yculblog.com/post.4076517821.html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300#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买书很随意。
  
  或者仅仅是封面的悦目,或者是书名让人满足,或者,是书里面某个段落让人感动。那么只要符合其中一个条件便可以去柜台付钱了。
  
  卡尔维诺给书里的每一个城市起了个女人名字。单是这一点,就已经很吸引我。想想也是,要给需要定义个女人名,多不容易!
  
  他的写作方法也颇为有趣。以系列的方式进行:他有很多文件夹,“里面放着我根据那些在我头脑中萦绕的思绪而偶尔写出的纸页……”,文件夹中有一个专用于物体,一个专用于动物,一个专用于人物,一个专用于历史人物,还有专用于神话中的英雄;还有关于四季的文件夹,还有一个关于一种感觉的文件夹……………………够了。
  
  可是,到现在几个月了在床着,我还没有认认真真读一次。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9#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下午考完AI看书消磨时间等晚上的课。这是本奇怪的书,作者借马克波罗的口,用很短的篇幅写了一个又一个他想象出来的城市。有些似乎可以对应到真实的城市,例如希腊的城,意大利的,甚至中国的。有些则完全像是魔幻中的城,例如指环王里的,骷髅新娘里的。
  
  书里说:别的地方是一块反面的镜子。旅行者能够看到他自己拥有的是何等的少,而他所未曾拥有和永远不会拥有的是何等的多。
  
  说:回忆是过去,现在与未来混合而成的果酱,把运动中的存在给钙化封存起来:这才是你在旅行终点的发现。
  
  可汗问波罗为什么从不描述家乡威尼斯城,波罗说:为了区分其他城市的特点,我必须总是从一座总隐于其后的首要的城市出发。对于我,那座城市就是威尼斯。
  
  我喜欢这本书,即便不是很确定是否真的看懂了他。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8#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在乾什麼呢?
  
  --在旅行。
  
  --噢,去了哪裡?
  
  --看不見的城市...
  
  於是你開始好奇,問,看不見的城市,那是什麼樣的城市啊。
  
  哦,我想那是許多的城市,她們都有一個女性的名字,她們是記憶的城市,是慾望的城市,是符號的城市,是輕盈的城市,是連綿的城市...
  
  這樣說你很是不解,於是說,那你給我講講旅途的見聞吧。
  
  嗯,我倒是聽了不少的故事--
  
  “伊西多拉是他夢中的城市,只有一點不同。在夢中的城市裡,他正值青春,而到達伊西多拉時,他已年老。廣場上有一堵老年牆。老人們坐在那裡看著過往的年輕人...”我經過的時候,看到“他和這些老人坐在一起”。“當初的慾望已是回憶。”
  
  在多羅泰亞,一個趕駱駝的人說:“我很年輕的時候就來到這裡,那天早上,......在那以前,我只知道荒漠和商隊車路,而那個多羅泰亞的早上使我覺得今生今世沒有比這更美好的感受。在後來的歲月裡,......”
  
  我又去了阿爾米拉,那是一座只有管道的城市。也許那裡住著掌管水的仙女們。只是我沒有看見她們。也許我也是一個--你知道我總是相信,有一天如果我跳進海裡,可能真會變成一條人魚--只是我不喜歡那裡,只有管道的城市。
  
  有一個城市,我忘了她的名字,其實那是兩個城市,一個住著活的人,一個住著死去的人...我覺得可怕,你知道,死亡的話題,我還是迴避。
  
  ......
  
  就只有這些麼?你有點失望了。
  
  呃,有些時候,我到達時已是深夜,匆匆地經過,忽略了許多東西。有些時候,我沿路計劃著回家的路線,等我從自己的想像中清醒時,那城市已經在後頭了...
  
  那麼,把你拍下的照片給我看看吧。你不信任我的描述了。
  
  這個...我有點為難...其實,我沒有拍下任何相片。如果我走在高處,遠遠地拍下城市的全景,我卻無法告訴你,其實這並不是她的一切,你若走在她某條小巷子裡,抬起頭,會看到露出的陽台上,有一盆盛開的雛菊,她的生命力旺盛而熱烈,背景是冷靜透明的藍天。如果我拍下路邊不起眼的小草,鐵匠鋪裡閃出的火花,我又怎麼告訴你,這個外面,還有熱鬧的集市,寧靜的茶館,有許多的房屋,有城牆,有樹林...我又怎麼告訴你,我經過的時候,照在身上的陽光,拂面的輕風,是溫暖,冰涼,濕潤還是清爽?
  
  嗯,看來還是得我自己去。
  
  ^_^ 是的。只是,你沒有懷疑我是否真的去過麼?
  
  ???...
  
  你沒有懷疑過,我所告訴你的,只不過是忽必烈汗在傾聽馬可波羅的報告時,我偷偷躲在那些沉重的由天花板垂下的帷幕後面聽來的?
  
  ......
  
  
  

来自: 豆瓣

该用户从未签到

297#
发表于 2012-8-28 13:42:13 | 只看该作者
  看不见的恋人
  
      如果我还在那座小城,我就会给你清晰地描绘出她的样子来。如果我还能清晰地记得她的样子,我就不会这样漫无边际的来到离那座小城五百里之外的这里。
  
      穿过平原之后向西再走一小段山路,你就会到达富平。
  
      关于富平这座小城,人们往往有两种不同的记忆。
  
      一种是青铜做的城门与城墙、以及城内中央那个最大也最准确的时钟,无论亚洲人、欧洲人还是美洲人,来到这座钟下看一下自己的手表,都会惊异地发现这座钟惊人的准确,也就是说,无论你来自那里,在这里都不必考虑时差的因素。
  
      另一种是当你离开这里很久之后,还会记忆起这里的男女老少们,有坐在街边晒太阳的老人们,有夜晚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姑娘和小伙子们,也有在钟楼下广场上追着鸽子跑的小孩子们......
  
      然而,一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并不在于它的地面建筑与居民,而是它对你所提出的问题的回答;或者说,一座城市给人的印象并不在于它对你所提出问题的回答,而是在于它能够给你提出你不得不回答的问题,就像司芬克斯。
  
      从钟楼广场向西再走一小段石子路,你就会在那棵苹果树下见到她。
  
      关于她,人们往往也有两种不同的记忆。一种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刮风、下雨都不能够影响人们看到她时她所呈现出的美丽,以及从她乌黑的眼珠和长发中透露出的吉普赛女子般的个性。无论亚洲人、欧洲人还是美洲人,一见到她的美丽,都会惊异地对这种美丽产生一种认同感。也就是说,无论你来自那里,在她的面前都不必考虑自己的审美倾向。
  
      另一种是当你离开她很久以后,还是会猜测她究竟从何而来?她在这里的目的又是为何?以及她明天以后是否还会停留在这里......
  
      然而,一个女人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在于他的容貌与神秘背景,而是在于她和你目光相遇时所进行的一种交流;或者说,一个女人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在于她和你目光进行的交流,而在于你们的一见钟情。
    
      当我离开富平到了这里以后,我依然记得她在富平的那棵苹果树下的样子,但你若要我告诉你她更多的消息,我却不能记起更多了,有一段时间甚至忘了她的姓名,只隐约记得有一首被称之为恋曲的歌:
  
    乌溜溜的黑眼珠和你的笑脸
    怎么也难忘记你容颜的转变
    轻飘飘的旧时光就这么溜走
    转头回去看看时已匆匆数年
    苍茫茫的天涯路是你的漂泊
    寻寻觅觅常相守是我的脚步
    黑漆漆的孤枕边是你的温柔
    醒来时的清晨里是我的哀愁
    或许明日太阳西下倦鸟已归时
    你将已经踏上旧时的归途
    人生难得再次寻觅相知的伴侣
    生命终究难舍蓝蓝的白云天
    轰隆隆的雷雨声在我的窗前
    怎么也难忘记你离去的转变
    孤单单的身影后寂寥的心情
    永远无悔的是我的双眼......
  
      很多年以后,面对那棵苹果树,我将会回忆起和她一起听这首歌的那个傍晚。
  
      那是个太阳西下倦鸟归巢的午后,钟楼广场上的那个笨拙的吉他歌手断断续续地弹奏着这首歌——如果不仔细听很难猜出他弹的就是这首歌——而我和她,默默地听着......
  
      这时,一颗苹果落了下来,一切都变了!
    
      我无法向这座小城提出自己的疑问,我也无法回答这座小城向每一个来到它这里的人所提出的问题。当我再次想起她的姓名时,我已是满头白发。
  
  

来自: 豆瓣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15 10:52 , Processed in 0.0567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