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悦读人生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林徽因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林徽因》是一本文学传记,作者对林徽因这位20世纪的杰出女性情有独钟。书中不仅写了林徽因的生命历程、心路历程,同时还生动地勾勒出梁思成、徐志摩、金岳霖、沈从文等一批知识分子高雅的志趣品格、多彩的生活经历,从而折射出他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影子。

最新书评    共 2 条

crinx     张清平的文字很是隽丽,其笔下的林徽因,有好几次从书中活脱脱地跳跃出来,呈现在我的眼前,如傲梅般超然于世。因此,有了张清平《林徽因》(后简称为张《林》)的印记,就已不再想看其它版本的林徽因了,固然,对于了解一个真实的林很不着边际,但陈《林》中的她及她所得到的一切正是我毕生追求的,她的学识、气质、爱情、友谊、事业、家庭,这一切都是这么完美,完美地不忍打破——就让飘浮在云端的林徽因完美地烙在我的心上吧。       林徽因太幸福,天生生就聪慧、灵秀、感性的样貌与气质,这种近乎天然的天赋加之幼时的启蒙教育,让她有机会一次又一次与“大师”促膝交谈,促其完成了个人修养的打造;她的爱情也是幸运的,与父亲在欧洲的一年游访,结识了才华横溢的徐志摩,我并不是说徐志摩给她带来了女性所艳羡的“浪漫”,或是他那为人津津乐道的于康桥所作的《偶然》,比此更为重要的是林徽因在徐志摩身上学到的东西与广阔的视野,是终身受用的。紧接着,虽是父母相亲而结识的梁思成,又让她有机会出国深造,并从此与梁思成结蒂终身,互持互爱,夫妻俩从此在历史的舞台上崭露头角,而后名垂千古。       在当今世人哀叹爱情的堕落后,我追求的是林与梁的如同同志般在事业上互相扶持的爱情。这种爱情已然超脱了一般的两情相悦,而升华为他们在为之终身奋斗的人类事业上的一种共鸣。在风华正茂时,他们一起留学美国的宾州大学,一起学习建筑(由于当时的宾州大学的建筑系只收男性学生,为此,林只好“曲线救国”改学美术专业,但同修建筑学科),经过六年知识的浸润,他们的视野与知识已经相当开阔,回国后以共同的兴趣与志向,进行着同样的工作与学习,为此,不管将来的路是如何的艰难与险阻,仅仅凭着这一点,他们毫无怨言地承担着自己对另一份爱的责任。即使在四川李庄最为困难的时期,林徽因卧病在床,中国战局纷乱,经济景况一天不如一天,可是就是在这样寸步难行的条件下,他们仍然孜孜不倦地做着他们的事业,也在此时,梁思成开始创作他中国建筑历史上的第一本开山之作——《中国建筑史》,卧病在床的林徽因,虽足不能出户,但仍在病魔的抗争中阅读了大量的史书古籍,为梁思成的研究准备了不可多得的建筑背景参考。       他们的爱情是完美的,林徽因的选择也是正确的,以她的美貌与聪慧,身边不期然会有许多情愫的纠结,这些纠结都没有对他们的爱情造成任何的后遗症。这也是我所羡慕与深思的,夫妻之间如何在纸醉金迷的大环境下维持那份真诚与赤子之心,并非靠物质与甜言蜜语就可以办到。两者必须要有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兴趣志向,共同的生活追求,这样的爱情才真正称的上完美与有意义。  详情 发表于 2013-7-24 10:41
rrrrry       我在办公室的抽屉里一直锁着一本《林徽因》,已经很久了。记得有年初夏朋友说要看我放在家里的林徽因传记,我便在假期回家时将这本书连同川端康成的《古都》装在行李箱内带到北京。岂知之后却再也没有机会将书送出。就像别人一再说的那样,习惯真是个可怕的东西——仅仅是因为习惯,我将这本再普通不过的人物传记放在抽屉里面锁了一年多。      这真是本稀松平常的人物传记,我丝毫没有重读一遍的欲望。翻至扉页,看到歪歪扭扭的字:“03年11月,山东大学”。可见那时我是极喜爱林徽因的故事的:大学图书馆里该不缺林徽因的传记,我却仍旧买了一本自留。这些年市面上林徽因的传记、评传层出不穷,却大抵雷同,难有新意。乍看起来,这类传记材料还算丰富、故事也足够生动、有些名字起得简直相当有吸引力(比如,我书架上放着另外一本林的传记题做《莲灯微光里的梦》)。然而,似乎是由于缺少些精神分析的元素,此类书看过之后让人腻歪,丝毫不足回味。林徽因是玉,温润、高贵;而传记作品中塑造的林徽因,却是蜡做的。现在很多人看不上林徽因,说她装,说她是花瓶,说她不过是那个“太太的客厅”里的太太。林徽因女士被人误解至此,她的传记作者们难辞其咎。      这本传记却勾我将书架上的《林徽因文存(散文、书信、评论、翻译)》拿下来翻。随手翻了几封林徽因写给胡适、沈从文、金岳霖、张兆和、费正清费慰梅夫妇等人信,很有些感慨。有人说林徽因之高贵、优雅,是源于“三代养成的贵族”、是因为她的中西合璧的教育经历。连sweetii写林徽因的诗,也说它们“都是生活雍容的人才想出来的问题”。我并不是很赞同。林徽因并不是没有经历过苦难:她年少时在英伦求学,时有孤独苦闷;及年长,又蒙丧父之难;战时的困苦,更不用细数。仅在李庄,林徽因卧病五年;梁林二人写给费氏夫妇的信中,毫不掩饰他们生活之拮据。可外在的生活,从未影响到林徽因的精神气质。      林徽因他们那一代人毕竟是特殊的,北总布胡同就是近代中国知识界的Bloomsbury。翻一翻林徽因与胡适、沈从文、金岳霖、张兆和等人的通信,慢慢体会一下便可发现,将书信两端的人连结起来的不是知识、不是信仰、更不是布尔乔亚的情调,而恰恰是——友谊!这种友谊不虚饰、不躲闪、不矫情,透过多年后展示给后人的文字,依旧展现出着极强的感染力。反观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沟通交流的方式虽多样便捷,心的距离却并未因技术上的进步有所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反为强烈,浮华的社会风气更加重了坦诚的缺失。由此,在盛世表象的背影里跳动的是一个个空虚孤寂的心灵。相形之下,林徽因女士的高贵便更为显然,而她所处的那个年代也更可值得怀念了。     详情 发表于 2013-7-26 13:24

更多书评 我要评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网站地图|小黑屋|Archiver|DoThinkings 悦书籍,思人生   

GMT+8, 2024-11-27 10:44 , Processed in 0.23925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3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